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655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13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编制

1.1.1项目名称

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1.1.2建设单位

1.1.3编制单位

可研编制单位为北京汇清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环境保护区域环境问题、环境标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研究;负责污染治理、废物资源化、清洁生产工艺等环保实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承担各类环境工程设计及咨询服务工作。

1.1.4项目地点

1.1.5建设年限及规模

建设规模:

5.0万m3/d

1.1.6服务范围

1.1.7工程内容

本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内容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工程以及污废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干化处理和运输,不包括生活污水及工业区生产废水收集输送系统。

1.2编制目的、依据、原则及范围

1.2.1编制目的

(1)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对项目相关因素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分析论证,并进行方案比较。

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方案,为项目决策提高科学依据。

1.2.2编制依据及主要资料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4)《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J106-87);

(5)《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6)《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

(7)《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CJ26.1~29-91);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9)《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

(10)《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

(11)《总图制图标准》(GBJ103-87)。

1.2.3编制原则

(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近远期分期实施的原则,使工程建设与开发区的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的原则。

(4)采用工艺先进、稳定可靠、管理方便的污水处理技术,以节约投资,降低运行费用。

(5)设备选型做到合理、可靠、先进、高效节能。

(6)妥善处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沉渣和污泥,避免二次污染,并在远期考虑部分处理出水回用与污泥的综合利用。

(7)污水管网的布置和污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充分结合规划区内的地形地貌,尽量采用重力流,减少提升次数,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

另外,污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尽量远离环境敏感点。

1.2.4编制范围

本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范围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工程以及污废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干化处理和运输,不包括生活污水及工业区生产废水收集输送系统。

具体内容有:

污水水质水量的论证、建设规模和处理程度的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分析论证、处理出水的排放、污泥处置、工程投资估算等。

1.3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3.1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排水工程是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开发区各种功能的发挥。

排水系统不仅服务于工业,还服务于居民生活,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开发区的环境保护也是开发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之一。

开发区环境不但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志。

环境质量应与经济发展和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

水环境保护是开发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污水处理工程实施后,新建和改造开发区排污体系使得废水集中处理,大大减少对开发区环境污染,有利于开发区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随着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企业的进驻,开发区的排水量日益增大,因此,加快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地表水的水质,促进开发区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尽快建设和完善开发区的污水管网,建设开发区污水处理工程。

综上所述,本项目实施是开发区排水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水污染控制和保证水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改善开发区基础设施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本项目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国家政策要求和形势的需要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指出:

“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设市城市和重点流域及水资源保护区的建制镇,必须建设二级污水处理厂,可分期分批实施”。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开发区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不断增长,开发区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大,因此必须对未经处理的污废水加以处理以确保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健康良性发展。

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给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严重污染了水系的水质,污染给经济开发区人民的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也给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完成省政府的限期治理目标,必须尽快建设和完善城市的污水管网,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工程。

(3)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本工程的建设可以使工业、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和N、P、SS等污染物,净化,开发区的水环境质量将有明显改善,促进开发区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8.《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1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2.《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技术标准》(修订)2001年

13.《城市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JJ31-89

14.《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

15.《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50191-93

16.《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1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

18.《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1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2.《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

23.《混凝土水池软弱地基处理设计规范》CECS86:

96

2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2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

2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2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2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1.《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2

3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3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34.《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2

3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36.《建筑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GB50057-94

37.《3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

38.《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

3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40.《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41.《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92

42.《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

第二章概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基本情况

2.1.2气象状况

2.1.3地质地貌

2.1.4水系水文

2.1.5土壤与植被

2.2社会经济概况

2.3总体规划概况

 

第三章污水水质、水量

3.1污水进厂水质

3.1.1污水进网水质管理要求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均对排入城市污水系统的污水水质提出要求,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①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第一类有毒、有害污染物一律在厂内处理(或车间处理),执行相关标准后达标排放。

②按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

CODcr≤500mg/l;BOD5≤300mg/l;SS≤400mg/l;NH3-N≤25mg/l。

并向各排污单位提出允许排放总量,实行总量控制。

③严禁向污水管道排放剧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和有害气体。

④医院和兽医院等有病原体的污水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执行有关标准。

⑤排放污水的pH值控制在6~9范围内,防止腐蚀城市污水管网系统或者污水处理设施。

⑥污水系统建成后,生活污水可不经处理(包括化粪池)就直接排入。

(但餐饮厨房污水必须经过拦截沉渣及除油装置。

⑦严禁向污水管道倾倒垃圾、粪便、积雪、废渣和排入易于凝集,造成管道堵塞的物质。

⑧重点污染工厂污水出口处要安装计量和水质在线监控装置。

⑨污水进入污水收集管道的水质具体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具体指标如下:

表3.3-1排入下水道污水水质(mg/l)

污染物

排放浓度

(mg/l)

污染物

排放浓度

(mg/l)

污染物

排放浓度

(mg/l)

PH值

6.0~9.0

溶解性固体

≤2000

六价铬

≤0.5

悬浮物

≤400

有机磷

≤0.5

总铬

≤1.0

易沉固体

≤10

苯胺

≤5

总硒

≤2

油脂

≤100

氟化物

≤20

总砷

≤0.5

矿物油类

≤20

总汞

≤0.05

总铜

≤2

苯系物

≤2.5

总镉

≤0.1

硫酸盐

≤600

氰化物

≤0.5

总铅

≤1

硝基苯类

≤5

硫化物

≤1

总锌

≤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0

挥发性酚

≤1

总镍

≤1

氨氮

≤35

温度

35℃

总锰

≤5.0

磷酸盐

≤8.0

BOD5

≤300

总铁

≤10

色度

≤80

CODcr

≤500

总锑

≤1

对第一类污染物尤其要严格控制,为污泥综合利用作好准备。

3.1.2进厂水量水质的确定

本项目设计进水5万吨/天,进水水质如下:

项目

BOD5

(mg/L)

COD

(mg/L)

SS

(mg/L)

NH3-N

(mg/L)

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