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3624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吊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起重吊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起重吊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起重吊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起重吊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起重吊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起重吊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吊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起重吊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1#塔吊负责40#、41#、42#、50#、51#楼施工;

2#塔吊负责39#、43#、44#、49#楼施工;

3#塔吊负责47#、48#楼施工;

4#塔吊负责30#、31#、32#、33#楼施工;

5#塔吊负责28#、29#、34#、35#楼施工;

6#塔吊负责37#、38#、45#、46#楼施工;

7#塔吊负责27#、36#楼施工。

其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现场编号

型号

臂长

4倍率最大

起重量

2倍率最大

臂端

塔吊总高度

塔身标准节尺寸

基础形式

1#

H20/15

60m

8t

4t

1.5t

74.8m

2m×

3m

承台桩基础

2#

R70/15

65m

1.8t

72.5m

3#

47.8m

4#

35.8m

5#

6#

QTZ80

55m

6t

3t

35.5m

1.8m×

7#

41.5m

六、吊索具性能及其安全检查制度

1、钢丝绳是吊装中的主要吊索具,它具有强度高、弹性大、韧性好、耐磨、能承受冲击载荷等优点,且磨损后外部产生许多毛刺,容易检查,便于预防事故。

钢丝绳允许拉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Fg]=αFg/K

(1)

式中[Fg]——钢丝绳的允许拉力(kN);

Fg——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α——换算系数,按表1取用;

K——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按表2取用。

钢丝绳破断拉力换算系数表1

钢丝绳结构

换算系数

19

0.85

37

0.82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表2

用途

安全系数

作吊索、无弯曲时

6~7

作捆绑吊索

8~10

用于手动起重设备

4.5

用于机动起重设备

5~6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当两绳吊运钢构件、半成品钢筋等材料时采用直径为20mm的6m钢丝绳,当四绳吊运吊笼时,采用直径为18mm的4m钢丝绳,具符合强度要求。

2、钢丝绳使用一定时间后,就会产生断丝、腐蚀和磨损现象,其承载能力减低。

一般规定钢丝绳在一个节距内断丝的数量超过表3的数字时就应当报废,以免造成事故。

钢丝绳报废标准(一个节距内的断丝数)表3

采取的安全系数

钢丝绳种类

61

交互捻

同向捻

6以下

12

6

22

11

36

18

14

7

26

13

38

7以上

16

8

30

15

40

20

当钢丝绳表面锈蚀或磨损使钢丝绳直径显著减少时应将表3报废标准按表4折减并按折减后的断丝数报废。

钢丝绳锈蚀或磨损时报废标准的折减系数表4

钢丝绳表面锈蚀或磨损量(%)

10

25

30~40

大于40

折减系数

85

75

70

60

50

报废

断丝数没有超过报废标准,但表面有磨损、腐蚀的旧钢丝绳,可按表5的规定使用。

钢丝绳合用程度判断表5

类别

钢丝绳表面现象

合用程度

使用场所

I

各股钢丝位置未动,磨损轻微,无绳股凸起现象

100%

重要场所

II

1.各股钢丝已有变位、压扁及凸出现象,但未露出绳芯

2.个别部分有轻微锈痕

3.有断头钢丝,每米钢丝绳长度内断头数目不多于钢丝总数的3%

75%

III

1.每米钢丝绳长度内断头数目超过钢丝总数的3%,但少于10%;

2.有明显锈痕

50%

次要场所

IV

1.绳股有明显的扭曲、凸出现象

2.钢丝绳全部均有锈痕,将锈痕刮去后钢丝上留有凹痕

3.每米钢丝绳长度内断头数超过10%,但少于25%

40%

不重要场所或辅助工作

3、卡环(卸甲、卸扣)

+

使用负荷

D

H

H1

L

d

d1

d2

B

重量

(N)

(kg)

(mm)

0.2

2450

250

49

35

34

8.5

M8

0.04

0.4

3920

400

63

45

44

9.5

M10

0.09

0.6

5880

600

24

72

53

12.5

M12

0.16

0.9

8820

900

87

64

16.5

M16

0.30

1.2

12250

1250

102

73

18.5

M18

28

0.46

1.7

17150

1750

116

80

83

21

M20

32

0.69

2.1

20580

2100

132

90

98

M22

1

2.7

26950

2750

147

100

109

29

M27

1.54

3.5

34300

3500

164

110

122

33

M30

2.20

44100

4500

68

182

120

137

M36

54

3.21

6.0

58800

6000

200

135

158

41

M39

4.57

7.5

73500

7500

226

150

175

46

M42

6.20

93100

9500

255

170

193

51

M48

8.63

七、吊笼标准化管理及对指挥作业人员要求

1、现场使用的电焊机吊笼、氧气乙炔吊笼必须符合项目部要求制作,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以吊运,并要求其责任整改。

待符合要求后,准予正常使用。

2、现场使用的料斗、吊笼的吊耳均须使用不小于15mm的钢板或者Ø

20的圆钢制作。

对已经进场不符合此要求的吊笼,将停止吊运,给予3天的整改期限,整改合格、验收完毕后方可进行吊运。

到期后仍未整改者,项目部将安排人用氧气乙炔将不合格的吊耳割掉。

3、现场使用的料斗、吊笼四面均需要做好硬质防护,硬质防护、钢筋均应刷红白油漆。

4、氧气乙炔存放、吊运的笼子,应采取防暴晒、防砸措施,五面用模板封闭,吊笼、模板应刷红白油漆

5、塔吊信号工指挥作业时,须随身携带操作证复印件、身穿信号服、头戴蓝色安全帽、左臂佩戴信号工袖标,每次吊运时,时刻观察吊笼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若存在,及时同时有关人员进行加强处理。

八、钢筋、模板吊运工程

钢筋吊运时,合理选择吊点,严格遵守十不吊,钢筋就位后,下面垫好木枋,方便抽绳,同时对吊索具也有一定的保养作用。

钢模吊运时,要求制作符合要求的吊点,安全吊运。

九、安全管理

1、起重作业安全措施

1.1起重机的行驶道路必须平坦坚实,地下基坑和松软土层要进行处理。

必要时,需铺设木头或路基箱。

起重机不得停置在斜坡上工作。

1.2起重作业人员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相关部门颁发的安全作业证,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操作。

1.3起重作业人员,必须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起重吊装的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与起重机驾驶员密切配合,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

驾驶员应听从指挥,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驾驶员可拒绝执行。

1.4起重作业前,应预先划定起重警戒区域,并设置安全标志,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

1.5起重作业前,对各种起重器具(吊车、卷扬机、钢丝绳、葫芦、卡环、吊钩、滑轮组等)应进行全面检查,各种起重器具上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装配齐全、灵敏可靠,正式起吊前,必须进行试吊。

1.6在起重现场,作业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禁止酒后作业。

1.7吊运物体在空中运行时,不得碰撞任何机械设备、电气线路或其他物体。

1.8吊装作业应指派专人统一指挥,参加吊装的起重工要掌握作业的安全要求,其他人员要有明确分工。

1.9半成品钢筋吊装时应垫方木。

1.10吊装渣土、零散物、设备等专用吊笼时,必须采用四绳吊运。

1.11起重机具不得超负荷使用。

1.12作业中遇有特殊情况,应将重物落至地面,不得悬挂在空中。

1.13起重作业中,要严格执行“十不吊”及“五让原则”,即:

(1)被吊物体超出本机机械性能允许范围不吊;

(2)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吊;

(3)光线阴暗看不清不吊;

(4)指挥信号不清不吊;

(5)零散物件无容器、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吊;

(6)吊物上站人、吊物下有人不吊;

(7)吊索具不符合规定、重物边缘锋利无保护措施不吊;

(8)斜牵斜拉、埋在地下的物体不吊;

(9)五级以上强风不吊;

(10)机械安全装置失灵或带病不吊;

(11)低塔让高塔:

塔吊在转臂前先观察相临塔运行情况再进行作业;

(12)后塔让先塔:

在塔机起重臂作业交叉区域内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塔吊应避让已在该区域作业的塔吊;

(13)动塔让静塔:

在塔机起重臂作业交叉区域内运行时,需运转的塔机应避让处于静止状态的塔吊;

(14)轻车让重车:

两塔同时运转时,空载塔机应主动避让负载塔机

(15)客塔让主塔:

进入相邻的其他工地或本工程其它塔吊的主作业区时应主动避让他方塔机。

1.14双机抬吊时,要根据起重机的起重能力进行合理的负荷分配,各单机载荷不得超过其允许载荷的80%,并在操作时要统一指挥,互相密切配合。

在整个抬吊过程中,两台起重机的吊钩滑车组应基本保持垂直状态。

1.15绑扎构件的吊索需经过计算,绑扎方法应正确牢靠。

所有起重工具应定期检查。

1.16禁止在雷雨天气和六级及以上风的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

1.17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发动机后进行检修。

1.18起重机的吊钩和吊环严禁补焊。

当吊钩、吊环表面有裂纹、严重磨损或危险断面有永久变形时应予更换。

1.19吊车司机应经常对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保证钢丝绳与刹车的良好运行。

1.20车上必须配备必要的灭火器,驾驶室内不得存放易燃品。

1.21工作完毕后将机车停放在坚固的地面上,钓钩收起,各部制动器刹牢,操纵杆放到空挡位置。

2、起重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2.1吊运作业应注意以下事项:

(1)穿绳:

确定吊物重心,选好挂绳位置,使用卡环时,严禁卡环侧向受力。

穿绳应用铁钩,不得将手臂伸到吊物下面。

吊运棱角坚硬或易滑的吊物,必须加衬垫,用套索;

(2)挂绳:

应按顺序挂绳,吊绳不得相互挤压、交叉、扭压、绞拧。

一般吊物可用兜挂法,必须保护吊物平衡;

对于易滚、易滑或超长货物,宜采用绳索方法,使用卡环琐紧吊绳;

(3)试吊:

吊绳套挂牢固,起重机缓慢起升,将吊绳绷紧稍停,起升不得过高;

在将物体吊离地面20~50公分时,要注意停车检查:

①起重机的稳定性,②制动器的可靠性,③绑扎的牢固性;

试吊中,指挥信号工、挂钩工、司机必须协调配合,如发现吊物重心偏移或其它物件粘连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起吊,采取措施并确认安全后方可起吊;

(4)摘绳:

落绳、停稳、支稳后方可放松吊绳。

对易滚、易滑、易散的吊物,摘绳要用安全钩。

挂钩工不得站在吊物上面。

如遇不易人工摘绳时,应选用其它机具辅助,严禁攀登吊物及绳索;

(5)抽绳:

重物就位时应用木枋等垫好,人工将钢丝绳抽出后缓慢起绳,不得斜拉、强拉、不得旋转吊臂抽绳。

吊运易损、易滚、易倒的吊物不得使用起重机抽绳。

2.2模板吊运的注意事项:

(1)小钢模须按规格分类码放整齐方可吊运,长短不一的不得混吊;

长度在1.2m以下小钢模须使用料斗盛装方可吊运;

拼装好的钢模、木模和焊接的钢筋笼等所有拼装的吊具、吊物须经项目安全部、动力部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吊运作业;

(2)吊运大模板不能硬拉硬拽,用卸扣吊环锁固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

(3)吊运模板时,严格注意周围环境,确保模板与挂钩工等周围人员保持安全距离,模板落地时要支护好,防止模板倾翻伤人;

(4)在吊运物件时(尤其是大模板)应提前准备一块紧急时可随时降落吊物的空地;

(5)吊用拼装木模扳、钢模板时,须选择合理的吊点,无合适吊点的应加工吊点,使用两面吊钩,严禁直接将钢丝绳或卸扣固定在模板内支撑木枋上、用单面吊钩吊运木模板;

(6)对于重量不明的模板等吊物严禁盲目起吊,可量出其外形尺寸,并根据材料密度估算其毛重。

在估算重量与相应幅度下额定起重量相接近时,应先进行试吊,随后再进行正式吊装。

开始试吊时,吊起升重物离地约20cm,静停约3分钟。

如未发现有任何异常现象,制动器工作可靠,就可落下重物,并转入正式吊装作业。

2.3当吊物须经过马路、钢筋加工车间、木工房等人群集中的区域或进入东、北、南侧他人工地、业主售楼处、己方工地外上空时,应将吊钩收至现场内方可回转,严禁吊物从上述区域上空运行。

2.4大雨、大风天气和较长时间报停后,塔司应协同出租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对塔吊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机械、电气故障(尤其是经常性出现的故障)予以排除,并做好设备保养工作,确保塔吊重新启用后安全、高效地运行。

2.5操作工应以充沛的精力进入岗位,精神集中操作,始终目视本塔吊钩位置和大臂,运转过程中注意相邻塔吊的工作状态,严格准确发出信号,不得在操作中与其他人员闲谈、玩手机或做与工作无关的动作和事情。

2.6项目动力部每半月组织全体起重工召开安全例会,每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全体人员必须准时参加;

确因现场需要不能到会人员应提前请假,会后由班长转达会议精神。

十、应急救援预案

为贯彻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企业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

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

施工单位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

1、建立应急抢救小组

指挥机构为XX集团有限公司XXXXXX一期总承包工程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由执行经理、生产经理、书记、工程部,安全部、质检部、技术部、主体队伍等人员组成。

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联络员:

封锁现场:

救援:

1.1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职责

(1)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

(2)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演练;

(3)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案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和信号;

(5)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6)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突发事件处理终结后的责任追究制度按照《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突发事件应急办法(暂行)》执行。

对在突发事件处理中应对得当,表现突出,为企业挽回声誉的相关人员和部门,由本级行政或上级行政单位给予通报表扬、记功或物资奖励。

2、应急准备

2.1应急工作的组织及相应的职责

有效做到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明确职责,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本项目的环境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2物资和设施准备

(1)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必要的卫生防护用品和救援设施;

(2)配备足够的防暑降温物资和御寒物资;

(3)其它的防护物资;

(4)必要的资金保证。

2.3应急处理设备和设施

(1)应急电话:

项目设置常用电话通讯录,并时刻保证办公室电话畅通,有突发事故,确保可以随时得到项目汇报,并能及时组织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2)电话报警需知,救护电话号码为“120”,火警报警电话为“119”。

说清楚事发地点:

什么地点、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说明报警单位的名称、报警者的姓名、电话号码并守在电话旁,以便救护者找不到地方时及时联系,同时派人到现场外等候救护车。

2.4当发生大型设备事故时

(1)为便于抢救和采取应急措施首先封闭现场,公司、项目应立即与大型设备租赁公司联系。

租赁公司应有24小时服务电话,电话附后。

(2)拨打电话时要说明以下几个方面:

说明现场情况(伤情、火情、案情)和已经采取的措施,需要的人员与工具速到现场集中。

(3)及时给汽车起重机租赁单位打电话速派吊车支援现场。

(4)设备、人员到达现场应按先救人后清理现场,按应急预案统一指挥。

2.5急救箱

配备急救箱,配备急救箱的原则是简单使用,保证现场救护的基本需要,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增减,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用。

2.6其他应急设备和设施

由于现场施工条件比较复杂,所以各项目同时必须配备其它一些常用的工具(如:

手电筒、工作灯、警戒带、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等)。

3、急救的步骤

事故发生后,现场急救小组一定要及时对伤病员进行急救,急救是对伤病员提供的紧急监护和救治,给伤病员以最大的生存机会,急救一定要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3.1迅速组织抢救小组将伤病员抬离危险场所;

3.2初步检查伤病员,判断神智、呼吸系统是否有问题,必要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道畅通,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止痛、防止休克、包扎伤口等措施,固定、保存好割断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

3.3呼救,及时拨打“120”呼叫救护车,现场施救必须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

3.4如果没有发现伤病的特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他损伤、骨折和病变;

这样有利于现场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状和伤残率。

4、机械伤害的现场抢救

由于机械伤害导致创伤,救治时要根据现场条件及时、正确地采取暂时性的止血,清洁包扎,固定和运送等方面的措施。

4.1救治原则:

参与救助人员必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方可事实抢救工作;

4.2抢救步骤

(1)协助救助的人员应立即找到电源开关,拉闸断电、停机,避免事故的扩大;

(2)将受伤人员运出危险区,及时向项目急救小组报告,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3)当出现局部器官、组织断裂时,救助人员要保存好割断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

(4)损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棉纺织品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即可以保护创口预防感染,并可减少出血帮助止血。

在肢体骨折时,又可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预防休克;

(5)在肢体受伤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或畸形变化,表示有骨折存在,宜在包扎固定后再搬运,防止骨折断端因搬运振动而移位,加重疼痛,再继发损伤附近的血神经,使创伤加重;

(6)现场施救必须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达到现场接替为止,并向救护人员反映伤病员的病情和简单救治经过,如:

受伤时间、地点、受击打力度大小、现场场地情况等;

(7)经现场止血、包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