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乘法测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5699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乘法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乘法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乘法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乘法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乘法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乘法测试题Word下载.docx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乘法测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乘法测试题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乘法测试题Word下载.docx

42×

36=27×

51=43×

62=

3.脱式计算。

(24分)

600-22×

13125×

3(59+187)×

3

495+15×

23(19+16)×

2734×

8

4.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1。

李大叔家种了45颗桃树,平均每颗可收65千克桃,李大叔家一共可收桃多少千克?

2.我们想组织500名同学看电影,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

能坐得下吗?

3.汉章希望小学有31个班,平均每个班有45人。

(1)汉章希望小学一共有多少人?

(2)如果男生有800人,女生有多少人?

4.火车每小时行96千米,小民乘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用了13时。

(1)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小民是7月5日下午7时乘火车从北京出发,他什么时候到达上海?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你能解答吗?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教学目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圆的知识

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

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

以某一点为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圆。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

连接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2分之一。

4、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答:

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5、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

6、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

7、把圆对折,再对折(对折2次)就能找到圆心。

因此,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

8、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9、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等腰梯形(1条)、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半圆(1条)。

10、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简便,通常取近似值3.14。

11、圆的周长=圆周率×

直径即C圆=πd=2πr。

12、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13、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公式:

S圆=πr2。

14、半圆的周长不是圆的周长的一半,而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再加上一条直径长,即πr+2r;

半圆的面积是圆的面积的一半,即2(πr2)。

15、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

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

(考试一般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周长相等,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面积相等,圆的周长最小,长方形的周长最大。

16、一个圆的半径扩大(缩小)几倍,直径就扩大(缩小)几倍,周长也扩大(缩小)几倍,面积就扩大(缩小)几的平方倍,但圆周率永远不变。

17、几个公式:

C圆=πd=2πr

d=C÷

πd=2r

S圆=πr2

18、永远记住要带单位,周长是(cm),面积是平方(cm2),体积是立方(cm3)。

19、圆的周长:

3.14×

1=3.14

2=6.28

3=9.42

4=12.56

5=15.7

6=18.84

7=21.98

8=25.12

9=28.26

10=31.4

20、圆的面积:

12=3.14

22=12.56

32=28.26

42=50.24

52=78.5

62=113.04

72=153.86

82=200.96

92=254.34

102=314

百分数的应用

1、带有百分号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相当于一个比值,因而没有单位。

2、四个公式:

①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是字后面的数(前面的数)

②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是字后面的数(前面的数)×

100%

③谁比谁多百分之几?

比字后面的数(比字前面的数-后面的数)×

④谁比谁少百分之几?

比字后面的数(比字后面的数-前面的数)×

3、两个公式:

①增加量(减少量)=原来的量×

增加的百分数(减少的百分数)

②现在的量=原来的量±

增加量(减少量)

4、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

利率×

时间

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如x+5=6

6、解方程的步骤:

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

7、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①审题,用x表示未知数。

(一般问什么就设什么)

②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这一步最最重要)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

图形的变换

1、图形的变换方法有平移、旋转、画轴对称图形。

2、找规律:

看差看商、看某数的平方或立方、隔开看、分组法等等。

比的认识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

叫做比的后项,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后项不能为0。

2、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3、商不变的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0除外),商不变。

4、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比值不变。

5、小数的性质: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6、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最简整数比:

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7、比的化简:

用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

8、比例:

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

(3:

4=9:

12)。

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在3:

12中,其中3与12叫做比例的外项,4与9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四个数均不能为0。

9、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0、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统计与概率

1、三种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表示各个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反映增减变化)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平均数:

几个数量的和除以数量的个数;

中位数:

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一个或最中间的两个的平均数。

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3、事情的发生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必然事件:

一定会发生的事件,概率是1。

第二种是不可能事件:

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概率为0。

第三种是随机事件(也叫可能事件):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概率是大于0小于1。

观察物体

1、观察物体一般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来观察。

2、同样高度的物体,在同一光源的照射下,离光源越近,这个物体的影子就越短;

离光源越远,这个物体的影子就越长。

3、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线与角

1、直线无端点,不可度量;

射线1个端点,不可度量;

线段两个端点,可度量。

2、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这条垂直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3、锐角:

小于90度的角;

直角:

等于90度的角;

钝角:

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

平角:

等于180度的角;

周角:

等于360度的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几何形体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2

C=(a+b)×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

边长

S=a.a=a2

5、三角形的面积=底×

高÷

S=ah÷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

S=(a+b)h÷

8、直径=半径×

2d=2r

半径=直径÷

2r=d÷

9、圆的周长=圆周率×

直径=圆周率×

半径×

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

半径

S=πr2

常见的量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2,合理安排时间,北京版,

(2)

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沏茶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五、教学准备:

课件、工序卡片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

1、师:

同学们,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回家后试一试1分钟能做什么?

你们都试了吗?

谁愿意分享一下?

生:

1分钟可以帮妈妈收拾好桌子、做跳绳110个.(这么厉害!

)师:

1分钟虽然短暂,但能做的事情真不少,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课件)师:

听到这些,你有什么感想?

一分钟很宝贵,我们要好好珍惜·

·

师:

同学们说的真好,时间非常宝贵,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学有所获,能做到吗?

(二)、探究新知1、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好客之说,我想问问大家,家里来客人时你会怎样招待呢?

生:

主动问好

给客人倒茶

给客人端上水果师:

同学们都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2、探究新知师:

星期天的上午,李阿姨到小明家来做客。

(课件出示)师:

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问题是什么?

妈妈让小明给阿姨沏茶,问题是怎么能尽快喝上茶。

说到沏茶,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接水、洗杯子、找茶叶、洗水壶…师:

还有谁来补充?

大家说得很好,我们来看小明需要做哪些呢?

(课件出示)谁来读?

指名读。

小明要做这么多事,请你帮他合理安排一下,设计出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方案,可以用你手中的工序卡片摆一摆,并算出所用时间。

3、交流方案师:

谁来摆一摆,说说你是怎样安排的?

注意要说明:

先干什么?

再干什么,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请学生上台摆工序图片,师引导学生叙述设计的过程)点拨时注意:

沏茶的顺序是什么?

怎样安排节省时间?

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随机板书:

先后顺序

同时进行

)师;

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

(请另一个学生上台摆工序图片)师;

谁还有更省时间的方法?

(再请一个学生上台摆工序图片)①洗水壶

→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

沏茶(14分钟)②洗水壶→接水→

烧水

→找茶叶→沏茶(12分钟)

洗茶杯③洗水壶→

接水

沏茶(11分钟)

洗茶

找茶叶4、学生比较,选择优方案。

比较上面的几种方案,哪一种方案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为什么?

第一种,因为用的时间最少。

在哪节省了时间?

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同时做了3件事,所以更节省时间。

对比上面1、2这两种方案都是同时做几件事,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1的方法是同时做了两件事,而2的方法是同时做了三件事,所以最节省时间。

师小结:

说得真好!

看来,合理安排时间,不仅要考虑哪些事应该先做,而且还要考虑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进行,这样就能节省时间

5、认识流程图师:

像这种能让客人最快喝上茶的方案,我们把它称为“最优方案”。

我们一起看看电脑呈现的这种最优方案的流程图。

沏茶要先洗水壶、再接水,然后烧水,等待烧水的时间,可以做什么呢?

这样安排要花多长时间?

板书:

1+1+8+1=11(分钟)师:

比一件一件做节省了几分钟?

(课件出示:

节省3分钟)师:

这种流程图,横向图表示先后完成顺序,而纵向图表示同时完成的事。

让我们清晰看到事情完成的流程。

你们能不能把工序卡片按照流程图的方式,把沏茶的各种工序摆出来?

同学们摆完坐好。

爱迪生曾经说过:

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

合理安排时间)6、全课小结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在做事情的时候,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就越短。

在生活中,不仅仅是沏茶,还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同样的理念去解决。

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实践应用1、吃药问题

这是谁呀,(熊二)从这幅图上你获得了那些信息?

课件出示师:

怎么安排这些事才能让它赶快休息呢?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设计出流程图,并算出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学生合作完成,指名说如何安排师:

经过合理安排顺序,等开水变温时,同进又找了感冒药、量了体温,这样就节省了几分钟?

(6分钟)只要七分钟熊二就吃药休息了。

2、爸爸妈妈出行问题师: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关于爸爸妈妈出行的问题,课件出示,师读题。

同学们小组合作,找到最优方案,计算出时间。

64分钟。

师小结:

我们刚才做的这些,都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的方法来节省时间,从而合理安排时间3.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同时做就好呢?

(出示课件)

(1)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王明一边走路一边认真看书。

(2)为了提高英语成绩,李想边听英语朗读,边做数学作业。

错(3)张立为了练球技,放学后在人行路上边走边踢足球。

错师小结:

通过分析上面的事情,我们明白了,合理安排事情,不但要考虑节省时间,还要考虑人身的健康和安全,还要讲究科学。

4、趣味题:

老师有一项紧急任务要打电话通知7位同学,现在只有一部电话,如果每打一个电话需要1分钟,老师该如何做,才能尽快通知完7名同学,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四)、课堂总结。

谁能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呢?

合理安排时间,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有这样的一句话:

(课件出示)“时间,------悔恨。

”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三年级小学生下册数学应用题(五篇)

【篇一】三年级小学生下册数学应用题

2、王爷爷家靠院墙处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

王爷爷给这块菜地围上了篱笆墙。

已知篱笆墙的总长是40米,这块菜地的宽是10米。

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3、修路队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已经修好了300米,剩下的要在6天修完,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4、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米,王叔叔每天坚持跑2圈半。

他每天跑多少米?

5、小丽走一步长约5分米,她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540步,算一算,她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6、兰兰身高134厘米,东东比兰兰高5厘米。

东东身高是多少厘米?

7、红领巾小学三年级有男生257人,女生235人,已经体检身体的有387人,没有体检的有多少人?

8、图书室借出456本图书,还剩207本,现在又还回285本,图书室里现在有多少本?

9、红领巾小学买来皮球380个,足球70个,课外活动时借出去423个,现在学校还剩多少个球?

10、三

(2)班捐赠图书400本后还剩273本,现在又买来125本,现在三

(2)班有图书多少本?

【篇二】三年级小学生下册数学应用题

2、爸爸今年30岁,是小明年龄的5倍,爸爸今年比小明大多少岁?

3、花圃里有48盆鸡冠花,是郁金香的4倍,郁金香的盆数比月季花少18盆,花圃里有多少盆月季花?

4、书架上摆数三层图书,第一层有32本,第二层有28本,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总本数是第一层的2倍,第三层有多少本图书?

5、学校体育器材室足球84只,是排球只数的2倍,篮球有56只,三种球一共有多少只?

6、李老师上班时坐车,下班时步行,在路上共用5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要用80分钟。

如果往返都坐车,只需多少分钟?

7、爸爸共买回56个鸡蛋,过了几天后,吃掉的鸡蛋是还剩的6倍,还剩多少个鸡蛋?

8、甲客车上有乘客96人,乙客车与丙客车得乘客一样多,已知甲、乙、丙三辆客车共有302乘客人,乙客车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9、小华买3了枝钢笔共用去36元。

每枝圆珠笔比每枝钢笔5偏宜元钱,买3枝圆珠笔要多少钱?

10、水果店有苹果8箱,一共重160千克。

每千克苹果5元钱,每箱苹果多少千克钱?

【篇三】三年级小学生下册数学应用题

2、一列火车的第10号车厢原有116人,到某站后,有58人下车,有45人上本。

再开车时,这节车厢有多少人?

3、一台VCD要238元,一台扫描仪要458元,爸爸带了800元钱。

够不够?

4、张大爷打了700斤鱼,上午卖出523斤,下午比上午少卖出394斤。

(1)下午卖了多少斤?

(2)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斤?

(3)还剩多少斤?

5、小明和姐姐一道去书店,姐姐买一本《英语辞典》用去87元,小明买一本科技类的书用去24元。

姐姐付给收银员150元,应找回多少元?

6、要给一幅长30厘米,宽26厘米的画做画框。

画框的周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7、用两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8、向阳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65米。

小强围着操场跑了2圈,小强一共跑了多少米?

9、有学生31人,老师2人。

每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多少条小船?

10、一副中国象棋16元,一副跳棋12元,一副围棋是一副中国象棋与一副跳棋价钱和的3倍。

小明带80元,买一副围棋够吗?

【篇四】三年级小学生下册数学应用题

2、两辆卡车运一批水泥,共有160套。

第一辆卡车每次运8吨,第二辆卡车每次运12吨。

几次可以运完?

两辆卡车各运了多少吨?

3、车间装配一批电冰箱,每天装配25台,装配了8天,正好装配了这批电冰箱的一半,剩下的如果用4天装配完,每天需要装配多少台?

4、小华和小红利用暑假时间练习毛笔字。

小华每天练12个大字,小红每天练18个大字。

照这样计算,他们俩两个月(62天)一共练多少个大字?

5、某农场有两块地种大豆,第一块地收大豆350千克,卖了700元;

第二块地比第一块地多收130千克。

照这样计算,第二块地能卖多少钱?

6、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和黄花庆“六一”儿童节,要做红花110朵,黄花比红花多36朵。

如果平均每人做8朵花,需要多少个人?

7、小明8天看96了页书,比原计划少看16了页,原计划每天看多少页?

8、家具厂要做200套家具,平均每天做8套,还剩80套没有做。

已经做了多少天?

9、妈妈买了3盒饼干,每盒20元,又买了一箱饮料,一共用去132元,一箱饮料多少钱?

10、商店有3箱衬衣,每箱12件,一共卖了1260元。

每件衬衣多少元?

(两种方法解)

【篇五】三年级小学生下册数学应用题

2、东方红小学的学生为希望工程共捐赠900本书,其中故事书326本,科技书475本,其余的是连环画。

连环画有多少本?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如果把它的边长增加10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多少厘米?

4、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周长是400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操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5、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

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6、冬冬借了一本科技书有40页,一周后归还,他每天准备看6页,能按时归还吗?

7、三

(2)班有44人,老师准备分成8个小组讨论,每组可分几人,还剩几人?

8、用一段长4米的布料可以裁5件同样大小的背心。

做一件背心要用多少布?

9、一头小象重4吨,用一辆载重10吨的大货车运,一次最多能运几头小象?

10、红旗连锁店原有瓶干632袋,卖出385袋,又运来200袋,这时店里有多少袋瓶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