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694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4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4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4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4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4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4.docx

《4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4.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4.docx

4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4

(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

自然灾害

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附参考答案)

对应考点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自然灾害的规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重点、难点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区域灾情分析。

主干知识梳理

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1.概念: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异常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秩序混乱、资源破坏,从而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基本要素

(1)致灾因子:

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可以是纯自然的,也可以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

大部分灾害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引发。

(2)承灾体:

承受灾害的客体(人类和人类社会),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的客体。

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1.按成因:

天文灾害(如太阳风暴导致通讯中断、磁暴等)、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霜冻雪灾等低温冷害、酷热、雷击、冰雹、大风、干热风、龙卷风、浓雾及沙尘暴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山崩、地陷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赤潮等)以及生物灾害(农林病虫草鼠害以及森林火灾等)、人为诱发灾害等。

2.按表现特征:

突发型灾害、缓发型灾害、过渡型灾害。

3.按发展过程: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4.按承灾体的性质:

城市灾害、农业灾害、矿山灾害等。

三、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自然灾害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对人类的危害性。

此外还有以下基本属性。

1.突变和渐变的双重性

2.联系(关联性)和分异的双重性

关联性主要表现为灾害成因上的关联。

这种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灾害的群发性和严重性。

例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这是因为该地区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

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频发。

 

3.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

4.难免和可防的双重性

四、自然灾害的规律

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平原――洪涝、干旱、地面沉降、土地盐碱化。

人烟稀少地区――灾害损失小;人口、经济密集地区――灾害损失大。

2.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3.成因机制的规律性――突出表现是“灾害链”现象,原生灾害会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

五、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1.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地区分布上的极不均衡和带状分布

(1)四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

往往和活动型很强的地质构造带一致,多分布于板块边界地带。

(2)两大自然灾害带:

灾害带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环太平洋灾害带

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多海啸

热带、副热带海区――台风――风暴潮

人口集中、经济发达

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

(20°N~50°N)

气候类型复杂,季风气候显著,――水旱、台风、低温、风沙灾害;

全球山地最集中的地带,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中、低纬度地带,

人口稠密,经济密度大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亚洲最重)

(1)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

如地质构造、地貌特点、气象条件、水文条件的差异――决定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2)人文地理背景的差异:

如人口密度、经济密集度、防灾减灾能力等――决定了社会对于灾害的易损性,是影响灾害损失的重要因素。

受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度高的地区绝对损失高。

相反绝对损失则低。

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值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技术先进,相对损失低。

相反相对损失则高。

六、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一)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是在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

例如,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就可“放大”区域灾情,而人类活动迁出高风险区就会“缩小”区域灾情;人类无节制自我扩张并且盲目地、大规模地改造自然就会“放大”区域灾情,人类顺应自然规律,加强灾害地监测和预防,就会“缩小”区域灾情。

(二)人类活动诱发地自然灾害

1.生态破坏诱发自然灾害

(1)生态破坏

产生原因:

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

直接表现:

主要是森林锐减和草原退化。

灾难性后果:

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2)生态破坏的后果

●水土流失灾害

形成:

人类乱垦土地、滥伐森林、破坏草地会大大加快地表土壤侵蚀的速度。

危害:

表层土壤变薄乃至丧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破坏,甚至会使人们失去基本的生存条件;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发生;淤塞水库,抬高河床,影响河运,增大洪涝的风险。

我国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南方山地丘陵、东北黑土等。

●土地荒漠化灾害

概念:

主要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原来的绿洲、耕地或草场变为荒漠的过程。

成因:

自然原因: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等);人为原因:

毁林、垦荒、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等。

2.环境污染诱发的自然灾害

(1)土壤污染

污染源:

农药、化肥、各种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

危害:

粮食减产、造成农业经济损失;有害物质通过粮食、蔬菜、水果、扬尘等进入人体,威胁人体健康。

防治:

建立土壤质量监测机制。

(2)水体污染

产生:

大量排放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危害:

地表水污染,水质型缺水严重;引起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缝、盐渍化等现象;沿海地区会出现会导致地面、地下水、地表水遭受海水入侵的威胁。

3.气候变暖诱发的自然灾害

事实:

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全球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原因:

矿石燃料的燃烧、毁林

灾难性后果:

世界各地气候异常现象增多,洪水、滑坡、泥石流和雪崩的损失增加;水土流失加强,农作物产量下降;传染病蔓延的风险增加,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七、灾害调查

1.灾害调查的方法:

问卷调查、抽样统计;野外实地考察;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等

2.灾害调查的基本步骤:

启动调查工作――制定调查问卷――开展实地调查――分析初步结果――制作风险地图――编写调查报告。

3.社区风险地图应标明的主要内容:

与救灾有关的重要设施;社区内特表危险的区域和建筑物;灾害时可能受影响的地点以及一些特殊区域;将社区不同地段的灾害风险划分出不同等级,并用不同颜色表示。

重点问题:

1.某区域灾情(重、轻)分析:

(1)分析区域致灾因子(自然、人文)的多少和强弱。

(2)分析承灾体(人口与财富的聚集度)、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监测预报技术、防灾意识、防灾减灾工程措施等)的强弱。

2.为什么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灾害种类和频度不断增加,损失也在不断增大?

随着人口增多,经济发展,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加强。

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人地关系趋于紧张,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

经济发展和经济密度的加大导致灾害损失不断加大。

3.为什么在不同时期,灾害程度相同,人口伤亡却在不断减少?

灾害监测、预报能力的加强,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不断加强,致使人口伤亡不断减少。

防灾减灾工程的建设也会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二、地质灾害

对应考点

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我国的地质灾害;

主干知识梳理

一、主要地质灾害

(一)地震

1.有关地震的一组概念

(1)震级与烈度

①震级:

表示地震的大小

注意:

A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C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②烈度:

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注意:

A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B一般来说: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2)有关构造地震示意图

①震源: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②震中:

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

③震源深度: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④震中距: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⑤等震线:

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2.地震的类型和机制

(1)类型:

按成因机制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诱发地震(水库蓄水、人工爆破、大型工程等)。

(2)构造地震的机制:

地壳构造运动使岩石圈内的岩层发生变形,当变形积累到一定程度,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3.地震的发生过程

(1)纵波:

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震动。

(2)横波:

速度慢,使物体前后晃动。

是地面建筑破坏的主要原因。

4.地震的危害

建筑物发生破坏或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并易引发火灾、海啸、滑坡、饥荒、瘟疫等其他灾害。

(关联性)

5.地震的分布

板块边界以及板块内部的断层活动带。

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是主要的地震带。

6.防御措施: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检测预警系统,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减灾工作体系;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城市和交通建设避开危险的断层,实施预防措施;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二)火山

地下深处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的现象。

强烈的火山喷发,会带来有毒气体、熔岩流、火山灰、泥石流等危害。

火山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一致。

火山灰和熔岩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引起气候异常。

火山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十分肥沃的土壤、丰富的矿产和地热。

(三)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概念:

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2)发生条件:

有一定坡度的斜坡;坡体上的岩土松软,遇水容易软化,不完整、裂缝(痕)多、软硬相间的岩层;震动(地震和人为爆破);水的浸泡(水流渗入坡体,软化了土石,增加了重量,引起滑坡);人为破坏坡体(开挖坡脚)、破坏植被、使坡体加载(在斜坡上建楼房、建工厂、堆填土石、矿碴等)。

(3)危害:

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4)防御措施:

及早识别滑坡危险,建设护坡工程等。

(5)自救:

当处在滑坡体上时,最佳方向是向两侧跑离。

当无法跑离时,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

2.泥石流

(1)概念:

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发生条件:

坡度大,便于集水的沟谷;植被破坏,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开矿、修路等工程建设的大量弃渣;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暴雨、山洪等。

(3)危害: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4)防御措施:

根据天气情况做好预报,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恢复地表植被等。

(5)自救:

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不要上树躲避,因泥石流可扫除沿途一切障碍;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渐小之后或雨刚停不能马上返回危险区,泥石流常滞后于降雨暴发;人们在山区沟谷中游玩时,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

3.泥石流、滑坡的区别

相同点:

(1)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

(2)主要是重力作用形成;(3)人类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