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157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docx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docx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

一、课程设计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使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

SZL4-13型,共4台

设计耗煤量:

600kg/h(台)

排烟温度:

160℃

烟气密度:

1.34kg/Nm3

空气过剩系数:

α=1.4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

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

800Pa

当地大气压力:

97.86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

-1℃

空气含水按0.01293kg/N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

=68%,=4%,=1%,=5%,

=1%,=6%,=15%,=13%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

200mg/Nm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

900mg/Nm3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为锅炉房北侧15m以内。

四、设计计算

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1)理论空气量

式中:

、、、分别为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百分数。

(2)理论烟气量(设空气含湿量12.93g/m3N)

(m3N/kg)

式中:

—理论空气量(m3N/kg)

—煤中水分所占质量百分数;

—N元素在煤中所占质量百分数

(3)实际烟气量

(m3N/kg)

式中:

α—空气过量系数。

—理论烟气量(m3N/kg)

—理论空气量(m3N/kg)

烟气流量Q应以m3N/h计,因此。

设计耗煤量

(4)烟气含尘浓度:

(kg/m3N)

式中: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百分数;

—煤中不可燃成分的含量;

—实际烟气量(m3N/kg)。

(5)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mg/m3N)

式中:

—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

—燃煤产生的实际烟气量(m3N/kg)

2.除尘器的选择

(1)除尘效率

式中:

C—烟气含尘浓度,mg/m3N;

Cs—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规定值,mg/m3N。

(2)除尘器的选择

工况下烟气流量:

(m3/h);

式中,—标准状态下的烟气流量,m3/h;

—工况下烟气温度,k;

—标准状态下温度273k。

根据工况下的烟气量、烟气温度及要求达到的除尘效率确定除尘器:

由陕西蓝天锅炉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所提供的“XDCG型陶瓷多管高效脱硫除尘器”(《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中选取XDCG4型陶瓷多管高效脱硫除尘器。

产品性能规格见表1,设备外型结构尺寸见表2。

表1XDCG4型陶瓷多管高效脱硫除尘器产品性能规格

型号

配套锅炉容量(J/H)

处理烟气量(m3/h)

除尘效率(%)

排烟黑度

设备阻力(Pa)

脱硫效率(%)

重量(kg)

XDGC4

4

12000

>98

≦1级林格曼黑度

800-1400

>85

2800

表2XDCG4型陶瓷多管高效脱硫除尘器外型结构尺寸(见图1)

H

H1

H2

H3

A

B

C

D

E

F

4460

2985

4235

700

1400

1400

300

50

350

1000

图1XDCG4型陶瓷多管高效脱硫除尘器外型结构尺寸

3.确定除尘器、风机、烟囱的位置及管道布置。

并计算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总阻力

(1)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

根据锅炉运行情况及锅炉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装置的位置。

一旦确定各装置的位置,管道的布置也就基本可以确定了。

对各装置及管道的布置应力求简单、紧凑、管路短、占地面积小,并使安装、操作和检修方便。

(2)管径的确定

(m)

式中,—工况下管道内的烟气流量(m3/s);

—烟气流速(m/s)(对于锅炉烟尘=10-15m/s)。

取=14m/s,

(m)

圆整并选取风道:

外径D(mm)

钢制板风管

外径允许偏差(mm)

壁厚(mm)

500

1

0.75

内径=d1=500-20.75=495.5mm

由公式可计算出实际烟气流速:

(m/s)

4.烟囱的设计

(1)烟囱高度的确定

首先确定共用一个烟囱的所有锅炉的总的蒸发量(t/h),然后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规定(表3)确定烟囱的高度。

表3锅炉烟囱高度表

锅炉总额定出力(t/h)

<1

1~<2

2~<6

6~<10

10~20

26~<35

烟囱最低高度(m)

20

25

30

35

40

45

锅炉总额定出力:

44=16(t/h)

故选定烟囱高度为40m。

(2)烟囱直径的计算

烟囱出口内径可按下式计算:

(m)

式中:

Q—通过烟囱的总烟气量(m3/h)

ω—按表4选取的烟囱出口烟气流速(m/s)

表4烟囱出口烟气流速m/s

通风方式

运行情况

全负荷时

最小负荷

机械通风

10~20

4~5

自然通风

6~10

2.5~3

选定ω=4m/s

圆整取d=1.8m

烟囱底部直径

(m)

式中:

d2—烟囱出口直径(m);

H—烟囱高度(m);

i—烟囱锥度(通常取i=0.02~0.03)。

取i=0.02,

d1=1.83+20.0240=3.5m。

(3)烟囱的抽力

(Pa)

式中,H—烟囱高度(m);

tk—外界空气温度(℃);

tp—烟囱内烟气平均温度(℃);

B—当地大气压(Pa)。

5.系统阻力的计算

(1)摩擦压力损失

对于圆管,(Pa)

式中,L—管道长度(m)

d—管道直径(m);

ρ—烟气密度(kg/m3);

υ—管中气流平均速率(m/s);

λ—摩擦阻力系数,是气体雷诺数Re和管道相对粗糙度的函数。

可以查手册得到(实际中对金属管道λ值可取0.02,对砖砌或混凝土管道λ值可取0.04)。

a.对于φ500圆管

L=9.5m

b.

图2砖砌拱型烟道示意图

对于砖砌拱型烟道

式中,A为面积,X为周长。

(2)局部压力损失

(Pa)

式中:

ξ—异形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可在有关手册中查到,或通过实验获得;

υ—与ξ相对应的断面平均气流速率(m/s);

ρ—烟气密度(kg/m3)。

图3除尘器入口前管道示意图

图3中一为减缩管

α≤45℃时,ξ=0.1

取α=45℃、υ=13.8m/s

图3中二为30℃Z型弯头

,取

由《通风》817页表18-17得=1.0

图3中三为渐扩管

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附表十一,并取

图4除尘器出口至风机入口段管道示意图

图4中a为渐扩管

图4中b、c均为90o弯头

两个弯头

对于如图5所示T型三通管:

图5T型三通管示意图

对于T型合流三通:

系统总阻力(其中锅炉出口前阻力为800Pa,除尘器阻力1400Pa):

6.风机和电动机选择及计算

(1)风机风量的计算

(m3/h)

式中:

1.1—风量备用系数;

Q—风机前风量(m3N/h);

tp—风机前烟气温度(℃),若管道不太长,可以近似取锅炉排烟温度;

B—当地大气压力(kPa)。

(2)风机风压的计算

(Pa)

式中:

1.2—风压备用系数;

—系统总阻力(Pa)

Sy—烟囱抽力(Pa);

tp—风机前烟气温度

ty—风机性能表中给出的试验用气体温度(℃);

ρy—标况下烟气密度(γ=1.34kg/m3N)。

根据选定Y5-47-136.5C工况序号为2的引风机,性能表为:

机号传动方式

转速(r/min)

工况序号

流量(m3/h)

全压(Pa)

内效率(%)

内功率(kw)

所需功率(kw)

6.5C

2620

2

11930

2992

78.6

12.61

17.66

(3)电动机功率的计算

(kw)

式中:

Qy—风机风量(m3/h);

Hy—风机风压(Pa);

η1—风机在全压头时的效率(一般风机为0.6,高效风机约为0.9);

η2—机械传动效率,当风机与电机直联传动时η2=1,用联轴器连接时

η2=0.95~`0.98,用三角皮带传动时η2=0.95;

β—电动机备用系数,对引风机,β=1.3。

(kw)

根据电动机的功率、风机的转速、传动方式选定Y180M-2型电动机。

7、系统中烟气温度的变化

(1)烟气在管道中的温度降

(℃)

式中:

Q—烟气流量(m3N/h)

F—管道散热面积(m2)

CV—烟气平均比热(一般C=1.352~1.357kJ/m3N•℃);

Q—管道单位面积散热损失。

室内q=4187kJ/m2•h

室外q=5443kJ/m2•h

室内管道长:

L=2.18-0.6-0.12=1.46m

室外管道长L=9.5-1.46=8.04m

=9.4(℃)

(2)烟气在烟囱中的温度降:

(℃)

式中:

H—烟囱高度(m);

D—合用同一烟囱的所有锅炉额定蒸发量之和(t/h);

A—温降系数,可由表5查得。

表5烟囱温降系数

烟囱种类

钢烟囱

(无衬筒)

钢烟囱

(有衬筒)

砖烟囱(H<50m)

壁厚小于0.5m

砖烟囱

壁厚大于0.5m

A

2

0.8

0.4

0.2

(℃)

总温度降(℃)

五、主要参考书目(略)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