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政教处工作职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099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政教处工作职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校政教处工作职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校政教处工作职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校政教处工作职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校政教处工作职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政教处工作职责.docx

《学校政教处工作职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政教处工作职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政教处工作职责.docx

学校政教处工作职责

学校政教处工作职责

1、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计划,指导并检查各年级、班级制定工作计划及落实情况。

2、协助校长与各年级部选聘班主任,指导各年级部召开班主任例会,召开班主任研讨会,做好班主任培训工作,指导各年级部做好班主任考核工作。

 3、组织和安排军训、春游、文娱汇演、艺术节等全校性教育活动,布置好学校宣传橱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升国旗仪式和各种学生集会。

4、抓好学生一日生活的常规管理;组织学校值周工作,建立并坚持学生的自我管理的工作体系,抓好各年级、各班级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及检查评比工作,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5、抓好各年级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

6、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法制、安全等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7、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及时解决学生中发生的各类问题,负责对学生的违规事件的处理;评定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及先进班集体;审核学生的品德等第,毕业生鉴定及综合素质的评定。

8、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抓好校外德育基地建设;指导各年级部召开家长会议,开展家访活动;建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密切学校和社区的联系,开拓德育途径,构建“家、校、社区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9、负责学生卫生、保健工作,督促学生的“两课两操”活动,落实“阳光体育”活动,抓好校园环境卫生。

10、负责学生生活指导;做好学生公寓管理工作。

11、定期召开政教处、团委、学生会联席会议,支持和协调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发挥团委、学生会这些群众组织的作用,主动与学校其他职能处室沟通协作,形成教育合力;积极开展德育研究工作;注意收集德育资料,分析整理,合理归档。

12、做好各种教育基金、助学金等工作,关心生活困难家庭的学生。

19、负责学校新生的招生工作。

20、负责学生编班,认真做好学生的电子档案等管理工作。

21、负责教职工和学生的平安保险、理赔等工作。

22、制定学生抗震防震等重大灾害预案,并组织学生进行演练,确保师生重大灾害突遇时的安全。

23、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师生在校的一切安全,保证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工作的有序进行,特制定以下安全管理制度。

一、门卫安全管理制度

1、严守校门,严禁闲人自由进出校园,不得无故脱离岗位。

2、注意观察进出校园人员情况,严禁学生课间出校门。

3、及时关锁教学楼及大门,经常巡视校园,确保校内财产安全。

4、如发现安全隐患及发生意外情况,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和联系。

5、节假日和放学后不准本校教师之外的一切人员进入校园。

二、路队安全制度

1、每天上午、下午放学时,路队辅导员及时清点人数,整理路队。

2、要放学补课,需得到家长的同意,谁补课谁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并整好放学路队。

3、辅导员必须准时到岗,严禁擅自脱离岗位。

4、教育学生遵守交通法规。

三、课堂教学制度

1、每堂课的科任教师是当堂课的安全第一责任人。

2、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把学生赶出教室。

3、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检查教学设备设施。

4、严禁迟进课堂或擅自脱离课堂。

5、班主任如发现学生无故不上课,应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学生家长。

四、设备设施检查制度

1、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2、学校值月、值日领导要每天检查设备设施情况。

3、全体教职工要关注身边的安全隐患,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4、总务人员要及时维修、维护学校设施设备。

五、饮水安全制度

1、保证水源安全卫生。

2、经常给饮水桶清洗、流毒。

3、教育学生有秩序地饮水。

六、课间管理制度

1、值日教师必须加强课间巡视工作。

2、各班配备安全巡视员,监管同学的课间行为。

3、教育学生课间不攀高、不跳台阶、不追跑,上厕所不拥挤、不做危险性游戏等。

七、集体活动安全制度

1、学校举行大型校内外活动,要有安全措施。

2、班级举行校外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得到校长审批同意。

3、开展大扫除、义务劳动等活动时,班主任必须在场参与,布置学生力所能及的工作。

4、学校举行远距离或重大师生活动,必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批。

八、物品放置安全制度

1、严禁学生携带锐器、危险器具进校园,一经发现立即没收。

2、严禁学生携带如剪刀、小刀等锐器上体育课或活动课。

3、学校综合实验等可能涉及的一些有毒药物注意保管和使用。

九、用电安全制度

1、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常识教育,不准随意触摸电源和线头等。

2、班内要指定专人开关电源。

3、教师在使用电器前必须检查电源、线头等。

4、电源总闸安装的办公室人员在到校和放学时,及时开关闸刀。

十、组织保障制度

1、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安全工作。

2、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安全工作落实到人,每学期要签订各类安全责任书。

3、每学期对安全工作有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4、定期排查不安全隐患。

十一、突发灾害安全防护工作制度

1、   学校应在各类灾害发生前做好信息收集和预测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实行全员监控。

2、   在遭遇不可预见的火灾、地震等灾害时,应有序组织学生紧急疏散和撤离现场,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

3、   加强对学生进行防灾、抗灾的教育,传授遇灾后的自救、互救办法,培养学生的自救能力。

4、   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有关部门和社会的援助,全力保护学生的安全。

5、   未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救火、救灾等。

6、   实行全员参与安全工作制度,不得回避安全工作责任。

中学生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中小学2017年升降国旗制度

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严格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的通知》,使学生通过升降国旗这一具有教育意义的仪式,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升旗仪式在每周星期一早晨举行(寒暑假除外,遇有恶劣天气可不举行)。

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应举行升旗仪式。

二、举行升旗仪式时,在校的全体师生参加,整齐列队,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三、升旗仪式程序是:

1.出旗(旗手持旗,持旗方式可因地制家。

护旗在旗手两侧,齐步走向旗杆,在场的全体师生立正站立);

2.升旗(奏国旗,全体师生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3.唱国歌;

4.国旗下讲话(由校长或其他教师、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等作简短而有教育意义的讲话)。

四、每日傍晚由旗手和护旗按《国旗法》第十六条规定降旗。

五、每日升降旗(不举行仪式)时,凡经过现场的师生员工都应面对国旗,自觉肃立、待国旗升降完毕,方可自由走动。

六、旗手、护旗要由各班推选代表轮流担任,并经过严格训练后方可执行升降旗任务。

国家教委要求各地中小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国旗法》、学习《国旗法》的活动,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制定和执行《国旗法》的重要意义,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

今后,还要把升降国旗制度的实施情况列为政府部门督导、检查、评估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

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

一个班级,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于人的一生,更是如此。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而良好的做人习惯正是帮助我们构建成功人生所必需的。

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

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债务。

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可见,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自然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

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中学生必须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

一个学生同时面对的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

所以学生要学习好,除了我们老师努力提高能力水平,适应学生外,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

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

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

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2.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自己去解决。

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

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专心上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

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4.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

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

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要善于提出问题,要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我们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

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

5.善于提问的习惯

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

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6.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

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中学学生会管理制度

学生会本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宗旨,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在教育运行处的具体指导下,以配合学校中心工作为目的,将向全体学生提供锻炼自身,全面提升个人素质的机会。

二、任务:

1、团结全体同学,使他们努力做到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工作好;2、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进行管理和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