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徽省本级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4416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安徽省本级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安徽省本级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安徽省本级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安徽省本级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安徽省本级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安徽省本级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关于安徽省本级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安徽省本级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安徽省本级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继续增加民生投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011年,全省民生支出2600.7亿元,增长32.4%,其中:

投入33项民生工程资金468亿元。

安排175.9亿元,用于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城乡低保补助和医疗补助标准、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机制、建立医疗专项补助资金。

投入教育经费562.8亿元。

统筹安排93.8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提升工作效能。

继续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省级评价项目扩大至56个,覆盖省直所有重点支出部门,涉及财政资金587.5亿元。

取消51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清理整顿财政专户,不断强化财政管理,努力提升工作效能。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整改上年审计发现的问题,并注重加强内部控制,从制度上、源头上堵塞管理漏洞。

2011年6月,省政府建立省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制度,省长亲自担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

具体整改情况,省政府已专题报告省人大常委会。

一、省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11年,省财政厅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全面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应对宏观环境复杂变化,大力推进改革发展,全省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收入结构日趋合理,支出结构更加优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进一步增强,有效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地保障了省委、省政府推进美好安徽建设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但审计也发现,省级预算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一般预算执行情况

1.部分年初预算编制不够准确。

在2011年省级支出预算中,有86.19亿元属省财政代编,占年初预算的16.82%,需要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单位。

2.预算追加不够规范。

2011年省级一般预算拨款追加36.66亿元,扣除经省人大批准的超收收入安排和经省政府批准的资金预拨因素,省级一般预算拨款追加13.76亿元。

3.部分支出预算执行不够严格。

一是虚列支出3.72亿元。

二是项目支出821.7万元未专款专用。

4.少数项目结余资金9096.61万元结转不规范。

其中,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结余资金6788.4万元,小㈡型水库除险加固结余资金1000万元。

5.省财政预算外专户年末结余7.17亿元,未及时缴入国库纳入预算管理。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年初政府性基金预算反映上年结余2.56亿元,少反映19.73亿元。

2.年初部分支出预算编制不够细化或不够准确。

一是部分项目支出预算未细化。

年初预算中文化事业支出等10.34亿元,占年初预算的60.7%,涉及41个项目,未细化到部门和基层单位。

二是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中基本支出年初预算172万元,较实际支出多107.88万元。

3.在彩票公益金结余较大的情况下,一般预算又安排与基金预算内容相近、用途相似的项目经费。

省财政在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第十二届全运会备战经费1500万元、国家“奥运争光”工程配套经费700万元、全省业余竞赛经费100万元后,又在省财政体育彩票公益金结转情况下,从一般预算项目支出中安排内容相近、用途相似的项目经费1320万元。

4.部分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率较低。

2011年省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调整预算为45.42亿元,当年实际支出8.01亿元,预算执行率仅为17.64%。

其中,年初预算安排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5个项目共5亿元资金当年均未支出。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执行率为8.49%,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执行率为3.04%,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执行率仅为2.99%。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省本级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收入138.48亿元,较预算增加5.76亿元,增长4.34%。

决算支出68.67亿元,较预算增加0.93亿元,增长1.38%。

本年收支结余69.81亿元,较预算增加4.83亿元,增长7.43%。

年末滚存结余162.77亿元,较预算增加6.50亿元,增长4.16%。

审计发现社会保险基金相关经办部门账面数据存在差异。

一是2011年末省级行业养老保险累计欠费,省地税局直属分局反映数为1517.76万元,省社保局决算报表数为3033.61万元,相差1515.85万元。

二是2011年末省本级医疗保险基金累计欠费,省地税局直属分局反映数为1424.65万元,省医疗保险中心数额为1788.15万元,相差363.56万元。

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相关经办部门统计口径不一致、工作衔接不够。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5.91亿元,是2010年的4.1倍。

预算支出5.91亿元,支出项目21个,涉及20户企业。

省非税局实际征收入库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省国库支付中心实际支付的预算资金均为5.91亿元。

审计发现一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1.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较小。

我省从2007年试行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到审计时止,纳入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仍然是省国资委管理和省煤田地质局所属的企业,省属文化企业、教育部门兴办的企业尚未纳入。

此外,我省省属独资企业收益收取比例仍维持原有水平。

2.组织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不够规范。

经省国资委批准,江淮汽车集团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应交未交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分别为4896.17万元、5977.2万元。

3.省国资委对少数企业执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方式不一致。

省国资委委托省投资集团和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代持股的形式,分别持有海螺集团和华安证券公司51%、36.59%的股份。

2011年,海螺集团向股东分配红利60290万元,按股本比例51%直接上缴省财政国有资本经营收益30747.9万元;

华安证券公司2011年度将国有股应分配利润8800万元,上交给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由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按当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5%,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540.8万元。

对同样性质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收益上缴方式,对理解和执行政策产生不利影响。

4.企业下拨项目资金不及时。

抽查发现,截至2011年末,淮海实业、皖北煤电、铜陵有色、淮北矿业等4户企业项目资金6200万元,仍滞留集团公司账户,未及时拨付。

(五)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分配政府投资情况

2011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省统筹投资11亿元,同年4月省统筹年度投资计划正式印发,投资建设内容涉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务建设、重点产业培育、重大项目建设基金以及重大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经费补助等八个方面。

截至2011年末,省统筹投资项目计划全部下达,省财政下拨项目资金10.17亿元。

审计发现以下问题:

1.部分预算内容未细化到具体项目。

省统筹投资预算支出中有13项应予细化的内容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共35430万元,占总统筹投资预算的32.2%。

省发展改革委管理的“生态安徽”建设资金、省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贴息等10项财政专项资金,共14840万元,也未细化到具体项目。

2.项目预算执行不到位。

一是由于项目建设进度较慢,2011年度预算安排的省统筹资金年终尚有8305.6万元未拨付,共涉及11个项目。

二是少数项目资金结余较大。

如2006至2011年省财政累计拨入省发展改革委所属联合征信中心“信用安徽”专项资金1812万元,截至2011年末,该专项资金结余1276.9万元。

3.部分项目投资计划未能按规定及时下达。

2011年10月底前下达省统筹投资计划94227万元,占年度投资总额的85.7%,计划下达时效未达到《省发改委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

4.部分项目变更未经批准。

一是增加省纪委省监察厅办案工作点暨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征地费、全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二期建设经费等12项,涉及投资6111万元;

二是调减预算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省血防所迁建等4项,涉及投资4860万元;

三是省美术馆项目、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等7项,下达投资计划与预算金额不一致,涉及投资9830万元。

5.部分项目前期工作不到位。

如省司法厅司法技术综合楼等4个项目可研或初步设计未经批复;

池州学院技能实训中心等4个项目未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施工许可证。

6.部分项目招投标工作不规范。

黄山非遗文化旅游综合体“百师宫”等4个项目,部分招投标工作不规范,采取直接委托、询价或竞争性谈判等方式确定承包单位,涉及投资2500万元。

(六)省地税局税收征管情况

2011年,全省地税系统共组织税费收入1434亿元,增长37%,全面完成省政府年初下达的任务。

其中,地方税收收入891.3亿元,增长36.8%;

基金(费)收入542.6亿元,增长37.2%。

省级税费收入162.66亿元,增长40.93%。

1.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不及时。

省地税局直属局管理的纳税人中,有13户当期申报、未及时缴纳企业所得税47928万元。

截至今年5月24日已清缴40390万元。

2.少数企业未按期办理税务登记。

抽查发现,省地税局直属局管辖的纳税人中有44户企业超过60天未办理税务登记。

3.应缴未缴部分社会保险费。

13户企业申报未缴或少缴医疗保险费541.2万元,17户企业申报未缴或少缴养老保险费646.3万元。

二、省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今年共审计省政协办公厅等11个省级部门,延伸审计51个二级预算单位,占所属二级预算单位的38.63%;

审计资金总额77亿元,占这些部门单位资金总额的47.76%。

审计结果表明,有关部门和单位不断加强预算和财务管理,预算收支、会计处理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但也发现存在一些有待纠正和改进的问题金额14.84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19.27%,比去年下降6.53%。

其中,违规问题金额5.26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9.58亿元。

审计决定处理处罚3.49亿元,其中应上缴财政0.46亿元,应归还原资金渠道0.89亿元,应调账处理2.14亿元。

(一)预算管理不够规范,涉及资金30648.93万元。

一是3个部门项目支出预算不够细化,涉及资金21742万元。

如省环保厅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等6个项目,涉及14940万元,未细化到具体执行单位。

二是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8789.61万元、预算编制不真实10万元、自行调整预算107.32万元。

如省工商局动用上年结余579.59万元未纳入年度预算。

(二)支出预算执行不到位,涉及资金5645.31万元。

一是3个部门和2个单位挤占专项经费1427.28万元。

其中,省国土资源厅及所属2个单位763.64万元、省民委140万元。

二是1个部门和4个单位虚列支出1067.71万元。

其中,省地矿勘查局所属3个单位850.06万元。

三是2个部门超预算支出2498.96万元。

其中,省公安厅1610.67万元、省工商局579.59万元。

(三)结余资金清理不及时,未纳入预算统筹安排,涉及资金56818.95万元。

一是9个部门和单位本级年终结余资金达3.83亿元,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闲置。

二是3个部门和3个单位结余资金反映不真实。

省国土资源厅将结余资金5766.4万元存放省地质调查与环境监测中心,其中一年以上2638.46万元。

省教育厅及所属3个单位3073.46万元结余资金在往来款中反映。

省人口计生委结余资金158.96万元挂往来、53.25万元沉淀在下属单位。

三是2个部门所属6个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结余9466.88万元清理不及时。

其中,省国土资源厅所属3个事业单位8023.26万元,省地矿勘查局所属3个事业单位1443.62万元。

(四)未严格执行非税收入管理规定,涉及资金3317.03万元。

如省政协办公厅及所属1个单位非税收入947.79万元、省妇联房租收入153.48万元、省电教馆收取的培训费累计结存892.44万元、公安职业学院培训费等240.22万元,未上缴财政。

(五)违规转移零余额账户资金1155.41万元。

其中,省环保厅及所属2个单位372.35万元、省国防科工办15.94万元、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2009至2011年从零余额账户转入关联单位767.12万元。

此外,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将基建资金4847.82万元转入基本账户。

(六)少数预算主管部门在所属单位或上交的收入中列支费用。

如,省公安厅在省交警总队上交的1000万元中列支相关费用、在身份证制作中心列支费用150.29万元;

省环保厅在所属单位分摊列支办公费用60.51万元;

省国防科工办在机关服务中心列支值班费及离退休人员医药费等56.18万元。

(七)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

一是购置办公用房不规范。

省计划生育宣教中心未经有关部门审批,向安徽鼎鑫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购买办公用房1252.22平方米,价值757.42万元。

二是固定资产登记入账不及时。

省环境监测科研应急指挥综合楼于2010年底前交付使用,2011年7月竣工决算,至今未办理登记入账手续。

三是部门资产未在本机关反映。

如省妇联将其购建的面积3156.23平方米、价值733.5万元房产,在机关服务中心账面反映。

省政协办公厅政协委员活动中心资产3867万元未纳入机关管理。

(八)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规范。

一是对外投资不规范。

省地矿勘查局和所属23个单位共投资86家公司,其中对30家公司的投资未履行报批手续,总投资金额21.09亿元。

在未收回投资的85家公司中,27家公司已停业。

近三年仅有1家企业进行了利润分红。

二是省政协办公厅所属华都宾馆违规出借银行账户,为客户单位套取资金提供便利。

2009至2011年,41个部门和单位以会议费名义转入268.52万元,从宾馆提取现金240.51万元。

三是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为弥补校园扩建工程等资金不足,自2003年1月起,按年利率10%,分七期向学院职工集资3438万元,截至2011年末,尚有2372万元职工集资款未归还。

四是3个部门和9个单位的往来款24010.4万元未及时清理。

如省公安厅及所属2个单位往来款余额17029.25万元未及时清理,其中身份证制作中心超过一年以上往来款余额4413.51万元。

(九)一些部门及所属单位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程序,涉及金额3400.48万元。

如省人口计生委支付75万元,用于软件开发、服务和课题费用等,未经过政府采购。

省地质调查院直接将770.5万元工程建设项目指定省地矿勘查局下属单位实施,没有履行公开招投标程序;

同时购置各类固定资产246.13万元,未经过政府采购。

省招生考试院大宗印刷业务135.64万元,未履行政府采购或招标程序。

(十)“三公经费”同比有所增长,个别单位津补贴发放不规范。

11个部门本级“三公经费”当年支出2776.75万元,其中,公务招待费950.78万元、因公出国(境)经费377.41万元、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不含人员经费)1448.56万元,比2010年增加286.76万元,增长11.52%。

此外,少数部门单位津补贴和奖励发放不规范。

如省国防科工办发放医疗补助和奖励15.46万元;

4个事业单位未经批准发放有关奖励等371.54万元。

三、专项审计和调查情况

(一)部分县县级政府性资金专项审计调查

为摸清我省部分县全部政府性资金收支规模、结构和管理情况,揭示县级政府在履行公共财政职能,重点是“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省审计厅组织部分市县审计机关,对肥东、庐江、固镇、凤台、金寨、舒城、繁昌、铜陵、太湖和岳西10个县,2009至2011年度县级政府性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中央和省对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2010、2011年转移支付规模分别为102.02亿元、141.54亿元,较上年增长18.29%、38.74%;

县级全部政府性资金收入持续增长,2010和2011年度10个县全部政府性资金收入总规模分别为258.49亿元、334.76亿元,较上年增长34.99%、29.51%,县级政府财力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但也发现部分县县级财政存在收支平衡自主性较差、财力保障存在缺口等问题。

1.县级财政收支平衡自主性较差。

2009至2011年,10个县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占当年可用财力的比重分别为48.85%、44.25%、47.93%,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占全部可用财力的比重分别为61.60%、60.19%、62.33%,县级财政收支平衡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性较大。

2.部分县财力保障存在缺口。

按照审计署确定的口径,据初步测算,10个县中,金寨、舒城、庐江、固镇4个县2011年存在财力保障缺口6.17亿元,占4个县当年全部可用财力的6.39%。

3.部分县政府性债务负担较重。

10个县2010年末各类政府性债务余额93.39亿元,占其当年全部政府性资金收入的36.13%、全部可用财力的55.1%。

4.政府性资金管理有待加强。

2009至2011年,10个县在政府性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金额55.98亿元。

主要是,由于上级转移支付预下达的资金量与年终实收数相差较大,导致年初预算少编上级转移支付规模27.11亿元;

政府性资金体外循环等造成隐瞒收入2.73亿元;

由于返还税收、少收非税收入,减少政府性资金收入4.57亿元。

此外,近年来上级对县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的同时,要求县级政府配套资金的项目、金额不断增加,县级政府落实上级要求的配套资金压力较大。

(二)全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安徽煤炭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服务生态强省建设,省审计厅对全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

从调查情况看,“十一五”全省共生产原煤5.51亿吨,是“十五”的1.6倍,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七,为安徽乃至华东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审计也发现一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1.煤炭储量不容乐观。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末,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288亿吨,可采储量123亿吨。

由于多种因素,矿井平均综合回采率只有60%左右。

从长远看,煤炭资源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容乐观,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2.煤炭精深加工能力不强。

我省煤炭70%以上直接销售。

省属三大煤矿集团2011年生产原煤1.16亿吨、商品煤8598万吨,商品煤销售量占原煤产量74%,其中,省外销售3034.24万吨,占35.29%;

用于煤电、煤化工等综合利用2382万吨,仅占26%。

3.压覆煤炭资源现象较为严重。

重点调查的三大矿业集团因河流、堤坝、交通要道、较大集镇等压覆煤炭资源量达35.67亿吨,占全省保有煤炭资源储量的12.38%。

4.违反规定超负荷开采。

省属三大矿业集团均存在超负荷生产现象。

如,2011年淮南矿业集团原煤产量6752.36万吨,比原设计能力超出1701.36万吨,比核定能力超出221.36万吨。

经测算,某矿业集团矿井由于超负荷生产,导致矿山比原设计服务年限缩短27年。

5.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一是煤炭开采造成地表塌陷和沉裂,耕地面积减少。

据统计,我省采煤塌陷区面积约69.15万亩,两淮塌陷区受损居民56万人,目前仍以每年约1.8至2.5万亩速度塌陷。

尤其是淮北矿区地表塌陷区总面积22.5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47%、耕地面积的8.45%,其中90%以上为农用地。

二是个别矿山未实现先搬后采。

皖北煤电集团任楼煤矿截至2011年末塌陷面积8186亩,有3347亩没有征迁。

三是煤矿开采中“三废”对环境影响大。

如,近年来淮北市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十一五”期间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市的28.88%。

6.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压力。

一是部分地区煤炭资源枯竭。

如淮南市淮河以南老矿区煤炭资源勘查-800米以上资源储量不足亿吨。

二是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城市对煤炭依赖程度高。

两淮地区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工业结构中煤炭行业比重大,占地方工业增加值约为50%,其中淮南市达70%,煤电行业税收贡献超过40%。

淮北市2011年煤炭行业税收总额48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3%。

三是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据调查,淮南、淮北两大矿业集团收到省财政返还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30.27亿元,截至2011年末,85%以上的资金未发挥应有效益。

主要原因是地方与企业在矿区整治、产业整合、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认识不尽一致,造成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城市转型面临多重困难。

(三)全省校安工程建设情况跟踪审计

我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09年启动,计划三年完成,规划总投资129.08亿元,规划加固改造校舍面积2245.98万平方米。

截至2011年末,全省共筹集到位资金111.87亿元,开工面积2151.71万平方米,涉及10910所项目学校;

已交付使用校舍面积1960.55万平方米,涉及9990所项目学校。

开工面积和已交付使用面积分别占三年规划面积的95.80%和87.29%。

全省累计完成投资89.79亿元。

审计机关从2010年起对全省校安工程开展跟踪审计。

至2011年末,全省共跟踪审计教育和财政等部门单位350个,项目实施学校65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