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县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37829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平县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平县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平县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平县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平县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平县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广平县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平县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平县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学情预设】因为是求价钱,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

师: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情况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舍”还是“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解决问题

(1)]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学生对求商的近似数一般方法的理解,为区分本节课学习的“进一法”“去尾法”与“四舍五入”法做好准备。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探究用“进一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39例10

(1)。

学生列式计算求出一共要准备几个瓶子后,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必须准备7个瓶子才够把油装完。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一共有2.5kg香油,要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kg,要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2)分析与解答。

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呢?

你们是怎么做的?

【学情预设】预设1:

2.5÷

0.4=6.25(个)。

预设2:

0.4=6.25(个)≈6(个)。

预设3:

0.4=6.25(个)≈7(个)。

你认同哪种方法?

说说你的想法。

瓶子的个数不可能是小数,所以6.25个肯定不对。

根据“四舍五入”法得出6个瓶子,但是6个瓶子只能装0.4×

6=2.4(kg)香油,还有2.5-2.4=0.1(kg)香油没有装进去,因此6个瓶子也不对;

因为6个瓶子只能装2.4kg香油,还有0.1kg香油需要多一个瓶子装,所以要准备7个瓶子才能装完。

教师板书正确算法。

师小结:

因为6个瓶子只能装2.4kg香油,还有0.1kg香油,虽然很少,但也还需要1个瓶子,所以要7个瓶子才能装完。

(3)学生谈收获。

做完这道题后你有什么收获?

有些题目不能用“四舍五入”法来解决。

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比如说这道题,用6个瓶子装不完,要7个才行。

看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合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像这种“分油”问题,如果最后计算的结果是6.05个,需要几个瓶子呢?

6.49个、6.01个、6.92个呢?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情预设】不管是6点几个,最后都需要7个瓶子才能装下所有的香油。

像这种“分油”问题,不管最后商的小数部分满不满5,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方法就是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向前一位进1取整数,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进一法”。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这种“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学情预设】生活中遇到租船、租车、用容器装东西等的时候就要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设计意图】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后,要求学生说说想法,在辨析中明白“需要7个瓶子”的道理,在学生畅谈收获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进一法”解决,明白要用“进一法”的道理。

2.探究用“去尾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39例10

(2)。

(2)独立解答,小组交流。

(3)汇报展示。

25÷

1.5=16.666…(个)。

1.5=16.666…(个)≈17(个)。

1.5=16.666…(个)≈16(个)。

解决两道实际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两道题的区别。

到底能包装多少个礼盒呢?

为什么?

【学情预设】包装礼盒的个数不可能为小数,所以包装16.666…个礼盒肯定是错的;

如果可以包装17个礼盒,17×

1.5=25.5(m),25.5m比25m多了0.5m,说明丝带不够,因此17个礼盒也不对;

虽然小数部分满了5,仍然要舍去小数部分,只取整数16个。

不管是16点几个,最后都只能包装16个礼盒。

像这样,出现了满5也要把尾数舍去的情况,我们把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这种“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学情预设】生活中做衣服、做水桶、做蛋糕、分东西、买东西、包装礼盒……就会用“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3.分析比较。

比较一下这两道题,在解决这两题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情预设】这两题都是求商的近似数,不同的是第

(1)小题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进1取整数,第

(2)小题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尾数取整数。

在实际生活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用“进一法”“去尾法”还是“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设计意图】将求商的近似数的各种情况进行梳理与比较,引导学生理解: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而应采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使学生对商的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以及如何求商的近似数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三、综合实践,巩固运用

1.课件出示习题。

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这些题,看看用哪种方法来求商的近似数比较合理?

说说你的理由。

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独立列式,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强化训练,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进一法”“去尾法”“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实用价值;

根据题意能很快作出判断,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完成教科书P41“练习九”第7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订正。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列算式的?

【学情预设】4÷

0.32=12.5(个)≈12(个),因为12.5个蛋糕不够13个,所以舍去尾数,最多可以做12个。

3.完成教科书P41“练习九”第8题。

此处出示的习题让学生辨别虽然两道题的信息相同,但是问题稍微有区别,就导致结果不同,让学生明白仔细审题的重要性。

【学情预设】680÷

15=45.33333…(个)≈46(个),因为45个纸箱不够装,所以要进1,需要46个纸箱。

4.课件出示习题。

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列式计算。

【学情预设】

(1)20÷

9=2.2222…(个)≈3(个)

(2)20÷

9=2.2222…(个)≈2(个)

都是要求有几个袋子,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学情预设】第

(1)小题是求需要几个袋子,2个袋子不够装,因此需要3个;

(2)小题是求能装满几个袋子,要把2后面的尾数舍去,所以只够装满2个袋子。

看来这两道题虽然信息相同,但是问题还是有些不同,因此我们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求商的近似数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拓展畅谈新认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对所学新知“进一法”和“去尾法”有更深刻的认识。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

0.4=6.25(个)≈7(个)25÷

1.5=16.666…(个)≈16(个)

进一法去尾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实例来理解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进一法”“去尾法”或“四舍五入”法。

再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总结概括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落实,也让学生对取商的近似值在具体情况下采用什么方法有着深刻的印象,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做一个奶油蛋糕要用7.5g奶油。

1.80g奶油最多可以做成多少个这样的奶油蛋糕?

2.幼儿园买了80个这样的奶油蛋糕,每6个装一盒。

至少要用多少个蛋糕盒?

参考答案

二、1.80÷

7.5≈10(个)

2.80÷

6≈14(个)

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6分)

1.3km2=()m2600公顷=()km20.25公顷=()m2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游泳池的占地面积约是5000()。

(2)一块长方形稻田长约800m,宽约160m,这块稻田占地约13()。

3.下面组合图形①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

组合图形②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

4.将一个直角梯形的上底延长4cm,就变成一个边长是16cm的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cm2。

5.一个鱼塘,长300m,宽200m,这个鱼塘的面积是()m2,合()公顷。

6.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其中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3cm,下底是17cm,拼成后的正方形的面积是()m2。

二、选择题。

(10分)

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02m,宽96m,这块菜地的占地面积约是()。

A.1km2B.1公顷C.100000m2D.100公顷

2.如图,在长方形的四个角剪去四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后,得到的图形()。

A.周长增加,面积减少B.周长减少,面积也减少

C.周长不变,面积减少D.两者都无法确定

3.算式()是在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A.ab+ahB.ab+ah÷

2C.ab-ah÷

2D.(a+b)h

4.如图,将四条长为16cm,宽为2cm的长方形木条垂直相交放在桌面上,则桌面被盖住的面积是()。

A.72cm2B.128cm2C.96cm2D.112cm2

5.已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阴影部分①和②的面积不相等的是()。

ABCD

三、估一估方格纸上图形的面积。

(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cm2)(16分)

四、求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

cm)(12分)

 

五、解决问题。

(共36分)

1.花园小区内有一块绿地,占地形状如下图,你能求出这块绿地的面积吗?

(6分)

2.一个自然保护区的占地面积是850公顷,是一个公园占地面积的8.68倍。

这个公园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结果保留整数)(6分)

3.一个平行四边形果园的面积是0.06km2,如果每棵果树占地8m2,平均每棵果树能收100kg水果,那么这个果园能收多少吨水果?

(7分)

4.甲、乙两城之间计划修一条长48km的公路。

设计路面宽为25m,公路两边各留下7.5m作为绿化带。

修路共要征用多少公顷土地?

5.如图,在一块梯形地中间建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其余部分铺草坪。

(1)草坪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每平方米草坪需要45元,则铺草坪一共需要多少钱?

第2课时确定位置

(2)

课题

确定位置

(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上一课时的延伸与深化,从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延伸到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一课时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

在完成教材第20页例2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拓展探究,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方法的理解。

同时,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发现必须要用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如果表示不同物体的两个数对中的第1(或2)个数相同,那么在方格纸上,两个物体是在同一列(或行)上。

学习目标

能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物体的位置。

学习重点

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习难点

解决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平移问题。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学具准备:

方格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5分钟)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如果把某个物体变成一个点,你还会表示吗?

我们如何直观地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呢?

(板书课题)

学生交流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方法,讨论后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

1.小明的位置在班里的第5列,第3行,那么小明的位置用数对可表示为(,)。

答案:

(5,3)

2.下面是春蕾小学所在街区的平面图。

请你用数对表示以下地点的位置。

春蕾小学(4,4)

公园(,)

游泳池(,)

体育场(,)

(9,5)(3,3)

(1,1)

二、探究新知。

(25分钟)

1.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2动物园示意图,理解图意,寻找图中的信息。

(2)自主学习例题。

(随机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

(3)订正学生的自学结果。

(4)小结: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简明、清楚、准确。

只要先从左到右确定第几列,再从前往后确定第几行,就可以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拓展延伸。

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

教师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如何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1.

(1)观察图中信息并汇报交流。

(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独立完成问题1和问题2。

(3)学生认真听讲,反思自己自学成果。

(4)认真倾听,理解感悟。

2.小组交流数形结合思想的定义,回忆在以往的学习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形结合思想并说明如何在本节课中体现。

三、巩固练习。

(8分钟)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页第3题、第23页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后集体订正。

2.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检查,集体交流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2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小组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借助一张在方格纸上表示的动物园平面示意图,使学生理解可以把具体的物体抽象成一个点,并可以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从而感受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引导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方法,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能力,并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教师点评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