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方法总结计划及修订说明doc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3677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方法总结计划及修订说明doc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方法总结计划及修订说明doc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方法总结计划及修订说明doc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方法总结计划及修订说明doc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方法总结计划及修订说明doc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方法总结计划及修订说明docWord下载.docx

《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方法总结计划及修订说明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方法总结计划及修订说明docWord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方法总结计划及修订说明docWord下载.docx

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NK细胞活性五个方面测定中,任两个方面试验结果为阳性,判定该受试样品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

其中细胞免疫功能测定项目中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细胞免疫功能试验结果阳性。

体液免疫功能测定项目中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体液免疫功能试验结果阳性。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项目中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单核—巨噬细胞功能试验结果阳性。

NK细胞活性测定实验的一个以上剂量结果阳性,可以判定NK细胞活性结果阳性。

血液白细胞总数测定的二个以上剂量结果阳性,可以判定血液白细胞总数结果阳性。

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动物实验至少需进行三个方面的测定。

同时在各项实验中,任何一项测试都不出现加重免疫抑制剂作用的结果。

增强免疫力功能检验方法

MethodfortheAssessmentofEnhancingImmuneFunction

1.原理:

免疫系统主要包括中央和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组织和全身各处的淋巴细

胞、抗原呈递细胞等,还包括血液中的白细胞。

淋巴细胞经血液和淋巴使各

处的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连成一个功能整体。

胸腺属中央淋巴器官,主要功能

是确保T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成熟。

外周淋巴器官包括血液、淋巴管和免疫活性细

胞;

脾脏对抗原发生免疫应答作用,脾窦的巨噬细胞具有清除功能,脾白髓含有

记忆B细胞,产生对T依赖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淋巴细胞是特异性免疫应答的

主要细胞群,按其表面标志物,分为

T细胞、B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NK)三大

+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后

类,T细胞又分为CD4(Th)细胞和CD8T

能合成和释放抗原特异抗体,所有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的免疫球蛋白分子都具有抗体功能。

免疫系统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检测上述免疫系统的各种代表性指标的改变可对增强免疫力作用的功能做出相应判定。

2.实验动物选择

推荐用近交系小鼠,如C57BL/6J、BALB/C等,6~8周龄,18~22g(BALB/C种可16-18g),单一性别,雌雄均可,每组10~15只。

3.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

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

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为其中一个剂量,另设二个剂量组。

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

选做免疫低下模型法时,应设模型对照组。

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四周或30天。

4.免疫功能低下动物模型

可选用环磷酰胺、氢化可的松或其他合适的免疫抑制剂进行药物造模。

造模原理:

4.1.1环磷酰胺主要通过DNA烷基化破坏DNA的合成而非特异性地杀伤淋巴细胞,并可抑制淋巴细胞转化;

环磷酰胺对B细胞的抑制比T细胞强,一般对体液免疫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NK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弱。

4.1.2氢化可的松主要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成复合物后进入细胞核,阻碍NF-κB进入细胞核,抑制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达到免疫抑制目的。

氢化可的松还可损伤浆细胞,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处理、和呈递作用,所以

氢化可的松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巨噬细胞的吞噬、NK作用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免疫抑制剂剂量选择

环磷酰胺可选择40mg/kg,腹腔注射,连续两天,末次注射给药后第5天测定各项指标;

氢化可的松可选择40mg/kg,肌内注射,隔天一次,共5次,末次注射给药后次日测定各项指标。

各指标对两种模型敏感性不同,环磷酰胺模型比较适合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血清溶血素测定、白细胞总数测定;

氢化可的松模型比较适合迟发型变态反应、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建议根据不同的免疫功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模型。

受试物给予

连续给予受试物4周或30天,在第3周后开始给予免疫抑制剂,进行模型与预防性给药相结合的实验。

5.实验方法

血液白细胞数测定

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检测方法(仪器法)

全血用EDTA·

K2抗凝后经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可测定白细胞数量,并可对

1ml。

白细胞进行分分类计数。

5.1.1仪器和材料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

K2·

2HO,),离心管,全血细胞分析仪上样管,

眼科镊子,振荡器,加样枪,冷冻离心机,全血细胞分析仪。

5.1.2实验步骤

5.1.2.1试剂配制

血液抗凝:

EDTA·

K2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成为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

固,~的EDTA·

K2可阻止1ml血液凝固。

抗凝剂配制:

称量8mgEDTA·

K2加纯净水至100ml制成抗凝剂,50μl抗凝

剂可抗凝1ml小鼠全血。

5.1.2.2采血

以摘除小鼠眼球的方法采集全血,采用干净无菌的眼科镊子摘取小鼠一侧或双侧眼球,让血液自由滴入装有抗凝剂的离心管(或商品化的抗凝管)中,采血过程中不断混匀血液与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每只动物采集抗凝全血约

5.1.2.3检测分析

上机前血液颠倒混匀,注意检查是否存在凝块。

在24h内以全血细胞分析仪

检测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

上机操作参照仪器说明书。

5.1.3数据分析

一般采用方差分析,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p>,结论:

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F值≥,P≤,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

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性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

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受试样品组的白细胞总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可判定该项实验结果阳性。

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可任选下列方法之一

5.2.1MTT法

5.2.1.1原理

当T淋巴细胞受ConA刺激后发生母细胞增殖反应,活细胞特别是增殖细胞通过线粒体水解酶将MTT(一种淡黄色的唑氮盐)分解为兰紫色结晶而显色,其光密度值能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

5.2.1.2仪器和材料

RPMI1640细胞培养液、小牛血清、2-巯基乙醇(2-ME)、青霉素、链霉素、刀豆蛋白A(ConA)、盐酸、异丙醇、MTT、Hank'

s液、PBS缓冲液()

纱布、200目筛网、24孔培养板,96孔培养板(平底),手术器械、大号注

射器内芯、二氧化碳培养箱、酶标仪、分光光度计、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器、

无菌滤器。

5.2.1.3实验步骤

5.2.1.3.1试剂配制

完全培养液RPMI1640培养液过滤除菌,用前加入10%小牛血清,1%谷

氨酰胺(200mmol/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ug/L)及5×

10-5mol/L

的2-巯基乙醇,用无菌的1mol/L的HCl或1mol/L的NaOH调pH至,即完全培养液。

ConA液用双蒸水配制成100ug/mL的溶液,过滤除菌,在低温冰箱(-20℃)保存。

无菌Hank'

s液用前以%的无菌NaHCO3调。

MTT液将5mgMTT溶于1mL的PBS中,现配现用。

酸性异丙醇溶液96mL异丙醇中加入4mL1mol/L的HCl,临用前配制。

5.2.1.3.2脾细胞悬液制备

无菌取脾,置于盛有适量(3-5ml)无菌Hank'

s液平皿中,并在脾上面放置

一块纱布,用大号注射器内芯轻轻将脾磨碎,制成单个细胞悬液。

经200目筛网

过滤,用Hank'

s液洗2次,每次离心10min(1000r/min)。

然后将细胞悬浮于

2mL的完全培养液中,用全自动细胞计数仪计数脾细胞,或用台酚兰染色计数活

细胞数(应在95%以上),调整细胞浓度为3×

106个/mL。

5.2.1.3.3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将细胞悬液分两孔加入24孔培养板中,每孔1mL,一孔加75μlConA液(相

当于μg/mL),另一孔作为对照,置5%CO2,37℃CO2孵箱中培养72h。

培养结束

前4h,每孔轻轻吸去上清液,加入不含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同时加入

MTT(5mg/mL)50μl/孔,继续培养4h。

培养结束后,每孔加入1mL酸性异丙

醇,超声震荡(2秒)或人工吹打混匀,使紫色结晶完全溶解。

然后分装到96

孔培养板中,每个孔分装3孔作为平行样,用酶联免疫检测仪,以570nm波长测

定光密度值。

也可将溶解液直接移入2mL比色杯中,分光光度计上在波长570nm

测定OD值。

5.2.1.4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

一般采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

计算F值,F值<

结论:

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

F值≥,P≤,用多个实验组

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

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

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

若变

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用加ConA孔的光密度值减去不加ConA孔的光密度值代表淋巴细胞的增殖能

力,受试样品组的光密度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光密度差值,可判定该项实验结

果阳性。

5.2.1.5注意事项

ConA的浓度很重要,浓度过低不能刺激足够的细胞增殖,浓度过高会抑制

细胞增殖,不同批号的ConA在实验前要预试,以找到最佳浓度。

5.2.2XTT法

5.2.2.1原理

由于MTT经还原所产生的甲臜产物不溶于水,且溶解甲臜的有机溶剂有毒

性,可选择XTT法替代MTT法。

其原理是:

XTT是二甲氧唑黄,在电子耦合试剂

存在的情况下,活细胞线粒体中的脱氢酶可将黄色的XTT还原成水溶性的橘黄色

的甲臜,生成的甲臜能够溶解在组织培养基中,不形成颗粒,可直接用酶联免疫

检测仪检测定吸光值。

5.2.2.2实验步骤

脾细胞悬液制备同MTT法;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调整细胞浓度为5×

107,取细胞悬液100μl分别加入

96孔培养板中,一孔加5~10μlConA液,另一孔作为对照,设2个平行孔,

置37℃5%CO2饱和湿度孵箱中培养72h。

培养结束前4h,向各孔中加入20~50μl的XTT工作液(按试剂盒说明现用现配),孵育4小时。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处检测每孔的光密度。

5.2.2.3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

5.2.2.4注意事项

细胞浓度及培养时间在实验前要预试,以找到最佳效果。

5.2.3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BrdU-ELISA法)

5.2.3.1原理

T淋巴细胞在有丝分裂原ConA等的刺激下产生增殖反应,BrdU可竞争掺入到增殖细胞中新合成的DNA链内,将BrdU标记的细胞作为抗原结合到固相载体表面,加入酶连接的抗-BrdU抗体,使BrdU抗原与酶标抗体充分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底物作用后产生有色物质,其光密度可反映细胞增殖的程度。

5.2.3.2仪器和材料

低温离心机,全自动酶标仪、超净工作台、二氧化碳培养箱、96孔培养板

(平底)、倒置显微镜、移液器、手术器械、200目筛网、细胞活性分析仪;

RPMI1640

细胞培养液、小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刀豆蛋白A(ConA)、Hank'

s液、PBS

缓冲液()、BrdU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ELISA)、纯净水、终止液。

5.2.3.3实验步骤

5.2.3.试剂配制

完全培养液RPMI1640培养液过滤除菌,用前加入10%小牛血清,1%谷氨酰胺(200mmol/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μg/L)及5×

10-5mol/L

BrdU标记液将标记剂(试剂盒)按1:

100的比例加到培养液中混匀,现配现用。

抗体贮存液(母液)在Anti-BrdU-POD(试剂盒)中加双蒸水充分混合,存于-20℃备用。

抗体工作液每100μl抗体母液加10ml抗体稀释液(试剂盒),现配现用。

洗液每10ml清洗缓冲液(试剂盒)加100ml双蒸水。

5.2.3.脾细胞悬液制备

无菌取脾,置于盛有适量无菌Hank'

s液平皿中,并在脾上面放置一块纱布,

用大号注射器内芯轻轻将脾磨碎,制成单个细胞悬液。

经200目筛网过滤,用

Hank'

然后将细胞悬浮于2mL的完全

培养液中,用全自动细胞计数仪计数脾细胞,或用台酚兰染色计数活细胞数(应

在95%以上),调整细胞浓度为2×

107个/mL。

5.2.3.淋巴细胞培养

将细胞加入96孔培养板中,10μl/孔,每份细胞加2孔,第1孔再加入

90μl1640培养液,第2孔加入85μl1640培养液和μlConA,同时设3个空白

孔,每孔仅加100μl1640培养液,置5%CO2、37℃培养箱孵育72h,培养结束

前4h加入BrdU标记液,10μl/孔,培养结束后离心(1000r/min,10min),

弃上清,吹干细胞,放4℃冰箱保存待测。

5.2.3.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每孔加200μl固定液,常温放置30min后,吸弃固定液。

加入100μlBrdU抗体工作液,37℃孵育60min;

吸弃未结合的抗体,加250μl洗液洗3次,轻

拍移去洗液。

加底物溶液(含TMB)100μl/孔,常温孵育15min。

用酶标仪测

量吸光值,不加终止液时,测定发射波长为

370nm(记为

A370),参考波长

492nm

(记为

A492);

加终止液时,测定发射波长为

450nm(记为

A450),参考波长

690nm

A690)。

5.2.3.4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

计算每孔标记指数(LI),LI=(A370-A空白370)-(A492-A空白492)或LI=(A450-A空白450)-(A690-A空白690)。

用加ConA孔的LI值减去不加ConA孔的LI值所得的差值代表淋巴细胞的增殖程度。

采用方差分析对标记指数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

,则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

F值≥,P

≤,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

对非正态或方

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

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受试样品组的LI值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的LI值差值,可判定该项实验结果阳性。

5.2.3.5注意事项

选择有丝分裂原时ConA的浓度很重要,ConA的浓度过高会产生抑制作用,

不同批号的ConA在实验前要预试,以找到最佳刺激分裂浓度。

迟发型变态反应(DTH)

迟发型变态反应是细胞免疫的体内检测法,当致敏T细胞再次与抗原接触,

引起T细胞活化,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致局部组织发生以单核细胞为主的炎症

反应,一般在24~48h达高峰。

可任选下列方法之一试验。

5.3.1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DTH(耳肿胀法)

5.3.1.1原理

二硝基氟苯(DNFB)稀释液可与腹壁皮肤蛋白结合成完全抗原,由此刺激T

淋巴细胞增殖成致敏淋巴细胞。

4~7d后再将其涂抹于耳部进行抗原攻击,使局

部肿胀,一般在抗原攻击后24~48h达高峰,其肿胀程度可以反映迟发型变态反

应程度。

5.3.1.2材料

DNFB、丙酮、麻油、硫化钡、打孔器。

5.3.1.3实验步骤

5.3.1.3.1试剂配制

DNFB溶液DNFB溶液应新鲜配制,称取DNFB50mg,置清洁干燥小瓶中,将

预先配好的5mL丙酮麻油溶液(丙酮:

麻油=1:

1),倒入小瓶,盖好瓶塞并用胶

布密封。

混匀后,用250μl注射器通过瓶盖取用。

5.3.1.3.2致敏每鼠腹部皮肤用硫化钡脱毛,范围约3cm×

3cm、用DNFB溶

液50μl均匀涂抹致敏。

5.3.1.3.3DTH的产生与测定5天后,用DNFB溶液10μl均匀涂抹于小鼠右

耳(两面)进行攻击。

攻击后24h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剪下左右耳壳。

用打孔

器取下直径8mm的耳片,称重。

5.3.1.4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

用左右耳重量之差表示DTH的程度。

受试样品组的重量差值显著高于与对照

组的重量差值,可判定该项实验结果阳性。

5.3.1.5注意事项:

操作时应避免DNFB与皮肤接触。

5.3.2绵羊红细胞(SRBC)诱导小鼠DTH(足跖增厚法)

5.3.2.1原理

SRBC可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成致敏淋巴细胞,4天后,当再以SRBC攻击时,

攻击部位出现肿胀,其肿胀程度可反映迟发型变态反应程度。

5.3.2.2仪器与材料

游标卡尺(精密度0.02mm)、SRBC、微量注射器(50μl)、足趾容积测量仪。

5.3.2.3实验步骤

5.3.2.3.1致敏小鼠用2%(v/v)SRBC腹腔或静脉免疫,每只鼠注射(约1×

108个SRBC)。

5.3.2.3.2DTH的产生与测定免疫后4天,测量左后足跖部厚度或肿胀度,

然后在测量部位皮下注射20%(v/v)SRBC,每只鼠20μl(约1×

108个SRBC),

注射后于24h测量左后足跖部厚度或肿胀度,同一部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方法:

用游标卡尺测量肉眼读数。

或用足趾容积测量仪进行测量足跖部

肿胀度,操作方法按仪器操作指引进行。

5.3.2.4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

以攻击前后足跖厚度或肿胀度的差值来表示DTH的程度。

受试样品组的差

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值,可判定该项实验结果阳性。

5.3.2.5注意事项

前后两次测量足跖厚度时,最好由专人来进行。

卡尺紧贴足跖部,但不要加压,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攻击时所用的SRBC要新鲜(保存期不超过1周)。

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