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园艺工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花卉园艺工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卉园艺工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锈病类概述
锈病是一类特征很明显的病害。
锈病因多数孢子能形成红褐色或黄褐色、颜色深浅不同的铁锈状孢子堆而得名。
锈菌大多数侵害叶和茎,有些也为害花和果实,产生大量的锈色、橙色、黄色,甚至白色的斑点,以后出现表皮破裂露出铁锈色孢子堆,有的锈病还引起肿瘤。
锈病多发生于温暖湿润的春秋季,在不适宜的灌溉、叶面凝结雾露及多风雨的天气条件下最有利于发生和流行。
1.玫瑰锈病
(1)症状识别该病主要危害芽、叶片,也危害叶柄、花、果、嫩枝等部位。
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淡黄色粉状物。
反面生有黄色稍隆起的小斑点——锈孢子器,初生于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散出橘红色粉末,随着病情的发展,后期又出现橘黄色粉堆——夏孢子,秋末叶背出现黑褐色粉状物,即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受害叶早期脱落,影响生长和开花。
2锈病类的防冶
1.在园林设计及定植时,避免海棠、苹果等与桧柏混栽。
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性。
2.结合园圃清理及修剪,及时将病枝芽、病叶等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
3.3~4月在桧柏上喷洒1∶2∶100倍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抑制冬孢子堆遇雨膨裂产生担孢子。
4.发病初期可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10d1次,连喷3~4次;
或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6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稀释6000~8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喷雾防治。
(三)月季黑斑病
(1)症状识别:
该病除危害月季外,还危害蔷薇、黄刺玫、山玫瑰、金樱子、白玉棠等近百种蔷薇属植物及其杂交种。
主要危害叶片,感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斑点,边缘呈不规则的放射状,病部周围组织变黄,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病斑连片,甚至整株叶片全部脱落,成为光杆。
嫩枝上的病斑为长椭圆形、暗紫红色、稍下陷。
此病为月季的一种发生普遍而又危害严重的病害。
常在夏秋季造成黄叶、枯叶、落叶,影响月季的开花和生长。
(四)君子兰炭疽病
(1)症状识别:
成株及幼株均可受害,多发生在外层叶基部,最初为水渍状,逐渐凹陷。
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淡褐色小斑,随着病害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病部具有轮纹,后期产生许多黑色小点,在潮湿条件下涌出粉红色粘稠物,即病原物的分生孢子
叶斑病类的防治
1.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选用无病植株栽培;
合理施肥与轮作,种植密度要适宜,以利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注意浇水方式,避免喷灌;
盆土要及时更新或消毒。
2.消灭初侵染来源,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病死植株并集中烧毁。
休眠期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3.发病期间药剂防治,特别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杀菌剂,如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6%乐比耕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4.选育或使用抗病品种。
(五).桃缩叶病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花、幼果和枝梢。
叶片感病后,一部分或全部皱缩扭曲,叶片由绿色变为黄色至紫红色,病处肥大增厚,质地变脆。
春末夏初时,被害叶表面出现一层灰白色粉层,即病菌的子实体。
后期病叶变褐干枯脱落,嫩梢发病后变为灰绿色或黄色,病梢节间缩短并肿胀,叶片呈丛生状、卷曲,严重时枝梢枯萎死亡。
防治措施
(1)及时摘除病叶和幼芽,并集中烧毁。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加植株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
①植株发芽前喷药保护,如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等;
②发病初期喷洒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25%代森锰锌悬浮剂稀释1000~1500倍液、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等。
(六)仙客来灰霉病
[分布与危害]仙客来灰霉病是世界性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灰霉病危害仙客来叶片和花瓣,造成叶片、花瓣腐烂,降低观赏性。
[症状]仙客来的叶片、叶柄和花瓣均可侵染。
叶片受害呈暗绿色水渍斑点,病斑逐渐扩大,使叶片呈褐色干枯。
叶柄和花梗受害后呈水渍状腐烂,之后下垂。
花瓣感病后产生水渍腐烂并变褐色。
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均可出现灰色霉层。
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花器腐烂,霉层密布。
(七)煤污病类
[症状]煤污病又称煤烟病,在花木上发生普遍,影响光合、降低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甚至引起死亡。
其症状是在叶面、枝梢上形成黑色小霉斑,后扩大连片,使整个叶面、嫩梢上布满黑霉层。
由于煤污病菌种类很多,同一植物上可染上多种病菌,其症状上也略有差异。
呈黑色霉层或黑色煤粉层是该病的重要特征。
可为害山茶、米兰、扶桑、木本夜来香、白兰花、五色梅、阴绣球、牡丹、蔷薇、夹竹桃、木槿、桂花、木兰、紫背桂、含笑、紫薇、苏铁、金桔、橡皮树等。
煤污病的主要危害是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削弱植物的生长势。
另外,由于观赏植物的叶面布满黑色的煤粉层,严重地破坏了植物的观赏性。
[防治方法]
1.喷洒杀虫剂防治蚜虫、介壳虫等害虫,减少其排泄物或蜜露,从而达到防病目的。
2.在植物休眠季节喷洒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杀死越冬的菌源,从而减轻病害发生。
3.对寄主植物进行适度修剪,温室要通风透光良好,以便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八)桃树细菌性穿孔病
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多发生在靠近叶脉处,初生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毫米,褐色、红褐色的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导致早期落叶。
果实受害,从幼果期即可表现症状,随着果实的生长,果面上出现1毫米大小的褐色斑点,后期斑点变成黑褐色。
病斑多时连成一片,果面龟裂。
3.防治方法
①加强桃园管理,增强树势,清除病枝、病果、病叶。
②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波尔多液,展叶后喷0.3~0.4波美度石硫合剂。
③花后喷1∶4∶200硫酸锌石灰液,或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
在桃树生长比较旺盛的地片,喷布或土施多效唑,能明显减轻穿孔病为害。
(九).竹丛枝病
1.分布与危害:
竹丛枝病又称雀巢病或扫帚病。
分布较广。
危害刚竹、淡竹、苦竹、紫竹、毛竹等竹种。
病竹生长衰弱,发笋少,影响其观赏性,发病严重时病株枯死。
2.症状:
发病初期仅个别枝条感病,病枝细弱,节间缩短,叶片呈鳞片状,侧枝丛生成鸟巢状或成团下垂,每年4~6月份在病枝梢端叶鞘产生大量白色米粒状物,即病菌的无性世代。
从5月下旬至6月下旬,白色米粒状物变黄褐色,即有性世代。
最后导致全株枯死。
丛枝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适时清除枯死病枝,以减少病害侵染源。
注意施肥,保持土壤肥力。
(2)发病期可用20%粉锈宁乳油1000喷雾。
(十)根结线虫病
1.分布与为害在我国南北许多省都有发生。
2.症状被害植株的侧根和支根(主要侵染嫩根),产生许多大小不等的瘤状物,初表面光滑,淡黄色,后粗糙,质软。
剖视之,可见瘤内有白色透明的小粒状物,即根瘤线虫的雌成虫,病株根系吸收机能减弱,病株生长衰弱,叶小,发黄,易脱落或枯萎,有时会发生枝枯,严重的整株枯死。
根结线虫的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以免疫区扩大。
(2)在有根结线虫发生的圃地,应避免连作感病寄主。
利用溴甲烷处理土壤;
将3%呋喃丹颗粒剂或15%铁灭克颗粒剂分别按4~6g/m²
及1.2~2.6g/m²
的用量拌细土施于播种沟或种植穴内;
也可用10%克线磷颗粒剂处理土壤,具体用量为30~60kg/hm²
。
(4)盆土药剂处理:
将5%克线磷按土重的0.1%,与土壤充分混匀,进行消毒;
也可将5%克线磷或10%丙线磷,按盆口内径6cm用药0.75g或0.50g计,施入花盆中。
(5)盆土物理处理:
炒土或蒸土40min,注意加温勿超过80℃,以免土壤变劣;
或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太阳曝晒,其间要防水浸,避免污染。
(6)花盆、操作工具要清洗消毒,盆土要集中处理
园林植物主要害虫及防治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及防治
⏹黄尾毒蛾
⏹1、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及山东、江苏、上海等地。
幼虫危害多种杨、柳、白蜡、泡桐、槭树等。
形态特征
⏹成虫雌体长14一18mm,翅展36—40mm;
雄体长12—14mm,翅展28—32mm。
全体白色
⏹前翅近臀角斑纹则为黑褐色。
幼虫体长26—40mm,头黑褐色,体黄色,背线红色,亚背线、气门上线和气门线黑褐色
毒蛾类的防治措施
⏹1.消灭越冬虫体。
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在树干上帮草把诱集幼虫越冬,第二年早春摘下烧掉,并在树皮缝、石块下等处搜杀越冬幼虫等。
⏹2.对于有上、下树习性的幼虫,可用溴氰菊酯毒笔在树干上划1~2个闭合环(环宽1cm),可毒杀幼虫,死亡率达86%~99%,残效8~10d。
也可绑毒绳等阻止幼虫上、下树。
⏹3.灯光诱杀成虫。
⏹4.人工摘除卵块及群集的初孵幼虫。
结合日常养护寻找树皮缝、落叶下的幼虫及蛹。
⏹5.药剂防治。
幼虫期喷施5%定虫隆乳油10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500倍液、40.7%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等;
用10%多来宝悬浮剂60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4000倍液喷射卵块
金星尺蛾
1、分布与危害
丝棉木金星尺蠖又名卫矛尺蠖。
华北、华南、西北及华东地区均有分布。
主要危害丝棉木、大叶黄杨、扶芳藤、卫矛、女贞、白榆等多种园林植物。
该虫是黄杨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时将叶片食光,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2形态特征翅底色银白,具淡灰色及黄褐色斑纹,腹部金黄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8—32mm;
体黑色,刚毛黄褐色
尺蛾类的防治措施
⏹1.结合肥水管理,人工挖除虫蛹。
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幼虫期喷施杀虫剂,如生物制剂Bt乳剂600倍液、10%多来宝悬浮剂2000倍掖、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
⏹3.保护和利用天敌。
如凹眼姬蜂、细黄胡蜂、赤眼蜂、两点广腹螳螂等。
成片国槐林或公园内可释放赤眼蜂,其寄生率在40%~77%。
斜纹夜蛾
⏹东北、华北、华中、华西、西南等地均有分布。
尤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各省危害严重。
有的地区呈间歇性的大发生。
斜纹夜蛾食性杂,寄主植物已知的已达290余种。
既危害荷花、睡莲等水生花卉植物,也危害菊花、康乃馨、牡丹、月季、木芙蓉、扶桑、绣球等观赏植物。
以幼虫取食叶片,花蕾及花瓣,近年来对草坪的危害特别严重。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20毫米左右,翅展35-46毫米,体暗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前翅灰褐色,花纹多,内横线和外横线白色、呈波浪状、中间有明显的白色斜阔带纹,所以称斜纹夜蛾。
幼虫体长33-50毫米,头部黑褐色,胸部多变,从土黄色到黑绿色都有,体表散生小白点,腹节有近似三角形的半月黑斑一对
夜蛾类的防治措施
⏹1.清除园内杂草或于清晨在草丛中捕杀幼虫。
人工摘除卵块、初孵幼虫或蛹。
⏹2.灯光诱杀成虫,或利用趋化性用糖醋液诱杀,糖:
酒:
水:
醋(2:
1:
2:
2)+少量敌百虫。
⏹3.幼虫期喷Bt.乳剂500~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10%氯氰菊酯乳油或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5%定虫隆乳油1000~2000倍液、20%灭幼脲3号胶悬剂1000倍液等。
黄杨绢野螟
⏹全国分布。
幼虫危害大叶黄杨、瓜子黄杨、庐山黄杨、锦熟黄杨、朝鲜黄杨、雀舌黄杨、冬青和卫矛等。
此虫具有突发性,轻者影响正常生长,重者叶枯脱落,造成光秃枝,致幼株死亡
⏹前胸,前翅基部、前缘、外缘及后翅外缘,腹部末端被黑褐色鳞毛,故称此虫为黑缘螟蛾。
翅面半透明,有紫红色闪光
螟蛾类的防治措施
⏹1.消灭越冬虫源。
如秋季清理枯枝落叶及杂草,并集中烧毁。
⏹2.在幼虫危害期可人工摘虫苞。
⏹3.发生面积大时于初龄幼虫期喷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敌敌畏1份+灭幼脲3号1份1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4.开展生物防治。
卵期释放赤眼蜂,幼虫期施用白僵菌等。
天蛾类
⏹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
危害梧桐、丁香、女贞、泡桐、白蜡、苦楝、樟、楸等园林花木,以幼虫食叶。
⏹2、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45~50mm,体翅灰白至暗灰色。
胸部背面有由灰黑色鳞片组成的圆圈。
前翅上有黑灰色斑纹,顶角有一个半圆形黑色斑纹,中室下方有两条黑色纵纹,后翅灰白色。
卵球形,淡黄色。
老熟幼虫体长75~96mm,有两种体色:
一种是绿色,腹部1~8节两侧有一条白斜纹,斜纹上缘紫色,尾角绿色;
另一种也是绿色,上有褐色斑块,尾角褐色,上生短刺。
蛹体长50~60mm,红褐色。
天蛾类的防治措施
⏹1.结合耕翻土壤,人工挖蛹。
根据树下虫粪寻找幼虫进行捕杀。
⏹2.利用新型高压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
⏹3.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时,喷洒Bt.乳剂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10%多来宝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
刺蛾类
⏹
(一)黄刺蛾
⏹该虫分布几乎遍及全国。
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主要危害重阳木、三角枫、刺槐、梧桐、梅花、月季、海棠、紫薇、杨、柳等120多种植物。
初龄幼虫只食叶肉,4龄后蚕食叶片,常将叶片吃光。
⏹雌蛾体长15-17mm,翅展35-39mm;
雄蛾体长13—15mm,翅展30-32mm。
体橙黄色。
前翅黄褐色,自顶角有1条细斜线伸向中室,斜线内方为黄色,外方为褐色;
在褐色部分有1条深褐色细线自项角伸至后缘中部,中室部分有1个黄褐色圆点。
后翅灰黄色。
幼虫
⏹
老熟幼虫体长19—25mm,体粗大。
头部黄褐色,隐藏于前胸下。
胸部黄绿色,体自第二节起,各节背线两侧有1对技刺,以第三、四、十节的为大,技刺上长有黑色刺毛;
二)扁刺蛾
1、分布与危害
⏹危害悬铃木、榆、杨、柳、泡桐、大叶黄杨、樱花、牡丹、芍药等多种林木花卉,以幼虫取食叶片。
⏹体暗灰褐色,腹面及足的颜色更深。
前翅灰褐色、稍带紫色,中室的前方有一明显的暗褐色斜纹,自前缘近顶角处向后缘斜伸。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1—26mm体扁、椭圆形,背部稍隆起,形似龟背。
全体绿色或黄绿色,体两侧各有10个瘤状突起,其上生有刺毛,每一体节的背面有2小丛刺毛,
刺蛾类的防冶措施
⏹
(1)灭除越冬虫茧。
根据不同刺蛾结茧习性与部位,结合修枝清除树上的虫茧,在土层中的茧可采用挖土除茧。
也可结合保护天敌,将虫茧堆集于纱网中,让寄生蜂羽化飞出。
另外,初孵幼虫有群集性,摘除带初孵幼虫的叶片,可防止扩大危害。
⏹
(2)灯光诱集。
刺蛾成虫大都有较强的趋光性,成虫羽化期间可安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化学防冶。
幼虫危害严重时,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40.7%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
此外选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亦有很好的效果。
药杀应掌握在幼虫2~3龄阶段为好。
⏹(4)生物防冶。
Bt.乳剂500倍液潮湿条件下喷雾使用。
⏹(5)保护天敌。
如上海青蜂、姬蜂等
柑橘凤蝶
⏹分布几乎遍及全国。
危害柑橘、金橘、柠檬、佛手、花椒、黄波罗等。
以幼虫取食幼芽及叶片,是园林中常见的蝶类。
⏹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22~32mm,体黄色,背面中央有黑色纵带。
翅面上有黄黑相间的斑纹,亚外缘有8个黄色新月形斑。
后翅外缘波状,后角有一尾状突起。
卵圆球形,长1mm,初时黄白色,近孵化时黑灰色。
老熟幼虫体长40~51mm,绿色。
后胸有眼状纹及弯曲成马蹄形的细线纹。
腹部第1节后缘有1条大形黑带,第4~6腹节两侧具黑色斜带。
头部臭丫腺为黄色。
蛹长29~32mm,纺锤形,头部分二叉,胸部稍突起
⏹1.人工摘除越冬蛹,并注意保护天敌。
⏹2.结合花木修剪管理,人工采卵、杀死幼虫或蛹体。
⏹3.严重发生时喷施20%除虫菊酯乳油2000倍液、2.50%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倍液。
菜粉蝶
⏹菜粉蝶又称菜青虫,属鳞翅目,粉蝶科。
寄主植物有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百合科、茄科、藜科、苋科等9科35种,菜粉蝶分布全国各地,幼虫将叶片吃成缺刻和孔洞,为害严重时全叶被吃光,仅剩叶脉和叶柄。
⏹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体黑色,胸部密被白色及灰黑色长毛,翅白色。
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黑色,顶角有1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黑色圆斑,前后并列。
后翅基部灰黑色,前缘有1个黑斑,翅展开时与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
幼虫初孵化时灰黄色,后变青绿色,体圆筒形
短额负蝗
⏹各省均有分布。
主要危害一串红、凤仙花、鸡冠花、三色堇、千日红、长春花、金鱼草、冬珊瑚、菊花、月季、茉莉、扶桑、大丽花、栀子花等多种花卉。
⏹成虫体长21~32mm,体色多变,从淡绿色到褐色和浅黄色都有,并杂有黑色小斑。
头部锥形,前翅绿色,后翅基部红色,末端部绿色。
若虫、初孵若虫体淡绿色,带有白色斑点。
触角末节膨大,色较其它节深,复眼黄色,前、中足有紫红色斑点。
卵块产于土中,外有黄色胶质。
防冶措施
⏹1.人工捕捉。
初孵若虫群集危害及成虫交配期进行网捕。
⏹2.若虫或成虫盛发时,可喷洒50%杀螟松1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效果。
二十八星瓢虫
⏹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
危害茄子、金银花、枸杞、五爪金龙、冬珊瑚、三色堇等。
以成虫和幼虫取食叶肉,严重时全叶食尽。
⏹成虫半球形,黄褐色,头部黑色,体表密生黄色细毛。
前胸背板上有6个黑点,2个鞘翅上共有28个黑斑。
卵长0.7mm,长纺缍形,淡黄至褐色。
幼虫体长8mm,淡黄色,中部膨大,两端较细,体背各节有6个枝刺。
园林植物主要吸汁害虫及防治
日本龟蜡蚧
⏹分布全国各地。
食性杂,危害山茶、夹竹桃、白兰、含笑、海桐、蜡梅、栀子花、桂花、石榴、月季、蔷薇、海棠、牡丹、芍药等植物。
若虫和雌成虫在枝梢和叶背中脉处,吸食汁液危害,严重时枝叶干枯,花木生长衰弱
⏹雌成虫椭圆形,暗紫褐色,体长约3mm,蜡壳灰白色,背部隆起,表面具龟甲状凹线,蜡壳顶偏在一边,周边有8个圆突。
雄成虫体棕褐色,体长约1.3mm,长椭圆形。
翅透明,具2条翅脉。
雌若虫蜡壳与雌成虫蜡壳相似,雄若虫蜡壳椭圆形,雪白色,周围有放射状蜡丝13根。
草履蚧
⏹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西、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区。
危害广玉兰、罗汉松、碧桃、海棠、紫叶李、大叶黄杨、丝棉木、龙爪槐、悬铃木、珊瑚树、樱桃、海桐、紫薇、十大功劳、垂柳、绣球、柑橘等花木。
以若虫、成虫聚集在树干基部或嫩枝、幼芽等处吸汁危害。
⏹雌成虫体长7.8~10mm,体扁平,长椭圆形,背面淡灰紫色,腹面黄褐色,周缘淡黄色,被一层霜状蜡粉,腹部有横列皱纹和纵向凹沟,形似草鞋。
雄成虫体紫红色,长5~6mm,翅1对,淡黑色。
若虫与雌成虫相似,但体小,色深
吹绵蚧
⏹形态特征
⏹ 1、雄成虫体长3毫米,翅长3-3.5毫米。
虫体橘红色;
触角11节,每节轮生长毛数根;
胸部黑色;
翅紫黑色;
腹部8节,末节有瘤状突起2个。
⏹ 2、雌虫体长6-7毫米;
身体橙黄色,椭圆形;
无翅;
黑色两性虫体腹部扁平,背面隆起,上被淡黄白色蜡质物,腹部周缘有小瘤状突起10余个并分泌遮盖身体的绵团状蜡粉,故很难见其真面日
介壳虫类的防治措施
⏹1.加强植物检疫,禁止有虫苗木输出或输入。
⏹2.加强养护。
通过园林技术措施来改变和创造不利于蚧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如实行轮作,合理施肥,清洁花圃,提高植株自然抗虫力;
合理确定植株种植密度,合理疏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冬季或早春,结合修剪、施肥等农事操作,挖除卵囊,剪去部分有虫枝,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介壳虫少量发生时,可用软刷、毛笔轻轻清除,或用布团蘸煤油抹杀。
⏹3.化学防治。
冬季和早春植物发芽前,可喷施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代若虫和雌虫。
在初孵若虫期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速扑杀乳油、40%乐斯本乳油,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每隔7~10d喷1次,共喷2~3次,喷药时要求均匀周到。
也可用40%乐果乳油或10%吡虫啉乳油5~10倍液打孔注药。
棉蚜
⏹分布于全国各地。
危害扶桑、木槿、石榴、一串红、茶花、菊花、牡丹、常春藤、紫叶李、兰花、大丽花、紫荆、仙客来、玫瑰等。
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寄主的嫩梢,花蕾、花朵和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皱缩,影响开花,同时,诱发煤污病。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1.8mm,夏季棕黄至黑色;
腹管圆筒形,尾片圆锥形。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2~1.9mm,黄色或浅绿色,前胸背板黑色,腹部两侧有3~4对黑斑纹。
腹管黑色,圆管形,尾片同无翅型。
无翅若蚜复眼红色,夏季多为黄白色至黄绿色,秋季蓝灰色至绿色。
⏹蚜虫类的防治措施
⏹1.注意检疫虫情,抓紧早期防治。
盆栽花卉上零星发生时,可用毛笔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