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六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39724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六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六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六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六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六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六章.docx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六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六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六章.docx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六章

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自测题

、已知交流负反馈由四种组态: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B)。

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C)。

3•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A)。

4•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D)。

二、判断图T6.2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并求出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

下的电压放大倍数Af或Ausf。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C)

图T6.2

(d)

解:

图(a)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

UfR1R3UoGRlRiR2R3r

大倍数分别为:

Fui;AUfRl。

io尺+民+只3UiUf&R3

式中Rl为电流表的等效电阻。

图(b)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

大倍数分别为:

Fiu

If

Uo

UoUoUoR2

=Ri=——uihRIfRiRi

图(c)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

大倍数分别为:

Fu^UO=1

UF

图(d)所示电路中引入了正反馈。

uiui

三、电路如图T6.3所示。

10kQ

Rro―CZI-iokn

图T6.3

⑴正确接入信号源和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

⑵若AJUo=20,则Rf应取多少千欧?

Ui

解:

⑴应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如解图T6.3所示。

Rf小

⑵因Au:

1-=20,故Rf=190k'」。

Ri

解图T6.3

四、已知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T6.4所示,反馈网络由

纯电阻组成。

试问:

若要求电路稳定工作,即不产生自激振荡,则反馈系数的上限值为多少分贝?

简述理由。

解:

因为fH=105Hz时,20lgA=40dB,a--180o;为使此时20lgAuF:

0,则需,20lgFc*0dB,即F<10^。

习题

6.1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B)。

A.无信号源B.无反馈通路C.无电源D.无负载

而所谓闭环是指(B)

A.考虑信号源内阻B.存在反馈通路C•接入电源D•接入负载

⑵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D),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A.输入电阻增大B.输出量增大C.净输入量增大D.净输入量减小

(3)直流负反馈是指(C)。

A.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

B.只有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在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4)交流负反馈是指(C)。

A.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

B.只有放大交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在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5)为了实现下列目的,应引入

A.直流反馈B.交流反馈

1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A);

2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B);

3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应引入(B);

4抑制温漂,应引入(A);

5展宽频带,应引入(B)。

6.2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A.电压B.电流C.串联D.并联

(1)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引入(A)负反馈;

(2)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引入(B)负反馈;

(3)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C)负反馈;

⑷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D)负反馈;

(5)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B)负反馈;

(6)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A)负反馈;

6.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X表示判断结果填入括号内。

(1)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X

(2)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引入的负反馈越强,电路的放大倍数也就越稳定。

(X

(3)反馈量仅仅决定于输出量。

(V)

⑷既然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那么必然稳定输出电压。

(X

6.4判断图P6.4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h)

图P6.4

解:

图(a)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直流负反馈。

图(b)所示电路中引入了交、直流正反馈。

图(c)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直流负反馈。

图(d)、(e)、(f)、(g)、(h)所示各电路中均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6.5电路如图P6.5所示,要求同题6.4。

(b)

(a)

 

(c)

(d)

(f)

(e)

图P6.5

解:

图(a)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图(b)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图(c)所示电路中通过Rs引入直流负反馈;通过Rs、C2和Ri、R并联引入交流负反馈;通过C2、Rg引入交流正反馈。

图(d)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图(e)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图⑴所示电路中通过R3和R7引入直流负反馈,通过R4引入交、直流负反馈。

6.6分别判断图6.4(d)~(h)所示各电路中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并计算它们的反馈系数。

解:

各电路中引入交流负反馈的组态及反馈系数分别如下:

(d)电流并联负反馈:

Fh-iF/i。

=1

(e)

电压串联负反馈

:

Fuu=Uf/UoR.R2

Ri

(f)

电压串联负反馈

:

Fuu二Uf/Uo=1

(g)

电压串联负反馈

:

Fuu二Uf/Uo

Ri

(h)

电压串联负反馈

:

Fuu=Uf/Uo

Ri

R■R3

6.7分别判断图

P6.5(a)、(b)、(e)、(f)所示各电路中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

解:

(a)电压并联负反馈;(b)电压串联负反馈;(e)电流并联负反馈;⑴电流串联负反馈。

6.8

分别估算图6.4(d)~(h)所示各电路在理想运放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解:

各电路在理想运放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如下:

(d)

电流并联负反馈:

Af

UoIoRlIoR_

_Ui

NrilfR一r

(e)

电压串联负反馈:

Auf

Uo

(f)

电压串联负反馈:

Auf

(g)

电压串联负反馈

Auf

(h)

电压串联负反馈

Auf

6.9分别估算图6.5数。

⑻、

.AiR

UiUfRi

(b)、

¥=1色

UfRi

(e)、(f)所示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

解:

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如下:

(a)电压并联负反馈:

Uo

IiRs

Rf

st—

Rs

(b)电压串联负反馈:

■(诗

 

(e)电流并联负反馈:

AUo1。

侃〃尺)(1R〃Rl

"UsllfR_(R2)Rs

uUr2iR-r2RT^9"0

(f)电流串联负反馈:

R2R9

R?

RtRg

AUf

Uo

|Io(R7//&//Rl)

Uf

(R2RtR)(R7〃R8〃Rl)

R2R

 

6.10电路如图P6.10所示,已知集成运放为理想运放,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土14V。

空:

电路引入了电压串联(填入反馈组态)交流负反馈,电路的输入电阻趋近于无穷大

电压放大倍数AU^.:

uO^:

u1:

“11。

设U|=1V,贝yUo=nV;若R1开路,

则Uo变为1V;若Ri短路,则Uo变为_14_V;

若R?

开路,则Uo变为_14_V;若R?

短路,

则Uo变为1V。

6.11已知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A=105,F=2X10-3。

试问:

(1)Af=?

(2)若A的相对变化率为

20%,则Af的相对变化率为多少?

解:

⑴因为AF=200>>1,所以:

Af

⑵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可知:

dAf

1dA

Af

CFT】1o5210;20%0.1%

 

6.12已知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f=20,其基本放大电路的

电压放大倍数Au的相对变化率为10%,Auf的相对变化率小于0.1%,试问F和Au各为多

少?

解:

由dA

Af

1AFA

dA,得:

1AF

=於/吩=10%/0.1%=1001。

(属深度负反馈)

AAf

所以:

F—=-0.05。

Af20

由以上两式可得:

A-AF:

100=2000

F0.05

4

6.13已知负反馈放大电路的

10

(1右(1j

护2

反馈系数的上限值为多少?

试分析:

为了使放大电路能够稳定工作(即不产生自激振荡)

解:

根据放大倍数表达式可知,放大电路高频段有三个截止频率分别为

45

fL1=10Hz,fL2二fL3=10Hz

因为fL2二fL3=10fL1,所以,在f二fL2二心=1。

'HZ时,A约为60dB,附加相移约为-180°,为了使f二fL2二fL3时的20lgAF小于0dB,即不满足自激振荡的幅值条件,反馈系数20lgF,的上限值应为-60dB,即F的上限值为10-3。

6.14以集成运放作为放大电路,引入合适的负反馈,分别达到下列目的,要求画出电路

图来。

(1)实现电流一电压转换电路;

(2)实现电压一电流转换电路

(3)实现输入电阻高、输出电压稳定的电压放大电路;

(4)实现输入电阻低、输出电流稳定的电流放大电路。

(c)

(d)

解:

可实现题目⑴⑵⑶⑷要求的参考电路分别如解图P6.14⑻(b)(c)(d)所示。

解图P6.14

6.15电路如图P6.15所示。

(1)试通过电阻引入合适的交流负反馈,使输入电压ui转换成稳定的输出电流h;

(2)若山=0~5V时,iL=0~10mA,则反馈电阻Rf应取多少?

图P6.15

解:

(1)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通过电阻Rf将三极管的发射极与T2管的栅极连接起来,如解图P6.15所示。

1

⑵首先求解F,再根据AfJ求解Rf。

Fui

Uf

iO

RRf

RRfR

A丄•.丄RfR6

iuf

UiFui

RiRf

 

代入数据

=18.5k1-1

10Rf1乞迎mA),所以Rf

101.55(V)

6.16图P6.16(a)所示放大电路AF的波特图如图(b)所示。

(1)判断该电路是否会产生自激振荡?

简述理由。

(2)若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则应采取什么措施消振?

要求在图(a)中画出来。

(3)若仅有一个50pF电容,分别接在三个三极管的基极和地之间均未能消振,则将其接

在何处有可能消振?

为什么?

(a)(b)

图P6.16

解:

(1)电路一定会产生自激振荡。

因为在f=103Hz时,附加相移为-45°;在f=104Hz

时,附加相移为-135°;在f=105Hz时,附加相移为-225°。

因此附加相移为-180°的频率在104Hz~105Hz之间,此时AF0,故一定会产生自激振荡。

(2)可在晶体管T2的基极与地之间加消振电容。

(注:

方法不唯一)

(3)可在晶体管T2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加消振电容。

因为根据密勒定理,等效在基极与地之间的电容比实际电容大得多,因此容易消振。

6.17试分析如图P6.17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正反馈(即构成自举电路),如有,则

在电路中标出,并简述正反馈起什么作用。

设电路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a)

(b)

图P6.17

解:

图(a)所示电路中通过图(b)所示电路中通过

C2、R3引入了正反馈,作用是提高输入电阻,改善跟随特性。

C2、R3引入了正反馈,作用是提高第二级跟随范围,增大放

大倍数,使输出的正方向电压有可能高于电源电压。

6.18在图P6.18所示电路中,已知A为电流反馈型集成运放,试问:

(1)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2)上限截止频率。

解图P6.18

解:

画出图P6.18所示电路中集成运放的等效电路如解图P6.18所示。

因为r°很小,

反相输入端电位为:

Un二Ui-|"°Ui

将集成运放的内部电路替换为教材中图6.7.5所示电路(参阅P310~P311),

而I」,旦.g』n(RRf)卫

iRRfRRfRf

Ui(RRJ

RRf

Rf

二jcU。

Uo(

Rf

UiRRf)冬―RRf—

即:

••

(1)Au"•色;

(2)上限截止频率为:

R

1

2二RfC

6.19测试NPN型晶体管穿透电流的电路如图P6.19所示。

(1)电路中引入了哪种反馈?

测试晶体管穿透电流的原理是什么?

(2)

选择合适的R,在Multisim环境下测试晶体管的穿透电流。

图P6.19

解:

(1)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图中可见,Ice。

=If二-

R

(2)由于小功率管的|CEO在yA数量级,R的选择范围应在几百kQ数量级。

补充1.电路如补图P6.1所示,试说明电路引入的是共模负反馈,即反馈仅对共模信号起作用。

补图P6.1

解:

若UB1=UB2增大,则产生下列过程:

UB1=UB2一Uc1=Uc2(UB4=UB5匸)一:

E4二iE5「UR^(UB3^)ric3―UR1-

说明电路对共模信号有负反馈作用。

补充2.电路如补图P6.2所示。

试问:

若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作为输入电压,则当

R2的滑动端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Uo的调节范围为多少?

 

补图P6.2

解:

Uo的调节范围约为

RiR2艮

RR2

Uz

RR2R3

R

Uz

即R1R2R3

6V

RR2R3

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