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4625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7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建成13.4万亩高标准农田。

农业机械推广使用力度增强,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74%。

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1家,创成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全省第一、达到4610个,参加农户数54万户。

建成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10个,成功创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工业实力不断提高。

预计2010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75亿元。

企业体量明显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419户,实现销售收入2392亿元、利税245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4.1倍和3.3倍,销售超10亿元企业达到27户,超百亿元企业2户。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培育的三大千亿元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超过50%,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比2005年提高6.75个百分点,拥有省以上名牌产品60个,省著名商标75件。

“十一五”期间,工业累计投入2276亿元,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46个,淮钢特钢大棒材、富士康科技城、台玻、天淮钢管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和竣工投产,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竞争力。

县乡工业化取得新突破,在实践中形成的“县有工业园、镇建工业区、村抓创业点”的发展道路,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服务业水平快速提升。

预计201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70亿元;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5亿元,年均增长18.3%;

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0%以上。

新兴服务业蓬勃兴起,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4.8%,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成功引进阿里巴巴、微软、搜狐、浙大网新等多家知名企业,建成淮安软件园等软件及服务外包区。

旅游业快速成长,新增3个四星级以上酒店、7个4A级景区,预计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5亿元。

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2.3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4.4个平方米。

商贸业全面发展,万达、金鹰、雨润等一批知名商业企业落户我市。

创成4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8个省级物流基地(企业),建成31个专业市场。

城乡面貌持续改观。

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组团相间”的中心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80平方公里扩大到120平方公里,人口由80万增加到120万,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5%。

突出“生态相连”,实施一批滨河景观提升、公园湿地建设、生态新城开发等彰显城市特色的精品工程,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城市亮化、美化、绿化、净化等工程全面推进,荣获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中国和谐管理城市奖、城市管理人民满意奖以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4个县城投入850亿元,建成洪泽幸福广场、盱眙奥体中心、金湖垃圾填埋厂等项目,金湖县创成国家园林城市。

重点中心镇、特色小城镇和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取得新成绩,成为全国首批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示范市。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高速公路联网成环,干线公路提档升级,淮安涟水机场通航运营,宿淮铁路开工建设,京杭大运河两淮段航道整治顺利完成,盐河航道整治工程进展顺利,立体化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超额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减排任务,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效果,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9%。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市属75户重点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淮钢、安邦、清棉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顺利完成战略性重组,打造2个资产超100亿元的融资平台;

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有序进行,完成市县(区)有关政府机构的撤并和整合工作,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工作积极推进。

投融资体制改革扎实开展,浦发、交通等银行进驻我市,全市顺利发行27亿元企业债券,万邦香料公司在新加坡实现成功上市。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公共项目代建制全面落实,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基本建立,政府部门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不断深入。

借港出海、对外开放成效突出,预计2010年,注册外资实际到帐10.5亿美元,年均增长47.6%;

完成进出口总额21.7亿美元,年均增长26%。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外经营业额10.5亿美元,年均增长15%,全市新增外经获权企业6家,较“十五”期间翻一番。

苏台(淮安)经贸洽谈会、台商论坛等活动深入开展,一大批知名台企落户淮安,全市实际利用台资占外资总量50%以上,台资集聚新高地加速形成。

开发区建设跃上新台阶,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中国淮安出口加工区、中国淮安留学人员创业园等3个“国字号”发展平台不断完善,全市创建7个省级开发区和7个省级特色产业园区。

社会发展日益进步。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1%,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7.7万人,累计开发新产品2195件、专利授权量3282件,市高新技术创新中心升格为国家级孵化器,建成苏北第一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信息化工作成绩突出,“数字淮安”雏形初具,电子政务架构基本建立,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社会信息化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省合格学校标准,拥有省、市级优质幼儿园184所,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34所,普通高等学校7所,累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10余万名,“周恩来班”创建、校园文化建设等教育创新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影响。

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市一院、妇幼保健院、八二医院创成三甲医院,完成116所农村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和1259个村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标准化,建成百万群众“15分钟健康服务圈”。

文体事业积极推进,建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2017座,实现乡镇文化站全达标、农家书屋全覆盖,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612平方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市涌现出《韩信》、《豆腐宴》等一批文化精品,成功举办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盱眙龙虾节等重要活动,新建健身会馆等一批城乡体育设施,群众性体育活动全面开展,奥运金牌、残奥奖牌实现零突破。

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连续三年荣获省食品安全优秀市称号。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3%以上,“世代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开展。

民防工作成绩显著,作为全省唯一城市受到国家人防部和解放军总参谋部联合表彰。

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扩大,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作用充分发挥。

积极支持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全市双拥模范城实现二连冠。

创造了阳光信访、“1+3”安全生产监控体系、101%服务、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等全国有影响的新经验,监察、统计、审计、国土、档案、地震等工作都取得新进展。

人民生活日趋改善。

预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600元,年均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00元,年均增长12.0%,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民培训与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职业农民培养工作。

“亲民淮安”工作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就业36.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3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3.4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左右。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低保惠及19.51万人。

企业退休人员月基本养老金达到1171元,比2005年增加522元,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

淮安市“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 

单位

“十一五”目标

2010年预计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120

1315

2

人均GDP

20620

27000

3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85

85.9

4

财政收入

200

310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40

1485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70

465

7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7

21.7

8

注册外资实际到帐

5.5

10.5

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700

17600

10

农民人均纯收入

5600

7100

11

城市化水平

44

45

12

年末总人口

万人

545

537

13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煤

0.98

0.892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经济总量偏小,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经济集聚度和外向度不高;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乡镇工业基础相对薄弱,高效农业占比还较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不宽,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等。

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发展和改革中加以逐步解决。

第二章 

“十二五”宏观形势分析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淮安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众多的挑战和考验。

总体分析,我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大于挑战。

机遇和有利条件。

世界经济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孕育新突破,世界经济将在重大调整中进入以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为主动力的新一轮增长景气周期,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国内经济社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上升,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国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更高,内涵更丰富,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进入国家战略,苏南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苏中经济国际化水平提高,苏北发展进入快车道,为全省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我市发展的良好势头继续得以保持,经过多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努力,全市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已进入工业化转型、城镇化加速、外向化提升互动并进的重要阶段,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为我市“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及沿海开发和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叠加效应,为我市参与产业分工、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我市的潜在优势加快向现实竞争优势转化,为推动“十二五”时期淮安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新的动力和有利条件。

挑战和不利因素。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国内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政策更加灵活多变,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结构调整的压力、政策把握的压力都将不断加大;

我市在“十二五”时期面临着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被长三角发达地区吸引的巨大挑战,在接纳产业项目转移过程中,与苏中、苏北等周边城市形成竞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资源约束加剧,环境压力加大,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新问题。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全市上下必须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妥善应对种种挑战,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力争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第三章 

“十二五”发展宏伟目标

“十二五”时期,必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发展阶段新特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全力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按照“奋战十二五、全面达小康,实现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的总体要求,以“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小康”为主题,以“扩量提质、转型升级”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教与人才兴市、借港出海与开放带动、绿色发展、城乡统筹“五大战略”,继续推进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五大建设”,全力加快工业新型化、城镇特色化、经济外向化、环境生态化、城乡一体化步伐,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以实现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为总体要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必须适应人民群众新期盼,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人民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小康为主题。

坚持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符合我市实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建成小康社会是坚持发展硬道理的本质体现。

牢牢把握这一时代主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以扩量提质、转型升级为主线。

在扩张总量、壮大实力的同时,坚持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主线必须坚持五大发展战略。

——坚持工业强市,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扩量提质、转型升级”的主攻目标。

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建设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壮大千亿元主导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协调推进,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能力。

——坚持科教与人才兴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扩量提质、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统筹推进科技兴市、教育兴市、人才兴市“三位一体”建设,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轨道上来。

——坚持借港出海与开放带动,把经济外向化作为“扩量提质、转型升级”的活力之源。

策应区域联动发展态势,对接沿海、融入长三角,进一步加快借港出海、扩大开放步伐,加速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和高端资源,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上推进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扩量提质、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

高举“绿色淮安”旗帜,建设绿色生态,发展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创建生态文明,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城乡统筹,把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扩量提质、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以完善城乡总体规划为先导,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增强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形成城乡互动共进、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节 

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前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和综合竞争力再上新台阶;

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普遍提升,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

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总量翻一番,财政超千亿,建成生态市,全面达小康。

就是到2015年,全市经济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在苏北率先建成全国生态市,以县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主要调控目标是:

综合实力。

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50亿元,年均增长15.0%,人均GDP达到5.52万元,财政收入超过1000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45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37亿美元。

结构效益。

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5%以上,居民消费率达到3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0%。

科技创新。

自主创新体系逐步完善,R&

D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达到13%,人才贡献率提高到30%,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70件,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到60%以下。

公共服务。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万人拥有病床数30张,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提高到965%,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累计新增保障性住房面积45万平方米,万人拥有公交车15标台。

资源环境。

耕地保有量保持在734万亩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完成省下达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48.7%,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

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7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

第二篇 

加快结构调整 

全力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

第四章 

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扩张总量、优化结构、集聚产业,全面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

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230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保持省内领先。

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主导产业。

加快特钢、IT、盐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和食品等千亿元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主导地位。

着力培育特钢棒材产业链,发展制造用特钢、管材钢以及高级无缝钢管、大型铸锻件、金属制品等延伸加工产品;

加速发展以计算机产业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扩大产品门类,培育电子元器件、应用电子等特色产业和平板显示、LED等潜在产业增长点;

利用我市岩盐资源,积极打造“中国新盐都”,形成600万吨盐、400万吨纯碱、400万吨硝、100万吨烧碱的盐化工生产规模,加快发展耗氯氢类盐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

以国宝空调为龙头,着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节能服务和环保服务等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区;

扩大淮阴卷烟厂中高档卷烟规模,实现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大箱,提升“今世缘”、“国缘”等系列酒品牌影响力,提高粮油、肉制品等深加工规模,在水产品加工、名菜名点工业化生产等方面形成产业化、规模化。

到2015年,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分别超过1000亿元。

提升传统产业。

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机械、轻工和建材等传统产业。

加快发展具有环保特色的棉纺织、印染面料、化纤、针织纺织和服装业;

做大做强石油机械、农业机械、专用汽车、船用机械等整机产品,做精做优轴承、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液压件等基础部件,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发展瓦楞纸、高档新闻纸、生活用纸,提高印刷包装水平,提升保温制品、餐具等家庭制品的规模档次,开发消毒剂、香料、洗涤系列用品,做响高档箱包、旅游帐篷品牌,扩大轻工行业规模;

主攻新型建材、装修装饰材料、建筑节能产品,稳步发展建筑成套装备,不断提升水泥和水泥制品业的规模档次。

到2015年,纺织、机械产业销售收入分别超过500亿元,轻工、建材产业销售收入分别超过300亿元。

培育新兴产业。

重点在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

依托骨干企业,大力促进化学药制剂、中药制剂、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的研发、中试和产业化,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建成全国重要的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精神系统类、消化类新药研发生产基地;

加强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合作,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形成核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加快发展金属新材料、凹土新材料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打造“中国凹土之都”,建设全省最大的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

努力培育软件及信息业,发展应用物联网,打造“一核四园”为载体的省级软件及信息产业基地。

到2015年,新兴产业销售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实现“双倍增”。

加快产业集聚。

推进开发区、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内资源整合提升,促进产业融合。

打造特钢、盐化工综合开发、食品、凹土新材料等6个全国特色产业基地,培育电子信息、太阳能综合利用、新医药产业、教学具研发等8个全省特色产业基地和10个市级特色产业基地。

鼓励重点企业围绕主导产品向上下游延伸生产能力,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扶持发展壮大产业链条,增强产业发展能力。

提升县(区)开发区规模档次,完善配套功能,建设区中园、园中园,拉长产业链,推进同类企业的集聚发展,形成产业特色。

提升产业发展规模

壮大工业总量。

实施县(区)和开发区工业突破计划,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壮大县(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