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Word下载.docx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原理。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必然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同学们应该重点理解:
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由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
2、按劳分配的含义。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
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同学们重点掌握:
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分配尺度(标准)——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分配内容——个人消费品;
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既不能实行按需分配(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劳动产品也没有极大丰富),也不能实行平均主义(因为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同学们注意:
社会主
义的优越性不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劳动仍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劳动是光荣的,轻视劳动是可耻的。
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这里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是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它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5、按劳分配所处的地位。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主体地位,这是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以下三个问题: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
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对此,需要注意的是,过去我国提“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而现在由“原则”上升为“制度”。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
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土地要素、技术、信息要素、管理要素等。
3、我国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知识拓展】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
答案:
关于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教材讲的只是直接决定因素的一个方面。
要全面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还应把握以下三点原因:
一是这种分配制度与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因为产品分配采取何种分配方式,要取决于生产成果的多少,而这又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
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不平衡、总体不发达,是决定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最终原因。
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对产品的分配方式具有决定作用,分配方式是所有制的体现。
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是以市场主体多元化为条件的。
这时,不仅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者,而且形成了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
因此,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
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难以顺利运行。
发展市场经济,要使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配置,以追求最佳效益。
只有使各种资源所有者获得应有的收入,才能充分调动所有者主体的积极性。
所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实践证明: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劳动热情,实际上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种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2、生产要素
为了进行产品的生产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进行生产。
生产不同的产品需要各种各样的要素的投入,这些用于生产的要素就称为生产要素。
在现代,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等是基本的生产要素。
【解难释疑】
、
并非所有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
在我国,全民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中普遍实行的工资制是按劳分配收入。
但在私
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不是按劳分配收入,而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其实质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此观点错在没有看到在不同所有制下,工人的劳动性质是有本质区别的。
2、
非劳动收入一定是剥削收入的观点是错误的。
非劳动收入是相对于劳动收入而言的。
目前在我国的非劳动收入中,有的是剥削收入,例
如,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私营企业主和外资投资者,通过对劳动者的剥削而获得的利润(剩余价值);
有的却不是剥削收入,如债券的利息收入、股票的利息收入,其既不是按劳分配收入,也不是剥削收入。
由此可见,剥削收入一定是非劳动收入,但非劳动收入不一定是剥削收入。
3、
按资金分配就是按资本分配的说法不正确。
按资金分配和按资本分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者的联系:
它们都属于按资本分配的范畴。
二者的区别:
按资本分配一般是指在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私营企业主和外商投资者按资本多少来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属于剥削收入;
按资金分配一般指我国公民购买股票、债券获得的股息、利息,出租财产获得的租金以及银行储蓄所得的利息等,这都不是剥削收入。
【误区警示】
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
按劳分配是指在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是正确的。
但是,劳动收入未必都是按劳分配收入。
例如,个体劳动收入,就不是按劳分配收入。
因为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个体劳动所得是同个体私有制相联系的分配方式。
观点错在没能把劳动收入与其存在的制度特征结合起来分析。
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一定是按劳分配。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劳动产品分配必须体劳
动者的意志和利益,这为实现按劳分配提供了可能。
但不能认为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分配都是按劳分配。
例如:
我国过去实行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尽管也是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但它无视劳动差别,不是按劳分配。
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按劳分配受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制约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没有看到是否实行按劳分配还受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
【堂清练习】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
(
)
A、按需分配
B、平均主义
c、按劳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c、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D、由党的性质和国家性质决定的
3、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是由于
A、按劳分配在每个社会成员的收入中占据较大比重
B、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c、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D、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多样化
4、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
④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购买股票、债券所得,属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
对这一分配形式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它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
②它是资本要素创造价值的结果
③它是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形式
④它是由宏观调控决定的分配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这有利于(
①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
②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
③劳动报酬与经济增长、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相适应
④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