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3993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医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医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医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医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医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

以内可出现坐骨神经痛,阳性率约90%。

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背屈,如再度出现放射痛,则称为加强试验阳性,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7)仰卧挺腹试验:

病人仰卧,作挺腹抬臀的动作。

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出现患肢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

(8)股神经牵拉试验:

病人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

检查者上提伸直的下肢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者为阳性。

(9)压颈试验:

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两下肢伸直,此时坐骨神经已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然后向前屈颈,引起患侧下肢的放射性疼痛者为阳性。

3、辅助检查

(1)X线:

侧位片显示腰椎生理前突减少、消失或后突,患椎间隙前后等宽,后宽前窄或前后径均变窄,椎体后缘唇样增生等。

正位片显示腰椎侧弯,弯度最大点常与突出间隙相一致。

(2)CT:

直接征象为向椎管内呈丘状突起的椎间盘阴影,或为软组织肿块影;

硬膜囊受压变形或移位,继发征象如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椎板增厚,中央椎管狭窄等。

(3)MRI:

对诊断椎间盘突出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像及所累及椎间盘,可以观察病变椎间盘突出形态及其与脊髓关系。

(4)腰椎间盘髓核造影

把碘剂直接注入椎间盘内,根据显影的变化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

准确判断椎间盘的“膨出”、“突出”、“脱出”、“游离”。

(二)证候分类

1、风湿痹阻:

腰腿痹痛重着,转侧不利,反复发作,阴雨天加重,痛处游走不定,恶风,得温则减,舌质淡红或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紧,弦缓。

2、寒湿痹阻:

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小便利,大便塘,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

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小便短赤,或大便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气滞血瘀:

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板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疲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

5、肾阳虚衰:

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腰腿发凉,喜暖怕冷,喜按喜揉,遇劳加重,少气懒言,面色眺白,自汗,口淡不渴,毛发脱落或早白,齿松或脱落,小便频数,男子阳疾,女子月经后衍量少,舌质淡胖嫩,苔白滑,脉沉弦无力。

6、肝肾阴虚:

腰腿酸痛绵绵,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形体瘦削,面色潮红,心烦失眠,口干,手足心热,面色潮红,小便黄赤,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三、治疗方案

(一)针刺治疗

主穴:

肾俞、腰夹脊、委中、阿是穴。

随证配穴:

风寒湿阻滞证配关元、腰阳关;

气滞血瘀证者配血海;

肝肾亏虚证配命门、三阴交、太溪。

随症配穴:

大腿、小腿的前侧痛配伏兔、足三里;

外侧痛配环跳、阳陵泉、悬钟;

后外侧配承扶、委中、承山、昆仑。

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依据病情采用补泻手法。

腰夹脊、肾俞为直刺并微斜向椎体,深寸,使腰部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臀部及下肢放射;

腰阳关、命门为直刺针尖稍向上斜刺~1寸,局部酸胀或麻电感向两下肢扩散;

关元直刺1~2寸,局部酸胀,有时可扩散至外生殖器;

环跳穴直刺,针尖向外生殖器方向,深2寸,使局部酸胀或麻电感向下肢放散;

承扶直刺2寸,使局部酸胀或麻电感向下肢放散;

扶兔直刺1~2寸,酸胀感并可扩散到膝部;

血海直刺1~寸,局部酸胀,有时向髋部扩散;

委中直刺1~寸,使局部酸胀或麻电感向足底放散;

足三里直刺,(稍偏向胫骨方向)1~2寸,有麻电感向足背扩散,有时可向上扩散至膝;

阳陵泉直刺,向胫骨后缘斜下刺入,深1寸,使酸胀感向下扩散;

承山直刺1~2寸,局部酸胀,有时扩散至腘窝;

悬钟直刺1~寸,局部酸胀或向足底放射;

三阴交直刺1~寸,局部酸胀,并可向足底或膝、股部扩散;

昆仑直刺,可透太溪~寸,局部酸胀,并可向小趾扩散;

太溪直刺~1寸,局部酸胀,有时放散至足底。

每日针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

留针:

留针40分钟,TDP照射。

(二)艾灸疗法

取穴:

病变压痛点(阿是穴)、肾俞、腰阳关、环跳、秩边、承扶、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昆仑、绝骨、足临泣。

每次选用5个穴位,连续施灸20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红为止,每日灸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

(三)中医辨证治疗

治法:

祛风除湿,益痹止痛。

方剂:

独活寄生汤加减;

组成:

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党参、当归、熟地黄24白芍、川芎、桂枝、茯苓、细辛、防风、秦艽、蜈蚣、乌梢蛇

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附子汤加减;

熟附子、桂枝、白术、黄芪、白芍药、杜仲、狗脊、鹿角、当归、仙茅、乌梢蛇

清利湿热,通络止痛。

清火利湿汤加减羚羊角、龙胆草、山桅、黄柏、车前草、茵陈篙、薏苡仁、防己、桑枝、桃仁、苍术、蚕沙、木通

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复元活血汤加减;

大黄、桃仁、当归、红花、穿山、柴胡、天花粉、甘草

温补肾阳,温阳通痹。

温肾壮阳方加减;

熟附子、骨碎补、巴戟天、仙茅、杜仲、黄芪、白术、乌梢蛇、血竭、桂枝

滋阴补肾,强筋壮骨。

养阴通络方加减;

熟地黄、何首乌、女贞子、白芍、牡丹皮、知母、木瓜、牛膝、蜂房、乌梢蛇、全蝎、五灵脂、地骨皮

(四)其它疗法

①中药外敷:

一日一次。

组方:

伸筋草30g、透骨草30g、冬瓜皮30g、五加皮20g、木瓜20g、红花20g、甘遂15g、芫花15g、川椒15g

将上述诸药研末后装入约20cm×

20cm的布袋中,放入器皿中,加入水、黄酒、醋,将药物浸透即可,然后放入微波炉中加热3~8min后取出,以皮肤能耐受的温度置于患者腰部,上面可用TDP照射保温。

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左右,每服药可用3次。

②中药离子导入:

一日一次或二次。

导液配方:

杜仲6g、地龙5g、桑寄生8g、丹参6g、白芍5g、乌梢蛇6g、木瓜6g、当归7g、独活6g、三七8g、鸡血藤7g、红花5g、蜈蚣3条、生地8g

每次治疗为20分钟,每日一次至两次,7日为一疗程。

③刺络拔罐:

阿是穴

先用三棱针或皮肤针刺局部放血,然后再拔火罐或气罐,一般留罐5~10分钟,待罐内吸入2ml左右的血液后起之。

每次间隔2~3日,痛消为止。

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和体征可适当选择推拿、牵引、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等疗法。

实践证明:

运用针灸、推拿等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四、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首次发作时并未治愈,只减轻了症状,病者就终止了治疗,或者又从事以腰部受力为主的劳动,如搬运工作等,或是做体育活动,或是日常生活中再次扭伤腰部,致使症状复发,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愈后防止复发应注意如下三项;

①首次发作应彻底治愈,愈后3个月至半年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弯腰搬提重物;

②坚持腰背肌练功和逐步进行较轻柔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如做广播操、打太极拳、慢跑等;

③常服用补肾壮筋骨的中药或成药如六味地黄汤、肾气丸等,对巩固疗效有裨益。

五、疗效评价

1、治愈:

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

以上,能恢复原工作,能行走2公里以上。

2、好转:

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不能恢复原来的工作和生活

3、未愈:

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

有关体征无改善。

眩晕(椎动脉供血不足)诊疗常规

眩即眼前发花或发黑,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总称眩晕。

是以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旋转动摇不定,或自觉头身动摇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或兼见耳鸣、耳聋、恶心、呕吐、怠懈、肢体震颤等症状。

多见于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内耳性眩晕、颈椎病及高血压病、低血糖,贫血,脑动脉硬化等。

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侧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至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眩晕》(栗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诊断要点:

(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晕阙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辐揍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侧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或MRA检查。

(5)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

0级:

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

1级:

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

II级:

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

III级:

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IV级:

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V级:

发作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别人帮助。

轻度:

0、Ⅰ级;

重度:

IIIII级;

IVV级。

(二)征候诊断

(1)风痰上扰证:

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吐、呕吐痰涎,食少便溏,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2)阴虚阳亢证:

头晕目眩,心烦失眠,多梦,面赤,耳鸣,盗汗,手足心热,看哦片、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3)肝火上炎证:

头晕且疼,其势较据,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4)痰瘀阻窍证:

眩晕而头重昏蒙,伴胸闷恶心,肢体麻木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或皮肤如蚁行状,或头痛,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滑或涩。

(5)气血亏虚证:

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抓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数。

(6)肾精不足证:

眩晕久发不已,听力减退,耳鸣,少寐健忘,身倦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一)中医辨证治疗

1、风痰上扰证

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方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制半夏、白术、天麻、茯苓、生姜、橘红、大枣。

2、阴虚阳亢证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镇肝熄风汤加减。

怀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白芍、元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3、肝火上炎证

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益母草、黄芩、栀子、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

4、痰瘀阻窍证

活血化瘀,通络开窍。

条谈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胆南星、半夏、枳实、茯苓、陈皮、石菖蒲、竹茹、麝香(冲服,或白芷代)、丹参、赤芍、桃仁、川宆、红花、牛膝、葱白、生姜、大枣。

5、气血亏虚证

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八珍汤加减。

人参(或党参)、黄芪、当归、炒白术、茯苓、川芎、熟地黄、生白芍、肉桂、枸杞子、怀牛膝、灸甘草。

6、肾精不足证

治法:

补肾填精,充养脑髓。

方药:

河车大造丸加减。

紫河车、龟甲、黄柏、杜仲、怀牛膝、天冬、生地、麦冬、党参、茯苓。

口服中成药:

1、步长脑心通:

4粒,3次/日,口服。

功能:

益气活血。

适用于气虚血瘀者。

2、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功能滋养肝肾,每次6-8粒,日三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

3、金匮肾气丸:

功能温补肾阳,金匮肾气丸每次每次6-8粒,日三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1、益气养阴扶正类

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益气固脱,养阴生津。

2、活血化瘀类:

血栓通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

活血通络。

(二)中医外治

1、针刺治疗

体针:

百会、四神聪、风池(双)、三阴交。

耳穴:

肾区、脑干、神门。

辨证取穴:

风痰上扰加丰隆、内关;

阴虚阳亢加太溪、肝俞;

肝火上炎加行间、太冲;

气血亏虚加足三里、血海;

肾精不足加太溪、关元;

痰瘀阻窍加膈俞、脾俞。

2、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红外线治疗、穴位贴敷、中药离子导入等疗法。

(三)护理

1.静卧,预防跌伤。

2.避免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等。

四.转归预后

本病以阴虚阳亢、气血亏虚的虚证多见,由于阴虚无以制阳,或气虚则生痰酿湿等,可因虚致实,而转为本虚标实之证;

另一方面,肝阳、肝火、痰浊、瘀血等实证日久,也可伤阴耗气,而转为虚实夹杂之证。

中年以上眩晕由肝阳上扰、肝火上炎、瘀血阻窍眩晕者,由于肾气渐衰,若肝肾之阴渐亏,而阳亢之势日甚,阴亏阳亢,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上蒙清窍,横窜经络,可形成中风病,轻则致残,重则致命。

眩晕病情轻者,治疗护理得当,预后多属良好;

病重经久不愈,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则难以根治。

·

五.预防与调摄

保持心情开朗愉悦,饮食有节,注意养生保护阴精,有助于预防本病。

患者的病室应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噪声,光线柔和。

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心情愉快,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忌烟酒、油腻、辛辣之品,少食海腥发物,虚证眩晕者可配合食疗,加强营养。

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少作或不作旋转、弯腰等动作,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重症病人要密切注意血压、呼吸、神志、脉搏等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六、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卫生部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中规定的疗效。

定相应的疗效指数标准。

痊愈:

眩晕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大于等于90%

显效:

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

疗效指数大于等于70%,同时小于90%

有效:

头昏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

疗效指数大于等于30%,同时小于70%

无效:

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小于30%

胃痛(消化性溃疡)诊疗常规

消化性溃疡是指暴露于酸和胃蛋白酶区域(主要是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黏膜溃疡,有时可穿透黏膜肌层及浆膜层。

属祖国医学“胃脘痛”、“吐酸”、“胃疡”之远血范畴。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2009年)。

主要症状:

胃脘痛(胀痛、刺痛、隐痛、剧痛及喜按、拒按)、脘腹胀满、嘈杂泛酸、善叹息、嗳气频繁、纳呆食少、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次要症状:

性急易怒、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小便淡黄。

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13年,深圳)。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中上腹痛伴反酸者。

(2)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史或现症者。

(3)胃镜证明消化性溃疡。

(4)X线钡餐检查证明是消化性溃疡。

(二)疾病分期

A1期:

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A2期:

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H1期:

溃疡处于愈合中期,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H2期:

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S1期:

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膜,称红色瘢痕期。

S2期:

溃疡的新生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别,称自色瘢痕期。

(三)证候诊断

1.肝胃不和证:

胃脘胀痛,窜及两胁;

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

暖气频繁;

口苦;

性急易怒;

嘈杂泛酸;

舌质淡红,苔薄自或薄黄;

脉弦。

2.脾胃气虚证:

胃脘隐痛;

腹胀纳少,食后尤甚;

大便溏薄;

肢体倦怠;

少气懒言;

面色萎黄;

消瘦;

色淡苔白;

脉缓弱。

3.脾胃虚寒证:

胃脘隐痛,喜暖喜按;

空腹痛重,得食痛减;

纳呆食少;

畏寒肢冷;

头晕或肢倦;

泛吐清水;

便溏腹泻;

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脉沉细或迟。

4.肝胃郁热证:

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

口干口苦;

吞酸嘈杂;

烦躁易怒;

便秘;

喜冷饮;

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脉弦数或脉弦。

5.胃阴不足证:

胃脘隐痛或灼痛;

似饥而不欲食,口干不欲饮;

口干舌燥;

纳呆干呕;

失眠多梦;

手足心热;

大便干燥;

脉细数;

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苔。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胃不和证

疏肝和胃

柴胡疏肝汤加减,柴胡10g、香附6g,炒白术10g、陈皮6g、白及10g、乌贼骨10g、甘草3g。

中成药:

逍遥丸。

2、脾胃气虚证

健脾益气

芪归海参汤,黄芪15g、当归6g、海螵硝10g、党参10g、白及10g、枳壳6g、三七(研粉冲服)3g。

香砂六君丸。

3、脾胃虚寒证

温中健脾

黄芪建中汤,生黄芪15g、炒白术6克、党参10、陈皮10g、干姜5g、三七3克、白芨10g。

4、肝胃郁热证

疏肝泄热

加减清化饮,绵茵陈15g,黄连6g,大黄3g,枳实10g,佩兰10g,白芨10g,乌贼骨10g,三七3g(冲服),柴胡6g。

5、胃阴不足证

养阴益胃

益胃汤加减,沙参6g、麦冬6g、白及10g、三七粉3g、玉竹6g、佛手10g、甘草3g。

(二)针灸治疗

1.肝胃不和证

选穴:

中脘、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合谷、太冲。

针刺手法以泄法为主,重在泄肝气以和胃气。

以上腧穴可以交替针刺。

2.脾胃气虚证

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

针刺手法以补益为主。

3.脾胃虚寒证

足三里、血海、关元、天枢、里内庭、脾俞、章门。

4.肝胃郁热证

选内关、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上巨虚、太冲、内庭等穴,针刺用泻法。

5.胃阴不足证

选脾、胃、中脘、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穴,针刺用补法。

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艾条灸、穴位注射、中药离子导入等疗法。

(三)中药穴位贴敷

1.中医辨证穴位贴敷

分为寒、热两个证型,在治疗过程中均可以取中脘、上脘、胃俞、脾俞、足三里五穴进行中药穴位贴敷。

(1)寒证:

吴茱萸、小茴香、细辛、冰片

(2)热证:

黄连、黄芩、乳香、没药、冰片

使用方法:

辨证选用上述各组药物,加适量凡士林调成糊状,置于无菌纺纱中,贴敷于穴位,胶布固定。

亦可选用奇正消痛贴、胃痛贴、元胡止痛贴、暖脐膏等取中脘、上脘、胃俞、脾俞、足三里五穴进行中药穴位贴敷。

(四)热敏灸疗法

热敏穴位以腹部、背部及小腿外侧为热敏穴位高发区,多出现在中脘、肝俞、脾俞、阳陵泉、足三里等区域。

每次选取上述1~2组穴位,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以灸至感传消失为度,疗程间休息2~5天,共2~3个疗程。

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多功能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等治疗。

(五)其他治疗

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可选用胃镜下喷洒三七、白芨粉。

(六)护理

1.饮食调护

(1)少量多餐定时定量

(2)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

禁忌肥甘厚味;

禁忌过食辛、酸及易产酸食物;

禁忌易阻气机食物等;

禁忌寒凉生冷食物等;

禁忌坚硬的食物。

(3)选择细软易消化食物。

2.心理调护

针对溃疡病人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社会文化的护理。

通过下棋、看报、听音乐等消除紧张感,还可配合性格训练,如精神放松法、呼吸控制训练法、气功松弛法等,减少或防止溃疡的发生。

告知病人情绪反应与溃疡的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提高病人情锗的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应急能力,全面客册地认识溃疡病;

告诫病人重视不良行为的纠正。

4.健康教育

(1)去除诱因

去除溃疡病发生的诱因,如饥饱不调、烟酒及辛辣饮食刺激、过度劳累及精神抑郁、焦虑,滥用药物等。

嘱溃疡病患者生活、饮食要有规律,劳逸结合得当,保证睡眠充足。

(2)出院指导

出院时,嘱患者停药后1个月务必回院复查。

避免使用致溃疡病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激素、非甾体类药物:

出院后仍要注意休息,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避免寒冷和情志刺激,谨遵饮食宜忌。

四、疗效评价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年)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一)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按症状轻重分为4级(0、I、Ⅱ、Ⅲ),积分分别为0分、1分、2分、3分。

主要症状的记录与评价。

评定标准:

①临床痊愈:

原有症状消失;

②显效:

原有症状改善2级者;

③有效:

原有症状改善l级者:

④无效:

原有症状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