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38325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下载.docx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下载.docx

B.当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经被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

C.现在春节不如以前热闹,真正的民间创作随节俗的淡化日益缺乏,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

D.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活动缺乏真正的民间创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现在有些人认为年味变淡了,想加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其主要原因在于以前“春节”那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

B.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与民间艺术相比,前者不如后者,前者想要表达的情绪是不积极乐观的,而后者则凸显乐观主义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

C.有人在网上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是因为交通受阻;

但这种倡导其实是无力的,因为“春节”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几乎人人都想回家过年。

D.作者认为,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老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就能有力地让传统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普遍对“春节”有着期待的心理,这也体现在它既可以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又可以具有审美欣赏的作用,还有广泛的社会作用。

B.在国人的审美意识中,民间艺术无疑是极具有表现力的,它不刻意模仿客观事物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具有强烈主观色彩。

C.虽然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但“春节回家过年”在民族文化记忆中仍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这也是民族文化历史中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

D.若要充分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那就要解决作为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但政府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

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

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

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

彭祖时实下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

 

宽饶初拜为司马,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

及岁尽交代①,卫卒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以报宽饶厚德。

宣帝嘉之,以宽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意。

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

宽饶为人刚直高节,志在奉公。

家贫,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

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公廉如此。

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又好言事刺讥,奸②犯上意。

同列后进或九卿,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数上疏谏争。

太子庶子③王生高宽饶节,而非其如此,予书曰:

“明主知君洁白公正,不畏强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奉使之权,尊官厚禄已施于君矣。

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虽日有益,月有功,犹未足以称职而报恩也。

”宽饶不纳其言。

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

“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以刑余为周、召④,以法律为《诗》《书》。

”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中书二千石⑤。

谏大夫郑昌愍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

上不听,遂下宽饶吏。

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节选自《盖宽饶传》,有删节)

[注]①岁尽交代:

汉时每岁末更换卫卒。

②奸:

同“干”。

③太子庶子:

官职。

④刑余:

指宦官,周、召:

周公、召公,西周贤臣。

⑤中书二千石: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躬案行士卒庐室 

案行:

巡视,察看

B.多所称举贬黜 

称举:

提拔,举荐

C.皆恐惧莫敢犯禁 

犯禁:

私闯禁地

D.明主知君洁白公正 

洁白:

廉洁纯贞

5.以下六句话全都表现盖宽饶“刚直高节,志在奉公”的一组是(3分)()

①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②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③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④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

⑤又好言事刺讥,奸犯上意⑥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宽饶因通晓儒经被选为郡文学,凭孝廉身份做了郎官;

升任谏议大夫后,曾向皇帝检举揭发彭祖过殿门不下车及其父卫将军张安世居高位而无补朝政之事。

B.宽饶任司马一职时,善待士卒,年终按例交接更换士卒时,数千人叩头自请,愿意留下再服役一年。

宽饶受到宣帝嘉奖,升任为太中大夫,巡察各地风俗。

C.宽饶为司隶后,刺举无所回避,与公卿贵戚结怨甚多;

又好借事批评朝政,冒犯皇上意旨,因此他的职位不升反降,被同列及后进超越,对此他很是失意不快。

D.当时皇上正用刑法治国,重用宦官,宽饶却不识时务,仍对此上疏奏事,触怒皇上,虽有郑昌为其求情,也无济于事,最终宽饶引刀自刭。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又好言事刺讥,奸犯上意。

(5分) 

(2)谏大夫郑昌愍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

(5分)

(二)古诗文阅读(9分)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9分)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

马戴(775——?

)字虞臣,今陕西华县人。

屡试不第,直到武宗会昌四年才中进士。

宣宗大中初年在太原幕中掌书记,因直言得罪,被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后官太常博士。

(1)前人评价该诗第二联“寒灯独夜人”一句中“寒”和“独”两个字用得精妙传神,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4分)

(2)简要分析本诗颈联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并结合尾联分析诗人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书》曰:

“满招损,。

”忧劳可以兴国,,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伶官传序》

(2),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3)过春风十里,。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

(姜夔《扬州慢》)

(4)细草微风岸,。

,月涌大江流。

(杜甫《 

旅夜书怀》)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双白老人

于德北

按算双白老人已经90高龄了,论辈分我应该称他曾祖爷爷。

二十年前,他曾到我的家里来过一次,是给我的祖父看病。

他看我祖父的病气太重,就开了一大盆的药给我祖父吃。

祖父吃了他的药,气色红润,也不那么剧烈地咳了,减少了许多痛苦。

双白老人是个中医。

他的老家在德惠,却常住在云南的一个小寨子里。

说常住,其实也不过是定居地,他的大半生是在行走中度过的。

他从云南往东北走,三年左右走个来回。

从云南到东北,又从东北到云南,往来行医,随吃随住,一日不短,三日不长。

偶尔在病人家一住半年的时候也有,却保着人家的性命,救着人家的病痛。

双白老人吃素,饮食十分清淡。

他每日离不开酒,却注意节制,每晚三盅,不多喝,也不少喝,喝时不用劝,不喝了谁劝也没有用。

他一辈子没结过婚,因而没有儿女。

他曾对我的祖父说,他想收一个徒弟,把自己的一生所学都教给他。

但这个徒弟收得十分考究,十分挑剔,十分严格。

由于他的一生云游行医,并没有多少时间认真地坐下来考察一个人,一个可以让他接受的姑娘或小伙子。

他曾对我的祖父说:

“若能从亲戚中选一个聪慧、好学、本分的孩子也未尝不可。

”祖父就向他推荐了我。

我那时八九岁的年纪,淘气淘得不得了。

双白老人把我叫到祖父床前时,我的整个身心都在航模的最后工艺制作中。

所以,当他问我喜不喜欢像他一样当一个中医时,我脱口而出:

“不喜欢。

”我不知道双白老人为什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说起来祖父的病,已有三年之久,他得的是肺癌,这与他早年拼命赌博过于劳累有关。

祖父初病的时候还恐于死亡,主动调理自己。

可当他觉得生命无望的时候,曾固执地回老家独居了一段日子。

后来听乡下的堂叔、表哥们说,那是昏天黑地的一段日子,祖父每天沉浸在牌局上,胜多败少,直至累吐了血。

双白老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我家的。

他脸色红润,双目炯然,一把过胸的胡须如雪样白。

圆口布鞋,一袭灰色的褂子。

他的牙齿,晶莹剔透,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

他和我的祖父同吃同住,并用大盘给祖父配了色彩驳杂的中药,内有蝎子、蜈蚣、白花蛇、蟾蜍、蜘蛛等毒物,令人毛骨悚然。

双白老人想尽各种方法让我的祖父服药,每日陪他下棋,散步。

双白老人比我家祖父大十余岁,是我祖父的堂叔,但在我看来,祖父要比双白老人苍老很多。

双白老人和他在一起,倒像一个晚辈在服侍长辈。

我记得祖父每次服药之后都剧痛难忍,双白老人说那是药毒和病毒厮杀的结果,如果疼痛日减一日,就是说药毒战胜了病毒,祖父的病也会渐渐好起来。

双白老人为我祖父医病,是我亲眼所见癌症可治的病例。

看着祖父一天一天爽朗起来的面容,全家人有说不出的高兴……

在一个暴雨如注的夜晚,双白老人接到一封信。

他读信时,面色惨白,额头鬓角尽是虚汗。

读罢信,他匆匆地整理行囊,对我祖父做了一些简单的交待,就消失在茫茫的雨夜深处。

如来得突然一样,他走得也如此突然。

如果说双白老人不来到我家,如果说他不给我祖父的病带来希望,那么一切都将十分平常而平淡。

但他传奇般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难以体会的痛苦。

我们眼看着祖父日益枯萎下去,而我们却束手无策。

这是怎样的煎熬很难为外人所知,难以言达。

看着祖父瘦小的身躯平躺在棺材里,这形象是我少年时期不能忘怀的忧伤。

我很想念双白老人。

真的。

现在我长大了,我很想对他说:

“我想学习中医!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当双白老人听到“我”不喜欢学中医时,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表现的是他对自己医术后继无人的一种忧虑。

B.作者通过对双白老人的外貌描写,刻画出一位健康俊朗的老中医的形象。

C.双白老人开的都是些很普通的药,却治好祖父的肺癌,既表现他的医术高明,在结构上也使小说达到高潮。

D.“祖父”的病情这条线索把“我”和双白老人这两个人物联系起来,并使“我”最终对中医有切实的认识。

E.小说以“我”对双白老人的思念和想学中医的表达作结,表现“我”对中医受冷落的反思,倡导读者热爱中医。

(2)第二、三段中,作者写双白老人“大半生是在行走中度过的”,有什么作用?

(6分)

(3)找出小说结构上的两条线索,并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4)⑤段说“我”不喜欢当中医,⑩段又说“我想学中医”,前后矛盾。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程开甲:

此生情定核裂变

戴红

①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程开甲,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我国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推动了核武器设计、改进和核试验技术的发展,创立了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为我军的核武器应用奠定了基础。

②1931年,程开甲考入浙江嘉兴秀州中学,著名的科学家李政道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程开甲在这里读了六年的初中和高中。

恰恰在这时,他碰上了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姚广钧。

在其指导下,程开甲能将圆周率轻松自如地背诵到小数点后60位,能牢记学过的所有数学公式。

这些训练对他在日后科研中处理数据起了重要的作用。

③1937年,程开甲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大学物理系公费生。

在这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的大学里,他接受了束星北、王淦昌和苏步青等大师严格的学习和科学精神训练。

他敢于挑战难题,大三时撰写的论文,得到陈建功和苏步青赏识,并推荐给英国数学家,之后文章被苏联数学刊物全文引用。

④1946年,经李约瑟推荐,程开甲来到英国爱丁堡大学,成为“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玻恩教授的学生。

他先后发表了5篇高水平超导论文,并于1948年提出超导“双带模型”。

同年,获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当听到解放军击败阻挠渡江战役的英国“紫石英”号军舰时,他婉谢导师和朋友好意,购买了建设祖国所需的书籍,整理好行装,于1950年8月回到浙江大学物理系。

⑤为了培养亟需的原子能研究人才,八年间他两次改变专业。

1960年夏,经钱三强亲自点将,程开甲调进了中国核武器研制队伍,自此,他在学术界销声匿迹二十多年。

⑥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拟定试验总体方案,为第一颗原子弹的试验作准备。

核试验的准备,国内没有人懂,也没有仪器设备,又无可借鉴,程开甲就亲自研制爆炸所需仪器,并编写教材为科研人员讲课。

他带领青年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钻研理论和技术问题,交代工作时,总是条理分明、清楚准确,有时还写下书面材料,以便他人尽快开展工作。

同时为年轻人争取发挥更大作用的工作平台,实事求是地介绍、推荐吕敏、杨裕生、钱绍钧等加入研究队伍。

⑦短短两年中,程开甲到研究所、院校、部队召开了几百次任务会,提出具体科研要求。

经过辛勤努力和刻苦研究,逐步形成了一个有高度预见性、准确性和创造性、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案;

研制出1000多台测试仪器。

⑧第一颗原子弹在哪里爆炸?

程开甲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勇敢地否定了原先由苏联专家提出的“空爆”方案,并成功主持完成首次地下核爆炸。

地下核爆炸成功后,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他和朱光亚等人决定进入地下爆心考察。

谁也说不清洞里辐射会产生多大危险,但程开甲经过计算,认为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后,可以进入。

他们顾不上自己身体吃了多少剂量,在刚开挖的直径只有80厘米的小管洞中匍匐爬行,最后进到爆炸形成的一个巨大空间。

洞里温度很高,科学家们忙得汗流浃背,仔细进行考察,取得了我国地下核试验的第一手资料。

⑨二十多年中,作为中国核试验技术的总负责人,程开甲成功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及首次空投和首次竖井试验等在内的三十多次核试验。

他带领团队,建立发展了中国核爆炸理论,成为中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的重要依据。

以该理论为指导,创立了核爆炸效应的研究领域,支持了中国核武器设计改进。

⑩上世纪80年代,程开甲开创了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新领域,为国防科技建设发展做出新贡献。

近年来提出凝聚态的新的电子理论。

现在,他仍不倦地对材料科学的理论和应用展开创新性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

⑾对于这些崇高的荣誉,程开甲有他自己的诠释。

他说:

“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

功勋奖章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肯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对整个核武器事业和从事核武器事业团队的肯定。

我们的核试验,是所有参加者,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

(《光明网》2014年1月15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老师束星北教理论物理,常常不拿课本,但讲得生动透彻,让学生牢记不忘。

他和程开甲经常在教室里研讨问题,同学们戏称这种面对面的教学模式是“真心的相对论”。

若干年后,程开甲与高耀珊结婚,束星北还给他们当了证婚人。

(《解放日报》2014年1月17日)

②有一次,程开甲设计的测试方法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包括当时基地的一位副司令员。

有人劝他:

“人家是领导,你不要争了,出了问题他负责。

”他却严肃地说:

“我不管他是不是领导,这些数据是我在实践中计算出来的,是科学的。

要保证安全,就得按数据要求办。

我要对核试验的安全负责。

”结果还是按程开甲的意见办了。

(《党史纵横》2005年第5期)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当听到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传来捷报时,程开甲婉谢导师和朋友好意,在购买了建设祖国所需的资料后,整理行装,立即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为了成功完成地下核爆炸,掌握第一手材料,程开甲和其他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地下空间进行考察,取得了我国地下核试验的第一手资料。

C.程开甲的测试方法虽然遭到很多人包括副司令员的反对,但他坚决主张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处理,体现了他对核试验研究事业敢于负责的精神。

D.在核试验中,程开甲不仅得到了很多物理学大师的帮助,自身得到了成长;

同时他本人也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E.本文展现了一位成果丰硕的科学家形象,同时表现了科学家的崇高风范。

(2)程开甲的人生经历书写着动人的情感,这种情感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分析。

(6分)

(3)第一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程开甲院士在核研究和其它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请结合材料,探究程开甲院士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

第Ⅱ卷(表达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我国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认为,研究者不搞创作,没有创作经验,研究人家的作品未免隔靴搔痒。

B.他们两个人因为工作原因偶尔接触过几次,平时少有来往,关系很一般,可以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C.这本书尽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部近年来少见的优秀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D.如果仅仅因为个别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态度粗野,就取消城管部门,这无疑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B.酸奶比鲜奶更容易消化吸收,它特有的益生菌能够以足够数量直达肠道,并保持更持久的活性,有效改善食物的胃肠通过时间。

C.当前学术界有一种好虚荣的风气,浮躁的人很多,而甘愿认真踏实地搞研究的人不多了,王学远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D.“星火”公益活动旨在通过有组织的资金捐助、技能培训和就业辅导等途径,改善下岗工人的生活条件,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思维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应该包括一些思维心理学基本知识的传授。

_______________。

①在这个意义上,适当知识的准确掌握其实就是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②有助于将混沌的内隐能力转化为明晰的外显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③但是,思维教学的目标不全是而且不主要是掌握关于思维的知识。

④在我们看来,适量而准确的知识有助于将无意识的习得转化为有意识的学得。

⑤否则就使它蜕变为思维心理学的一门通俗课程,失去作为语文选修课的价值。

A.④②①③⑤B.①②④⑤③C.④①②⑤③D.①④②③⑤

15.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为“办好农业合作社,粮食安全添保障”。

目前亚太粮食问题紧迫,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已接近10亿人,全球1/4饥饿人口在亚太地区。

据央视《新闻1+1》报道,我国仅餐饮业一项,每年就要倒掉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一项有2707人参与的调查显示,94.3%的人感觉身边的浪费现象普遍,92.6%的人认为“公款吃喝”方面的浪费最严重。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表示,目前我国的粮食问题已不是“供应”,而在“浪费”!

她说:

“我们国家粮食保证自己没问题,但是这些年我们在调查粮食损失浪费这个环节当中,数字确实比较惊人。

我们就想唤起人们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重视,从我们做起,做节约粮食的模范。

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1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蕴含一定哲理,句式与示例相近。

(1)蜘蛛:

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

(2)虾:

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

(3)天平:

谁多给一点,就偏向谁。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两组材料,按要求作文。

第一组:

1.范仲淹《灵乌赋》: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2.《世界人权宣言》:

人人有权享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