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2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docx

《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docx

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

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

  

  篇一:

小兵张嘎观后感

  

  当我看完《小兵张嘎》这部爱国主义电影时,我被主人公嘎了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

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人们敬仰。

嘎子小时生活很苦,但是为了改变人们艰苦的生活,他少年时就参加了红军,他给红军战士带来了快乐。

嘎子多次完成艰巨的任务,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敌人一枪,但他仍不顾伤痛毅然追击。

他聪明的脑袋瓜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首领捉了回去,为红军立了大功。

嘎子的爱国热情、幽默、滑稽、可爱、坚强不屈,不达到目的绝对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看完电影,我思绪万千和嘎子对比,我显得是那么渺小。

嘎子为完成艰巨的任务而奋不顾身,即使失败也会坚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败就放弃。

记得那次学校开展一次“科技小发明”的活动,我当时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师报了名。

正当我满怀信心地开始制作我自己设计的“动力小船”时,却发现了一个个让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问题。

如接上电线了电池却不通电。

等我解决了电池的问题后却发现螺旋桨转不了了,当我解决螺旋桨的问题却发现……这一个个问题把我搞得头晕眼花,头上金星乱飞,我一气之下把“动力小船”摔了个稀巴烂。

结果认真制作,能持之以恒的同学获奖了。

望着他们胜利的神情我后悔莫及。

是啊,有句古话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为何说无难事呢?

因为做了,“难”事则转为“易”事不做则反之。

联系我们小学生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够为我国的将来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县城找一位亲戚时,却发现那位亲戚帮鬼子拍照,脸气得由绿到红由红到紫。

嘎子刚正不阿而我却因胆小冤枉他人。

记得那是我上四年级时。

我刚到家门口,却发现一个人在开我家的门锁。

我仔细一看,原来他把我家的锁弄坏了,怎么也打不开了。

他见我回来了,便立即恶狠狠地说:

“你要敢把这件事说出去,我便揍死你!

”我吓得连忙点点头。

等我妈回来时却撒了谎说是楼上小妹妹弄的,为此我还经常为此事感到不安呢。

  

  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要发奋学习,像嘎子哥一样毫无保留地把一切贡献给我们的祖国。

  

  篇二:

爱国电影《飞天》观后感

  

  张天聪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刻苦训练、专业技术过硬,但仍然在神舟七号宇航员选拔中失利。

面对昔日战友的转岗离去和自身年龄偏大等种种压力,张天聪没有放弃飞天梦想,毅然选择继续留在航天员大队,成为谢朝阳、王立三、周晓苏等新一代航天员的训练教官。

  

  面对国际对于外太空资源抢夺形势的加剧,中国政府决心在太空建立永久性空间站,而宇航员正是这项任务的重要执行者。

张天聪不仅是新一代航天员的教官,同时也是他们的竞争者。

怀揣着“飞天”之梦的张天聪与所有航天员一起经历着种种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训练。

为了进行失重训练,航天员们远赴俄罗斯加加林航天中心,出色的训练成绩赢得了俄罗斯、美国等同行们的尊重。

在长达数年的训练中,张天聪的执著和顽强感动了身边所有人。

尤其是女儿张思羽,放弃保送北京大学的机会,考入飞行学院,决心与父亲一样,成为一名航天员。

新一轮选拔来临,然而命运却再次和张天聪开起了玩笑。

由于探望刚刚执行完抗洪抢险任务的女儿,张天聪患上了病毒性感冒,错失“飞天”的机会。

张天聪并没有陷在失败中,而是和王立三、周晓苏组成新团队,角逐登陆中国太空站的机会。

一切已经准备就绪,问天一号飞船在发射塔就位。

投票会议上,谢朝阳组因为年轻的优势获得了问天一号的飞天资格,张天聪组备份,执行问天二号增援任务。

问天一号飞船上天后,一切运转正常。

突然,远处飞来的太空碎片击中了太阳能电池板,电力系统受损,飞船陷入了严重危机中。

千钧一发之际,问天二号点火升空。

张天聪凭借出色的技术很快修复了破损的电池板,问天一号恢复正常。

太空中,空间站和连在一起的两艘飞船在太阳的照射下,现出夺人心魄的美丽……

  

  影片也传递出许多国家的战略构想,天宫一号、空间站对接、太空应变能力等等,这是一部充满诚意和底气的电影,没有抱怨,没有迷茫,只有国威。

这样一部电影不是单拍给航天人看的电影,也不是单拍给军人看的电影,这应该是属于中国人的电影,是属于更多年轻人的电影,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样的题材。

  

  想想奥巴马在忙什么,人家一个国家级的ceo不辞劳苦的对糖水里泡大的美国孩子们说,少打游戏,去完成你的功课,那是你的责任,你应该为你的国家做点什么,但将来要做的事,从现在就得着手体会……那意思跟我中国人的表达别无二致,我们说,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言简意赅。

  

  这是要传递什么信息?

人才战略、科技创新、国家实力?

都知道,美国人想打谁就打谁,凭什么?

实力呗。

那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航天科技多一份敬意?

毕竟在这一个环节上我们的表现不错,也许在这个层面上,奋进比缅怀更具有现实意义。

  

  影片中俄罗斯人与我们亦敌亦友的关系被处理的耐人寻味,一个训练机中有中国人、美国人、印度人、俄罗斯人,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空间,我们还等什么?

  

  “当年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和平发展的今天,现在我们不在天空占据一席之地,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这句台词说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所以应该向《飞天》这部电影的全体创作者表示敬意!

  

  篇三:

集结号,响了

  

  --《集结号》观后感

  

  龙口十中李雪菁

  

  集结号响了,我却听不见……

  

  --题记

  

  战争,犹如一场死神的盛宴。

一旦踏上战场,就等于随时准备献出宝贵的生命。

战斗的号角早已吹响,在战场上拼搏、厮杀……周围的兄弟一个个倒下,集结号却还没有响起。

  

  集结号响了吗?

难道我听不见?

  

  这是一群顽强的战士,不消灭最后一个敌人,他们绝不离开。

47名战士,47个奋斗的生命,在那一声轰爆声中升华。

  

  我的战友呢?

战斗结束了吗?

九连连长谷子地,他还活着,但被解放军当做敌军俘虏。

他打听到自己原来的部队番号已经取消。

怎么回去,回到自己的部队?

  

  谷子地就是谷子地,就是有一股别人没有的冲劲儿。

他设法加入了解放军炮兵部队,南征北伐,他只为给死去的战友找回应有的荣誉。

  

  或许是天意,或许是努力。

谷子地这么多年来的找寻终于当年负责吹响集结号的吹号手。

当谷子地内疚地说,战斗那时,战友们都听到了集结号响,自己的耳朵被炮火震聋了,听不见,执意要战斗,结果牺牲了那么多战友……“集结号响了,我却听不见,听不见!

”可吹号手却告诉他--集结号,没有响,真的,没有响!

  

  每个故事都要有一个完美的收场。

谷子地在煤矿下--当年血战的旧窑场找到了47位战友,建起了一座“九连纪念碑”。

荣誉属于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们。

纵使时光飞逝事过境迁,或许历史会渐渐被人淡忘,曾经的那份兄弟情义却丝毫不减,谷子地的脑海里时常浮起他的那些兄弟的影子:

王金存,焦大鹏,姜茂才,吕宽沟……集结号,吹响了,这次真的响了。

  

  看到最后,没有泪。

心里只有一股无法平静的波澜:

是为战争的残酷,是为谷子地的执着,还是为在硝烟年代战友情谊?

  

  努力就会有结果。

谷子地证明了这句话。

在炮火中摸索前进,在硝烟中坚持战斗,因为--集结号还没有响,我们不能撤退,这是军令!

他们坚持!

谷子地坚持!

这场仗没打完,他绝不放弃;不找到自己的部队,不还战友一个荣誉,他绝不放弃;不到最后,他绝不放弃。

他从未放弃。

从谷子地身上,我看到一种叫“坚持”的东西,一种叫“信念”支柱。

  

  说到《集结号》,就不得不谈到战争。

“战争”二字足以显示生命的脆弱,一场战役之后,残酷的战争让多少有故事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一起被历史掩埋,被人们遗忘。

“白鸽飞舞的年代,你不会认识我,我的绿军装是最普通的颜色。

假如一天风雨来,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

”如果没有战争,或许他们已经忙着耕种了;如果没有战争,或许他们还活得好好的;如果没战争,或许一切悲剧都不会发生……

  

  集结号响了,它召唤着我们去奋斗、去坚持,这不是战争的召唤,但要铭记历史;这是前进的召唤,这是和平的召唤。

你,听见了吗?

  

  篇四:

爱国电影地雷战观后感

  

  在暑假里,再一次复习了这一经典的电影--《地雷战》。

至于第一次是何时早就记不得了。

不仅仅是为电影中被设计的各式各样的地雷,更赞叹的是当时所有人同仇敌忾的一致。

当面对灾难的同时,所有人都变得无比的团结。

  

  地雷战,是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战略。

第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名族的战争,所以有着民兵这样一只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所有百姓,都竭自己所能参与了地雷战。

或帮忙制作火药,或帮忙制作地雷。

地雷战广泛开展后,地雷供应不足。

为解决这个问题,文山后村民兵于化虎、李树梓、于希水、于进湖等爆炸骨干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研究造雷问题。

他们经过反复试验,先后研制出了石雷,绊雷等多种雷。

此后,赵疃、“五虎村”、栾家、夏泽等村民兵也创造了石雷。

  

  日军中队长中野特地从青岛搬来了工兵,攻入赵家庄,大肆烧杀抢掠。

赵家庄的民兵总结了教训,不断改进地雷技术,使敌人的工兵无法起雷。

麦收季节,日伪军乘联防民兵抢收麦子的机会,又一次偷袭了赵家庄,掳走一部分村民。

他们让被俘村民在队伍前踩地雷,再次进攻赵家庄。

赵虎领导民兵巧摆地雷阵,用子母雷、连环雷、钉子雷、碎石雷、铁夹子雷、头发丝雷等各种各样的土造地雷打击敌人。

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配合下,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终于解救了被俘的群众,全歼进犯之敌。

  

  万众一心的力量是最强大的,集思广益的效果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所有人的目的都那么明确,那就是抵抗日军,将来犯的日军悉数歼灭。

只有当一个民族团结一致的时候,这才是这个民族最强大的时刻。

如今我们是忘记了当初的团结一心了吗?

所有人都为了自己,或者说这个时代在逼着人们只能为自己考虑?

我们是不是非要等到像是sars,地震,禽流感这样的灾难来临时才知道团结的概念?

不是的,我想我们大多数人是愿意去帮助别人的,愿意去相信别人的,愿意去做那个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的人,愿意去做那个毫不犹豫地接住对面手的人。

  

  我们这一代以及之后的人,战争已经结束了。

战争带来的痛苦,我们到底承受了多少?

这里说不知是否合适,但我们是不是轻看那段历史了!

那是怎样的希望能够在如此的绝望下,使人们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反抗着侵略者。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间,正是那些抗争到底的人们所争取的未来,是所有在战场上奋战的人们所创造的未来。

而我们,又怎能轻易淡忘这样一段历史。

很多人,当被质问到的时候,往往会说“我没有忘记历史啊!

”。

可是,只是,你却看淡了那段被粘稠的鲜血所铺就的历史。

至今,都没有一种珍视历史的氛围。

  

  我们大学生应该做什么?

只是每年看一部爱国电影,每年写一篇爱国电影的观后感?

我想我们是可以做到更多的。

  

  篇五:

《我的1919》观后感

  

  五四运动是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一座丰碑,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一面旗帜,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是一切有志青年取之不尽、受用终生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我矿团总支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我的1919》。

影片中的一些片断和情景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在爱国主义的大爱面前,人的生命和情感都是渺小的。

肖克俭这个爱国青年用自焚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外国列强的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