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西安工业大学111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4895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西安工业大学111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毛概西安工业大学111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毛概西安工业大学111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毛概西安工业大学111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毛概西安工业大学111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西安工业大学1111Word下载.docx

《毛概西安工业大学111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西安工业大学1111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西安工业大学1111Word下载.docx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八:

1和平成为时代主题

〈1〉人类社会对战争的深刻反思〈2〉和平因素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趋于缓和〈4〉现代科技是战争危害空前加剧

2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双方和平竞争,都在谋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发展提供了机遇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

(一)客观原因1时间太短,认识规律需要长期过程2未彻底完成思维模式的转变

3发展进程过快,来不及思想理论化

(二)主观原因1将马列主义教条化2将苏联模式神圣化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一)通过对社会主义的反思认识其本质1以贫穷的社会主义为反面教材2以辩证的否定为基础反思的思维模式3反思的结果是要坚持社会主义

(二)通过和资本主义比较来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1比较资本主义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2生产力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

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

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本质。

第二,强调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目标。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又是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一)为什么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发展生产力是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战胜资本主义的需要

2发展生产力是展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3发展生产力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需要

4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个方面的需要

(二)发展是硬道理

1发展是一个政治命题2发展是一个战略命题3发展是一个时代命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技是当今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2科技对生产力各要素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科技使管理日趋现代化

4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第六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一定义两层含义

一定义:

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须经过的特定阶段

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

2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1)明确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2)防左反右的锐利思想武器

3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2如何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1)坚持“一个中心”不动摇

(2)坚持“两个基本点”辩证统一不动摇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经济增长

生活质量

人口控制

体制政策

第一步(90年)

比1980年翻一番(1988年完成)

温饱

理顺关系

第二步(2000年)

翻两番

小康(1997年实现)

《13亿,实际12.5亿

经济腾飞

第三步(2050年)

人均中等发达

比较富裕

基本现代化

九五修订

人均翻两番

小康

《13亿

初步建立完善的经济制度

2010年

比2000年翻一番

更加宽裕

《14亿

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0年

比2000年翻两番

全面小康

完备的经济体制

特点:

1既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2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归宿点3注重全面发展

第七章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生产力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生产力社会形态

(二)社会基本矛盾仍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生产关系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身发展和完善

(一)制度与体制的联系与区别:

体制是制度的具体反映,制度是根本的、稳定的、是决定体制的。

体制可以改变,只要是制度的内容,社会性质就不会改变,同一制度可有不同体制表现。

(二)体制的选择遵循择优原则

计划经济的弊端:

1高度集中,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筹过多过死

2经济形式单一3忽视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三体制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一次革命:

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二次革命:

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两次革命的关系:

第一次革命是第二次革命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次革命是第一次革命的延续和发展

(二)改革和革命的共同性

1具有相同目的:

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发展,而改革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都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不是在原有的体制框架内修补调整)

(三)改革和革命的区别

1二者对象(结果)不同:

革命改变社会性质,改革不改变社会性质。

2二者的性质不同:

改革解决非对抗矛盾,革命解决对抗性矛盾

3二者手段(方法途径)不一样:

改革使用非暴力手段,革命则可以使用暴力手段。

四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一)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1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生产社会化

2生产社会化导致经济活动国际化

比较成本

种类

毛呢

葡萄酒

英国

110人

120人

葡萄牙

100人

80人

3国际化的发展导致经济一体化

(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可以利用国际市场,互通有无,协调我国的经济发展比例

2可以利用国际分工,扬长避短,提高我国的比较经济效益

3可以利用外资,弥补我国资金不足,加快建设步伐

4可以利用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节省时间和资金

五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和基本内容

(一)战略格局: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内陆沿边——沿江——内陆)

(二)基本方式:

1对外贸易(商品交流)2对外资金交流(外资占出口贸易额的7%为安全线)3对外技术交流4对外劳务交流5发展对外旅游业

第八章

一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一)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

1公有制经济:

(1)内涵:

指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社会群众集体占有生产资料的经济形式

(全社会——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

(2)外延:

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全社会+集体=联合所有制公有制+私有制=混合所有制)

2主体地位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社会性质:

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

1公有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3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承担者

4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手段

(三)公有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资本运行,承包租赁

基本实现形式,股份制经济(股份制:

无限——无限连带清偿责任有限——有限连带清偿责任)

二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一)坚持的原因:

1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现实依据(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

2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理论依据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我国目前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1个体经济2私营经济3外资经济

(三)作用:

1发展生产、活跃市场、保障生活2有利于就业安置

3吸收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经验4有利于弘扬民间传统工艺

三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一)按劳分配及其客观必要性

1涵义:

在社会做了必要扣除后,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其基本要求是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2客观必要性:

(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是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3)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素质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二)按劳分配的历史进程

1反对不劳而获,是人类分配制度的一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在公有制领域的体现

2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

3反对贫富悬殊,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1按劳分配的经济条件不同2劳动性质和计量方式不同3地位不同4分配主体不同

5实现形式不同

四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我国目前的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外的分配方式(个体经济);

2投资分配(投资资本分配)

3按经营效果分配(多种实现形式);

4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资本主义性质任何的劳动者)

5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多种方式并存的原因

1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是由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决定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决定

五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共同富裕不等于同等富裕,劳动者的收入客观上存在差别

1按劳分配决定的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果

3多种经济并存的结果4我国生产力不平衡造成的

(三)先富起来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唯一有效途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作用1调动作用2示范作用3帮助作用)

六市场经济理论发展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联系:

1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2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商品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也不一定是商品经济。

区别:

商品经济是以社会经济形角度考察问题的与货币经济、产品经济相对应;

市场经济以经济运行方式的角度考察问题,与计划经济相对立而存在

(二)商品经济理论的发展1马克思的认识2列宁的认识和实践

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和框架

(一)一般特征1经济运行市场化2企业经营自主化3宏观调控间接化

4经济管理法制化5保障体系社会化

(二)基本特征:

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框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1适应市场经济运行需要的现代企业(企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运行基础)

3建立完善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运行信号)

4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5建立完备的法制体系

 

1、用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理谈谈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用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的原理谈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

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

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要着跟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源源不断、日益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利于中华民族和人类的长远发展。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这个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一是统一的理论基础;

二是统一的思想精髓;

三是统一的政治立场和价值标准;

四是统一的方向和路径;

五是统一的历史任务和根本手段。

3、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答:

第一,它们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这就是唯物史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当代实际的必然结论。

第二,它们有着共同的理论品格,这就是与时俱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又具有新的时代内容;

既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别开生面,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

第三,它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这就是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取向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

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是统一的科学体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试述邓小平关于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及其现实意义。

1988年9月,在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方案的汇报时,邓小平指出: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

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

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

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这是邓小平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可以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减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根本所在,而且,也为发达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同时,又可以继续发挥发达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增强我国的经济总体实力,为通过区域合作来帮助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通过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就可以有效地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试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

“一个中心”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2)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而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障。

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等于动摇了基本路线。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

这两个基本点互相贯通,互相依存。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我国社会主义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改革开放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是20年来我们党最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6、我们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为什么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支点和梁柱?

(1)因为建国以后我们学习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尽管计划经济有它的历史作用,但它带来了许多弊端,而市场经济有如下几个优点:

从信息机制来说,通过市场交易和相对价格的确定,每个经济活动的当事人都可以分享分散发生在整个经济各个角落的供求信息,从而解决了社会化生产中信息广泛发生同集中处理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从激励机制看,在市场经济中,各种资源配置决策是由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活动当事人根据市场信号,通过自己的计算自主作出并自愿地执行的决策,来达到局部利益同社会利益的协调;

从创新机制来看,市场比政府更灵活,更能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自发地刺激增长、创新和结构变革。

当然,市场经济也有失灵之处,所以,我们要建立有宏观调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制。

现代企业制度有两个要点:

第一,有效地实现出资人的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第二,建立现代的企业组织制度,理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制度还可以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使企业成为能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正确处理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的关系。

三是建立有效地选择经营者的机制。

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支点和梁柱。

8、联系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谈谈你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认识与理解。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主要内涵: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路走不通。

(3)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求有新的领导阶级走新的道路。

中国无产阶级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4)中国无产阶级不但具有一般无产阶级的优点,还有许多特殊优点,有利于它在中国革命中成为领导阶级。

首先,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封建主义的三重压迫,因而革命性最强、最彻底。

其次,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他们和农民结成亲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