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满项目可研.docx
《老满项目可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满项目可研.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满项目可研
瓮安县年产1000吨老满富硒血灌粑扩建工程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产年1000吨老满富硒血灌粑扩建工程
2、建设性质:
扩建项目
3、项目建设单位:
瓮安县老满血灌粑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郭世菊
所有制形式:
民营
4、建设地点:
瓮安县富水桥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县城近郊)建优质原料示范基地,糯稻20亩,辐射带动600亩。
建设规模:
年生产富硒黄粑1000吨系列产品。
建设期限:
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
建设内容:
新厂房(车间)等2000平方米
新加工生产(流水)线一条
5、项目申报单位:
瓮安县经贸局
负责人:
郭锐
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投资规模:
人民币400万元
资金构成:
固定资产投资348万元,流动资金52万元
7、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400万元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达产年总产量:
1000吨
总产值:
2200万元
新增产量:
6000吨
年平均销售收入:
2200万元
总成本:
1980万元
利润:
220万元
税收:
204.6万元
投资利润率:
36.8%
投资利税率:
88%
投资回收期:
2.7年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本项目辐射带动范围,最直接的是农业,再就是包装业、运输业、印刷业、电力工业等,涉及瓮安县3个乡(镇),项目近期建优质富硒糯稻原料基地6000亩。
基地农产品年销售收入达83万元,使农户300多户增收,加工厂可吸收城乡富余劳动力50余人就业。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北京)
2、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中关于强化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的精神。
3、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4年1月21日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
4、《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
5、《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62号)。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1号文件”)。
8、《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黔党发〔2002〕17号)。
9、《贵州省食品工业“十五”产业发展规划及2010年目标》(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10、瓮安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精神。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该项目建设符合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的精神,“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符合我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十分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三农”问题较快解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的进程。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全球市场的严峻挑战,农民增收难度大,优质、专用、特色农产品比重小,加工水平低,商品率低,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瓮安县“富硒糯米”的农业资源,采取传统工业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方式,加工成别具特色的富硒血灌粑,推向省内外市场,根据近一年的市场信息反馈,极受消费者欢迎,有利企业发展,市场激励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民,农民促进专业协会产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格局,逐步走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企业、农民双赢也带来农村经济发展,国家财政增收,为县城经济增长带来一定支撑力,由此可见项目的建设甚为必要。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项目建设有如下几个方面展现其可行性:
①最为重要的就是有县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使企业较快发展,已成为县级优秀龙头企业,征拨土地建新厂房,县委书记王勤,县长王海平、副县长郑毅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亲自到老满血灌粑加工厂调研,县委书记指导企业不要满足现有的成绩,要保证产品质量,做大做强,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②已在县里选择了两个村,建立起了优质原料基地,种植富硒糯米、随着企业发展,基地面积还可不断扩大,原料的供有保障。
此举为以点带面,向更大范围推广做出了示范,公司很注重与有关村签订收购协议,以诚信求发展。
③生产技术和市场比较成熟,近年的实践已积累一定经验,在改善设备的同时,进行技术多项创新,使公司的生产工艺属于同行业的先进水平,这为项目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④公司血灌粑富硒系列制品,改进技术,完善装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取得很好效果,产品的主要指标(富硒)达到国家标准。
⑤已有一支经过实践成长的职工队伍和有开创精神的管理力量。
(3)技术先进性
技术的先进性,集中反映在:
第一,科学地将血灌粑加工的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良好的传统配料比和技术,使产品独具特色,有极好的口感,品位高,经检测各项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合格。
同时把现代的真空包装和杀菌保鲜相结合,使整个生产运作得到了一个大的跨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样一个特色食品加工瓶颈技术的解决,为企业的发展插上了翅膀;第二,新产品富硒血灌粑的开发成功,使产品更富营养和保健的功能作用,实际上这是生物技术在血灌粑创作上的应用,要求的技术高,调控精准,从当前的情况看,是贵州省及至全国在血灌粑生产上为首创,正因为如此,是本产品树品牌创品牌的所在,成了本项目的闪光点;第三,通过经验总结,问题分析,改进技术,已形成生产加工的自动流水作业线,一改过去支离零散的作业方式,有利于生产全过程的卫生质量监控,奠定了产品质量体系建立的基础;第四,关键工序,通过技术工艺改进,实现洁净化的操作,这也是血灌粑生产上的一大进步,向食品的良好生产规程(GMP)要求靠近。
同时为企业ISO9000系列的认证创造了条件。
(4)经济合理性
项目技改和扩建之后,每年要新增约600吨的血灌粑系列产品,新增产值近1320万元,投资利润率36.8%,投资利税率88%,投资回收期2.7年,可带动原料基地300余户农民致富,新增就业人数50人,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良好,经济上是合理。
(5)环境评价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总体对环境无大的影响,有一定影响的是原料洗涤污水、锅炉废水、生活用水以锅炉噪音和烟尘。
污水经过技术处理可达标排放,采用安装消音设备以解决噪音污染,利用除尘设备克服烟尘问题。
以上问题的技术处理之后,均可达国家排放标准和要求,对大气环境及周边环境,均无大的影响。
2、论证结论
项目建设能较好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富硒梭罗贡米、生产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富硒血灌粑及其系列产品,摆脱了传统作访式的生产方式,把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提升产品加工的技术工艺水平,再通过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科技含量同时得到提高,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营养丰富、新穎的健康方便食品。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利用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逐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贮藏保鲜和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同时符合我省发展绿色产业和贵州特色经济方针。
项目达产(1000吨/年)具一定规模,每年可向市场特别缺硒地区提供较多的富硒特色食品或者特色方便熟食品,是对社会的一个贡献,且产业带动性较强,促进相关产业形成一个互动的格局,更好地为县城经济发展服务。
通过对产品、技术、市场、经济、资源等的综合分析,充分揭示项目很好,市场潜力大,技术工艺先进、成熟、可靠,终端产品独具特色,市场竞争力强,公司技术支撑实力强,研发能力强劲,使公司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随着公司的发展,为“三农”服务所作贡献就更大,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社会待业人员(包括下岗职工)就业相应越多。
综上,项目建设有其必要性,也有建设的可行性。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国家有关部委在2002年发布的《全国食品工业“十五”规划》指出,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程,也是永恒不衰的工业。
食品工业现代化和饮食水平反映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高低及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食品工业是我国人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其产值属于全国工业行业之首,是关于国计民生及关联农业、工业疏通领域的大产业。
食品工业能为农产品面向市场的后续加工产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因而对推进农业产业化作用巨大。
食品工业与农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相关。
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对带动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缓解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强化二元经济结构,进而提高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血灌粑是贵州十分有名气且颇具特色的食品,从现在的观点看,血灌粑属方便熟食品,又是极好的旅游产品,如果在包装上改进,也可叫其休闲(便捷)食品。
正因为这样,城里人、乡村人均可随时享用,可充饥,可细细品尝糍糯味。
而且当今新技术加工的血灌粑,就只有瓮安老满血灌粑了,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硒”无素。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广,人们食物结构的变化以及旅游发展和社会性闲假时间增多,血灌粑以方便休闲食品的“身份”进入人们平素生活之中,制作的技术在改进,用料配料增多,逐渐向工厂化生产方向发展,成了农产品加工的一技“新秀”。
紧紧围绕市场发展食品工业,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是提高我国传统食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坚持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提高食品工业整体水平,把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是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需要。
因此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机,利用好加大西部建设力度和资金投入的重大举措,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农业和食品工业,将是我国西部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贵州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极好机会。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加工设备、优良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机械、先进生物技术应用、有绝对安全性的食品添加剂生产、各种先进检验、检测手段的备有等,可以为项目建设搭建一个好的平台,在加工水平方面上一个新台阶,走出一条传统工艺现代化的路子。
并沿着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方向进发。
“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本项目的实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进行,与“三农”服务结合起来,与破解“三农”问题结合起来,抓好一个富硒血灌粑产品生产,带动一方农副产品的加工,因此,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传统技艺进行改造,开发出更多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精深加工制品,是项目建成后,需进一步努力的目标。
使两年前就提出的农产品的储藏、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被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的深远意义不断变为现实,同时也表明本项目的选项和提出符合国家发展的产业政策。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瓮安县位于贵州省中部,乌江中游,黔南州北部,介于东径107053’-107042’,北纬26053’-27030’之间,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点是夏短无酷暑,冬长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且雨热同季,土壤肥沃,其独特之处就是土地含硒,加之温和湿润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吸收和生长。
根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创建黔中生态公园县》中所提出的“打好老区牌,唱好特色歌”的精神,结合全县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瓮安县财政收入单一现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地方产业,培植新的财源,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延长产业链。
使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进一步得到加工增值,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目的。
为此,全县的主导产业结构和布局更为优化,粮食生产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了更大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随着农产品产量和品种种类增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放快,产供销、贸工农等社会化组织不断产生和发展,为从事多种经营的农户提供较为完整的社会化服务,有的地方通过农民专业协会,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入商贸市场,参与营销,极大增强了他们的商品意识,并随时了解市场信息,把生产与市场结合,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协会的努力和协调及时得到解决,龙头企业与农民生产的结合,采取“定单农业”方式或“购销合同”方式,把公司与农民的利益捆在一起,颇受农民群众欢迎。
为了企业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本项目选择在土壤含硒较丰富的平定营镇建设优质糯稻种植基地600亩,其中,每亩产优质糯米600斤,每100斤收购价2.3元。
年总销售收入83万元,由上平均实现年亩产值1380元,如果每一农户种的面积较大,他的收入也随之增大。
按照公司的规划,总产量达1000吨/年,目前的原料种植基地面积还需较大增加,“公司+基地+农户(专用协会)+科技”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就有了实施的基础。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采取多种积极措施,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村合理利用土地的改革,探索支农、扶贫新途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并加大项目基地建设的投入,采取省州扶贫资金支持,按县委王勤书记的指示,要选两个村分别建两个试验基地,以科技富硒糯米,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由此可见,项目建设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现状。
(1)瓮安县富硒优质农产品资源具明显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形势发展之需,是发展县城经济之需,是本项目建设的基本目标和良好基础。
(2)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更为服务于“三农”的需要。
目前农业产业化的形式发展尚需进一步下功夫,农产品以初级产品进入市场所占比率较大,很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承办单位进一步对农产资源及产品市场和生产等多方面情况作了调查分析,更确立了加大富硒农产品开发的力度,增加花色品种,满足消费者在饮食方面追求“天然、营养、卫生、方便”的需求,千方百计把更多的特色资源利用起来,助推项目发展。
(3)项目建设,拟进行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与生产相结合的办法,采用先进技术与传统加工结合的方式,标准化建设生产线,尽可按照农产品加工GMP要求执行,产品加工制作,采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真空包装技术、先进杀菌技术、防腐保鲜技术以及科学的配方技术等,在作示范推广的同时,武装了自己,既提高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也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4)紧紧围绕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在充分利用现有优势资源的同时,作好新的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好生态环境。
因此,项目建设中,要实施农产品生产的无公害种植技术,通过企业与农民密切结合,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按照市场启动,龙头拉动、产品带动、农户联动的方式运作,在开发特色资源时,抓好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把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向名、特、优制品加工转化,实施质量标准化控制,为该地食品加工企业做出表率,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让更多待业人员有就业的机会。
总之,通过项目实施,一个方面有利于“三农”问题的缓解和解决,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繁荣农村经济,造福于广大农民,一方面能使地方财政增收,拉动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利国利民利企业的好项目,建设甚为必要,意义深远。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瓮安县位于贵州省中部,乌江中游,黔南州北部。
东邻黄平、南接福泉,北界湄潭,东北靠余庆,西北抵遵义。
是全省位于高海拨的山区农业大县之一,国土面积1976平方公里,辖9镇,14乡,2636个村民组,总人口45.33万。
其中农业人口40.5万,耕地面积36.9万亩,主要农产品有粮食、烤烟、油菜籽和猪、羊、蚕、禽及水产品。
是全县科技工作先进县,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县,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县,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县,造林绿化先进县。
“十五”期末,全县11个支柱产业的相关指标和生产区域,规模、产值税利及带动农户的努力将会显著增强,比前五年生产总值量提高52%左右,产值增加1倍以上。
瓮安交通发达,省道马遵公路和久铜公路在县城成十字交叉,使该县成为黔中腹地连接川、渝、黔、湘、挂的交通枢纽,交通十分方便。
较优越的区域位置,为县城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2、自然资源状况:
瓮安县自然资源条件较好,海拨介于800-1300米之间,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特别是夏短无酷暑,冬长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雨热同季。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该县有磷肥、钾肥资源。
尤为独特的含硒土质面积较大,有利于作物生长和吸收。
气候条件,水利条件适应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使11种农业方面的支柱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3、社会经济状况
瓮安县国土面积1976Km2,总人口45.33万,其中农业人口40.5万。
耕地面积36.9万亩。
其中:
水浇地约17万亩,旱地约19.9万亩。
是我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优质烟叶和油菜生产基地县。
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思路概括为“稳粮示油、强牧抓烟,育林攻特,创牌增效”的十六字经济结构调整方针,在紧紧围绕市场抓结构调整,发展合同订单农业,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等方面迈出了强劲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11个支柱产业,各类农产品生产规模达382000吨,经营产值在原有基础上翻了1倍达到11.9亿元,上交税收8044万元,年产实现利润3.97亿元,并使10万农户、41万人,能有效增收人均344元。
农村结构调整逐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占32.16%、40.39%、28.45%。
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已增至18个,经营机制逐步变灵活,经营模式逐步多样化。
4、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
本项目建设所关联的产业,主要是富硒糯米,公司拟建示范种植基地20亩,以带动600亩优质原料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
对基地一律要求按无公害操作技术规范实施,并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做好有关工作,把良种良法结合,收获与新加工结合,保证原料质量。
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1、优质原料基地:
选在土壤含硒较为丰富的平定营镇,以建设优质富硒水稻(糯稻)原料基地。
2、加工厂选址:
在瓮安县城关镇——雍阳镇富水桥马遵公路绿食品工业园区内,距离贵阳170公里,遵义155公里,马场坪(火车站)66公里,拟征地5亩。
该园区内水、电使用有保障,地势平坦,地质条件较好,交通、通讯方便,适宜该项目建设。
二、项目实施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
为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扶持龙头企业开发生产以特色资源为原料的优质产品,围绕“三农”问题的缓解和较快解决,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县委和政府从投资建设的环境营造、基地建设、原料收购、财政扶持、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绿色通道、品牌创建等诸方面给予支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
鼓励各方面的人仕志士参加大开发大发展的事业中来。
2、资源优势
瓮安县由于自然气候、土壤等条件较好,早就是贵州粮食生产基地县,农产品丰富,劳动力资源富余较大,最为突出的相关富硒农产品的保障供给,为本项目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该地的水、电、煤等资源同样不错,是省内较多的县所不及的。
3、市场优势
本项目建设的良好条件之一,就是开发加工的富硒血灌粑既为产品的特色、亮点,同时又是产品的品牌和卖点,在广大消费者营养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今,凡属这类有保健功能的食品,都将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产品投放市场一年来的“探测”,市场优势强,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是极好的。
前面已有详述,在此简言。
4、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实施,有较好交通、通讯、运输、能源作支持,这些方面瓮安县都是有比较优势的,关键是要搞好各方面协调和配合,取得相互的了解和信任。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况
老满血灌粑食品有限公司县级优秀企业,建立于2007年,法人代表兼总经理郭世菊,是本项目血灌粑的研制者。
近年来,色、香、味俱佳的血灌粑,既能长期存放,又能保持新鲜美味,深受省内外广大消费者青昧,成了方便休闲食品之一秀,除省内市场外,广东、云南、四川等周边省市客商纷纷来电要求供货、订货,产品供不应求。
市场的发展,还处于作坊工生产的现状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日产几百公斤的产能必须尽快增大。
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公司提出了年产1000吨血灌粑的改扩建工程项目,同时选点建优质原料生产基地600亩,建2000m2新厂房一座,以及相适应的生产线一条。
此举的实现,不但满足市场的需要,还能接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50余人就业。
二、法人代表陈世菊简历
陈世菊,女,汉族,1975年5月23日生于瓮安县草塘镇上街村组,1982年9月-1988年9月在瓮安县草塘小学读书毕业。
1998-1991年在瓮安县草塘中学初中部读书毕业。
1991-1995年在家务农。
1995-2006年在草塘镇经营个体生意。
2006-2007年在瓮安县富水桥食品园区建厂生产,经营老满富硒血灌粑。
2007年12月在瓮安县工商局登记注册“瓮安县老满血灌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1、产品状况
项目建设的加工产品—理想的旅游美食,老满富硒血灌粑。
本项目的产品设计与生产,结合瓮安县的实际,公司自身的条件,较好掌握有关科技动态和成果,以及新技术工艺,先进包装材料和包装设备,消费者的心理和市场等情况后,经过认真分析,作出产品设计方案的。
项目的整体加工产品统称为老满富硒血灌粑及其系列产品,以糯米为主料制成的产品是主导产品,要占总产量的60%左右。
“老满富硒血灌粑”是贵州血灌粑中的一绝,历史悠久,工艺讲究,秉承历史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并不断推陈出新,富硒血灌粑仍是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色泽暗红,软绵糍糯,咸而不腻清香可口,包装精美,保质期长,安全卫生,食品便捷。
所用原材料为优质富硒糯米、猪肉、猪血、猪大肠、花椒、盐、料酒、冰糖、生妻、鸡精等,产品营养丰富,经专家指导,将血灌粑中的硒的含量调控到0.2~0.5豪克/千克,常食利于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胆固醇含量,对肠道疾病与癌症的预防具有积极作用达到补硒保健之目的。
硒,营养学家称为“生命火种”,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免疫调节功能,在防癌、驱铅、抗氟中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是人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必须微量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组织和器官之中,大脑、心脏、肾脏、肝脏、肺脏等人体重要器官,都需要一定量的硒,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人体健康。
硒在人体中分布不一,以人体脏器的含硒量最高,全世界有42个国家缺硒,我国是一个严重缺硒的国家,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启东地区是鱼米之乡,经济发达,但长期以来这里的人肝癌、肺癌发病率极高,发病原因不清楚,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专家经14年研究,终于找出原因,原来是这里的水、土壤、粮食中缺少一种元素“硒”,生活在该地的人们,体内硒含量特低,而体内缺硒者易被肝炎、病毒传染,除此,体内长期缺硒的肝炎患者转化为肝癌病人的危险是其它人群的202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硒可以使肝炎病的病情好转,使肝炎病人发生癌症的比例大大降低。
专家认为,即使在不缺硒的周边地区,人们适量补充硒元素,对预防肝癌、肝炎也是大有益处的,而猪血具有解毒清肠、美容补血的功效,是药物不能比的,营养成份有B2、维C、蛋白质、铁、锌、钙、锰等,其中锌铜等微量元素,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及抗衰老作用,所富含的卵磷脂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等疗效。
项目建设要是都靠该县平定营镇出产的糯米生产富硒血灌粑,尚不能达到富硒食品的标准(偏低)。
因此,必须采用生物技术来解决,进行营养诱导处理,技术含量较高,调控要求较严,是一般传统工艺不能达到的。
本项目的产品开发,除主导产品富硒血灌粑,还有其他的品种,也就是项目产品今后的开发生产是多品种、多口味的系列制品,包装的规格如下:
大包装:
每包2000千克、1000千克。
小包装有:
400克、200克、150克属旅游休闲系列包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