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5082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Word文件下载.docx

昔日是一片欢声笑语,如今是一片废墟。

这就是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惨烈对比。

请大家再读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3、检查生词

周老师这里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图片,(播放洛杉矶大地震的图片)这是洛杉矶大地震后拍下的照片。

高高的地交桥眨眼间变成了残垣断壁;

漂亮的小轿车被倒塌的房屋硬生生拦腰砸断;

这个消防队长望着豪华的商业街变成了一地瓦砾,束手无策;

大地震后引发的大爆炸吞噬着人们最后的希望;

昔日美丽的家园如今变成了这幅模样。

灾难之后的洛杉矶遭到巨大的破坏,变得如此荒凉,这样的地方就叫做——(课件出示“废墟”一词)

“废墟”

刚才我们还看到了火光冲天的——(课件出示“爆炸”一词)

爆炸

看到一片又一片的——(课件出示“瓦砾”一词)

“瓦砾”

这一课还有一个生字,我们要读准它的平舌音。

(课件出示“砸”)

生字学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课件中的生字词语。

4、整体感知

这就是大地震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几个词语,就在这样的一场大地震中,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然后就去一地废墟的儿子的学校救儿子。

结果呢?

结果他不仅救出了儿子,还救出了儿子的14个同学。

说得清楚明白。

周老师给你一个建议,如果能够再加上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就能完整地说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愿意来试一试。

有一年,美国的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有个父亲安顿好自己受伤的妻子之后,就冲到了儿子的学校,从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他的14个同学。

父子俩终于又——

父子俩终于又团聚了。

的确,面对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转瞬间之间灰飞烟灭,可就在这样的灾难中,这对父与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请同学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怎告诉我们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

他们父子俩是一位了不起的父子。

是一位吗?

这是两位了不起的父与子。

他们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再来一遍。

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师板书)。

二、精读悟情

1、一句话,感受父爱

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

这节课,我们先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1-12自然段,在这部分课文当中,有许多有关父亲的描写,请仔细看一看,从哪些语句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下来,可以做上批注。

开始吧!

(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教师巡视。

咱们来交流交流。

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

(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说说你的理由。

因为他坚持了很久,我觉得他非常了不起。

我觉得这位父亲,他能为儿子付出一切,别人来劝说他,他的回答只是我一定要救出我的儿子。

不听别人的劝阻。

还有吗?

我还从第3自然段看出这位父亲了不起,因为他想起对儿子的承诺,所以他就去兑现他的承诺。

真好,同学们从这么多地方,从字里行间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

咱们就一个一个地来交流。

先来看看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有很多人劝说父亲,可他就是不离开,也就是课文中的这部分内容(出示课文片段)。

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

有消防队长、警察,还有路过的人。

路过的人、消防队长、还有警察,他们都劝了父亲,说说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

(读)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

“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消防队长怎么劝?

(读)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警察怎么劝?

(读)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父亲的三句话都是差不多的意思。

而且最后两句话还——

一模一样。

同学们的眼睛真厉害,父亲的回答就是简单而且有点重复的三句问话。

可是,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

你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

第一次他说“谁愿意帮助我?

”有点恳求的心情。

从第一句话里,你读出了恳求。

第二句是: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我感觉这句话里有急切的感觉。

你是怎么体会的?

我是从他问消防队长的话中体会出再晚一点,儿子可能就有生命危险。

还有谁给他补充补充。

他很想救出他的儿子,心情非常急切。

你们知道消防队员在大地震之后是负责什么工作的吗?

是负责救援工作的。

所以,见到消防队长—

他见到消防队长,以为是来帮助他救儿子的。

他以为儿子有希望了,所以,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那样,他的心情是非常的——

急切。

还有谁愿意说?

还有就是警察的话:

“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可父亲的回答是:

”父亲的回答呀,有一点生气。

有点生气?

快给我们说说。

父亲听到警察的话,肯定这样想:

“我的儿子还在废墟里,你却让我回家?

”“你不是来帮我救儿子的吗?

”(学生的发言极富情感,引发热烈的掌声。

父亲有点儿想不通,为什么警察和消防队长都不帮我救儿子。

我能理解,你能理解吗?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

突如其来,伤害巨大的地震。

所以那些人都劝父亲离开。

这些人劝阻咱们都能理解,父亲的坚持你能理解吗?

能。

谁来说说?

父亲的坚持表现了他对自己儿子的爱。

同学们,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

周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

(引读)当有些人走上前来劝说父亲,父亲是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地问——

(读)谁愿意帮助我?

(引读)当消防队长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觉得自己的儿子有获救的希望了,于是他焦急地问——

(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引读)警察走上前来,要父亲马上回家。

这个一心要救儿子的父亲简直要崩溃了,于是他问道——

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你,震情这样严重,你为什么不离开?

因为每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被压在废墟下面,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每个父亲都会这样做。

你也不会离开?

不会。

(走到另一生旁边问)你为什么不离开?

因为每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儿子,而且我还曾经答应过儿子,说不管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他在一起。

那其实是父亲对儿子的一句——

承诺。

原来是这样。

我想问这位父亲(师又问另一学生),你为什么不对大家说清楚呢?

因为我怕他们不理解我救儿子的急切的心情。

大家的心都是相通的,他们能理解。

你为什么不去跟大家说清楚?

儿子还埋在废墟下,假如我去跟他们说清楚,就会耽误几分钟,儿子就会有生命危险。

因为我没有时间,我要争取分分秒秒的时间去——

救儿子。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父亲的这三句话。

当有人劝他时,他是恳求地问——

谁愿意帮助我?

消防队长劝他时,他焦急地问——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来劝他时,他是崩溃地问——

就是透过父亲这三句简单重复的问话,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

了不起的父亲。

2、一个场景,浓缩坚持的父爱

刚才同学们交流时还谈到第12自然段里,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也让他读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那我们就按照他说的,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

(课件出示句子)请全班男同学来读读这句。

男生读: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有哪些同学都画下了这个句子。

全班齐读。

哪句字让你感受到父亲的爱?

因为这句话最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父亲完全是用手来挖的,而且这“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让人感到他挖的时间很长,很漫长。

你读懂了这个“挖”字,请你读。

生读句子。

还有谁对“挖”字特别有感受?

父亲当时没有任何工具,而且当时也没有任何人来帮助他,这段描写,一是写出时间很漫长,二是写出父亲的辛苦劳累和坚持不懈。

体会很深刻,请你读。

周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

在父亲挖掘儿子的时候,可能会有哪些动作?

他可能会掏,会搬。

他可能还会挖,会刨。

我认为他可能还会扔。

可是,这么多动作,作者只写了一个“挖”字,你能读懂作者的心吗?

为什么就只写一个“挖”字?

这个“挖”字更能体现出父亲的辛苦劳累。

一个“挖”字坚持了36个小时,你看出了他的劳累。

透过“挖”字,我还看出了父亲是多么真心地想救出他自己的孩子。

透过这个“挖”字,我看到这位父亲是用双手来挖的,两个白天,一个晚上,他一直在挖,他一边挖一边想,儿子不会有事,他永远跟儿子在一起。

透过“挖”字,你看到了父亲的形象,也体会到了他的内心。

是啊,一个“挖”字,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一个“挖”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劳累和坚持。

这就是作者的匠心,这也就是文字的魅力。

让我们定格这个“挖”字,读好这个“挖”字。

他挖了——

作者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他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挖了36小时呢?

同桌讨论讨论。

这样写,更能体现他挖了很久。

体现出时间的漫长。

这样写更能表现父亲的坚持。

写出了父亲的艰辛、劳累、疲倦。

通过这样写,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的决心。

带着各自的体会,自由练读,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

(一生读句子,很急促。

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急促?

我要读出父亲心里的焦急。

(另一生读句子,语速缓慢。

你为什么读得这么缓慢低沉?

因为时间过得那样漫长,父亲那样劳累。

都读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解,了不起。

还有谁来?

(一生读句子,由慢到快,声调逐渐升高。

为什么这样读?

这样才能读出我对父亲的崇敬。

(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

是啊,那是怎样情景下的36个小时呀?

是地震中的36个小时。

也许会发生——

大爆炸。

塌方、余震。

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

36小时。

让我们读一读他艰难挖掘的时间的进程,他依然坚持挖了——

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时间就这样在推移,艰难的挖掘还在继续,父亲还是一无所获,也许他曾经挖出了其他遇难者的尸体,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

我来问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36小时的苦苦挖掘?

是信念。

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

是父亲救出儿子的决心

是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

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亲。

女同学,读。

(出示课文片断)

(一个场景,浓缩着厚重的父爱)

3、一个形象,定格父爱的伟大

全体女生读: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就让我们记住这位历尽艰辛,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的形象。

男同学,读。

全体男生读上面的语段。

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

全班,读。

全班学生齐读。

(一个形象,定格人物,定格情感,定格人性!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5.12汶川大地震后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个形象、一个动作、一段言语。

请同学们来看。

(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此刻,这个痛失女儿的男人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

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

这个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天下的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

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的心,此时此刻,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还未卜。

这个深爱儿子的父亲会对心爱的宝贝说点什么呢?

请你将泪水凝聚在笔端,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学生在音乐中写话。

(小练笔,将感受转化为语言文字,将情感诉诸笔端。

让我们来听一听已经写完了的同学的话。

请你动情地读给大家听。

亲爱的阿曼达,你渴不渴?

饿不饿?

你害怕吗?

我来了,我要救你出来,一起回家。

亲爱的阿曼达,你在哪儿?

如果你怕了,就想一想,我就在你身边,我向你承诺过,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的。

你一定要坚持住,爸爸马上就来。

等着我,我亲爱的儿子。

(掌声)

你的心声一定会传到阿曼达的耳边。

亲爱的宝贝,你在那黑暗的废墟中渴吗?

饿吗?

害怕吗?

如果害怕就闭上眼,想想我和你在一起时那些快乐的回忆。

你一定要坚持,你忘了我常对你说的那句话吗?

爸爸来救你了,相信爸爸,爸爸永远爱你。

爸爸永远爱你!

谢谢同学们深情的话语。

你们的话,让我想起这样一首诗:

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把我们环绕,这个人就是——

父亲。

这种爱就是坚守承诺,坚持挖掘的,如山的——

父爱。

下节课,再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位深爱儿子的、了不起的父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

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