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复习1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2087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12.docx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生涯规划复习1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12.docx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12

复习:

授课内容共七章,第一章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第二章职业素质分析;第三章职业环境分析;第四章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第五章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第六章反馈调整;第七章把握机遇走向成功。

序言: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成才发展的意义

1、增进自我了解

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和潜在的资源优势;对自己的综合优势和劣势进行对比分析,着力培养某些职业特质;比较客观的评估自己的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不断增强职业竞争能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2、促进潜能开发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实践锻炼,能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每一个学生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发展,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使某些本来不具备的素质或在心理和能力上有缺陷的方面得到弥补和完善;使每个学生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动机需要、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不同的创造潜能得到尊重和体现,个性得以发展,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

3、适应社会需要

21世纪,人们的职业视角逐步转移到重视未来、强调发展、缔造有意义的人生上来。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中寻找个人恰当的位置,最终实现终身学习社会所要求的人的发展目标。

4、实现个体价值

职业生涯规划、开发与管理可以帮助人们:

通过获得合理的报酬来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需要。

在基本需求满足继续增加的同时,通过提高需求层次,获得别人的赞赏、尊重,获得地位、荣誉,实现人生价值。

第一章:

认识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准备包含的内容:

职业准备不只是知识技能的准备,而是全方位的准备,即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品质准备

(2)、探索自我A了解自己的做事风格B澄清自己的价值观

(3)、知识准备A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B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4)、能力准备:

学习能力、掌控时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

(5)、其他准备

2、澄清职业生涯的有关概念:

工作、生涯与职业规划

工作(Job):

是由一系列相似的职位所组成的一个特定的专业领域。

职业:

是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一系列相似性的服务(彼此有关的工作);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生涯:

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

生涯的英文“CAREER”,意思人生的发展道路,生涯发展大师萨帕(SUPER)认为,所谓的生涯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综合及结果,这些角色包括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配偶、家管人员、父母、退休者九项。

而这九个角色的四个主要场所:

家庭、小区、学校及工作场所中扮演。

简单的说,生涯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或工作,也是决定人们怎样生活的贯穿一生的过程。

职业生涯(career):

个人一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业与角色的总称。

即个人终身发展的历程。

生涯≠工作职业生涯规划≠找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过程,规划的功能在于为生涯设定目标,并找出达成目标所需采取的步骤。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职业是指个人在生涯中扮演的一系列工作角色,职业生涯,简单的说,是个人职业的发展道路,包括就业的形态、工作的经历、以及与职业相关活动等等,指一个人从学习开始到职业劳动最后结束的经历的过程。

3、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

职业生涯是个人发展的基础,又是个人发展的历程体现。

在这个重要而又漫长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会受到教育、家庭、性格、价值观、性别、健康状况、社会环境、机遇等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4、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一、职业准备阶段(一般从14一15岁开始,延续到18一22岁,读研究生则延25一28岁。

二、职业选择阶段(一般集中在17一18岁到30岁以前。

三、工作初期——职业适应阶段(一般在就业后1一2年。

四、工作中期——职业稳定阶段(一般从20一30岁开始,延续到45一50岁。

五、工作后期——职业素质衰退阶段(一般从45一50岁开始,延续到55一60岁。

六、职业结束阶段

5、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与作用

所谓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按照规划的时间维度,职业生涯规划可分为4种类型:

(l)短期规划。

即2年以内的规划,主要是确定近期目标,规划近期应完成的任务。

(2)中期规划。

一般涉及2一5年内的职业目标和任务,是最常用的一种职业生涯规划。

(3)长期规划。

即5一10年的规划,主要是设定较长远的目标,以及为实现此目标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4)人生规划。

是整个职业生涯的规划,时间长达40年左右,设定整个人生的发展目标和阶梯。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对学生以职业要求为目标的目标管理,通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其预期的目标,使之自觉地按预期目标的要求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6、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原则及步骤

职业生涯规划要素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时所考虑的要素就会不同。

但总体说来,一些决定要素不容忽略,是必须考虑的。

例如,对自我的全面认识,对外部环境的评估,个人目标的抉择以及为落实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措施等。

著名职业生涯规划专家罗双平曾用公式总结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三大要素,即:

职业生涯规划二知己+知彼+抉择。

其中,“知己”是对自身条件的充分认识和全面了解;“知彼”是对欲从事职业的环境、相关的组织等信息的有效掌握;“抉择”是在知己知彼基础上,再来确定符合现实,能充分发挥自己专长和强项,自己有浓厚兴趣并且与环境相适应的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正确抉择的黄金准则“择己所长”(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才能发挥自我优势)、“择己所爱”(只有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有极大的热爱,才会全身心地投人,做出一番成绩)、“择世所需”(职业只有为社会所需,才会有发展的保障)和“受益最大”(适合自己,并有发展前景的职业)就是正确抉择的黄金准则。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l)长期性原则。

(2)挑战性原则。

(3)清晰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5)适时性原则。

(6)适应性原则。

(7)持续性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一份完整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职业素质分析(自我识别与测评定位)、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目标的确定、实施策略与措施和反馈调整5个环节。

第二章职业素质分析

一、职业素质及其构成

1、素质是人在生理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而形成和培养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

生理遗传因素是后天基本品质形成的载体。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根据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性,可以把素质划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

2、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职业)教育(培训),职业实践和自我完善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

从总体看,人的职业素质包括能力、人格、理念、健康四大要素,每一个要素之中又有若干子要素,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人们五光十色、大相径庭的素质。

二、职业素质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职业素质是成功的必要条件2、职业素质决定人获得得职业岗位3、职业素质决定个人职业成长

三、影响良好职业素质形成的因素分析

社会中有许多种职业,每一个工作岗位对对任职者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

只有当任职者具备所有这些要求并达到规定的水平,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获得最大绩效。

这种人和岗位的对应关系就是人—工作(职)匹配关系。

通俗地说,就是恰当的人做恰当的事。

人与职业是相互关联的一对范畴,个人进行职业选择的同时,也是进行职业选择的同时,也是职业对个人的选择。

两者必须相互一致,相互匹配,才能较好地完成职业选择和胜任工作,进而取得较高绩效和享受工作快乐。

因此可以说,人职匹配是一个人职业决策的关键。

而个体差异是影响人职合理匹配的重要方面。

四、个体差异与职业素质结构形成

个体差异主要是指个人心理过程特征的差异,表现为能力、兴趣、气质、性格、需要、动机等的不同。

从个体差异与职业活动的关系来看,每种心理过程特征都有其相应的作用,但其对职业活动的影响及制约程度是不一样的。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种种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深入了解和尽可能准确识别个体的特征是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前提条件。

一般说来,兴趣和能力是决定职业适应性即职业成功和工作满意的两个最主要的方面,也是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决策过程中所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同时,气质、性格、动机等因素对职业活动也有不同方面和相当程度的影响。

因而,从这方面看,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决策既要考虑多方面的个人差异,同时将他们作为决策依据时也应由一定的顺序,特别是当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的时候。

五、个体兴趣与职业选择

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其环境中的人、事、物所引发的喜爱程度。

职业兴趣就是个人对某专业或职业的喜爱程度。

兴趣对职业生涯的影响

⒈兴趣是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⒉兴趣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⒊兴趣是保证职业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兴趣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大量研究表明:

兴趣与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关联。

因此,职业生涯辅导也普遍将兴趣作为自我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研制出了多种量表来测量人们的职业兴趣。

同时,对于工作世界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参照对职业兴趣的划分进行的。

六、霍兰德的个性特征与职业模型理论

霍兰德是美国著名的职业生涯指导专家。

他强调,个性与工作环境之间的适配和对应,是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的基础。

他提出了个性与职业关系的四个假设:

第一,在我们的文化里,大多数人可以分为六种个性类型,即实用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事务型(C),并认为每个类型的人对相应的职业类型感兴趣。

第二,职业环境也可以分为六种类型与之匹配。

第三,人们愿意在能充分施展其能力的职业环境中工作。

第四,个性与环境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个体的行为。

霍兰德提出的个性类型与职业类型模式,被称为”六角形”理论。

在6种职业人格类型的基础上,霍兰德又区分了6种环境模式(即现实性、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环境模式是指某一职业环境中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特点,它是其所属成员典型特性的反映,它给相应的人格类型的人提供了发挥其兴趣和才能的机会,并能强化相应的人格特质。

霍兰德的理论认为,个人趋向于选择最能满足个人需要、实现职业满足的职业环境。

理想的职业选择是使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相互协调和匹配。

霍兰德的理论认为,个人趋向于选择最能满足个人需要、实现职业满足的职业环境。

理想的职业选择是使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相互协调和匹配。

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如下:

现实型:

这种类型的人,遵守规则、实际、安定、真诚坦率、较稳定、讲究实际、害羞、缺乏洞察力,容易服从。

他们喜欢与物打交道和需求基本技能的具体活动。

一般具有机械方面的能力,乐于从事技术性的或手工性的职业,如运动员、管道工、装配线工人等。

这类职业的特点是具有连续性的任务需要,却很少有社会性的要求,如谈判和说服他人等。

研究型:

这种类型的人为了知识的开发与理解,而乐于从事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工作。

这些人内省、理性、思维复杂,有创见,有主见,喜欢独立分析与解决抽象问题。

但无规律性,不切实际,易于冲动。

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需要系统观察、科学分析、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和包含多数认知活动的职业,如生物学家、社会学家、数学家和大学教授。

在商业组织中,这类人经常担任研究与开发职务及咨询参谋之职。

这些职务需要的是复杂的分析,而不必去说服取信于人。

艺术性:

这种类型与传统型形成最强类的反差。

他们富有想象力、直觉强、易冲动、无序,感情丰富但无组织纪律。

喜欢用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这一类型的人在语言方面的资质强于数学方面。

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通过非系统化的自由活动进行艺术表现,包含着大量自我表现、艺术创造、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的职业,如绘画、音乐、写作、表演和广告创意等。

社会型:

这种类型的人具有喜欢并善于社会交往、乐善好施、易了解、乐于助人,喜欢在秩序井然、制度化的工作环境中发展人际关系和工作等特点。

这些人除了爱社交之外,还有机智老练、友好、合作、责任感、同情心。

其个性中较消极的一面是独断专行,爱操纵别人。

这一类型的人从事对人进行说服、劝导、帮助、教育、治疗、护理、心理咨询、法律、市场营销、培训与开发等包含着大量人际交往活动的职业。

企业型:

这种类型的人与社会型的相似之处在于也喜欢与人合作。

其主要区别是企业型的人喜欢领导和控制他人(而不是去帮助他人),其目的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组织目标。

这种类型的人自信、有雄心、健谈、精力充沛。

但权利欲过强,专横,易冲动。

喜欢指挥、劝导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包含大量的需要动员、组织和领导他人实现既定目标、以影响他人为目的的语言活动的职业,如律师、市场营销、保险业和工商与行政管理人员。

常规型:

这种类型的人有条理、稳定、顺从、有序,喜欢程序化的条理性工作,愿意和数据型及数字型的事实打交道,容易组织起来,喜欢明确目标,不能接受模棱两可的状态。

他们讲究秩序,讲究实际和效率,但缺乏想像,无灵活性。

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具有固定规则的习惯性、重复性,包含着大量结构性和规划性的职业,如秘书、档案、总务、数据录入、会计、出纳和银行职员。

实际上,每个人不是只包含有一种职业性向,而是可能为几种职业性向的混合。

霍兰德认为,环境造就了人格,反过来人格又影响着个体对职业的适应与选择。

职业满意度、稳定性和职业成就取决于个体人格类型和职业类型环境的匹配及融合。

这种性向越相似,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面临的内在冲突和犹豫就越少,就越容易在职业中获得成功。

霍兰德用6边形模型来表示6种人格职业类型的相互关系,边和对角线的长度反映了6种人格类型之间心理上的一致性程度,同时也代表着6种职业类型之间的相似与相容程度。

位置相邻的两类职业类型和相似性最大,而对角线的则基本相反。

通常大多数现实型、研究型和常规型的人偏于内向;而艺术性、社会型、企业型的人偏于外向。

七、如何发现自己的成就及技能

可衡量的业绩;来自于他人的认可与反馈;通过(问题-行动-解决)法来发现自己的成就;对照技能词汇表;使用技能问卷或技能分类卡;撰写成就故事。

八、大学生就业的能力准备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大学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其中与就业直接相关的有:

1、表达能力2、逻辑思维能力3、沟通能力4、决策能力5、实践能力6、应变能力7、创新能力

九、性格特征与职业倾向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它主要体现在态度特征、认知特征、意志特征及情绪特征四个方面。

在个性心理特征中,性格具有核心意义。

在性格的四个特征中态度又处于核心地位,它主要是指个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工作、学习的态度以及对自己的态度等,决定着个体的行为方式。

所谓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一个构造独特的世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的爆发,既可以将你推进万丈深渊,也可以助你走向成功的彼岸!

认识性格,就是要了解性格的内涵,造就积极健康的心态;就是要把握命运的风帆,从而在潮起潮落的人生航程中不至于触礁遇险。

性格,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所处的环境中接受各种事物的影响,后天培养而成的心理特征。

而心态则是因性格而生,并为性格所左右,是在感受外界的刺激时所做出的心理反应。

比如,一个性格倔强的人面对别人的挖苦和指责,他的心态总会难以平复,即使不会反唇相讥,心中也总会怀有怨气。

性格也称为人格特质,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对人、对事、对自己、对外在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因应方式。

十、价值观与职业决策

价值观就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看重的原则、标准或品质。

它指向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因此它也是一套自我激励机制。

舒伯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亦即个人的内在需求及在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

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提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基本满足以后,个人才有可能关注并致力于下一层次需求的满足。

❑这些需求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成为我们的价值观。

它们具有强大的驱动力。

赫兹伯格的激励理论

❑著名工业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

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取决于内外部激励因素之间的平衡。

❑外部激励因素包括工资、工作条件、公司政策和晋升机会等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的因素。

❑内部激励因素则包括承担责任的大小、所完成的工作类型,得到的认可和取得的成就等。

为什么要考虑价值观?

❑价值观在人们的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决定方向性的作用,甚至往往超过了兴趣和性格对我们的影响。

❑当我们有矛盾冲突、或妥协与放弃时,常常也是出于价值的考虑。

价值观可以发生变化

❑个人由于所处的生涯发展阶段、社会环境的不同,他的需求会发生改变,从而可能导致价值观的变化;

❑当今多元社会中多种价值观的冲击也会导致原有价值观体系的混乱乃至改变。

因此,价值观需要不断地审视和澄清。

自我评价的功能与方法

1、自我剖析的功能

自我剖析就是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分析,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特点,以便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自我剖析的内容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气质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以及协调、组织管理、活动能力等。

自我剖析与定位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自我剖析的过程,实际上是自我暴露和解剖的过程。

其重点是分析自己的条件,特别是兴趣、特长、性格与需求。

如前所述,兴趣是工作的动力,如果一个人的工作与自己的兴趣相符,那么工作就是一种享受和乐趣。

特长是分析自己的能力与潜力。

性格是职业选择的前提,内向的人从事外向性的工作,难以成功。

需求主要是分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弄清自己究竟要从工作中获得什么。

因此,自我剖析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

具体而言,自我剖析的功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对自我、目标、环境及状况的综合分析和鉴定,个人能更好地选择自己的职业,更好地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

在职业规划过程中,强调自我剖析的核心作用及内容,能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它能使人们从长计议自己的职业。

更重要的是,它使人们在职业管理中充分考虑个人的责任。

自我剖析行为促使人们检查过去作出的职业选择,以及这些选择的效果,并据此引导以后的职业选择。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还是产生职业变动的一种原动力。

许多时候,个人是通过自我剖析认识到一定的职业变动具有必要性和必要性,实际上,每个人都拥有或多或少的选择机会。

再次,自我剖析还能鼓舞个人去尝试新的工作,或挑战更艰巨的工作。

总之,自我剖析使人们无论是在工作职责本身、还是个人利益方面,都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2、自我剖析的方法

橱窗分析法

心理学家把对个人的了解比喻成一个橱窗。

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橱窗放在一个直角坐标系中加以分析。

坐标的横轴正向表示别人知道,负向表示别人不知道;纵轴正向表示自己知道,负向表示自己不知道。

坐标橱窗如图所示。

这个坐标橱窗图明显地把自我分成了4部分,即4个橱窗。

橱窗1为“公开我”这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属于个人展现在外和无所隐藏的部分。

橱窗2为“隐私我”,这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属于个人内在的隐私和秘密的部分。

橱窗3为“潜在我”这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部分。

橱窗4为“背脊我”,这是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部分,就像自己的背部一样,自己看不到,别人却看得很清楚。

在进行自我剖析时,重点是了解橱窗3“潜在我”和橱窗4“背脊我”这两部分。

“潜在我”是影响一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背瘠我”是准确对自己进行评价的重要方面,如果一个人诚恳地,真心实意地对待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就不难了解“背瘠我”。

当然,这需要开阔的胸怀,正确的态度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否则,就很难听到别人的真实评价。

第三章职业环境分析

职业的概念及其特征

我国的管理学家程社明经过多年对职业生涯规划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职业的概念做出了比较准确的界定: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职业的社会特征

根据职业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深入分析职业范畴,可以看出职业具有以下特征:

(1)产业性。

(2)行业性。

(3)层次性。

(4)组群性。

(5)时空性。

职业的意义

作为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劳动岗位,职业最起码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从经济性来说,职业应该能够满足就业者的生活需求,可以说,职业是个人的主要经济来源,追求和获取经济利益,是人们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之一。

也就是说,职业首先是一种谋生手段。

(2)从社会性来看,职业应该要赋予就业者一定的社会角色,使其在履行义务和职责的过程中发展个性和才能。

职业是人生的主要活动,也是人进行活动的最主要的场所。

个人从事特定的职业,就进入了一种特定的社会情境,在这个社会情境里,就业者担任特定的社会角色,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

同时,不同的职业还要求就业者具备一定的素质,职业也是个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最有效途径。

对整个社会而言,人需要通过职业才能创造财富,才能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3)从个体性来看,职业应能提供给就业者一个体现个人价值的机会和舞台,使其在工作中赢得尊严、荣誉、声望和影响力,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就业者不仅希望从职业中获得经济利益,还渴望能从中得到多种非经济利益,从而使个人获得心理满足。

当就业者达到“乐业”的境界时,一些非经济利益也能转化为经济利益。

由此可见,职业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还是一种社会角色,同时还是个人自我实现的过程。

职业的功能:

职业的个人功能

1.职业是人生的主要活动2.职业是人们获取利益手段3.职业是个人发挥才能的手段4.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就是进入一个社会劳动分工体系之中参与其活动。

个人在这个体系中的活动结果,就是他(她)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职业的社会功能

1.职业是社会存在的内容2.职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3.职业是社会控制的和手段

我国现行职业分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将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

职业环境分析

一、对目标职业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

区域状况;社会文化环境;政治制度和氛围;价值观念

二、对目标职业所处的行业环境进行分析

行业发展现状

⒈目标行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

⒉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

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对该行业的影响

目前行业优势及问题所在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三、对目标职业所处的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分析

具体包括:

(1)企业文化

(2)企业制度(3)领导人的素质和价值观(4)企业的组织结构(5)企业实力

21世纪急需的人才

据我国权威部门预测,随着我国经济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