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38903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科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科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内科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内科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科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Word格式.docx

《内科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科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Word格式.docx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论文题目:

杨金娟

摘要

目的:

在我国人口老年化速度过快的大背景下,对老年病患的心理特征进行合理分析,及时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以促进老年人的临床康复。

方法:

以180例老年病人住院病人为对象,根据病人入院的顺序,按单双号随机分为健康指导组和对照组2组,对健康指导组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对照组患者不做系统干预。

并制定测试试卷:

包括自我心理调节知识、疾病知识、用药知识、饮食、自控能力共5个方面,于病人住院、出院时发给180名患者,填好后回收整理。

然后,对获取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卡方、u检验统计分析。

结果:

2组病人住院10天病情控制情况比较,心理护理组病人控制病情好,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

出院时2组病人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心理护理组病人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知识、疾病知识、用药知识、饮食、自控能力均有显著提高。

1年后随访2组老年病人病情控制情况比较,心理护理组的病情控制率和并发症发生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

结论:

家庭及医护人员应积极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注意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动态,以便让他们很好地配合治疗,正确引导他们的休养方式,使老年人提高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老年病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老年病;

心理护理;

心理调节;

论文类型:

调查研究

Title:

Analysisofsenilepatients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psychologicalnursing

Speciality:

Nursing

Applicant:

Zhouyuanyuan

Supervisor:

Yangjinjuan

ABSTRACT

Objectives:

IntherapidpaceofpopulationaginginChina,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elderlypatientswithareasonableanalysis,Timelygiventherightpsychologicalcounseling,Totheclinicalrehabilitationofolderpersons.

Methods:

180elderlypatientshospitalizedpatientsasobjects,Accordingtotheorderofadmission,byoddandevennumberswererandomlydividedintohealthguidanceandcontrolgroups.Healthguidancegroupontheimplementationofsystematichealtheducationandhealthpromotionactivities.ControlgroupofpatientsdonotdosystemIntervention.Developtestpapers:

includingself-Psychologicaladjustment–knowledge,knowledgeofdisease,medicationknowledge,diet,self-controlinatotaloffive.Afterthe180patientsfinished,thenrecoveried.Onaccesstoinformationforstatisticalanalysis,uteststatisticalanalysis.

Results:

Twogroupsofpatientshospitalized10dayscomparedtothesituationthediseasecontrol,Healthguidancegroupbettercontrolthedisease.TwogroupsofpatientsdischargedfromthehospitalcomparedKnowledge,Healthguidancegroupbetterknowhealth-knowledge.Oneyearlater,comparethediseasecontrolofthetwogroups,HealthguidancegroupisbetteronDiseasecontrolrate.

Conclusion:

Familyandmedicalstaffshouldknowmoreaboutthepsychologicalchangesoftheelderly.Attentiontotheirpsychologicalandbehavioraldynamics.Guidetheirrestwiththecorrectway.Improvetheirpsychologicaladjustmentabilities.Promotetherehabilitationofelderlypatients.

KeyWords:

Geriatrics;

Psychologicalnursing;

Psychologicaladjustment

TypeofThesis:

Survey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目录III

CONTENTSIV

1.绪论1

1.1背景及意义1

1.2研究目的及目标1

1.3关键词及定义2

1.4文献回顾2

2.研究设计5

2.1研究设计5

2.2研究对象5

2.3研究工具5

2.4研究步骤6

2.5资料分析6

3.研究结果7

4.讨论9

5.推论及建议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附录13

CONTENTS

ABSTRACTinChineseI

ABSTRACTinEnglishII

CatalougueinChineseIII

CatalougueinEnglishIV

1.Preface1

1.1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1

1.2Thepurposeandobjectives1

1.3Keywordsanddefinitions2

1.4ReviewoftheLiterature2

2.Studydesign5

2.1Researchdesign5

2.2Subiectinvestigated5

2.3Researchtools5

2.4Researchsteps6

2.5Dataanalysis6

3.Studyresult7

4.Discuss9

5.Conclusion10

Conveythanks11

References12

Appendix13

1.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美国学者最近研究发现,人类65%-90%的疾病都与心理上的压抑感有关。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压抑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

”对老年人而言,老化情绪是形成心理压抑的一个重要方面。

老化情绪是老年人对各种事物变化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神经反应,这种反应因人而异,表现复杂多变,严重干扰和损害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防病能力,影响神经、免疫、内分泌及其他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加速衰老和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随着生活质量提高,人均寿命逐年增加,老年慢性病患者也逐年增加。

老年人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器官老化,功能低下,也由于年龄的增长,生活规律,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变化,易形成比较特殊的心理状态,尤其在内科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所接触的老年患者,心理因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因此,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时应了解并理解这些特点,以便于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

结合老年慢性病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不能根治等特点,使部分患者对病情估计过于悲观,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因此,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1.2研究目的及目标

研究主要目标:

一、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增强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顾的能力,这样增加老年人对生活的信心。

教育参加社交活动,充实精神生活,安排好家庭生活、保持家庭和谐与温馨,取得家庭成理解、支持和照料,从而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消除或减少各种心理问题。

二、给予老年人特殊的照顾,热情的关怀,减少其精神刺激,帮助老年人积极面对疾病,及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树立正确的对待疾病的志度和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

1.3关键词及定义

老年病:

老年病又称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

心理护理:

在护理全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心理调节:

生活中矛盾和事件所引起的心理反应,主要是情绪反应,所以心理调节和控制的最基本点,可以说是调节和控制情绪,使之推迟发作或发作适可而止。

1.4文献回顾

一个人的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是极大的。

所谓情绪,就是人思想感情的流露,是大脑皮层兴奋、抑制过程所处的一种状态。

中医习惯把这种精神因素分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内经》提出: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七情不可为过,过激就会损伤赃器,有害于身体。

老年人的情绪应当稳定、饱满、乐观。

情绪波动,喜怒无常,心情忧郁,感情脆弱,都有损于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安静状态。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系统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易患各种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同时,由于脱离工作后,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相应随之变化,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

子女成家立业,不能陪伴身旁,故老年人常带有孤独、抑郁、情绪低落心境。

也有一些平时好动的老年人,因改变了长期形成的生活规律和习惯而感到不适应,因而产生了烦躁、容易激动、固执、任性、不易合作,甚至悲观、恐惧等各种异常心理。

因此,如何针对老年患者所独有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要具备3个要素:

良好的心理护理素质、丰富的心理护理知识、精细的心理护理技能。

我们要按照这三要素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掌握心理学知识与技能,实施心理护理。

护士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术,还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特别是护理老年人心理的技能,同时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要培养好的心理品质,通过自己的态度、语言、行为等有意识地影响老年人的感受和认知,改变老年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建立比较系统的心理档案,为心理护理提供客观依据,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

采用多元文化,因人而施护。

对孤独、失落、空虚等情绪类型的患者,根据其心理不平衡的特点,可采用满足法;

对焦虑、急躁情绪类型的患者,用行为文化尽快消除其对医院的陌生感和对医护人员的距离感;

对多疑、多虑情绪类型的患者,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养去影响他们。

寻求社会支持,社会、社区、家庭、单位要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尤其是丧偶老年人的生活,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是互为关联的,身体健康并且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是真正的健康。

老年人往往只重视自己的躯体健康,很容易由于躯体不适造成心理压力,引发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故社会和家庭都应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弱或抑制产生消极情绪的环境因素,让老年人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身体状况,适当参加社会活动。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①通过心身相关的综合分析,了解预测可能发生的动机和行为,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心理防护措施。

②通过对患者心身反应的深入了解和科学分析,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性较强的综合医疗对策。

③建立新型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成功的基本保证。

④解除患者的心理症结。

⑤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预防不良心理刺激,促进心身健康。

实施心理护理:

①沟通:

包括两种形式,即言语性沟通和非言语性沟通,要采取有效的沟通方法,面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包括询问式交谈、理解式交谈、鼓励式交谈、批评式交谈、问谈法等。

②安抚:

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对久病患者要进行安抚,对长期卧床患者应予以局部轻度按摩法等,使患者感到亲切、温暖,体会到护士的关心和体贴,从而达到心理满足。

③支持:

采用劝导、启发、理解、同情、支持、提供保证和消除顾虑的方法帮助患者认识疾病,改善心情,增强信心,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老年人的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身心健康水平也有待提高,护士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老年人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指导他(她)们自我的心理适应和调节,帮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自身健康的群体水平。

2.研究设计

2.1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

2.2研究对象

2009年1月—1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共180例,符合内科老年病人诊断标准,排除其他方面的疾患,随机分为健康指导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

2.3研究工具

2.3.1一般资料调查表

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2.3.2评价指标

1)老年心理状态知识测试。

采用自行设计的试题(15题)于病人住院时进行测试,内容包括了老年病人消沉悲观、自信固执、孤独感猜疑、自制力差等四种心理变化等。

每题回答正确1分,部分正确0.5分,不正确0分,满分15分。

2)住院10日评价两组病人病情控制情况。

3)随访病人出院1年后病情控制,发生并发症情况。

病人出院1年后通过发放调查表、电话随访等方式,了解病人的预后情况用百分比计算。

2.3.3心理护理措施

要做好老年病人的精神心理护理,最首要的是了解老龄患者的心理特点,然后“因心理施护”。

(1)消沉、悲观心里的护理:

主动给予劝导和安慰,鼓励他们要配合治疗,不要泄气,让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对病人的要求在不影响病人的情况下,尽量给予满足,同时尽可能对症处理,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还要密切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以防有轻生的事故的发生,医护人员的关怀及照顾是他们的希望寄托和精神支柱。

(2)自尊、自信、固执心理的护理:

在进行治疗护理时,首先应与他们作详细解释,使他们理解治疗用药的意义和要求,取得配合。

同时要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说话要注意语气和称呼,令他们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亲切感。

切不可态度生硬和采取命令或强制方法而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3)孤独感、猜疑心理的护理:

理解他们的心情,对老年患者生活上多关心照顾,经常巡视,有空闲时间要多点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里,想办法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并争取家人的配合,多给予探视和照顾,亦可鼓励病人之间相互交往,以减少孤独感。

(4)性格改变,自制力差及返童心理的护理:

理解病人返童及自制力差的生理退化,对表现出行为上幼稚不要轻视、取笑或强制,要持宽容态度,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诱导,使病人感到安慰,容易接受。

2.4研究步骤

以180例老年病人住院病人为对象,根据病人入院的顺序,按单双号随机分为健康指导组和对照组2组,对健康指导组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制定测试试卷:

包括自我心理调节知识、疾病知识、用药知识、饮食、自控能力共5个方面,于病人出院时发给180名患者,填好后回收整理。

与有心理护理的患者保持长期的联系,制定随访计划,关心病人治疗效果及巩固、评价健康批导成果。

鼓励患者加入一些自助组织或团体(病人俱乐部、社区服务中心等)。

对照组患者不做系统干预,如患者主动询问,须详细解答。

2.5资料分析

对获取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卡方、u检验统计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3.研究结果

3.1老年病人180例,男性95例,女性85例,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61岁。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的比较:

表1两组病人年龄的比较

内容

心理护理组

对照组

u

年龄

63.2±

6.42

62.5±

6.50

1.180

P>

0.10

表1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病人的年龄,差异无显著意义(P>

0.10)。

表2两组病人性别的比较

组别

男性

女性

合计

男性率

50

46

96

40

44

84

90

180

55.55%

51.11%

53.33%

X2=0.345P>

0.25

表2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病人的性别,差异无显著意义(P>

0.25)。

3.22组病人住院10天病情控制情况比较结果见表3

表32组病人住院10天病情控制情况比较

例数

控制不良

百分率(%)

6

24

30

6.5

25.8

16.1

X2=11.4858P<

0.005

表3示病人住院10天后,心理护理组病人控制病情好,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0.005)。

3.3病人出院时发放给180名病患者,填好后回收整理,心理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见表4。

表4出院时2组病人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自我心理调节知识

疾病知识

用药知识

饮食

自控能力

X2

71(78.8)

40(44.4)

21.47**

70(77.7)

42(46.6)

17.59*

75(83.3)

50(55.5)

11.22

68(75.5)

43(47.7)

13.96

61(67.7)

39(43.3)

9.43

**说明两组病人掌握知识显著性更明显P<

表4示,心理护理组病人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知识、疾病知识、用药知识、饮食、自控能力均有显著性差异(P<

3.41年后随访2组患者调查疾病控制情况,发放表格180张,回收表格154张,心理护理组86张,对照组68张。

疾病控制情况比较结果见表5。

表51年后随访2组老年病人病情控制情况比较

控制不良(%)

并发症(%)

糖尿病

冠心病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

86

6(6.97)

3(3.48)

2(2.32)

1(1.16)

68

19(27.94)

8(11.76)

6(8.82)

5(5.81)

14.30**

5.84*

3.89

P**<

0.005P*<

0.025P<

0.05

表5示病人出院1年后,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病情控制率和并发症发生均有不同程度差异(均P<

0.05)。

4.讨论

相同生活背景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及年龄变化是有差异的。

以往众多研究表明,女性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低于男性老年人,抑郁水平和症状高于男性老年人。

在实验中,力求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控制年龄因素,性别因素,避免因此而导致的个体性差异,于对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病人的取样中先排除此项差异。

在病人住院后,经10天的日常护理工作,护士期间指导心理护理组老年人时刻保持乐观的态度,充满好奇心,培养生活情趣,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吃药更能解决生理上的痛苦”。

同时指导家属正确的关爱、照顾老年患者,帮助其增强适应能力,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配合治疗、护理及促进康复的目的。

结果显示,病情控制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心理护理的关键在于对老年人自身观念的教育。

医患住院期间护士定期对心理护理组开展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及康复,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

鼓励老年人勤于用脑,善于用科学的知识养生保健,既锻炼了他们的智力,又使其学会了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顾的技能。

经过系统化学习,在出院时,从两组病人的答卷中可见显著性差异。

心理护理组病人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知识、疾病知识、用药知识、饮食、自控能力均大大优于对照组。

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离不开社会的关注,在病人出院后的康复治疗主要依赖社区与家庭的参与。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人出院1年后,有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有适当的兴趣与爱好的老年人,如唱歌、跳舞、听、打太极拳、练气功、健身活动等等,此类老人的病情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5.推论及建议

研究发现,准确把握老年病患者的心理,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措施,使老年人提高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强化老年人智力素质,鼓励其用科学知识养生保健;

督促老年人采取综合性保健措施,进行适宜强度的有氧运动以锻炼身体,使身体健康状况得到良好改善,防止智力衰老,保持身心健康。

这些对于老年病患者的康复治疗都具有重要作用。

经此项调查研究,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如下:

家庭的生活关心与情感关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就是在温饱问题

得到解决以后,老人更看中的是亲情,是老伴之间或者与儿女之间相濡以沫、互相体谅照顾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情感是支撑老人生命力的精神支柱。

老人的生活有子女体贴照料,有病能及时诊治,经济上有保障,父慈子孝,就会使老人感到温暖,家庭成员间和睦,友爱互助,而使老人备享天伦之乐。

老人心理的自我调节:

提高认识,树立积极人生态度;

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