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荷载计算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1373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荷载计算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风荷载计算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风荷载计算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风荷载计算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风荷载计算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荷载计算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风荷载计算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荷载计算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荷载计算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

C

D

5

1.17

1.00

0.74

0.62

10

1.38

15

1.52

1.14

计算公式

20

1.63

1.25

0.84

A类地区=1.379(z/10)0.24

30

1.80

1.42

B类地区=(z/10)0.32

40

1.92

1.56

1.13

0.73

C类地区=0.616(z/10)0.44

50

2.03

1.67

D类地区=0.318(z/10)0.6

60

2.12

1.77

1.35

0.93

70

2.20

1.86

1.45

1.02

80

2.27

1.95

1.54

1.11

90

2.34

2.02

1.62

1.19

100

2.40

2.09

1.70

1.27

150

2.64

2.38

1.61

200

2.83

2.61

2.30

250

2.99

2.80

2.54

2.19

300

3.12

2.97

2.75

2.45

350

2.94

2.68

400

2.91

≥450

位于山峰和山坡地的高层建筑,其风压高度系数还要进行修正,可查阅《荷载规范》。

3.风载体型系数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是指建筑物表面实际风压与基本风压的比值,它表示不同体型建筑物表面风力的大小。

一般取决于建筑建筑物的平面形状等。

计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按书中P57表4.2-2确定各个表面的风载体型系数或由风洞试验确定。

几种常用结构形式的风载体型系数如下图

注:

“+”代表压力;

“-”代表拉力。

4.风振系数βz

风振系数βz反映了风荷载的动力作用,它取决于建筑物的高宽比、基本自振周期及地面粗糙度、基本风压。

《荷载规范》规定对于基本自振周期大于0.25s的工程结构,如房屋、屋盖及各种高耸结构,以及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高柔房屋,均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发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

其中风振系数βz可按下式计算:

(4.2-2)

式中:

ψz——基本振型z高度处的振型系数,当高度和质量沿高度分布均匀时,可以近似用z/H代替振型系数;

ζ——脉动增大系数,查表时需要参数ω0T2,其中ω0为基本风压值,T为结构基本周期,可用近似方法计算;

υ——脉动影响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脉动增大系数ξ

ω0T1(kNs/m)0.010.020.040.060.080.100.200.400.60

钢结构1.471.571.691.771.831.882.042.242.36

有填充墙的房屋钢结构1.261.321.391.441.471.501.611.731.81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1.111.141.171.191.211.231.281.341.38

ω0T1(kNs/m)0.801.002.004.006.008.0010.0020.0030.00

钢结构2.462.532.803.093.283.423.543.914.14

有填充墙的房屋钢结构1.881.932.102.302.432.522.602.853.01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1.421.441.541.651.721.71.821.962.06

计算ω0T1时,对地面粗糙度B类地区可直接代入基本风压,而对A类、C类和D类地区应按当地的基本风压分别乘以1.38、O.62和0.32后代入。

根据我国的实测数据进行计算,再结合我国的工程设计经验加以修正而确定的

值列于表

高层建筑的脉动影响系数υ

H/B

粗糙度类别

总高度H(m)

<

=30

=0.5

0.44

0.42

0.33

0.27

0.24

0.21

0.19

0.17

0.41

0.28

0.25

0.22

0.20

0.18

0.40

0.34

0.29

0.23

0.36

0.37

0.30

1.0

0.48

0.47

0.35

0.31

0.26

0.46

0.43

0.39

0.38

0.32

2.0

0.50

0.51

0.45

0.49

3.0

0.53

5.0

0.52

8.0

0.54

0.55

4.2.2总体风荷载

1.总体风荷载

设计时,使用总风荷载计算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及位移。

总风荷载为建筑物各个表面承受风力的合力,是沿建筑物高度变化的线荷载。

通常,按x、y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分别计算总风荷载。

按下式计算z高度处的总风荷载标准值:

(4.2-3)

n——建筑外围表面数;

Bi——第i个表面的宽度;

——第i个表面的风载体型系数;

——第i个表面法线与总风荷载作用方向的夹角如图4.2-5

图4.2-5

各表面风力的合力作用点,即为总体风荷载的作用点。

设计时,将沿高度分布的总体风荷载的线荷载换算成集中作用在各楼层位置的集中荷载,再计算结构的内力及位移。

2.局部风荷载

风力作用在建筑物表面,压力分布很不均匀(如图4.2-2和图4.2-3),在角隅、檐口、边棱处和在附属结构的部位(如阳台、雨蓬等外挑构件),局部风压大大超过平均风压.根据风洞试验和一些实测结果可知,迎风面的中部和一些窝风部位,由于气流不易向四周扩散,出现较大风压,因此应计算局部风荷载。

当计算维护结构时,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按下式计算:

Wk=βgz·

μs·

μz·

W0 

(4.2-4)

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

见P58表4.5

验算围护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1)外表面

(1)正压区按正常情况采用。

(2)负压区。

对墙面,取μs=-1.0;

对墙角边μs=-l.8;

对屋面局部部位(周边和屋面坡度大于100的屋脊部位),取μs=-2.2;

对檐口、雨篷、遮阳板等突出构件的浮风,取μs=-2.0,对墙角边和屋面局部部位的作用宽度为房屋宽度的0.1或房屋平均高度的0.4,取其小者,但不小于1.5m

2)内表面

对封闭式建筑物,按外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μs=-0.2或0.2;

计算围护结构风荷载时的阵风系数应按P59表4.6采用。

例题---风荷载

【例4.2-1】某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为一般的高层办公建筑,其平面及剖面如图4.2-6和图4.3-7所示,各层楼面荷载及质量、侧移刚度沿刚度变化比较均匀。

当地基本风压为0.7kN/m2,地面粗糙度为C类。

求在图4.2-6所示横向风作用下,建筑物横向各楼层的风力标准值,在计算时不考虑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可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4.2-7剖面图

【解】该房屋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高32.1/13.5=2.38),因此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发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

1.求房屋横向基本自振周期,n=8

根据经验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基本周期为:

取,因此应计算房屋的风振系数。

2.各楼层位置处的风振系数,按公式(4.2-2)

求脉动增大系数ζ时。

应先求出

由于地面粗糙度为C类,应乘以0.62,得0.1085后查表4.2-3,得ζ=1.235。

求脉动影响系数υ时,考虑到迎风面的宽度较大,H/B=32.1/47.752=0.678,查表4.2-4得

υ=0.411

求振型系数时,根据本例的条件可近似用z/H代替振型系数。

求各楼层位置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可根据表4.2-1中地面粗糙度为C类查得其值。

据此各楼层位置处值计算结果见表4.2-6。

各楼层位置出的值计算结果 

表4.2-6

楼层号

楼面距地面高度Z(m)

相对高度Z/H

ζ

υ

1

6

0.187

1.235

0.411

0.74

1.128

2

10.5

0.327

1.224

3

14.1

0.439

1.323

4

17.7

0.551

0.794

1.352

21.3

0.664

0.861

1.391

24.9

0.776

0.918

1.429

7

28.5

0.888

0.976

1.462

8

32.1

1.000

1.027

1.494

3.各楼层位置处风力标准值

本例题的风荷载体型系数是封闭式房屋情况。

由于平面为矩形,因此迎风面的风荷载体型系数为0.8,背风面的风荷载体型系数为-0.5。

各楼层迎风面背风面的受风面积相邻楼层平均层高×

房屋长度各楼层位置处所受风力(迎风面与背风面风力之和):

其计算结果见表表4.2-7。

各楼层位置处的风力标准值 

表4.2-7

楼层号

受风面积(m2)

5.25*47.75=250.69

1.3

0.7

190.42

4.05*47.75=193.39

159.40

3.6*47.75=171.9

153.15

167.92

3.6*47.75=171.9

187.35

205.21

223.21

1.8847.75=86.0

120.08

ω0T1(kNs/m)0.010.020.040.060.080.100.200.400.60

钢结构1.471.571.691.771.831.882.042.242.36

有填充墙的房屋钢结构1.261.321.391.441.471.501.611.731.81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1.111.141.171.191.211.231.281.341.38

ω0T1(kNs/m)0.801.002.004.006.008.0010.0020.0030.00

钢结构2.462.532.803.093.283.423.543.914.14

有填充墙的房屋钢结构1.881.932.102.302.432.522.602.853.01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1.421.441.541.651.721.71.821.962.06

计算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