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通用版一轮精品试题库32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5411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7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通用版一轮精品试题库32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一轮精品试题库32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一轮精品试题库32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一轮精品试题库32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一轮精品试题库32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通用版一轮精品试题库32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生物通用版一轮精品试题库32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通用版一轮精品试题库32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通用版一轮精品试题库32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C.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解析]3.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不需要形式和释放突触小泡,速度较化学突触快;

兴奋在突触传递是单向的,但是在电突触中的因为是通道起作用,故不可能是双向的;

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上具有识别功能的糖被有关。

4.(湖北武汉2014届高三4月调研)某健康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了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

该患者体内一般不会发生的是()

A.浆细胞通过与病毒结合抑制其增殖

B.效应T细胞裂解被病毒侵入的细胞

C.下丘脑的部分神经细胞活动增强

D.肌肉细胞中无氧呼吸的比例增加

[解析]4.某健康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了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其刺激产生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通过与病毒结合抑制其增殖;

效应T细胞能与被病毒侵入的细胞(靶细胞)结合,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因为出现了发热现象,所以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活动增强,增加了产热量;

患者体内出现了肌肉酸痛等症状,是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

5.(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试题)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Na+、K+的含量有关

B.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C.突触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对自身的组织、器官造成损伤

[解析]5.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运输到全身各处,只在靶器官、靶细胞处起作用;

神经递质只能有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突触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器官造成损伤的结果。

6.(石家庄2014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下列四项概念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环境包括淋巴、血液和组织液

B.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小体三部分构成

C.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D.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析]6.人体内环境包括淋巴、血浆和组织液;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三部分构成;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包括膜泡运输和跨膜运输,膜泡运输包括胞吞和胞吐;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7.(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分解乙酰胆碱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某种蝎毒会抑制Na+通道的打开。

下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其中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Na+内流且不需要消耗ATP

B.处于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Na十通道大量开放

C.若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则在a处不能释放乙酰胆碱

D.若使用该种蝎毒,则能引起b处Na+通道的打开,形成一个小电位

[解析]7.由图示标注可知⑤→④→③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所以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K+外流为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ATP;

处于③与④之间时,由于Na十通道大量开放,导致Na十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

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所以不影响a处释放乙酰胆碱;

蝎毒会抑制Na+通道的打开,故不能引起b处去极化,所以不能形成小电位。

8.(安徽江南十校2014届高三联考)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右图为两个神经元之间局部结构的放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内信息交流的功能

C.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通透性造成K+内流

D.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相关受体结合导致C1-通道的开启

[解析]8.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1-通道开放,膜外C1-内流,导致静息电位更加巩固,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故甘氨酸为抑制性递质;

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外信息交流的功能;

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通透性增加,K+外流,使膜外电位高于膜内;

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相关受体结合,传递相关信息导致C1-通道的开启。

9.(山西四校2014级高三第三次联考)下图表示人体内的某反射弧及其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B.乙图的b处神经纤维膜对Na+的通透性强

C.甲图的⑥结构中发生的信号变化需要消耗ATP

D.人体内乙图所示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方向是a←b→c

[解析]9.据甲图神经中枢的⑥突触结构分析,由于兴奋时从轴突末梢传向细胞体(树突),故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乙图的b处神经纤维受到一定强度刺激,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导致膜外Na+内流,膜内变为正电位膜外变为负电;

甲图的⑥突触递质释放发生为胞吐,需要ATP;

由于兴奋在反射弧的传递是单向,故在反射弧神经纤维兴奋传导也是单向的,故乙图所示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方向是a→b→c。

10.(天津市和平区2014年高三一模)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由活细胞产生的,成分都是蛋白质

B.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D.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解析]10.不是所有的激素都是蛋白质,也有的是多肽和脂类,神经递质的本质是乙酰胆碱;

激素大多数不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多数只是和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传递信号;

激素和神经递质在发按作用后会被分解,不会再有活性;

激素会和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传递信号;

酶会和底物结合,催化底物,神经递质会和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传递兴奋。

11.(重庆杨家坪中学2014级高三月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释放到突触间隙的化学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有的动物细胞内的ATP可能全部来自细胞质基质

C.细胞凋亡对机体的正常发育是不利的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解析]11.突触间隙是神经元之间的间隙,充满了组织液,所以释放到突触间隙的化学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有的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所需能量都来自于细胞质基质;

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原癌基因主要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若二者发生突变,会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12.(重庆一中2014级高三月考)I.(14分)下图是人体内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A、B和a、b、c代表相关结构,①、②、③代表不同的激素。

回答下列问题:

(1)兴奋从A传到B导致B兴奋,c的膜内电位变化是   

(2)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将兴奋传至 

的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使骨骼肌颤栗,另一方面使肾上腺素和 

(填序号)的含量升高,产热增加。

(3)血糖含量降低时,会刺激 

细胞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该激素调节血糖升高的原理是   

(4)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从免疫角度上说,该疾病属于 

病。

临床上可以切除________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该器官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从而减少抗体的产生。

II.(10分)下列是有关植物生长素的一些信息,请结合所学内容,根据所给信息回答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其极性运输的方式是  。

(2)图甲利用琼脂块收集来自小麦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1AA),研究比较小麦胚芽鞘尖端在光下和暗处产生生长素的量。

除所需探究的变量外,其他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根据实验结束时收集到的生长素量(图中数字),可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将生长正常的植株幼苗水平放置时.受重力的影响。

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则图乙是水平放置后,幼苗根和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则曲线上与茎的近地侧和根的远地侧对应的点依次是:

图丙为生长素浓度与茎生长关系的曲线。

若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x,用数学式表示x的范围:

  。

[解析]12.Ⅰ⑴兴奋从A传到B导致B兴奋,c的膜是突触后膜内侧,所以电位变化是由负变为正。

⑵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将兴奋传至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使骨骼肌战栗,另一方面使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②的含量升高,产热增加。

⑶血糖含量降低时,会刺激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该激素调节血糖升高的原理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种的转化为葡萄糖。

⑷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从免疫角度上说,该疾病属于自身免疫;

临床上可以切除胸腺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该器官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从而减少抗体的产生。

Ⅱ⑴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其极性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⑵实验目的是研究比较小麦胚芽鞘尖端在光下和暗处产生生长素的量,根据实验结束时收集到的生长素量(图中数字),小麦胚芽鞘在暗处(100单位)和在光下(99单位),由此可以看出小麦胚芽鞘在暗处和在光下产生的生长素的量差不多。

⑶将生长正常的植株幼苗水平放置时受重力的影响,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根的远地一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的生长,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

茎的近地一侧浓度高促进生长,并且根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曲线上生长时间越短,促进作用越强烈,所以茎的近地侧和根的远地侧对应的点依次是:

C、B;

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比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x,促进作用强烈,所以x的促进作用不能在f~2f之间,浓度小于f,用数学式表示x的范围:

0﹤x﹤f。

13.(北京西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解析]13.据图2知,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的Na+通道未打开,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由图1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以上分析可知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相同,但作用机理不同;

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14.(北京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神经细胞A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

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A、B细胞间兴奋传递(如图8)。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①释放的多巴胺与②结合会导致细胞B的膜电位改变

C.多巴胺只能由细胞A释放作用于细胞B使兴奋单向传递

D.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

[解析]14.神经细胞A与神经细胞B之间相互联系的结构成为突触,图中①表示突触小泡,多巴胺相当于传递神经冲动的神经递质,属于大分子化学物质,其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胞吞胞吐,依赖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在突触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改变,产生神经冲动;

在突触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单方向的,不能有突触后膜传递到突触前膜。

15.(北京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图5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灵敏电流计连接在坐骨神经表面,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刺激①处,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

B.电刺激①处或②处均可引起腓肠肌的收缩

C.电刺激②处,电流计能记录到两次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解析]15.图5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且是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互变,电刺激①处,电流两次经过灵敏电流计,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

电刺激①处产生的冲动可以由神经传递到肌肉,引起肌肉收缩,直接电刺激肌肉也可以引起肌肉的收缩;

电刺激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不能传递到神经纤维上,故电流计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

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且膜内电流方向代表了兴奋的传导方向。

16.(北京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过程不需要受体参与的是 

A.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C.抗原刺激B细胞使其活化 

D.血清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解析]16.A、B、C中作用的对象都是细胞(垂体细胞、突触后膜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B细胞),需要受体,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

血清抗体作用于抗原,需要抗原决定簇,不需要受体。

17.(汕头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关于生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淋巴因子能够促进效应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B.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C.生长素浓度不同,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D.传出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肌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

[解析]17.淋巴因子能够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

因为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作用效果类似抛物线,故生长素浓度不同,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传出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肌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促使细胞膜发生电位改变,促使兴奋,促使肌肉收缩。

18.(吉林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

B.当有刺激作用时,发生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缩手中枢位于乙方框处;

痛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解析]18.B处为感受神经元细胞体,与其连接的A点为感受器,E点为效应器;

乙为脊髓内的低级中枢,甲为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痛觉在大脑皮层的(甲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

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B处的膜电位为静息电位,即外正内负;

神经递质一般可分为兴奋和抑制两大类,因此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可能引起乙的兴奋,也可能引起乙的抑制。

19.(吉林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

C.在前膜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解析]19.兴奋部位的膜上钠离子通道打开,对Na离子通透性增强;

②处是突触间隙,其中的液体为组织液,③是突触后膜,是下一个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

在前膜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储存在神经递质中,神经递质在小囊泡中,以胞吐的形式运动到突触间隙,膜泡运输需要能量;

兴奋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20.(吉林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的幅度随神经纤维传导距离的延长而变小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膜对钠离子通透性的降低会导致动作电位变小

D.各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彼此间相互影响

[解析]2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表现为双向传导;

动物电位的幅度不会随神经纤维传导距离的延长而变化;

应该是恢复到静息状态的静息电位;

动物电位是由于Na+内流引起的,当膜对钠离子通透性的降低会导致动作电位变小;

各条神经纤维之间兴奋的传导没有影响。

21.(山东德州2014届高三校际联考)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则靶细胞一定为神经细胞

B.若信号物质是抗原分子,则靶细胞可能是记忆细胞

C.若信号物质是促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

D.若信号物质是胰岛素,则靶细胞是肝细胞、肌肉细胞等

[解析]21.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则靶细胞可以是神经细胞也可以是肌细胞或腺体细胞;

若信号物质是抗原分子,则靶细胞可以是T细胞、吞噬细胞和记忆细胞等;

若信号物质是促甲状腺激素,该物质的受体是甲状腺,所以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

若信号物质是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的含量,其靶细胞是全身的细胞。

22.(山东德州2014届高三校际联考)最新研究表明,果蝇触须中相邻的两个神经元虽然没有突触相连但可以相互阻断,当其中一个神经元产生冲动时,其电场变化通过周围的液体改变另一神经元的离子流,并关闭其电活动,此连接通讯手段被称为ephapticcoupling。

则 

A.神经元间的冲动传递离不开内环境的参与

B.突触是神经元间传递冲动的唯一方式

C.两个神经元之间必须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号

D.ephapticcoupling不可能存在于反射弧中

[解析]22.神经元间的冲动传递是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经组织液到达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所以神经元间的冲动传递离不开内环境的参与;

果蝇触须中相邻的两个神经元虽然没有突触相连但可以相互阻断,当其中一个神经元产生冲动时,其电场变化通过周围的液体改变另一神经元的离子流,并关闭其电活动,此连接通讯手段被称为ephapticcoupling;

ephapticcoupling存在于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因此存于反射弧中。

23.(厦门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B神经递质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D神经细胞只有接受外界刺激才能产生兴奋

[解析]23.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反射活动受脊髓控制;

神经递质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并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该过程属于神经和体液调节;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所以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神经细胞接受到内外刺激都能产生兴奋。

24.(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右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 

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C.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解析]24.突触包括三部分:

②突触前膜、④突触后膜、⑤突触间隙;

①是突触小泡,来源于高尔基体;

③是神经递质作用于④突触后膜,使后膜兴奋或抑制;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

神经递质只能有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5.(资阳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A.若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可以双向传导的

B.兴奋由c传递到e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如果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因为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解析]25.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可以双向传导的,所以刺激c点,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

兴奋由c传递到e时,在突触处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因为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刺激c点,a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