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省情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0721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省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贵州省省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贵州省省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贵州省省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贵州省省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省情Word文件下载.docx

《贵州省省情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省情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省情Word文件下载.docx

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中,工业有植物约600余种,以纤维、鞣料、芳香油、油脂植物资源为主;

食用植物约500余种,以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脂植物为主;

可供绿化、美化环境及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约200余种;

具有抗污能力的环保植物40余种。

贵州农作物植物品种丰富,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近600个品种,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籽为主要品种。

经济林木主要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等,“大方生漆”、“六马桐油”为贵州名优土特产品。

全省饲养的主要畜品种有30多种,优良牧草资源2500余种,发展畜牧业具有良好条件。

3.能源

水、电、煤等多种能源兼备,水能与煤炭优势并存,水火互济。

水力理论蕴藏量为18140.3兆瓦,居全国第六位,技术可开发量19489.63兆瓦。

贵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称,煤炭资源储量达527.98亿吨,居全国第五位。

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为发展火电,实施“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煤化工、实施“煤变油”工程提供了资源条件。

4.矿产资源

贵州至今已发现矿种(含亚矿种)125种,发现矿床、矿点3000余处。

其中,有76种(含亚矿种)不同程度的查明有资源储量,共计产地(矿区、矿段或井田)2553处。

煤、磷、铝土、锑、金、锰、重晶石、水泥原料、砖瓦原料以及各种用途的石灰岩、砂岩和白云岩等矿产资源,是贵州的优势矿产。

不仅资源丰富,而且现实经济优势明显,是贵州矿业的主体,所创经济价值高。

截止至2007年底,贵州有41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十位。

其中,煤炭保有资源储量527.86亿吨(位列全国第五位),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4.74亿吨(位列全国第四位),磷矿资源储量28.68亿吨(位列全国第二位),锰矿保有资源储量8100.54万吨(位列全国第四位)、占全国总量的10.24%,重晶石保有资源储量1.18亿吨(位列全国第一位),占全国总量的31.06%,水泥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17.16亿吨,水泥配料用粘土保有资源储量10779.56万吨、水泥配料用砂岩保有资源储量9506.58万吨、水泥配料用页岩保有资源储量2687.35万吨,分列全国第8位、第11位和第11位。

四、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全省设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

9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10个市辖区,2个特区;

508个乡(其中含有252个民族乡),691个镇,92个街道办事处。

贵阳市:

辖6区3县,代管县级清镇市(市人民政府驻乌当区林城东路1号)、南明区(区人民政府驻箭道街)、云岩区(区人民政府驻贵乌路)、小河区(区民政府驻黄河路)、花溪区(区人民政府驻贵筑街道办事处贵筑路)、乌当区(区人民政府驻新天街道办事处航天路)、白云区(区人民政府驻艳山红镇)、修文县(县人民政府驻龙场镇)息烽县(县人民政府驻永靖镇)、开阳县(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清镇市(省辖县级市,省委托贵阳市代管,市人民政府驻青龙街道办事处)。

遵义市:

辖2区8县2自治县,代管县级赤水市、仁怀市。

包括红花岗区(区人民政府驻海尔大道)、汇川区(区人民政府驻汇川大道)、赤水市(省辖县级市,省委托遵义市代管,市人民政府驻人民街)、仁怀市(省辖县级市,省委托遵义市代管,市人民政府驻中枢街道办事处城南社区)、正安县(县人民政府驻凤仪镇)、桐梓县(县人民政府驻娄山关镇)、遵义县(县人民政府驻南白镇)、凤冈县(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余庆县(县人民政府驻白泥镇)、湄潭县(县人民政府驻湄江镇)、绥阳县(县人民政府驻洋川镇)习水县(县人民政府驻东皇镇)、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县人民政府驻玉溪镇)、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县人民政府驻都濡镇)。

六盘水市:

辖1区1特区2县(市人民政府驻钟山区钟山大道),包括:

钟山区(区人民政府驻凤凰街道办事处碧云路)、六枝特区(区人民政府驻平寨镇)、盘县(县人民政府驻红果镇)、水城县(县人民政府驻滥坝镇)

安顺市:

辖1区2县3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西秀区东关街道办事处中华中路),包括:

西秀区(区人民政府驻东关街道办事处黄果树大街)、普定县(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平坝县(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人民政府驻关索镇)、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县人民政府驻松山镇)。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辖2县级市9县1自治县(州人民政府驻都匀市文峰街道办事处环东中路),包括:

都匀市(市人民政府驻文明路)、福泉市(市人民政府驻金山街道办事处市府路)、瓮安县(县人民政府驻雍阳镇)、贵定县(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惠水县(县人民政府驻和平镇)、长顺县(县人民政府驻长寨镇)、独山县(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荔波县(县人民政府驻玉屏镇)、平塘县(县人民政府驻平湖镇)、罗甸县(县人民政府驻龙坪镇)、龙里县(县人民政府驻龙山镇)、三都水族自治县(县人民政府驻三合镇)。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辖1县级市7县(州人民政府驻兴义市向阳街道办事处沙井路),包括:

兴义市(市人民政府驻黄草坝街道办事处市府路)、普安县(县人民政府驻盘水镇)、晴隆县(县人民政府驻莲城镇)、贞丰县(县人民政府驻珉谷镇)、册亨县(县人民政府驻者楼镇)、望谟县(县人民政府驻复兴镇)、安龙县(县人民政府驻新安镇)、兴仁县(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辖1市15县(州人民政府驻凯里市),包括:

凯里市(市人民政府驻遵义西路)、雷山县(县人民政府驻丹江镇)、黎平县(县人民政府驻德风镇)、施秉县(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麻江县(县人民政府驻杏山镇)、锦屏县(县人民政府驻三江镇)、台江县(县人民政府驻台拱镇)、剑河县(县人民政府驻革东镇)、三穗县(县人民政府驻八弓镇)、黄平县(县人民政府驻新州镇)、从江县(县人民政府驻丙妹镇)、镇远县(县人民政府驻阳镇)、天柱县(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榕江县(县人民政府驻古州镇)、岑巩县(县人民政府驻思旸镇)、丹寨县(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

铜仁地区:

辖1市1特区4县4自治县(行政公署驻铜仁市),包括:

铜仁市(市人民政府驻环西路)、万山特区(特区人民政府驻万山镇)、德江县(县人民政府驻青龙镇)、思南县(县人民政府驻思唐镇)、江口县(县人民政府驻双江镇)、石阡县(县人民政府驻汤山镇)、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人民政府驻和平镇)、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人民政府驻峨岭镇)、松桃苗族自治县(县人民政府驻蓼皋镇)、玉屏侗族自治县(县人民政府驻平溪镇)。

毕节地区:

辖1市6县1自治县(行政公署驻毕节市),包括:

毕节市(市人民政府驻解放路)、大方县(县人民政府驻大方镇)、黔西县(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金沙县(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纳雍县(县人民政府驻雍熙镇)、织金县(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赫章县(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人民政府驻草海镇)。

五、人口情况

1.人口统计

2007年末常住总人口(常住一年及以上)达到3975.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18万人。

其中,女性人口为1917.74万人,男性人口为2057.74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7.30∶100。

2.人口增长率

2007年全省总人口出生率为13.28‰,死亡率为6.6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8‰。

与上年相比,出生率下降0.69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0.1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0.58个千分点。

自2000年以来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已连续8年持续下降。

3.民族及人口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汉、苗、布依、侗、土家、彝等1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98%。

4.文化程度

2007年,全省“两基“教育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为全省193.23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和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为51万名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初中寄宿生发放了生活补助费。

农村中小学建设得到加强,建成农村寄宿制初中150所。

改扩建普通高中15所。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

高等教育经过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和体制改革,教育规模继续扩大,贵州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

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75年,贵州本土“院士”实现了零的突破。

六、经济发展

1.2007年经济概况

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741.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是198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2007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6915元。

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46.38亿元,比上年增长3.3%;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4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4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3%、41.9%和41.8%,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

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完成1007.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2007年,全省农业增加值完成446.38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100.86万吨。

比上年增长6.1%。

2007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2.73亿美元,比上年上升40.5%。

其中,进口总额8.08亿美元,比上年上升39.6%;

出口总额14.65亿美元,比上年上升41.0%。

2007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0个,实际吸收外资金额15333万美元。

2007年,全省完成财政总收入55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5.1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

财政支出795.40亿元。

2.贫困人口和扶贫计划

2007年,全省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16万,低收入贫困人口388万。

2007年省级财政安排2亿元产业化扶贫资金,其中1亿元用于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大力推广“晴隆模式”,在全省83个有扶贫任务的县选择确定了20个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25度以上坡耕地较多的县(2008年增加到33个县),每个县专项安排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

2001—2007年,全省共投入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扶贫资金1.622亿元,培训了388813人,转移就业332646人,转移就业率达85.6%;

共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29亿元,重点抓了14个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县建设,累计推广脱毒马铃薯2555万亩,新增产值64亿元,覆盖190多万贫困农户(次),户均增收3300多元;

7年共减少97万绝对贫困人口和170万低收入贫困人口。

主要扶持措施为:

(1)采取“三种扶贫方式”:

开发式、救助式、搬迁式;

(2)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着力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

(3)“三项重点工作”:

切实抓好整村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

2008年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

即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0万;

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10万人,转移就业或就地转产8万人;

在1600个以上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配套修建小水池(窖)4万口;

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抓好33个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和50个重点乡镇特色产业扶贫项目;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筹集社会帮扶资金5000万元以上。

3.支柱产业

电力、煤及煤化工、有色金属、旅游、铝及铝加工、烟、酒、民族制药。

七、交通状况

1.铁路

贵州铁路以贵阳为中心,沪昆线、内六线连接东西,渝黔线、黔桂线贯通南北,并有开阳、水大、湖林三条支线,营运里程达1498公里,除黔桂线为内燃牵引外,其余已全部实现电气化改造,电力牵引营运里程达1147公里。

贵阳枢纽是路网主骨架包柳通道和沪昆通道的重要交汇点,在西南铁路骨干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贵州省境内已开工建设黔桂线扩能改造、贵阳枢纽扩能改造、黄织铁路、六沾增建二线、贵广快速铁路5个项目,另有贵阳到昆明、成都、重庆、长沙等快速铁路和隆黄铁路、渝怀增建二线等建设项目正在加紧规划。

未来,贵州将形成对外主通道高标准、复线大能力、内部通路完善、布局合理、点线协调的铁路运输网络,在西南地区的交通枢钮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2007年,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485.30亿吨公里,完成旅客周转量139.83亿人公里。

2.公路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32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24公里,二级以上公路3702公里,等级公路55517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26113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69.96公里。

2007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7.04亿人、旅客周转量206.4亿人公里,货运量1.88亿吨、货物周转量127.99亿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6.98%、10.43%、8.97%和11.8%。

3.水路

截至2007年底,全省内河航道里程达到3322公里,其中五级航道543公里。

2007年,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084万人、旅客周转量22933万人公里,货运量665万吨、货物周转量94182万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4.35%、19.02%、11.02%和7.27%。

4.民航

民用航空已开通贵阳至香港以及贵阳至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成都、重庆、昆明、桂林、厦门、西安、海口、长沙、武汉等42个城市的航线。

已有16家航空公司执飞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机场始发航线60条,日均起降航班134架次,日均旅客吞吐量达到11899人次。

至2007年底,贵阳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25万人次。

2008年1至8月份旅客吞吐量为277万人次,民航完成货物周转量2.7万吨。

八、历史沿革

作为我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贵州有悠久的历史,境内旧石器时代遗址由黔西南、黔西北到黔北呈曲线分布,无论早中晚期均相互关联。

从发现的3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看,贵州距今五六十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

其中最重要的有:

黔西观音洞古人类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距今约五十至六十万年,稍早于北京猿人;

桐梓岩灰洞古人类遗址,被命名为“桐梓人”,处于“古猿人”向“古人”过渡阶段,是我国南方最早发现的早期“智人”;

水城硝灰洞古人类遗址,被命名为“水城人”,属典型的中晚期“智人”。

是我国南方发现古人类用火最早和最多的遗址,时间约晚于桐梓人;

兴义猫猫洞古人类遗址,被命名为“兴义人”,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时间晚于水城人。

属“古人”向“新人”过渡的晚期“智人”;

普定穿洞古人类遗址,被命名为“穿洞人”,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出土文物最丰富的遗址,较系统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智人的活动状况;

具有重要考古研究价值的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为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对研究远古人类东西方文化交流、古人类迁徙、古人类生活原貌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被列入“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新石器时代,贵州发现多处遗址。

根据威宁、赫章、毕节、平坝等地发掘研究,贵州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由打制石器转入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阶段。

农牧业已从狩猎采集中分离出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距今约4000至5000年。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今贵州地区行政区划情况,学术界有两种说法。

一说认为属“鬼方”,一说认为属古“牂牁国”。

有待出土文物及文献作进一步研究。

春秋战国至西汉初年(公元前7世纪至前1世纪),今贵州地属夜郎国,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

秦统一中国后设置的黔中郡辖今松桃、铜仁一带。

汉代,牂牁、武陵、巴、犍为四郡分治今贵州地,部分地方形式上纳入中央王朝统治,实际上是一种松散的“羁縻”关系。

秦汉时期,夜郎国逐渐缩小。

汉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年至前25年)夜郎王兴因反叛被诛,夜郎国灭亡。

魏晋南北朝,今贵州所辖郡县略有调整。

隋代设沅陵等六郡辖今贵州地。

唐代基以乌江为界,江以北设经制州,朝廷委派官吏治理,江以南为“羁縻”州,由民族首领治理,仍推行汉代的“羁縻”政策。

宋代今贵州虽分属夔州路、荆湖北路、广南西路、潼川路管辖,实际大部分地区仍分布着数十个羁縻州。

从汉至宋,贵州成为全国“羁縻”州最多的地区。

元代置行省。

今贵州分属湖广、四川、云南三省。

并开始推行“土司制度”。

设有八番顺元、播州、思州、思南、亦溪不薛、乌撒乌蒙等六个宣慰司及普定、普安、永宁三路。

明初维持元代土司制度,并先后设立30个卫、140多个所,置屯军镇压威慑少数民族。

明代设三司治理行省。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贵州都指挥使司,永乐十一年(1413年),因思南、思州两宣慰司长期争斗,明王朝杀田琛、田宗鼎两宣慰使,撤销宣慰司,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贵州正式建省,成为全国13个行省之一。

永乐十四年(1416年)设贵州提刑按察使司,贵州三司齐备,下辖思南、镇远、铜仁、乌罗、思州、石阡、新化、黎平八府;

普安、普定、永宁、镇宁四州及贵州宣慰司。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反叛被诛后,撤销播州宣慰司,设遵义、平越二府。

清顺治二年(1645年),原明朝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即帝位,年号永历。

在清军追击下,永历政权先后迁到梧州、桂林等地,顺治九年(1652年),大西军余部将领孙可望迎永历帝至贵州安龙并独霸朝政,顺治十一年(1654年),永历帝支持李定国除孙未遂,孙即于安龙诛杀了参与此事的18位大臣,其墓葬后人称为“明十八先生墓”,并建祠供后人瞻仰。

顺治十三年(1656年)李定国军至安龙,移永历帝往云南。

康熙元年(1662年)永历帝在缅甸被杀。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攻占贵州,继明代永乐、万历两次“改土归流”,康熙、雍正两朝全面推行“改土归流”。

贵州土司制度基本废除,但残存一些长官司,至民国时期仍有土司存在。

清初从邻省划进遵义等州县属贵州省,清末贵州省辖12府,2直隶厅、13州、13厅、43县、53长官司。

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24年(1935年),贵州相继为兴义系军阀和桐梓系军阀统治。

民国24年(1935年)国民党中央军尾追红军进入贵州,取代军阀统治,建立中央直接控制的政权。

民国30年(1941年),设贵阳市、新增6个县。

至民国38年(1949年)全省有1直辖区、6行政督察专员区;

1市、78县、1设治局。

九、旅游资源

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集观光、度假和深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和谐旅游目的地正在悄然形成。

正如世界旅游组织所称赞的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1.旅游资源特点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高富集省份。

其资源分布广、类型多、品位高、保护好。

概括起来讲,有五大特点:

(1)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的奇特性。

贵州省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595公里,南北相距500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

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其中岩溶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占61.9%,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贵州的岩溶面积由于岩溶发育三维空间的不断扩展,导致地形演进过程的变化十分复杂,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迭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

漫长而奇妙的地质结构过程,孕育了全省千姿百态的奇山秀水、飞瀑异洞,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态静态结合的自然奇观。

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

2007年,荔波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2)多民族构建的文化原生性。

贵州省的常住总人口3975.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8.9%,世居少数民族18种。

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

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

走进民族村寨,人们会发现,汉晋遗风,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在这里仍被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

(3)历史文化的厚重性。

人类可能起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在这里人类完成了由猿到人的演变。

在距今4亿—2.3亿年前的古生代,这一带曾几经海浸。

在贵州发现的大量古生代的鱼、龙化石表明,陆地脊椎生物的祖先,很可能最早就出现在这里。

此外,贵州还发现有旧时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兴义人”文化遗址。

贵州不仅是古生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春秋时期,牂牁国是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大国之一,春秋后期夜郎国取代牂牁,日渐强大,今天,在贵州仍不难寻觅到夜郎文化的遗踪。

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等地调集30万大军到贵州屯田驻军,“开一线以通云南”,使江南文化与高原山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屯堡文化。

被称为“中国儒学最后一个高峰”和“近代启蒙思想先导”的王阳明,在“王学圣地”贵州修文龙场“悟道”,开一代学风,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

发生在贵州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则是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最具浓重色彩的一笔,是“长征文化”的经典。

(4)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酒文化的显赫性。

“酒”和“游”,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贵州酒文化对贵州旅游的影响尤为深刻。

在贵州各种文化品牌中,酒文化叫得最响。

茅台酒被誉为文化酒、外交酒、健康酒。

在少数民族村寨饮酒,我们所领略到的酒文化则别有一番情致,敬酒、劝酒、饮酒的方式林林总总,酒伴着舞,酒和着歌,无酒不成席,无酒不会客。

从浓浓的酒香中,可以品味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感悟到酒文化的真谛。

(5)天然避暑型气候的独特性。

贵州的避暑型气候资源已属于越来越稀缺和珍贵的生态环境资源。

贵州地势西部高,向北部、东部和南部逐渐降低,平均海拔1100米。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

降水较丰富,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

日照比较充足,年日照时数在1300小时左右。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且以每年超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夏季平均温度23.1度,有天然空调省的美誉,形成了理想的人居环境和避暑度假胜地。

2.旅游产品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贵州现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