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沪教版上海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上海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出+。
2点燃2出0,其中氢气与水的质疑比为1:
9,正确:
2碳或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此时m1+m2=m3,正确:
3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英中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11:
9:
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方程式为2CHQ+302点燃2CO2+4出0,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11:
通过分析可知,当m3:
m4=ll:
9时,R是CH4或CH4O,正确;
4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如果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这三种物质,则R中一泄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生成物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大于或等于氧气的质量。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3x-A<
100%=8m3/llf
44
水中氧元素的质呈:
为m4>
ci|-xl00%=8m4/9,
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5x-i|-x100%=4m5/7,
通过分析可知,8m3/ll+8rru月+4m5/72m2,正确。
故选D。
2.现有一包由5.6g铁、7.2g镁、:
LOg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左量的CuCb溶液中。
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
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可能是
A.26.2g
B.26.6g
C.26.Og
D.25.8g
【答案】B
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铁强于铜,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氮化镁和铜,镁完全反应后,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碳和氯化铜不反应。
设7.2g镁和氮化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x
Mg+CuCl、=MgCl、+Cu
2464
7.2gx
24_64
x=19.2g
若铁没有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9.2g+l.Og+5.6g=25.8g
设5.6g铁和硝酸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y
Fe+CuCk=FeCh+Cu
5664
5.6gy
56_64
y=6.4g
若铁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虽:
为19.2g+1.0g+6.4g=26.6g
铁没有反应或部分反应,因此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或等于25.8g,小于26.6g。
故选B。
【点睛】
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为碳、铜和铁,镁完全反应,铁没有反应或部分反应。
3.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B.丙是盐酸
C.戊是氢氧化钙D.甲与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C
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会与盐酸反应,盐酸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会与盐酸、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乙是铁,所以丙是盐酸,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甲、丁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如果甲是碳酸钠,丁就是氢氧化钙,戊就是二氧化碳,如果甲是氢氧化钙,丁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不会与碳酸钠反应,不合理,所以甲是碳酸钠,丁是氢氧化钙,戊是二氧化碳,所以C错误,符合题意: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一一”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一一”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顿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A.若甲是碳酸钙,则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程中放
热,因此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选项A正确;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水分解生成氧气,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碳和水也能反
(5.4g-a)+ax——xl00%=4.6g,a=3.1g>
钠的质量为:
5.4g-3.1g=2.3g62
设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
2Na+2H.O=2NaOH+H.T
462
2.3g
462.3e
——二m=O.lg
2m
根据质量守恒宦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
=5.4g+150g-9.8g-0.1g=145.5g,不符合题意:
C、由B的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4.6g,不符合题意;
D、由B的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钠的质量为2.3g,氧化钠的质量为3.1g,则原混合物中钠和氧化钠的质呈:
比为2.3g:
3.1g=23:
31,符合题意。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C时,甲、乙两物质各50g分別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MOg
D.FC时,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时甲比乙需要的水多
【解析】A.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温度会彫响物质的溶解度,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不说明温度时,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B.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二溶解度十(溶解度+100g)X100%,J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
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捲分数一泄相等:
C.t/C时,甲、乙两物质哦溶解度为40g,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溶质的质量都只能是40g,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MOg:
D.FC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时甲比乙需要的水少。
选C
7.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
在I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II中有气泡冒岀;
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II中液而上升,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
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I和II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A
B
C
D
I
CaC03.稀HC1
Na:
C03.稀HcSO,
Zn、稀H:
SO;
Cu.稀比SO,
II
KN03
NaCl
BaCls
Ba(OH):
止水夹
A.AB.BC.CD.D
A、I中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时II中会看到气泡,关闭弹簧夹后I中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将稀盐酸压入I【中,但是盐酸和硝酸钾不反应,看不到溶液变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A错误;
B、I中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时II中会看到气泡,关闭止水夹后,被压入的稀硫酸和氯化钠不反应,看不到溶液变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B错误:
C、I中锌粒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打开止水夹时II中会看到气泡,关闭止水夹后,被压入的稀硫酸和氯化顿溶液会反应,生成硫酸顿沉淀,能看到溶液变浑浊,符合实验现象,故C正确:
D、铜和硫酸不反应,打开止水夹时II中不会看到气泡,现象不符,故D错误.故选C
8.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生
A.在一立量的CuSO;
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疑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等质量CaCO5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解析】A.在一定量的CuSCh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两者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B.镁的活动性比锌的强,所以镁先反应完;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镁比锌生成氢气多。
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盐酸溶液的pH小于7,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pH应逐渐减小;
D.等质量CaCO5分别与足屋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通常粉末状时,药品和盐酸接触更充分,反应较快:
当块状石灰石反应时,速率较慢;
但过氧化氢质量相同时,生成物的质量相同。
点睛:
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宜是否正确
9.往AgNO,和Cu(N0J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左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岀,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A.Fe(N05)-
B.Fe(N03)3
C.Cu(NO,):
、Fe(N0s)=
D.AgNO,、Cu(NOjaFe(NOj=
【答案】A
根据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AgNOs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银被宜换完剩余的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
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说明加入的铁有剩余.因此,滤液中只含有Fe(NO3)2、滤渣中一泄含有Ag、铜、铁的结论.选A点睛:
金属活动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苣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岀来。
10.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
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的一类化学反应。
如: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屮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如图所示)。
结合信息、图示,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
A.H+、Na\OH\NOf
B.Na\K+、Cl\OH'
C.H\K+、CO32\HCOf
D.K+、Ba2\Cl\SO42-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硫酸锁沉淀;
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
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离子之间能反应,故A不正确:
B、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离子之间不能反应,故B正确;
C、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离子之间能反应,故C不正确;
D、领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硫酸顿沉淀,离子之间能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
B。
11.向一左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
B.b点对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r?
+和Cu2\Ag+
C.c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铜
D.d点所得溶液中溶质一泄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铜
向一迫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铜>银,加入锌粉后,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岀银:
Zn+2AgNO3=Zn(NO3)2+2Ag,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银小,置换出来银后,溶液质量减小;
再跟硝酸铜反应置换出铜:
Zn+Cu(NO3)2=Zn(NO3)2+Cu,锌的相对原子质疑比铜大,置换岀来铜后,溶液质量增大。
A、由以上分析可知,a点发生的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但锌还未把银完全宜换出来,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故选项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b点时加入的锌恰好把银完全宜换出来,溶液中已经没有硝酸银了,也就没有Ag*了,b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r?
+和Cu2+,故选项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be段是锌在置换铜,c点时锌与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所得固体为银和铜,故选项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d点时锌粉已经过疑,所得溶液中溶质一泄有硝酸锌,不可能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故选项错误。
解答此类题型一定要先看淸楚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再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出金属与溶液之间置换的先后顺序,最后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讣算进行求解。
12.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解度
0tlt2t3泡度X:
<
820
A.tJC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左相等
B.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蒸发溶剂
C.分別将t「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VC,一左都有晶体析出
D.t「C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物质
【解析】A、不知道溶液的状态,故t2°
C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左是否相等,错误: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髙变化不明显,故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蒸发溶剂,正确;
c、将t2°
c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降温至trc,一圧都有晶体析岀,错误:
D、『C时,甲的溶解度是20g,表明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溶解了10g的甲物质,错误:
根拯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査出某物质在一左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3.将22.2gCu2(OH)2CO3放在密闭容器内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2g。
在剩余固体里加入lOO.O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红色金属。
已知:
Cu2O+H2SO4=Cu+CuS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2g剩余固体是纯净物B.过程中生成C02和20的质量和为7.0g
C.残留红色金属质量为12.8gD.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7%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碱式碳酸铜分解时,部分生成了氧化铜,部分生成氧化亚铜设分解生成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的质量为m,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x
Cu2(OH)?
CO3=CuO+H2O+CO2T
22280
一22280
①——=—
mx
2Cu2(OH),CO3=2Cu2O+2H2O+2CO2?
+O2T
2x2222x144
22.2g・m15.2g-x
2x222_2x144
22.2g-m15.2g-x
由①②计算可得
m=ll.lgx=8g
因此生成氧化铜、氧化亚铜的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均为ll.lg,生成氧化亚铜的质量为15.2g-8g=7.2g
设生成铜的质量为y,与氧化亚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M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n2
CunO+HnSO4=Cu+CuSO4+HQ
1449864
7・2gntyn】=4・9gy=3・2g
7・2g
CuO+H2SO4=C11SO4+H2O
8098
8gn2
80_98
矿石
n2=9.8g
A、剩余固体加硫酸后生成铜,说明15.2g剩余固体是氧化铜和氧化亚铜,是混合物,故A
不正确;
B、过程中生成C02和出0、氧气的质量和为7.0g,故B不正确:
C、残留红色金属为铜,质屋是3.2g,故C不正确:
98。
+49。
D、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二J「X100%=14.7%,故D正确。
故选九
100g
14.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了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加入稀疏酸的质肚仗
生成气徉mwg
/AI
A.某温度下,向一怎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领溶液
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虽的氢氧化钠溶液
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铝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解析】A、向一左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温度一左,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B、加入氢氧化领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领沉淀,硫酸领不溶于盐酸,所以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领溶液立即生成硫酸换沉淀,硫酸钠与氢氧化顿反应结朿后,沉淀质星不再增加,错误:
C、因为稀盐酸呈酸性,pH<
7,加入氢氧化钠,pH升高,图象应从小于7逐渐到大于7,错误:
D、横坐标是滴加酸的质戢,所以相当于开始酸不足,导致生成氢气的质量取决于酸而不取决于金属,生成氢气的质:
&
相同,只有一种金属完全反应时,之后曲线才不重叠。
因为硫酸足量,所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由金属决沱,根据方程式可知同质疑的镁铝,铝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大,正确。
故选D。
15.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向一泄质呈: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时,不断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硫酸钠的质疑不再改变;
B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中氢气的质量增加,硫酸完全反应,氢气的质量不再增加:
C高锁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徭酸钾、二氧化徭、氧气,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虽减少,但固体中镭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反应中固体中锈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反应结束,不再改变:
D二氧化锈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铉的质量不变。
选A
A-向一走质里的氢筆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里
0WHM
B.向一走质里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片
C・加热一走质里的高猛酸押固依
U9体中<
£
元K质盘分»
/%.
D・向一走质里的二氧化猛中加入过笔化氢溶液
二«
省质«
4?
A.A
B.B
C.C
D.D
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16.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X、Y、Z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X、Y、Z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
X
Y
Z
C02
Na2CO3
CaCO3
NaNO3
HCI
BaClz
Mg
MgO
MgClz
A.AB.BC.CD.D
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X、Y、Z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
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但硝酸钠不能转化为碳酸钠,故X、Y、Z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
C、HCI与氢氧化领反应生成氯化领和水,氯化领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领沉淀和氯化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
X、Y、Z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
D、Mg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故X、Y、Z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
17.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A为单质,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T”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TB的反应一立是化合反应
B.D和E的物质类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若D是一种白色固体,则BTD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若C为单质,A和B含有相同的元素,其他条件不变。
则DTB的反应一左是分解反应
A、A为单质,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A能生成B和C,故ATB的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也可能是巻换反应,如A是碳,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故A选项错误:
B、当A为碳,B为二氧化碳、C为一氧化碳时,D、E分别可以是碳酸钠和碳酸钙,都属于盐:
D、E分别也可以是碳酸钙和碳酸,属于不同类物质,故B选项正确:
C、当D为碳酸钙,B为二氧化碳时,BTD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若C为单质,A和B含有相同的元素,则C可能是氧气,A可能是过氧化氢,B可能是水,则D可能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生成水的反应不一泄是分解反应,故D选项错误。
故选Bo
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0°
C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C.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D.甲中含有少疑乙时,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A.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由图可知,温度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不说明温度时,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B.饱和溶液溶质的质疑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xlOO%,30°
C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g*(30g+100g)xl00%<
30%:
C.由图可知,当温度变化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较小,所以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当温度变化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会有较大的改变,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D.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且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而甲中含有少量乙时,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选C。
19•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刚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星不同
B.CO和C0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
D.金属钠和铝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铝的原子结构不同
【解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A.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主要区别是碳的含星不同。
因此生铁和钢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呈不同;
B.CO和CO?
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