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地震避险知识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4752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解地震避险知识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了解地震避险知识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了解地震避险知识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了解地震避险知识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了解地震避险知识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了解地震避险知识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文档格式.docx

《了解地震避险知识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地震避险知识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了解地震避险知识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文档格式.docx

地球内部岩石直接发生破裂的地方。

(2)震中:

从震源垂直向上对应地面的地方。

(3)震级:

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

3、地震的前兆有哪些?

地震的宏观异常:

除地震监测仪器可以观测的微观地震异常以外,一些地震可能会出现一些人类直接感知的宏观前兆异常,可以帮助我们判定地震活动趋势。

一些主要的前兆异常有:

例如井水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陡涨、陡落;

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

动物习性异常反应;

地声、地光、火球;

植物的反常开花结果等。

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已有100多种。

一般说来,动物在地震前大多为惊恐反应,像遇到敌害,极度紧张,少数表现为抑制型,表现为萎靡不振。

我国历次震例表明,动物异常超前时间多数在24小时左右,震前11小时动物异常的频率会有所增高,震前2—3小时达到高潮。

有些大震前还有地声、地光等现象。

地声、地光现象比较复杂,很难做出确切描述。

一般而言,与人看到的光、听惯的声音不一样,让人感到怪异甚至恐惧。

地光的特点:

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它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球状光、片状光、火样光、柱状光等,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

地声的特点:

多数出现在震前或震时,但也有出现在震前几小时甚至几天的,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石头相互摩擦声等。

另外还可能有天气骤冷或骤热,出现大风、大雨、大雪等急变化。

4、地震时是跑还是躲?

目前多数专家普遍认为: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

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宽阔,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5、躲在什么地方避震?

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或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6、应采取什么姿势?

(1)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2)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3)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7、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

(1)保护头部:

低头,用手护住头部;

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等顶在头上;

(2)保护眼睛:

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3)保护口、鼻:

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8、怎样避免其他伤害?

(1)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2)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

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

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9、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1)牢固的桌下或床下;

(2)牢固的家具边;

(3)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内承重墙墙角。

10、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撤离要迅速,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如果室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

室内避险较安全的地点应躲在结实的物体下,如牢固的桌子下或床下。

注意:

震时不可取的行为:

(1)滞留在床(炕)上;

(2)躲在房梁下;

(3)躲在窗户边;

(4)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

11、地震时室内个人如何避险?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的基本原则。

(1)在室内:

地震时,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室内较有利的避震地点还有:

坚固家具的下面或旁边,坚固的床下或旁边,要尽量降低身体重心,注意保护头部。

住平房或一楼的人,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迅速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

注意立即关闭或切断电源、气源、水源。

疏散时使用安全通道,不要使用电梯。

照明最好使用手电筒照明。

地震时,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要站在窗边或阳台上。

12、在学校怎样紧急避震

(1)地震时,在学校上课的学生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最好用书包等护住头部、保护眼睛,以防异物伤害;

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按照演练的预案进行,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

大同学要照顾年小体弱的同学,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跑,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沉着冷静地撤离。

如果教室是楼房,前面要求家住楼房的同学不要做的事,在学校也一定不要做。

在老师指挥下就地避震。

(2)在操场或室外应躲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时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13、地震时在户外如何避险?

  

(1)地震时在野外要注意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注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

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2)在街道上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上面及下面、高烟囱、水塔下面;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迅速远离危险物,高耸物下不停留,避开其他危险场所,如狭窄的街道危旧的房屋等。

(3)在公共场所时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如不得已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随人流而动,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4)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和货架;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悬挂物。

(5)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6)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14、地震时避震十不要:

  

(1)千万不要跳楼;

不要使用电梯逃生,若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如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2)不要滞留在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

(3)不要在室内窗下、阳台上、楼梯里、电梯间和外墙边或窗边;

  (4)不要在狭窄街巷、高楼大厦、高大烟囱和水塔下避震;

  (5)不要在电线杆、高压线、变压器下避震;

  (6)不要在过街天桥、立交桥及各类桥下避震;

(7)不要在河边、悬崖下避震;

(8)不要躲进危险的场所。

如: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储藏易燃易爆品的仓库等;

  (9)如果在人多的场合遇到地震,一定要避开人流,不要拥挤;

(10)震后不要马上回到建筑物内寻人、找物,要提防余震的发生。

15、震后如何自救?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被埋压人员能否得到迅速、及时抢救,对于减少震灾死亡意义重大。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

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克服恐惧心理,坚定生存信念,稳定下来,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设法脱险。

此时,如果防震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如一时不能脱险,不要勉强行动,应做到:

首先要保障呼吸畅通。

设法将双手从压塌物中抽出来,清除头部、胸前的杂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移开身边的较大杂物,以免再次被砸伤和倒塌建筑物的灰尘窒息;

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

不要使用明火(以防有易燃气体引爆),尽量避免不安全因素;

其次,要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

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要设法脱离险境。

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处于地震多发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家庭,家中应备一个防震应急救护包(箱),里面放一些饮用水、食品、药品和纱布等,把它放在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以便地震发生时能够随身携带。

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抓住一线光芒带来无限生机。

黑暗的埋压环境,让遇险人员看不到周围,自救无处下手,这时应该冷静下来,仔细观察一下周围有没有光的缝隙,只要是透亮的地方,哪怕再小,也很可能是压埋物体最薄弱的地方。

16、地震后如何互救?

互救是指灾区幸免于难的人员对亲人、邻里和一切被埋压人员的救助。

震后,因为被埋压的时间越短,被救者的存活率越高。

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

因此在外援队伍到来之前,家庭和邻里之间应当自动组织起来,开展积极地互救活动。

(1)应当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和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

(2)先救青年人和轻伤者,后救其他人员;

抢救出来的轻伤幸存者,可以迅速充实扩大互救队伍,更合理地展开救助活动。

(3)先抢救医院、学校、旅馆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救助被埋压人员要注意如下几点要领:

注意搜听被人员的呼喊、呻吟或敲击的声音;

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埋人员位置,再行抢救,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

抢救被埋人员时,不可用利器刨挖等,首先应使其头部暴露,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入,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再行抢救;

对于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和食品,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不要让强光刺激;

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人员,切忌生拉硬拽,要在暴露其全身后慢慢移出,用硬木板担架送到医疗点;

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急救,然后迅速送往医疗点或医院。

在救人过程千万要讲究科学,对于埋压过久者,不应暴露眼部和过急进食,对于脊柱受伤者要专门处理,以免造成高位截瘫。

17、同舟共济勇度难关

面对突然降临的地震灾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威胁,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面临极大困难,这时人们的唯一选择就应该是和衷共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