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销学角度.docx
《从营销学角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营销学角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营销学角度
从营销学角度
————————————————————————————————作者:
————————————————————————————————日期:
首先需要声明一下,这个主题如果认真地展开其实是可以写成学术类论文的,但是本人显然没有抱着这个目的。
因此,这篇文章基本上一是源自作者工作之余对多年前市场营销专业所学知识的技痒难忍,二也是源自多年来对华语乐坛的一些观察,实在忍不住吐槽,顺便想帮助喜好流行音乐的大家看懂一些音乐背后的东东。
所以,部分地方不太专业,关于歌手的资料也只能做到尽量不背离事实而不能保证完全准确。
另外,不要找作者要Reference,作者不打算发SCI,只是娱乐下而已。
另外,在以下文字中,《中国好声音》并不是讨论的核心内容,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完全是并列的关系,作者更多地还是希望爱好音乐的同学们能够了解一些在歌手背后,商业利益的推手大致上是怎样运作的,从而大概了解在每一个可能让自己不爽的现象发生的时候,大体上是谁在主使,好让批评和评判都稍微地趋向理性一些。
好的,接下来,进入正题。
由于前半部分的列举论述比较长,如果你急切地想看到关于中国好声音的内容,请你迅速地往下翻,一直翻到有两行非常大字体的字出现为止。
《中国好声音》开播两个月以来,保持着很不错的收视率,尽管也备受争议但在决赛就要揭晓答案的现在,可以断定中国好声音已经取得了成功,对于谁将拿到桂冠,谁怎么就莫名地晋级被莫名地淘汰,大家一定都有话要说。
不过作者认为此事实在说来话长,那么不妨先抛开《中国好声音》不谈,先谈谈怎样培养歌坛的新人。
流行音乐界每个新人的出道,总的来说有以下四种方式。
第一,通过唱片公司内部选拔或小型选秀节目/歌唱比赛推出。
这是最为经典也最为传统的选新人推新人的方式。
所谓内部选拔,可以是唱片公司发出英雄召集令,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海选,将其中佼佼者选入自己公司然后进行包装,也可以是走访音乐学校或者酒吧之类人才可能聚集的地方,或在娱乐圈其他领域进行观察(以上途径在后来都慢慢变为利用网络),通过“星探”发现可塑之才,把目标对象招揽到自己旗下然后开始培养。
但内部选拔对唱片公司的要求较高,要么得自己组织选拔赛,要么得付出大量人力,实在不够经济,所以,通过小型选秀节目或者歌唱比赛来发现新人,无疑是一种快捷简便的办法。
在比赛中,唱片公司以观众身份出现,能够较为详细全面地观察歌手,在观察成熟以后,再“领人”,把握就会增大很多。
在华语乐坛的鼎盛时期,也就是1999-2006年这段时间,我们熟知的主流一线歌手,大多数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出道。
孙燕姿是被星探李伟菘(这个人也是改变华语歌坛的大师级推手之一)发现的,陶喆是被王治平(著名制作人,王若琳的老爸)发现的,谢霆锋也算得上是通过内部选拔的方式出道,周杰伦、梁静茹、林俊杰、张惠妹、蔡健雅、吴克群、萧亚轩、容祖儿、张韶涵、S.H.E、F.I.R.等歌手,都是通过歌唱比赛的方式,得到赏识并被发掘的。
此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由于包装程度宣传力度的限制,歌唱比赛的影响力有限,新人歌手的知名度较低,但在这个前提下,听众对新人歌手就充满着强烈的新鲜感。
对于新人歌手来说,即使没有正面的认可,没有负面消息和争议也绝对是十足珍贵的有利条件。
一张白纸的形象,很多时候比小有名气更适合包装,尤其是歌手的歌曲质量了得的时候。
日本天后宇多田光出道时,前两张专辑中甚至没有出现歌手的形象,由于音乐水准甚高,听众对歌手的期待不断增长,使得当时的单曲销量大到惊人,尽管大家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名叫UtadaHikaru的歌手长什么样子,这都是拜新鲜感所赐。
而在台湾流行音乐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年份即民国89年(2000),大量新人井喷式地出现,由于个个唱功了得,音乐风格多样,更是让听众大呼过瘾,尽管这些新人,绝大多数都在出道前默默无闻。
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包装方式对唱片公司有着很高的要求(尤其当新人是偶像歌手)。
这种新人的推出必须由高水准的音乐作为保证。
由于必须控制前期宣传的力度,新人歌手的第一张专辑至关重要,是宣传的重中之重,几乎是必须一炮打响,主打歌有高辨识度并且能被广为传唱,这样对唱片公司来说才算成功。
这种包装方式,决定了唱片公司要付出很大的辛劳,并且辛劳程度和回报绝对成正比。
这也就大概可以说明为什么会有1999-2006年的华语流行音乐盛世,因为这样的运作过程,到头来都是良性的循环。
而此种包装方式的缺点,自然也就是投入巨大,有时难收全功。
另外,随着歌手的知名度提高,认可程度上升,再加上同一批创作人不太可能保证连续多年的高效,专辑质量会逐渐下降,甚至可能出现后来作品无法超越第一张专辑的情况。
所以,在唱片市场萎缩的大背景下,唱片公司自然为了生计不得不急功近利,从前那种多年磨一剑只为打造一张惊世专辑的做法显得越来越不切实际。
浮躁的环境,决定了这种包装方式已经不再是主流,被唱片公司逐渐摒弃。
不过在今天,这种推新人的方法仍不过时,因为有唱作歌手的存在。
所以2006年以后以此种方式推出的新人,绝大多数都是唱作歌手,比如方大同、蔡旻佑、韦礼安、张悬等。
这些新人的实力和包装效果,都不能跟从前那批新星们相比,但他们中成功的例子仍然很多。
而在歌手平均水准偏低的大陆,这种培养方式仍然复杂而有效,常石磊、谭维维、姚贝娜,都是这种深藏不露的包装方式的代表人物。
但有这种耐心的内地唱片公司不多,此类歌手很多都有部队文工团背景,或是美声唱法or民族唱法转行,唱片公司自己培养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第二,通过大型选秀节目/歌唱比赛推出。
我们无法给选秀节目或歌唱比赛的规模做出明确的定义,因此只能给出大概的界定。
大型的选秀节目或歌唱比赛不但要有每年都办、覆盖面广、前期宣传狂轰滥炸的特质,而且还要具备足够浓重的商业气息,以及赛事娱乐化的特点。
具体说来,小型选秀节目或歌唱比赛,或者只召集特定的人群参加,或者只是挂靠在某个娱乐节目名下,或者指向的范围有限,比如大学生、民谣歌手、摇滚歌手、草根歌手等。
宣传的攻势有限,运用的传播媒介较少,并且一般不承诺第一名或前几名直接签约唱片公司。
而大型选秀节目或歌唱比赛,不但要形成规模,而且在宣传力度上要大大增加,开赛前即开始在公众传媒上发声,同时一般都会强化冠名权企业的广告,在冠军产生前先让赞助商深入人心(蒙牛酸酸乳快乐中国超级女生、步步高音乐手机快乐男生、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等等,例子太多)。
或者,强调其权威性,如超级星光大道,或者,强调其高端,如声动亚洲、中国好声音。
当然,更重要的特征,就是多少背离纯歌唱比赛的本质,人为制造看点和本来可能不出现的情节与变数,让歌唱比赛实际上变成剧集,推出新人的同时,也起到娱乐大众的作用。
前面说到,鉴于唱片市场的现状,大型选秀节目/歌唱比赛,为唱片公司提供了极好的发掘新人的机会。
唱片公司的浮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给每个新人都提供自己全程培养的待遇,他们更喜欢快速成材的摇钱树。
在大型选秀节目/歌唱比赛的过程中,节目组和评委会对选手进行一定程度的培训,另外选手也能快速积累声音的辨识度和个人名气。
当冠军决出的时刻,只要不跌出前三名,有时候如果歌手自身特点十分鲜明或者已经颇受好评,即使跌出前十也不会影响日后的发展(试想一下,小型选秀/歌唱比赛里如果在前五名开外,再要得到星探赏识可就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了)。
唱片公司接下来要做的事变得简单,就是:
看中自己要的歌手→签走→对已经有基础的半成品进行加工→投放市场。
如果新人唱功了得又在比赛中被广为认可,那么专辑在做出来之前也注定了会有足够的人捧场。
这个前提有好处也有坏处。
坏处是专辑制作团队的压力会降低,反正只要过得去,总有人肯花钱买专辑排长队买演唱会的票,听众可能很难等来一张能给自己带来惊喜或者感动的专辑。
而好处在于,唱片公司对新人的宣传可以轻车熟路,节省原本需要付出的这部分力量,可以把大量精力放在音乐层面,从而实现对新人特点的全面剖析,有助于新人的提升和后续的包装。
此种包装方式的优点显而易见。
而缺点则主要体现在,这样的新人出道方式较为公开和高调,可能会引起较多的争议。
而且这种争议几乎是完全不可控的,因为在节目中,歌手是被节目组牵着走的,非议和批评来得可能很没来由。
一旦听众对新人有了某种特定的评价,后期的包装可能难以扭转,这也算是唱片公司最担心的风险。
此种包装方式的代表人物,台湾有萧敬腾、林宥嘉、杨宗纬、梁文音、徐佳莹、胡夏等,大陆有张靓颖、周笔畅、李宇春、王啸坤、张杰、薛之谦、Bobo等。
可以看出,这种包装不限于新人是实力派还是偶像派。
第三,通过独立厂牌推出&以独立音乐人方式推出。
作者对独立音乐人和独立厂牌的具体概念其实不是特别清楚,这一部分也就不细讲,各位只需要知道有这么一种途径就好。
大致上指的就是有才华的音乐人自己创造品牌,自己把自己推向市场,或者挂靠在制作人名下以小制作的方式出道,又或者是自己制作而唱片公司只负责发行。
钟成虎工作室推出的陈绮贞(陈绮贞第一次出道的情况过于特殊,那段历史太坑爹可以忽略了),林暐哲工作室推出的苏打绿,以及苏见信时期的信乐团等,都是这种类型的新人。
在2008年,小清新跻身主流音乐阵营之后,独立厂牌&独立音乐人的优点开始显示出来。
即使再小众,只要能成为精英,自然有发展的前途。
而网络歌手的大量蹿红,也为这种方式的存在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总的来说,独立厂牌&独立音乐人的出道形式,覆盖面主要局限在摇滚、民谣等领域。
在大陆,一干摇滚精英们自然属于这个行列。
不过流行音乐里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牛奶咖啡(代表作《越长大越孤单》),比如邵夷贝。
而在台湾,除了陈绮贞、苏打绿和卢广仲,黑暗系女王陈珊妮、PUB女王黄小琥、民谣才子林一峰也是以这样的方式出道的。
我们可能一时想不起哪些优秀的歌手是以独立音乐人的身份出道的,但在小清新和小众渐成气候的今天,这种新人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这种包装的优点是只要有才华,不用局限于形式,很容易得到听众的认可,缺点是由于缺乏唱片公司强大的后盾做支持,宣传推广方面的劣势太明显,金字塔的塔基很大而塔尖很小。
一般来说,已经小有名气的歌手可能选择独立,而有勇气以此种身份进军歌坛的新人还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第四,幕后音乐人走到台前。
从第四条开始的出道方式已经可以列入非常规一类了。
在正版CD尚有市场的时代,唱功出色的幕后音乐人可以借用CD的影响力走到台前。
尽管听众们即使买了正版CD,也不一定会去关注作词作曲编曲和声制作人到底是谁,但这种新人在出碟时,可以凭借音乐成就或才华方面的宣传打动听众,如果再能找来当红歌手合作一两曲,很快就能被听众熟知。
唱片公司对这类新人的培训基本上不用花费额外的成本,怎样包装也非常清楚,不过,一来是因为术业有专攻,很多音乐人虽然堪称音乐方面的天才,唱功却没什么天分,二来是因为一个出色幕后音乐人吸金能力和一般歌手比完全不落下风,所以这种类型的新人也很少。
而在音乐消费日趋快餐化的今天,这种毫无“群众基础”的新人出道,是要冒一定风险的。
这类新人中的代表人物也是最成功的当属2009年金曲奖最佳新人奖得主萧贺硕,这位孙燕姿幕后团队里的才女,如果早出道几年完全有大红的可能,但很可惜的是她赶上了浮躁的时代,因为不够漂亮,包装潜力收到了影响,导致两张专辑质量上乘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
这也是这类新人的尴尬所在。
而以潘玮柏导师头衔出道的纪佳松,则明显是充分利用了外形上的优势,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这是个怀才不遇已成为普遍的时代,推这种新人,唱片公司真的需要很大的魄力,不是佼佼者断不敢轻易推出。
这也是这类新人的代表只有以上二位的原因。
第五,演而优则唱。
这类新人可以分成两种。
第一种,是以歌手的身份出道,但始终没在音乐上得到提携的机会或者难以崭露头角,只好转向娱乐圈其他领域,待声名鹊起之后,再重新在音乐上有所建树。
大陆著名的话剧花旦袁泉,影视小天后江一燕,以及新势力演员代表之一的王珞丹,实际上都是以歌手的身份踏进娱乐圈的,但江一燕2006年的首张专辑实在惨淡,袁泉更是签约六年没得到发片机会,王珞丹则干脆被雪藏(王珞丹就是前面提到的纪佳松发现的,有些同学可能还记得潘玮柏06年的专辑里有王珞丹的参与)。
前两人都是等到红了以后,才让人了解到原来是歌手。
这种新人一般底子过硬,又有影响力的基础,唱片公司可以推出得相当放心。
不过,这种方式属于阴差阳错,可遇而不可求,实在无法刻意安排,只能算随机事件。
第二种,就是无任何音乐背景,纯粹只是因为演艺方面(也可以是主持、文学等方面)的成就,对嗓音比较自信或者唱片公司想利用其吸金,将其作为音乐界新人推出。
但这种新人很少有真正具备硬实力的,唱片公司大多数并没有长期开发的打算,要么只是为了让其过一次当歌手的瘾,要么就是利用新人在一定时间内爆红的人气大捞一笔了事。
这样的新人,大都属于短期一次投资或者赌博式投资,唱片公司愿意潜心开发这种新人的可能性实在是有点小。
大陆此类新人的代表有陆毅、陈好、黄晓明、陈坤、周迅、杨幂等(这里仅列出唱功不那么惨的)。
赵薇实际上也是演而优则唱,但她很难得地做到了在演唱方面的成功。
台湾此类新人的代表有郑元畅、阮经天、林依晨、柯震东等。
当然,这类新人有一位极为出色的典范,这个人可以毫无争议地傲视同类所有的歌手,她就是莫文蔚。
第六,“老新人”。
这种推新人的方式理解起来最为简单,一般就是通过拆分多人组合,包装其单飞成员,或者让多人组合“独立不解散”的方法来实现。
这完全是一种炒冷饭的推介形式。
近几年又出现了一种情况,即歌手重组,比如吴建豪安七炫的Scandle组合、“纵贯线”等,但以上组合一般都是短期存在的,因此此种情况不在这里讨论。
凭借歌手原来积累的人气,唱片公司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冷却时间也缩减到最短。
这种新人除了可能带来审美疲劳以外,并没有明显的致命伤。
但需要防止出现的情况是,如果先前组合的解散很难被听众所接受,那么单飞新人的前途会大受影响。
这类新人的代表,在国外有因FinK.L解散而单飞的李孝利,在港台有蔡卓妍、田馥甄、林志炫、光良&品冠、苏见信、F.IR.阿沁,内地则有李健、付辛博、井柏然、韩庚等。
总的来说,这类新人要想成功,除了避免上一段出现的情况,还要注意的就是自身风格一定要有突破,要能够给听众制造惊喜。
田Hebe的成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唱片公司推出这样的新人时,一定要对新的风格胸有成竹然后再出手。
第七,在国外出道。
由于国外的流行音乐水平一般高于国内,选择这种出道方式的新人一般都是功夫了得。
韩庚、张力尹、宋茜在韩国出道,徐若瑄、阿兰达瓦卓玛、刘亦菲、李纯&钱琳在日本出道,曲婉婷在加拿大出道。
以上几位中除了刘亦菲实力稍逊,其他几位拿到国内来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如果这种出道是中国唱片公司与国外的合作,那么此类新人在国外的时间里唱片公司最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认清歌手的特点,并准备好数量可观的有水准的国语音乐。
因为一个华人歌手在日本韩国这样流行音乐已经十分成熟的国家,很难混成天王天后,最终还是要回到国内,回国后的二度包装至关重要。
假如歌手在国外闯出了名气,回国后专辑质量却下降,原来的特点却没有能继续发挥,那么之前的努力就将一点一点被消耗掉。
唱片公司推出这样的新人,更看重的是长期企划。
好的,接下来,作者终于要讲《中国好声音》了!
都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啊!
大家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就在下面了!
让大家久等不好意思!
《中国好声音》的出现,和华语乐坛目前的形势有很大的关系。
试想一下,你心中满意的新人歌手是谁?
当林宥嘉、萧敬腾、徐佳莹这一代让大家惊喜的好声音已经悄悄出了第三张第四张专辑的时候,是不是发现新人突然断了档?
你也许觉得他们还是新人,但他们最晚也已经在2009年作为新人出道了。
OK,你想起了邓紫棋,想起了胡夏,想起了田Hebe,想起了郁可唯,那么还有呢?
是不是觉得能值得赞许的新人真的寥寥无几?
是不是你的播放收藏夹里,已经很久没有新的歌手出现了?
是的,2010年和2011年,鉴于唱片市场持续的不景气,唱片公司把银子花在了能最大限度带来收益的地方,让已经成名的歌手不断开演唱会巡演,因为这种赚钱方式比起宣传唱片,要来得快多了。
但同时,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带来的结果就是歌坛新人实在难产。
看一看2011年最佳新人的候选名单,获奖呼声最高的仍然是前面提到的那些“老新人”们。
换言之,确实很久没有出新人了(当然你要说Olivia和李佳薇不错我也不会拦着你XD)。
可是我们也清楚,诺大的中国,功底了得的歌手有千千万万,他们都在等待出名的机会。
同时,尽管唱片市场缩水严重,但流行音乐的市场没有衰退,两年没有怎么推新人,用营销学的术语说,市场准入的门槛已经被降低,原先饱和的市场中已经出现了空隙,新来者已经有条件进入了。
总结起来就是,目前的市场状况,推上一批新人,不愁他们吃不饱。
那么,如前文所说,既然大型选秀类节目/歌唱比赛可以快速地推出新人(见前文的“第2类出道方式”和“第6类出道方式”),那么大家就来搞一次好了。
时机成熟不成熟呢?
OK,继续回顾2011年。
这一年,除了超级星光大道,有什么你熟悉的选秀节目么?
湖南卫视不出手,快男快女暂停,东方卫视不出手,雪碧再没给赞助,别的,花儿朵朵知名度实在打不开,星光大道已成闹剧,唯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中国达人秀》,还不是纯粹的音乐类节目。
所以说,《中国好声音》推出的时机,绝对是成熟的。
大众需要一个选秀节目来找找开心,来听听好歌,顺便,期待一下新人,满足满足这两年被积攒起来的略微空虚的感觉。
接下来就又要用到营销学的概念,即消费者心理学。
中国(包括台湾)第一个大型选秀节目,2004年的超级女声第一季开始到现在已经多年,观众对选秀节目的套路已经大致清楚。
那么,怎样去迎合大众的胃口,去给大众惊喜?
音乐可以细分为很多方面。
而在过去的选秀节目中,那种中规中矩的情歌歌手、说唱歌手一般都是主角。
既然要勾起大众的新鲜感,就要把从前的配角拉到前台来。
那么这一类歌手是什么呢?
就是具有爆发力的、模仿欧美唱法的歌手,特别是女歌手。
回想一下,从四强的吴莫愁、吉克隽逸,到32强的袁娅维、郑虹、金池、王韵壹、大山甚至在大家口中好评不多的丁丁,基本上都走的是这个路数(王韵壹是爵士唱法,但绝对可以归结到这一类),而在整个《中国好声音》的过程当中,你听到哪个女歌手用温婉深情的套路唱国语慢歌了么?
你听到哪个女歌手带给你回味悠长的感觉了呢?
哦,张玉霞是,所以她早早被淘汰了啊。
而男歌手要模仿欧美式唱法有点困难,那怎么办呢?
很简单,那就把嗓音独特作为评判的标准好了,另外,摇滚和张扬一点(梁博,张玮),或者妖媚一点(不用看,作者就是在说丁少华和邹宏宇哈哈),也必须是考量的标准。
看看16强和4强的名单,大概节目组就是这么想的。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准确地抓住了市场细分,并成功地加以开发。
一个市场细分,在开发前我们可能认为它毫无潜力可挖,但只要正确把握住了消费者的心态,它的增长就有可能非常可怕。
一开始也有担心,觉得《中国好声音》的歌手们缺乏深情淡定型的演唱,声线都偏向厚重,抒情的感觉实在不够到位,会不会让人觉得很躁。
但当大家享受甚至痴迷于每一个成功的翻唱的时候,很多人都发现自己的担心多余了。
那么套路选对了,就要开始具体运作了。
怎么决定歌手的去留呢?
让我们先进一段广告……
呃,上一段是开玩笑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次的广告多到让人发指,以至于有人说好声音的最终冠军应该是加多宝?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赞助商给节目组加了码,节目组不得不承受。
为什么有这种现象?
因为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赞助商的日子到现在也没好过起来。
赞助商也不傻,基本上都发现了《中国好声音》绝对可以收视飙升,自然要利用这个机会大赚一把,所以他们必然会要求节目组和电视台,广告绝对要保证时间。
同样,《中国好声音》不是面向草根的选秀而是精英选秀,能通过盲审的歌手,全都是身经百战,参加过无数选秀,不少出过专辑的主儿,还有好多直接就是音乐圈内人。
在中国这样一个关系社会,要想出名,只靠努力是不够的,机遇需要用人际方面的行动来争取。
可是大家各有各的背景,各有各的后台,当然是纷纷要求节目组能把自己推上去。
节目组就要犯难了,人人都要求“照顾一下”,可是比赛就总得有人淘汰,怎么权衡呢?
于是,中国好声音决定采用的办法是,用尽各种方式,将尽可能多的新人给予足够的宣传和炒作,力争实现商业价值总收益的最大化。
具体的行动策略是,用所有手段,让盲审通过的所有选手都有出名的可能。
推红的歌手越多,能感激《中国好声音》的歌手就越多,推出的新人越多,唱片公司就越高兴(又省了一大笔培养和宣传经费),赞助商利用新人吸金的可能性也越多。
这些汇合在一起,两情相悦,哦不对,是四家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所以《中国好声音》就产生了以下的倾向:
当你小有名气,或是已经得到认可,但不是节目组心中理想的4强成员的时候,对不起,你的使命就完成了,可以淘汰了。
因为当你离开以后,大家仍然会记住你,而留下的歌手,则又有了继续被我捧红的机会。
换言之,对于我想捧还没捧红的,只要我看你不像冠军的料,你就乖乖离开,别占我的名额,坏了我的好事。
为什么这么干?
因为这个节目这么大的花销已经出去了,赚钱这么难,我要做就要赢得彻底。
终极目标是把前64名全部捧红,即使不能,我也要朝这个目标无限地接近。
李代沫为什么会被徐海星淘汰?
因为他已经红了,连作者都分享他和曲婉婷合成版的《我的歌声里》了,就算走也没什么可惜的。
郑虹为什么会被李代沫淘汰?
因为节目组觉得对她的包装也已经到位了,她自己又是实力派,硬伤又小,自己去飞也没什么问题了,送走吧。
多亮、张玮、平安为什么进不了4强?
因为舆论让他们进4强甚至夺冠的呼声已经很高,但在节目组的计划里他们如果赢了后面的情节进行不下去,那么他们也只能离开。
关喆呢?
那更不用说了,都出道好几年了,唱功摆在那里,能让观众重新认识一次以后的发展就大有前途,捧得太多了会占资源抢其他选手的戏,起点太高拿了冠军也会让人觉得不公平的,最多能到第二。
这些人离开舞台,听众会长久地记住他们,而剩下的歌手,节目组仍然可以再渲染一把,让他们继续俘获歌迷,收获人气。
可是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节操。
2010年的快女,如果节目组脑筋正常一点,让洪辰或者刘忻加冕,或者制造冷门让黑马苏妙玲爆冷夺冠,其实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但偏偏最后让段林希拿冠军,几位评委老师估计不知道内情或者演技绝佳都快疯了,一副恨不得砸话筒的样子。
从此以后一批观众伤了心,快女的口碑也快速下降。
内定冠军不可怕,但冠军一定要有说服力,否则,只能把节目给毁了。
比如2007年快男第一季,陈楚生的冠军拿得响当当,2005年超女第二季,李宇春唱功逊色但气场十足。
2009年快女第一季,最终决战前我就猜江映蓉或者郁可唯拿冠军,因为刘惜君实力不够,黄英是唱红歌的,李霄云走的中性路线不可能在一个节目里成功两次要不观众不答应。
因此,中国好声音在秉承收益最大化的大原则的同时,也一定会绞尽脑汁,选出一个至少不雷人的总冠军。
这就是每一场淘汰与晋级的玄机。
4强名单出炉后,作者已经可以判断金志文必然将和冠军无缘因为他的说服力实在太弱,尤其这个冠军是要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好声音的。
而吴莫愁和吉克隽逸都是欧美式唱法,梁博又是摇滚派,谁拿总冠军都不过分。
作者看好吴莫愁最终登顶,但这也只是一种个人感觉,非理性的部分就不做深入探讨了(这段话是作者在9月30号决赛前写的,现在再看有点内牛满面,不过还是诚实地保留下来吧)。
总之,在这场盛大的商业秀里,《中国好声音》竭尽全力,让观众记住每一个歌手,不遗余力地为华语音乐推荐着新人,也为赞助商们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利益和诱惑。
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运作,它建立在对流行音乐市场和消费者心理的准确分析之上,并且,运用了有些残忍但绝对明智的营销策略。
而作为局外人和信息被动接收者的我们,应该承认这有些不公平,音乐背离了音乐的本质总是让人不爽。
有些人也许应该有更好的名次却没能得到,这也是让人不快的事情。
但吐槽之后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天天骂加多宝和浙江卫视昧着良心,因为首先,以上说法只是作者基于冷冰冰的理论所作出的推测,它们在生意人的角度来看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