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2832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7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xxx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xxx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xxx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xxx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下载.docx

《xxx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下载.docx

三、村域人口规模预测18

四、村庄发展布局19

五、村域基础设施规划20

第六章村主要居民点规划20

一、规划范围、人口与用地规模20

二、用地发展方向21

三、规划结构21

四、用地布局21

五、土地使用强度控制及指标23

六、市政工程规划24

七、综合防灾规划27

八、近期综合整治规划28

九、近期集中建设区(大舍衙新型农村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30

第七章规划实施建议31

一、广泛宣传、统一认识,依靠社会力量实施规划31

二、实施组织安排31

三、实施技能培训31

四、内引外联,实现规划与经济的互动31

第一章概述

一、规划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的形势,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

各级党委和政府都积极地按照中央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加快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村庄规划是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集约利用的关键措施,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描绘了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因此,在近二十年内要逐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必须要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村庄建设,提高农民生活的整体水平是本次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普遍实行推进了迁村并点工作的开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村民劳作半径的问题,各村民组、居民点分布不太集中,村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南官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立项,本村融入镇区发展的态势更为明显,村居民亦将更愿意集中居住、设施共建共享,这对农村居民点实行迁村并点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4)《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2012)

(5)《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

(6)《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

(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02);

(8)《城镇住宅设计标准》(DB51/5018-2000);

(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10)《农村防火规范》(GB50039-2010)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3)《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14)《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5118-2000)

(15)《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试行)

(16)《青海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2006);

(17)《青海省农村牧区住宅建设指导手册》(2006);

(18)《青海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级规划编制大纲》(2007);

(19)《青海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级规划(范本)》(2008);

(20)《青海省农村牧区“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办法》(2011);

(21)《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

(22)《海西州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

(23)《乌兰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24)《乌兰县新牧村新牧区建设规划》

(25)《乌兰县小城镇建设规划》

(26)《乌兰县铜普镇总体规划》(2005-2020);

(27)《乌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8)青海省及乌兰县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

(29)西村基础资料、村民对规划的意见与建议、海西州及乌兰县相关部门对规划的意见与建议

28、南安市官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29、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总体规划(2010-2030)

30、南安市2010-2015年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

31、泉州市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三、规划原则

1、区域协调原则

从磻溪镇、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区域角度入手,以区域协调、共同发展的理念,综合考虑塘上村在九鲤溪流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清醒认识村庄自身优劣条件,统筹兼顾,功能互补,协调发展,提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特别是旅游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

2、可持续发展原则

节约用地,充分发挥原有建设用地的潜力,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协调好各功能用地之间的关系,近远期相结合,滚动有序发展,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完善配套各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使塘上村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生态宜居原则

切实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充分保护塘上村的青山绿水,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要针对村民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着力为塘上营造生态宜居的家园,为每户村民居住环境提出更优的改造建议,为他们打造更舒适的家园。

4、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原则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村庄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以产业发展、设施建设、住房改造为重点,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整体较快发展。

四、规划期限

期限:

2012年—2030年

近期:

2012年—2015年

远期:

2016年—2030年

五、规划层次和范围

本次村庄规划分为村域规划和村主要居民点规划两个层次,同时对近期集中建设区进行详细规划。

村域规划以塘上村行政管辖范围为界,包括大乡、大舍衙、益高店、长安、后山五个自然村。

村主要居民点规划是以现有建成区为基础,主要针对新南官公路两侧居民点进行规划,以村主要道路为依托,东至大舍衙自然村东侧高压线旁,西至大乡自然村中部、南至大乡自然村南部、北至中石化加油站北侧,规划控制区面积约123.50公顷,其中规划建成区面积约46.06公顷。

第二章村庄现状概况

一、区位概况

区位一:

南安地处东南沿海,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东接泉州中心市区,西靠厦门经济特区,处于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

福厦高速公路,国道324线,省道307、308线,沿海大通道,漳泉肖铁路以及建设中的泉三高速公路、福厦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国家二类口岸石井港可直航香港、金门、马祖、澎湖和厦门、上海、广州等沿海大中城市,市区距晋江机场30公里,距厦门机场80多公里,交通四通八达、方便快捷,是福建东南沿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

南安名胜众多,拥有一批知名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

南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曾一度是闽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目前,有150万人口,30万华侨,海外侨胞300多万人,是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

经济规模已达到省内中等城市的水平,是泉州发展的生力军。

区位二:

官桥镇位于南安市之南,地处闽东南交通要冲,东邻晋江,是闽南重镇、著名侨乡,国道324线上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

辖区内储量丰富的高岭土矿石和蜡石,是发展建筑陶瓷产业的理想宝地;

全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特别是国道324线官桥复线两侧工业走廊可供大片开发土地,将构筑投资高地。

位于官桥镇的福建省粮食批发市场(中国粮食城)的年交易量已突破10亿斤,年成交额达10亿多元,名列全国第四,是福建省最大的“米袋子”。

如今,官桥镇已跻身于福建省综合实力百强镇前列,同时也是全国千强镇和省级首批科技示范镇。

区位三:

塘上村位于官桥镇中部,距镇政府驻地北3公里处,东临新垵水库,并与晋江市交界,324县道贯穿南北,交通便利。

聚落在沿南官公路两侧分布,有塘上、后山、大舍衙等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村委会设塘上。

二、自然环境

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20.9℃,七月平均温度28.6℃,一月平均温度12.1℃,年降雨量1600毫米,无霜期330天。

本村地处沿海,地势较平缓,适宜作物生长。

村内主要水系有两条,分别为九鲤溪和下山溪。

九鲤溪平均河面宽度约为100米,总长度约为2.6千米;

山溪河面宽度变化较大,主体宽度约为30至60米,境内总长度约4.4千米,汇入九鲤溪,河流平均坡度为10.6‰,水质优良,上游部分河段可直接饮用,水量变化较明显,甚至一天之中早晚水量也会出现显著变化。

本村东侧为新垵水库,境内有一定的人文底蕴,是集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和经商办厂的理想地。

三、历史沿革

1984年,塘上村仍是个无人知晓的小村寨,自从当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披露这里的贫困情况,并为此配发评论员文章《关怀贫困地区》,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和全国各地的强烈反响,国家为此出台了专门的扶贫政策。

由于下山溪村自然条件过于恶劣,虽然经过十年的重点扶贫,却成效甚微,为此,终于在1995年,在宁德地委、行署等各级各有关部门重视和关心下,多方筹集资金,加上村民们投工投劳,下山溪整体搬迁至塘上村行政村所在地,命名为长安新村。

多年来,围绕长安新村建设,随着“造福工程”搬迁等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全村14个自然村中已经有12个自然村搬迁至长安新村所在地,成为全村最重要的居民点,目前已集中了全村80%以上的人口。

2009年4月份,塘上村造福工程图片晋京参加纪念建国60周年大型成就展,其在推动全国扶贫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确认,同时也标志着塘上村建设要向更高的发展目标和阶段进发。

四、村庄人口分布

塘上村辖有塘上、后山、大舍衙等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011年现状户数808户,共3987人,其中畲族人口712人,占总人口的40%。

现状各自然村人口情况简表

村名

人口(人)

大舍衙

423

后山

223

大乡

2180

益高店

450

长安

711

合计

3987

四、经济发展情况

塘上村有耕地1720亩,山地1500亩,主种水稻、甘薯等;

林果有龙眼、松木、杂木等。

目前,全村有淡水养殖户3户,鸡鸭养殖户2户。

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生产、外出务工两方面,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7800元。

村域内有塘上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配有卫生所、文化站、治安联防点等。

村内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民间资本较为雄厚;

同时,村内现有金盛、建福、鹰山、乐普等瓷砖厂,石料开采、陶瓷加工等产业相对发达,吸纳就业上千人;

沿南官公路有旅游接待、餐饮服务等设施。

五、内外交通联系

1、县道324线从塘上村中部纵贯,方便与周边村庄之间的联系。

2、村域内联系各自然村的村间道路基本都已经实现道路硬化,宽度主要为4米,进村干道宽度为5米。

同时,进村干道已实现亮化。

3、村庄内零星分布着一些尽端路,且这种路段路面情况多以土路为主,机动车行驶不甚方便。

六、文教卫生、居住等建设情况

村庄内建有小学、幼儿园,有多处戏台,但缺乏规模较大、设施齐全的固定活动场所,缺乏公共绿地。

现存住宅大部为改革开放后新建的砖混结构,建筑为2-4层,建筑质量普遍较好;

少数为土木结构,建筑质量较差。

现状建筑墙面大部为裸墙,墙体颜色即为砖红色,屋顶为平顶,一般二层有挑出。

受长安街走向,住宅沿道路两侧排列,现状住宅朝向多为东西朝向,且建筑密度较高,整体居住环境还可优化。

从现场考察看,由于目前存在部分建筑质量较差的住宅,部分村民正在进行原址翻建,但由于缺乏规划引导,新建建筑的朝向、间距等考虑不够充分,有可能导致未来村庄格局更加难以引导、优化。

总体而言,本村建筑大体分为四类,一为公共建筑,包括寺庙等;

二为质量较好的砖混住房,三为年代较久的土筑或石结构1-2层房屋,四为简单房屋和棚屋等,其余为牲畜养殖用的简要破败住宅,布局杂乱,质量较差。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状存在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建筑质量多数较低,建筑密度过大,建筑间距不足等问题。

2、内部路网凌乱,道路结构不清晰,且诸多道路很窄,无法满足交通、消防等要求。

3、公建配套设施相对薄弱,有待完善。

4、市政设施配套尚需修缮、完善。

5、村内缺乏公共活动空间、缺乏丰富的开敞空间。

6、厂房分布零散,工业生产用地应相对集中。

7、村内过多支路、巷道直通南官公路,安全隐患大且南官公路两侧建筑景观不佳。

8、现状居住建筑多与农林用地混杂在一起,既不利于农业的结构调整与用地优化,也不利用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相关设施的配套布置。

八、村庄发展条件综合分析

(一)发展优势条件

1、用地条件较好

作为未来建设的基地,交通条件良好,基地相对平整,可作为建设用地。

2、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塘上村作为晋江市、官桥镇的城边村,其东南临新垵水库,风光秀丽,景观宜人,交通便利,是发展生态农业、滨水休闲的福地,必将吸引更多游客。

3、资源优势

村内甘薯、龙眼、香蕉(及芭蕉)等作物种植有一定规模。

可结合乡村旅游进一步扩大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并积极发展园艺农业、创意农业。

同时,村内蕴含有一定规模的石材,可进一步开发,并建立村级工业小区,以石材、陶瓷产业为主导。

4、发展走廊经济优势明显

作为纵贯南安市域的交通要道,南官公路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该条道路改扩建工程的推进,南部三镇的联系必将进一步密切,且南部三镇与南安市区的联系将明显加强。

而本村扼南北向交通咽喉,具有融入县域南北向经济走廊的先天优势,可积极发展走廊经济。

(二)发展制约因素

1、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内部交通需调整难度大,公建配套设施、绿化景观亟需改善。

2、周边村庄现状发展条件与本村有较为相似的地方。

与周边村庄相比,塘上的优势并不明显,处于比较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3、南官公路改扩建、新农村建设等,涉及拆迁量、建设量均较大。

4、本村为山区欠发达农村,地形条件复杂,新村建设工程量较大,且建设资金筹集相对困难。

第三章相关规划分析

一、南安市东溪流域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2011年,南安市针对市域北部山区的发展现状、潜力及机遇,组织编制了《南安市东溪流域城乡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利用海西、厦漳泉和泉州都市区等外部区域赋予的发展机会,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特色和优势,积极扮演好自身在不同区域层面的角色,以“绿色崛起示范区”为总目标,重点打造“六个绿色格局”,实现区域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乡空间的优化组合。

(一)产业发展重点

1、现代农业

在农业方面,提出以优势农业资源为依托,围绕蔬菜、食用菌、特色果品、花卉、茶叶等“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基础,促进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培育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果品、茶叶、无公害蔬菜以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四大特色农业,结合“中国龙眼之乡”品牌,培育一批有规模、有特色和有市场影响力的特色农业。

同时,提出大力发展名特优经济林、花卉苗木以及农产品加工等生态林业的思路。

2、现代工业

在传统优势产业方面,依托东溪流域的工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纺织鞋服、家具、食品加工等特色传统优势产业,不断提高东溪流域传统产业发展规模和档次,成为二次创业基地。

在机械装备制造业方面,依托雪峰经济开发区等地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基础,结合职业技术学院提供的技术性人才支撑,大力承接南安中部、南部区域以及泉州及其周边地区的装备制造业转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发展新兴高技术装备产业,不断增强东溪流域的重型工业生产能力。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依托东溪流域良好的山水环境、丰富的生物药材资源,结合高校、培训机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智力资源支撑,大力引进海峡两岸发达地区的新兴产业转移,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产业。

3、现代服务业

提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路。

(二)交通规划重点

1、省道

大力推进省道307改线工程,从南至北,由规划泉州火车站站前西大道丰州环山(穿隧道)—洪濑镇福林—梅山镇丰溪—罗东镇新雨亭工业区—梅山镇东垵—诗溪—码头镇诗南—南冬—丰联—康安,接上县道330线(诗芸公路),至诗山谭美桥再接上省道307线。

规划二级公路,里程约55公里。

2、县道

通过提升道路等级,加密连接线等,到规划期末,形成“五纵三横五连”的区域内部县道网络。

(1)五纵:

X305线、X330线、X329线、X334线、X333线

规划期内争取将X305线列为省道,连接南安市区、康美、洪濑、洪梅至洛江和厦门;

提升其余4段县道的道路等级,分别为:

X330线梅山至洪濑段公路,连接乐峰、向阳至永春的X334线,连接梅山、罗东、九都至永春的X333线,金淘至南安市区的X329线。

(2)三横:

X331线、X332线、金淘—向阳公路

依托现有乡道建设金淘—向阳公路,经向阳—九都林坑—和安—码头码四—码头高山—金淘东门,西连县道331线、337线直通仑苍;

提升连接金淘—眉山直至安溪的X331线,以及连接梅山—罗东—乐峰直至洛江的X332线的路网等级。

(3)五连:

创意大道—X310线、X337线、X347线、省新—康美连接线、洪梅—罗东连接线

连接创意大道与X310线,作为联系南安市区、洪濑,直通洛江的重要交通通道,并成为泉州都市区北部连接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X337线和X347通通道,并成为泉州都市区北部连接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线和线的公路技术等级,使之成为联系东溪流域西北片区与永春县和南安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

新建泉三高速公路省新互通口—康美连接线,更好地发挥泉三高速公路对康美及雪峰开发区一带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依托现有村道,建设洪梅—罗东连接线,加强东溪流域东北片区与东部片区北部的联系。

3、乡道

依托现有乡道和村道,结合旅游绿道网建设,合理铺设为农村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旅游休闲服务的集散公路网。

建议利用现有乡道,加强诗山凤山寺旅游区与蓬华香草世界景区之间的联系。

二、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城镇总体规划(2010-2030)

(一)等级职能

规划确定塘上村在镇域镇村体系结构中处于第Ⅱ等级的中心村。

确定塘上村为以发展建材工业、商贸餐饮业为主的村庄。

(二)人口规模

确定2030年末塘上村总人口为4600人。

(三)总述

官桥镇城镇总体规划详细的分析了官桥镇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等特点,提出了塘上村为建材工业主导、城郊旅游配套型的村庄,发挥了塘上村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对塘上村的未来发展作出了战略性的规划。

但本次规划认为官桥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对塘上村的规模预测偏低,因为塘上村在官桥镇中部村庄中具有相对较好的区位,南官公路穿境而过,同时,塘上村具有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有着毗邻新垵水库的独特优势,未来的服务人口和产业人口将会有一定增加。

综合分析,塘上村大有可能突破官桥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的规模预测。

三、南安市官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规划充分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本着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进行村庄建设。

本次规划建设用地选址位置主要为原村庄建设用地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可调整为建设用地的用地;

涉及占用农田部分,可通过部分建设用地的整理复垦以及山前丘陵坡地的平整、坡改梯等方式得以补偿,确保耕地数量上占补平衡、结构上调整优化、质量上逐步提高。

第四章村庄发展目标与定位

一、总体发展目标

本次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塘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确保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整体较快发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塘上。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土地资源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工业向工业片区集中,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促进整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促进城市化加快推进。

2、以人为本,满足农民实际生活生产的需要

新农村规划始终把尊重农民的生活、生产需求放在首位,满足人们在居住、休闲、交往、运动、文化及景观方面的要求,全力创造富有归属感、领域感和安全感以及健康祥和、人际和谐的居住生活环境。

同时,在原有村庄的基础上创造自然和人文景观,将建筑、道路、绿化等设计要素有机结合,进行一体化设计,使之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景观均衡、优美的整体环境。

3、充分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创造优美的居住景观

新农村规划应充分尊重现状条件和周边的自然环境,确定新农村规划的总体规划结构。

在适应建设开发、满足住宅良好居住条件的前提下,力求形成富有特色的景观。

4、符合农民动迁的要求,注重综合开发效益

通过规划设计,集约化地利用土地、水体、绿化等要素,达到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功能布局合理,路网清晰便利,设施配套齐全,自然生态优良,环境特色鲜明,充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同时应具有较好的开发效益。

5、完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创造方便的居住环境

按照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经济配置规模以及村庄布局规划要求进行公共设施布局和市政设施配置;

建设公共活动中心,为民风民俗活动的开展提供空间,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规划定位

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产业,优化发展石材、陶瓷等产业,并依托新垵水库重点发展以创意农业、乡村休闲为主题的城郊旅游业。

建成建材、旅游合力发展,商贸适度发展的城郊型产业名村和人居新村,成为诗山镇西部的中心村。

第五章村域规划

一、产业布局规划

(一)总体规划思路

从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区位优势挖潜等角度出发,确立以现代农业为主导、乡村旅游、乡村工业为补充的村域产业发展思路。

(二)旅游发展

1、旅游资源概况

塘上村域内主要旅游资源为新垵水库、西北部自然山体以及主题化农业种植基地等。

南官公路沿线形成的乡村休闲、滨水休憩旅游。

2、旅游发展现状问题

(1)景点建设缺乏规划指导。

(2)滨水旅游、城郊农业休闲等旅游资源尚未得以整合。

(3)旅游营销尚未启动,沿南官公路现有零散的若干接待设施服务档次不高,旅游名气尚未打造起来。

3、旅游发展目标

以创建A级农家乐为抓手,积极发展滨水休闲度假、滨水湿地观光、沿街(南官公路)旅游接待、西北部户外运动旅游等,建成2家3A以上农家乐、1家3星以上宾馆、1个2A以上景区(滨水湿地观光休闲区),吸纳劳动力超过100人,成为南部三镇城郊休闲、周末旅游的好去处。

4、客源结构

随着南石高速公路、南安至官桥公路改建工程、镇区改造工程、“三大园区”等重点项目的开工和深入推进,塘上村的旅游客源市场将形成:

以官桥镇区及“三大园区”为主导,南部其他镇区为补充,并辐射至南安市及泉州市。

5、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