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5067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ERP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企业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它能将客户、供应商、采购、生产、销售、库存、财务紧密的联系起来,实现对企业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集成、优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水平,追求企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ERP以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基础为技术基础,以合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为核心,以信息高度

集成化、管理扁平化为特色,为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为宗旨,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系统运行集成化.ERP系统重要管理思想是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集成化。

ERP系统的应用涉及到企业各部门、各生产和业务流程,能有效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业务流程

的集成化。

2、业务流程科学化.在ERP系统实施以前,大部分企业业务流程体系基本是围绕某一业务功能或职能部门进行。

ERP则系统实现了从根据市场销售定单到安排生产计划,实现以销定产;

从采购到付款循环、从销售到收款循环;

从车间作业管理到产品研发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从企业内部管理到与企业有直接联系的供应商、客户等诸多方面实现跨职能部门的业务处理,实现企业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

3、绩效监控动态化.ERP系统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管理数据,企业可根据自身管理需求,利用ERP软件功能设计一套动态的绩效监控体系,通过这套管理体系,可以及时获得反馈报表信息,及时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4、管理改善持续化。

随着ERP系统的实施应用和企业业务流程的科学化,为了进一步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通过有效评价ERP系统实施和运行情况,可以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管理上的持续改善.

2.企业内部控制及其内涵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的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主要包括5个要素,即控制环

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监控.近两年来,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部门颁布了一系列内部控制规范、内部控制制度等,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已成为我国企业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ERP系统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共同点

1.目标一致

ERP系统与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企业营运的效率效果、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同样作为管理工具,二者产生的效益并不能立竿见影,都需要长期有效的运行,在不断的深化中向管理要效益。

二者在具体的程序方法上虽有所不同,但殊途同归,共同的目标决定了二者间相互协调的关系。

2.系统、全面性

ERP系统将关系企业的各项资源进行集成优化,是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工程,是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管理,任何单方面的应用都将不能发挥其最佳功效;

内部控制也涉及企业各个部门、经营的各个环节,不全面的内部控制将导致控制漏洞,产生风险隐患,同时内部控制各部分内容应当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有机系统,如果内部控制内部存在矛盾,会使执行者无所适从.系统全面的共同点,使二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

3.强调流程设计

众多ERP实施案例证明流程的设计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可以说实施ERP是对企业原有流程进行优化的过程,从效率性、合理性的角度对各流程进行审视、规范和调整,流程中的控制监督环节将保证ERP运行后,各项业务处于有效的控制中。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也同样强调前期的调研与梳理工作,一个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必定建立在对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划分内部结构,确定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与风险控制点,同时制定有效的方法和操作规范。

4.关注信息与沟通

科学的组织、协调、控制ERP的运行,必须与各有关方面进行信息沟通,沟通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在成功的案例中可能对沟通重要性的感受并不深刻,然而通过对失败案例的反思,最能看出沟通不畅的严重后果,常常听到的典型案例是斥资上千万的ERP却最终弃之不用,这样尴尬的结果根本原因就是沟通的失败。

同样,信息与沟通作为五大基本要素之一,在内部控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信息是企业确认、评估、应对风险的基础,有效的沟通保证了信息在不同环节顺畅及时的传递。

注重信息与沟通的共同特点,要求二者间在实施运行中相互兼顾。

二、ERP系统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ERP环境下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势

1.ERP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强有力支撑

ERP系统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趋于扁平化,信息的共享与传递在企业内部形成动态的工作流,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通过信息实时、同步的传递,有利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对内部控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实时的监督与控制;

ERP系统通过清晰的业务操作流程,明确的岗位职责以及恰当的授权机制,使管理的层次、职责、流程,被标准化和固定化,在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篡改或违背都相对困难,即使被篡改或违背,也会留下操作线索,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ERP系统打破了原有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实现了企业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共享,有利于内部稽核与审计的完成.

2.ERP系统使企业内部控制的节点提前

内部控制从时间节点来看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企业最关心的是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否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经营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无效行为和不法行为,而不是问题产生后如何查处.事前控制最大的优点在于防患于未然,因此,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系统时,以事前预防为主,事后查处为辅。

而ERP系统恰好体现了事前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ERP作为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统一。

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采购计划、销售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集成到整个系统中,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格局。

突破了传统内部控制偏重发挥检查和纠正职能的局限性,将内部控制的预防性职能充分发挥,而预防性职能是加强企业风险控制的最佳方式。

另外,ERP系统通过定义与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和核算方法,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不仅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人为出错率,而且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完全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数据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直至最细微的环节,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3.ERP系统的实施可以加强企业的监控力度

ERP系统已在国内应用多年,基于ERP系统的企业战略管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决策执行过程,它具有多因素性、全局性、长远性和预见性。

当今企业在经济全球化、顾客需求不断变化、技术创新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的客观环境下,而企业战略管理无法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基于ERP系统的企业战略管理正是在这种潜在需求下应运而生。

通过实施ERP系统辅助高层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已逐渐成为当今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一种主流模式。

从决策支持的观点来看,ERP系统对决策的支持实际上是对决策者智能的延伸和对其决策活动的支持,协助管理者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

通过实施ERP系统,可以帮助决策者将企业杂乱无章的历史数据和汇总数据进行深加工,从中抽取、过滤、综合和跟踪关键数据,并形成趋势预测和例外报告。

4.ERP系统中大量运用信息化技术

ERP借助于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采用了计算机最新的主流技术和体系结构,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系统,增强了控制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通过替代繁琐的手工作业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管理流程的固化提高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和处理问题的效率,并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性和可追溯性,充分挖掘它的价值,使企业决策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信息系统的作用使其在内部控制运行中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内部控制机制运行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财务、业务等各方面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建立健全不仅可以实现数据处理时间和数量上的超越,而且可以有效防止部分人为风险,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提高管理水平上,促使内部控制运行更加健全有效,确保各类信息得到及时传递和处理,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借助于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

信息系统的作用使其在内部控制运行中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内部控制机制运行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财务、业务等各方面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建立健全不仅可以实现数据处理时间和数量上的超越,而且可以有效防止部分人为风险,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提高管理水平上,促使内部控制运行更加健全有效,确保各类信息得到及时传递和处理,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二)ERP环境下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

1.ERP系统实施失败的风险

实施ERP系统对企业来说无异与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是一场耗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数据整理、流程梳理、管理措施配套、组织架构调整等工作,这些因素又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对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因此,企业对ERP的情结可谓爱恨交织。

基于ERP的特点,一个失败的ERP项目,也将使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困难重重,使内部控制的落实与执行无立足之处,使内部控制思想和制度成为空中楼阁,导致企业陷于极大的经营风险中。

2.信息安全的风险

ERP系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将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企业整个管理过程中,使企业更直接的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增加了外界通过不正当途径威胁企业网络安全的可能性;

ERP系统为了实现数据的传递,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转换,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技术平台和特点开发不同的接口,这些接口将会产生控制方面的问题和风险;

访问权限的设置也是关系信息安全的问题,如果将访问权限开放给不应该拥有访问权限的个人或团体,将极大地提高数据遭到破坏的风险;

ERP系统使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程序化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的质量,用计算机程序来进行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被反复评估和优化,如果程序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那么控制失效就可能长期不被发现,从而使系统由于程序运行的重复性而反复发生相同的纰漏,增加了由于差错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而反复发生的可能性。

3.形成了新的企业业务风险

在ERP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实施可以通过ERP系统在提高信息质量、信息传递速度和数据的共享性,保证资产安全、保障制度执行等各方面发挥作用。

ERP系统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使传统跨部门的审批流程得到简化和压缩,企业过去基于文件审批的内部控制机制,也无法适应ERP基于流程的管理需要。

同时,由于企业的业务运作更加依赖于ERP系统,也导致了企业新的业务风险。

(1)环境控制风险.在ERP环境下,业务流程的重组,信息的集成化使企业内部控制层次明显减少,逐步实现管理扁平化。

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再是更多的基于领导权利的需要,而是基于信息系统的科学性和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2)业务流程风险。

ERP实行集成化、流程化的管理,企业的运行和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交给了ERP系统来进行控制。

ERP系统实施需要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设计,实行业务流程重组。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与新的业务流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

ERP系统实施后如果要做大幅度的变动,一方面成本将会很高,另一方面也会给企业已经实施的ERP流程管理带来很大不利影响,因而需要寻求增强ERP系统的流程定制能力的办法,使应用企业能在一定程度调整内部控制流程.

4.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更加高

ERP系统虽然是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管理体系,但最终要由人来设计、操作、控制。

几乎企业的每个员工都会在其职责岗位上承担某种系统的输入、输出责任,由于信息通过系统平台实时传递、充分共享,每位员工的输入、输出信息都会在第一时间直接影响到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的业务操作,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系统的运作,甚至是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注2).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广泛运用,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责任感、全局观、学习创新意识、复合知识结构的人员,是保证控制系统良性运转、不断优化的关键要素。

(三)ERP环境下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构

ERP的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企业要充分利用其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积极作用。

比如在ERP下,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功能很容易地实现组织控制、预算控制,提高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等功能,从而加强对生产经营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和监督。

在利用ERP为内部控制带来的新的技术手段的同时,企业也必须高度重视由ERP系统实施所带来的新的控制风险,并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做重新评估和完善。

三、ERP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借助ERP系统集成化的平台优化企业内部控制

在传统环境下,信息系统中存在若干个“信息孤岛”,某一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可能部分来自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也可能部分来自于其他不同的信息系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很多企业在管理现代化的背后不仅没有赢得任何控制的优势,反而是吃了大亏;

企业海量的数据多次传输、反复核对,这不仅可能降低最终所需数据的可靠性,导致控制的失误和工作效率的低下,而且仅仅是收集这些信息而花费的成本也是非常昂贵的,加大了控制的成本;

同时,财务与业务系统的相互独立还导致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不能同步进行,各个部门不能实时获得所需要的数据,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对业务流程的控制也就失去了依据(注3)。

由此可见,系统的集成化是其优化内部控制的前提条件.

(二)借助ERP系统固化和优化流程

优化内部控制ERP控制功能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

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建立基于ERP系统标准流程基础上的、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新流程.在设计和优化业务流程时,首先,要尽可能利用信息技术协调分散和集中的矛盾,实现信息的一次处理和数据共享,将串行工作流程改造为并行工作流程;

其次,要面向客户和供应商整合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并尽可能实现企业与外部只有一个接触点;

再次,尽可能将控制点设在工作执行的地方,使组织结构扁平化,降低内部控制的成本;

最后,将企业的各种业务从政策法规、标准流程、部门职责等方面进行规范,并且将这些规定固化入软件程序中,迫使企业人员按照这种既定的规则进行操作,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可以说,流程重组的质量直接决定了ERP优化内部控制的能力和水平,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点.

(三)构建ERP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1.构建ERP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原则

(1)全面性与系统性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过程是对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全过程。

ERP系统追求的是管理的扁平化,各管理子系统的集成化,ERP系统的各模块之间也存在着各种紧密联系,形成业务流程的一体化.因而管理者应该各管理系统的特点及彼此的联系,在综合考虑自身业务流程、生产经营管理等基础上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2)内部牵制原则

根据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员工的岗位责任,可以通过ERP系统功能设置每个员工对系统的使用操作权限,通过建立相应的员工或岗位责任制度来明确权利和义务。

各项流程作业视其性质分由不同部门处理,不由某部门或个人全程处理;

如办理资金出纳者,不应兼办帐务,以达到相互牵制之效果.同时也应与内部稽核作业配合,在每一流程或循环中,设定若干控制点,负责检查处理过程中之有关业务有无错误,是否符合规定,各控制点的作业内容在系统中形成报表,以便于稽核或追踪。

(3)信息反馈原则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而言,控制主体与受控系统发生作用是相互的。

根据信息反馈过程及各个阶段的特征,通过ERP各模块功能实现各反馈信息记录并及时报告反馈信息,使各个控制主体能够及时了解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行使权利、履行责任,调整企业内部运营管理活动。

2.构建ERP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步骤

(1)确定企业内部控制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既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又是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也是评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最高标准.在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时,首先应确定内部控制目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确立与实施一方面要保证企业运营管理的效果及效率,包括财产物资的完整性,经营决策管理的贯彻执行等;

另一方面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财务报表信息、成本信息、财务预测和信息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等。

(2)构建ERP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总体框架

为了在ERP环境中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在分析ERP环境下内部控制与传统内部控制存在的差异的基础上,选定适用于ERP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并据此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

传统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一般采用美国1992年提出的COSO内部控制框架,该框架中内部控制有运营效果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的遵守等三个目标和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等五个要素(注4)。

但在ERP环境下,还需要考虑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给企业业务流程带来的影响,随即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新的风险和特点,因而在构建ERP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框架可以借鉴信息系统和技术控制目标(ControlObjectivesforInformationandrelatedTechnology,COBIT),COBIT由覆盖信息化生命周期的4个域、34个IT控制目标、318个详细控制目标组成(注5)。

企业可以根据这些可供参考的内部控制框架并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分析研究本企业ERP实施与运行的具体情况,最终构建适应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总体框架。

(3)整合企业内部控制流程

由于关键控制点在企业业务处理中发挥作用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甚至影响到全局成效,对于

保证整个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一般控制点只能发挥局部作用,影响某些特定范围;

因而鉴别关键控制点和一般控制点非常重要。

当然,两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发生转化的,这叫要求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不仅要鉴别各关键控制点和一般控制点还要分析二者的依存或转变关系。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业务流程的变化或组织机构的变化,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鉴别控制环节,甚至调整控制流程。

在ERP系统环境下,业务流程处理设计基本是都是面向流程的,系统各模块有其自身的业务流程处理过程,模块之间也存在着紧密联系,因而需要整合各模块内部及模块之间的内部控制流程,整合的过程应尽可能在系统项目实施及试运行到正式执行前完成。

(4)在ERP系统实施中确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ERP系统虽然作为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系统为大部分企业所用,但企业在实施ERP系统时也不是买来即用的,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实施甚至需要第二次系统开发等。

因而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就应引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想,通过ERP供应商与企业的充分沟通,根据之前建立的内部控制框架和各控制环节,整合流程,确定基于ERP系统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流程。

ERP系统下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化中,也需要明确哪些内控功能不能完全依赖于ERP系统而仍然需要某些传统方式进行,在ERP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体系也需要人机共同发挥作用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完善且有效的ERP内部控制体系.

(5)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措施是指为预防和发现问题而在某控制点或控制流程所采用的各种控制方法和手段等.由于控制业务内容不同,所要实现的控制目标不同,因而相对应的控制措施也不一样,必须根据控制目标和对象设置相应的控制技术和手段。

在ERP环境下,各流程控制措施都是在系统中实行,因而在预防和发现问题的时候,需要及时调整系统的设置,必要时候需要调整控制流程,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6)持续改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实施运行ERP系统的企业不可能一劳永逸,因为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变化,这就要求ERP系统运行也需要不断修改完善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同样,内部控制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发展.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企业可以对已确立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ERP内部控制效果进行自测或自评,形成报告文件,帮助企业监控企业内部控制状况;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适时调整ERP系统内部控制流程,调整内部控制点等.

3.构建ERP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关结论

伴随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ERP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应用,它不但具有传统会计系统的基本业务功能,同时还能将企业生产管理系统、销售系统、采购管理系统等核心业务功能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企业内部资源信息的集成和共享。

此外,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还能够实现生产预测、生产计划、资金预算管理、成本控制以及绩效评价等多项辅助性的会计功能,能够对传统会计业务的处理方式进行改变,提升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效率。

但同时,其也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与要求。

所以,在ERP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ERP是企业管理与经营的一项工具,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企业管理要求进行固化,但其本身并不创造内部控制体系。

对于企业的内控体系而言,ERP是企业进行自控与信息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企业应结合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特点,对内部控制具体措施进行积极创新,充分考虑其可能产生的风险,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从而不断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乃至社会效益的提升。

企业通过ERP系统的有效运营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并进行有效控制管理,重点还需要落实到人的执行.因而需要培养掌握一定计算机专业技术、善于系统分析、熟悉企业运营管理的综合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利用ERP实现持续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科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引文注释】:

注[1]常云芳。

基于ERP的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广东:

暨南大学,2009:

5。

注[2]夏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