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读记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3892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阿含读记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杂阿含读记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杂阿含读记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杂阿含读记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杂阿含读记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杂阿含读记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

《杂阿含读记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阿含读记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杂阿含读记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

“见、欲、色、有”四种住地烦恼。

见一处住地:

是指不明白五蕴空的实相,而执着于颠倒见一一以世间的颠倒知见来看世间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测涅盘实相而产生的错误见解。

欲界爱住地:

是指对欲界六天和物质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以及这五尘引生的各种法的贪着。

色界爱住地:

是指对于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禅到四禅的这些境界的贪着。

有爱住地:

是指于无色界的四空定中,虽然没有色阴,但是有受想行识四阴一一能知能作主的心还存在。

因为贪着无色界中的心的境界而产生无色界的苦果。

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

也就是说,在凡夫众生还没有明心见

性之前,生起一切烦恼都属于起烦恼。

这四种住地的烦恼之前没有任何一法能够生起,因此

叫做无始无明住地。

无始无明住地所能生起一切烦恼叫做上烦恼”,这些上烦恼只有在我们明心见性之后,想要修学成为究竟佛的心生起之时,才会产生,所以上烦恼又称为过恒河

沙数修所断烦恼”。

无始无明不是从众生的根尘识中来,这种无始无明从无量劫以来不与众生心相应,一直到菩萨第一次明心以后才第一次相应,所以说:

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二乘辟支佛阿罗汉断尽一念无明,即断了分段生死,舍报后可取涅盘。

二乘辟支佛阿罗汉虽

断尽了一念无明,却仍末与无始无明相应,没有到达无始无明境界。

无始无明从无量劫以来不与众生心相应,一直到菩萨第一次开悟明心以后才第一次相应,而仍然还没有断尽,要到佛地方才断尽。

明心见性以后分断无始无明,仍然还有过恒沙数修所断上烦恼末断,名为尘沙惑未断,到这个时候才能称为到无始无明境界。

七住菩萨开悟明心时分破无始无明,同时也断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之见一处住地烦恼,其他还有——欲爱、色爱、有爱住地三种住地烦恼,要到八地,才能断尽。

故菩萨种性的佛子,不须断尽一念无明,便可直接破无始无明。

断尽一念无明,舍报后就可以取涅盘,所以菩萨在断一念无明之前应先求明心见性,免

得成为菩萨声闻,那就不容易成佛了。

断尽一念无明是悟后起修的内容。

行:

造作义,指一切行为,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

识:

业识,此识随业受报,为过去业力所驱,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

六识各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所依,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除以上六识外,唯识宗另举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即阿梨耶识),成立八识说。

名色:

名指心识,色指形体。

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成胎后为色。

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

受、想、行、识等四蕴为心法,无形体可见,而须藉名以诠显之,故称四蕴为名;

色蕴系极微所成,为有质碍之物体,故称为色。

又名色亦为五蕴之总称;

六入:

即“六根”。

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指色,声,香,味,触,法。

与六根一一对应。

“入”是吸入。

谓六根为六识所依。

能入六尘。

故名六入。

触:

即接触。

根、尘和合而成触。

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

受:

即领受。

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

爱:

即贪爱。

对于五尘欲境,心生贪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取:

即妄取,追取。

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

有:

即业。

即有因有果,由前际因(爱取),生后际果(生老死),业力牵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

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律;

生:

即受生。

以现在所作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

老死:

即老耄和死亡。

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

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

八正道:

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何等为正见?

谓正见有二种。

有正见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

有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

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见有漏有取向于善趣?

若彼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是名世间正见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

何等为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

向苦边?

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是名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是如实的看世界,看人生。

正见是相对世人认识的颠倒说的。

世人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如五蕴无我,却执有我;

世间无

常,却执永恒;

事相虚假,却执实在;

看不到三世因果的延续,却说无因果;

人间是苦,却执苦

为乐。

正见是如实见世间真相,使你的认识与宇宙人生真相相符合,从无明的迷惑中解脱出

来。

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

正思维。

又称正志,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分别;

是正确的思考。

人的思考与人的认识有关系,一个无知的人,一个对人生充满困惑的人,一个带著错误观念的人,他不可能有合理的思惟。

正思惟是要你的思考符合真理,与真理相应,这就必须要在正见的基础上

始能产生。

《经》曰:

听闻正法,如理思惟。

也是这个道理。

正思惟又称正志。

志,是有志向义,正志是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以此引导自己的行为。

正语。

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

正业。

正确的行为。

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

正命。

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

正当的谋生手段,就是按照佛教的标准来谋求生存的必需品,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

正精进。

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盘的理想境地;

正念。

八正道的正念:

正确的思维,牢记佛法,念念不忘佛教真理。

到达此阶段的人,完全抛弃了“我”的念头,只考虑世界的真相,不再执著于不如实不如理的妄想。

正定。

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四念处:

身观念处,受观念处,心观念处,法观念处。

不净――身念处――观身不净――净:

执著身心是干净的。

苦――受念处――观受是苦――乐:

执著世间有快乐。

无常一一心念处——观心无常——常:

执著内心的恒常不变。

无我――法念处――观法无我――我:

执著万物有自主自在的心性。

身念处,观察身体为不净物。

身体内外,污秽充满,没有干净之处,故观身为不净。

受念处,观察感受,感受就是苦乐的感觉,快乐从痛苦的因缘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乐,

世间并无实在的快乐,所以观受为苦。

心念处,观察心念的无常,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为无常。

法念处,观察法的无我,法为除上三者所余的一切,法无自主自在之性质,所以观察为无我。

四正断:

一断断谓所起恶不善法。

断已复生。

更须精进摄受。

令不生起。

断而又断。

是名断断。

二律仪断谓坚持戒律。

慎守威仪。

断一切恶。

是名律仪断。

三随护断谓于无漏真实三昧相中。

随顺守护。

不令退没。

是名随护断。

(无漏者。

不漏落生死也。

梵语三昧。

华言

)四修断谓已起善法。

增益修习。

令其生长。

诸不善法自然断除。

是名修断。

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

’四念

处是看破,四如意足是放下,放下就如意、就自在了。

第一、“欲如意足”

欲是欲望,无论是物质生活,无论是精神生活,要知足,知足你就得自在。

生活享受不需要去追求,一味在物质生活上去追求,没有不造业的,没有不折福的,纵然你有福报,福报也在这里折尽了。

如果我们把念头转过来,为众生造福,为社会造福,完全不为自己,那就乐在其中,那真乐!

为什么?

为自己有得失,得失苦!

失固然苦,得也不快乐。

得到怎样?

又常常忧虑不能保住,患得患失,没有得到的时候拼命去追求,追求之后又怕失掉,那个心很痛苦。

我为社会,为大众,不为自己,自己没有得失。

换句话说,成,大众有福,我们很高兴;

失败不成了,我们于心无愧,我已经尽心尽力,缘不成是大众没有福报,不是我没有尽心尽力。

所以,心安理得,没有不自在的。

欲是欲望,这个要知足。

第二、“精进如意足”

如意是自在的意思,足”是圆满的意思。

古人对于四如意足的解释很多,但是也很难体

会,很难懂。

我过去讲《要解》,讲这四句,我用最简单的现代话来解释,大家很容易了解,很容易明白。

欲如意足”就是知足,精进如意足”就是常乐,这两句就是知足常乐。

唯有乐,你才会精进不止,假如这里头没有乐,你怎么可能去精进?

换句话说,你在修学上一定有体

会、有领悟,你就有乐趣了,这在修持上。

若不是修持上,像我们刚才举的这个例子,我们从古今中外这些典籍里面摘取最好的教训,编成小册子利益这个时代的大众,那也是乐趣。

许许多多人纵然不能读到原书,而这个书本里最好的教训我们统统都读到了,这里面也能够

生无量的欢喜,给我们精进不懈,做这个工作是不疲不厌,愈做愈欢喜。

第三、“心如意足”

心”有的地方称作念”,翻译的名词翻得不一样,有的翻念如意足”,这个地方翻心如意足”,是一个意思,都没有错误,翻心”、翻念”都可以,这就是心安。

第四、“思惟如意足”

这就是理得。

我用这几个字是很容易懂的,心安理得。

这个道理明白、清楚,不迷惑了,心就安,心就定了。

思惟”就是理明白,理透彻。

说到这一层,可以说是一个人真实幸福的

来源,心安了,理明白了。

五根:

一、信根,谓信于正道也。

二、精进根,谓修正法无间无杂也。

三、念根,谓于正法记忆不忘也。

四、定根,谓摄心不散也。

五、慧根,谓于诸法观照明了也。

五力,力即力用,谓能破恶成善也。

一、信力,谓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也。

二、精进力,谓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事也。

三、念力,谓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也。

四、定力,谓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也。

五、慧力,谓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发真无漏也。

(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见、思惑者,分别曰见惑,贪爱曰思惑也。

真无漏者,谓阿罗汉断见、思惑尽,不漏落三界生死,异于初果等,故名真也。

七觉支

第一、择法觉支择即拣择,谓用智慧观察诸法之时,善能拣别真伪,而不谬取虚伪之法,故名择法觉支。

第二、精进觉支不杂”名精,无间”名进;

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不行无益苦行,而于真正法中,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故名精进觉分,又名精进觉支。

以勇猛心离邪行、行真法,故名精进觉支。

第三、喜觉支喜即欢喜,谓心契悟真法,得欢喜时,善能觉了。

此喜不从颠倒法生,住真法喜,故名喜觉分;

又名善觉支。

心得善法,即生欢喜。

第四、除觉支能得到身心轻安。

第五、舍觉支

除觉支”也可以称为轻安觉支”,除”是除去烦恼”,烦恼去除之后,就谓断身心粗重烦恼,使身心轻利安通,故名轻安。

舍离所见念著之境,善能觉了,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故名舍觉分。

第六、定觉支

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

发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不生烦恼妄想,是名定觉分。

又名定觉支。

第七、念觉支念即思念,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故名念觉分。

如来有十种力量,具足十种力。

(一)处非处智力:

他知道一切事物哪个是合乎道理的、哪个是非道理的,知道事物道理跟非道理的这个力量,有这种智慧。

力即是智。

(二)业异熟智力:

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感应,知道一切众生他的过去、现在、未来。

但是别把这过去、现在、未来局隅,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他

的二世包括重重无尽的,过去的还有过去、现在、未来,现在的还有过去、现在、未来,未来的还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循环不断。

(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

知道一切禅定,他怎么样进入禅定的,怎么样从禅定得到解脱的,知道各种的禅定解脱,有这种的三昧智力。

(四)根上下智力:

知道一切众生诸根胜劣的智力。

这个众生的根机殊胜,那个众生的根机差一点,差一点的他的智慧力就不够,深入一点的他的智慧力量就够了,能可闻道开悟。

(五)种种胜解智力:

也知道众生慧解的能力和他智解的能力,能力就是智力。

(六)种种界智力:

如实得知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

世间众生无尽,每一个众生的境界也无尽。

这个境界无尽,就是你所对的外边的环境,你能了解好多。

佛都知道,比你自己了解自己还清楚,知道你的根是胜、劣,也了解你智慧的力量如何,你知解的力量如何。

(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

知一切众生至其所生处的智力。

佛有这种智力,知道这个众生未来你要生到什么地方、未来他要生到什么地方,都知道,知道一切众生。

就是知道这个众生在六道轮回,这一生转到什么,那一生转到什么,无量

劫的流转,佛都清清楚楚。

(八)知宿命无漏智力:

知众生的宿命,证涅槃的智力,知道众生他什么时候可以证涅槃。

他的宿命过去无量劫,他都做什么。

不然怎么会授记呢?

佛在法华经上,给我们都授记了。

只要闻到一句佛法,未来一定能成佛。

可是没说时间,

也没说你的佛号是什么,到什么世界去成佛,就是授的法性记。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那个授记是笼统的。

(九)知天眼无碍智力:

天眼通非碍,是通的,没有障碍他的。

不但隔纸,你隔墙也隔不住,隔山也隔不住,他有这种透视的能力。

佛的天眼通是达到顶点的了,比一切声闻、菩萨的天眼通那要强得多。

乃至比那特异功能的,那就更不能说了。

(十)永断习气智力:

永断一切妄想习气智力,能知道一切众生,哪个人在什么时候永断他的一切妄想;

乃至妄想断了,断他的习气。

妄想断了,习气还存在。

像我们这个香烧没有了,这个香味还留荡好久,这个味道就是习气。

这不是原来的檀香味道。

习气就是轻微的。

还有四无畏,那里头说的这些名称,我都略提个名字,不做解释了。

如来具有四无畏:

(一)一切智无所畏:

大众说法无畏,作师子吼,说法无畏。

不论你是什么人听,不论好多人听,他都具足一切正摄,无所畏。

(二)漏尽无所畏:

还有断一切烦恼,没有怖畏心。

对一切境佛的烦恼都断了,永远的没有怖畏心。

无挂碍了。

无挂碍了,才没有恐怖;

也没有一切颠倒梦想,都没有了。

连无明的老根都断了。

(三)说障道无所畏:

佛对于一切障害佛道的法门,他是通晓无碍的,也没有怖畏的心,对一切法门,没有佛说不出来的法,没有佛所不知道的,对机说法也是无碍的。

四种无畏,对机说法无畏。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佛法中说尽苦道而无所畏,不只苦道无畏,寂道也无畏,一切法都无畏。

这是说四圣谛法的时候无畏,说四种无畏。

十八不共法,佛具有的这个十八种是不跟二乘、不跟菩萨,是不同的,所以叫无畏法。

(一)身无失,

(二)口无失,

(三)念无失(就是意无失)。

三业无失,永远不会有一念的错误,永远不会有错误的。

(四)无异想。

心里头不会想到一边去。

(五)无不定心。

没有不定的心所,没有不定的时候,一切行住坐卧不离甚深的胜定,常在常定中。

(六)无不知己舍心。

了知一切法,无不舍处,不执着一切法,就是解脱自

(七)欲无减。

度生之心永远不减,没有说有满足了,说:

度得差不多了。

没有。

永远不减度生之心。

度生之愿愈来愈重、愈来愈发,永远不减。

(八)精进无减。

精进心不减,到成佛之后还是精进不退。

(九)念无减。

念念思念众生,念念思念诸佛,念念度一切众生,一切智没有退转了,再不会退堕了。

(十)慧无减。

智慧满足不减。

(十一)解脱无减。

(十二)解脱知见无减。

(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佛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智慧的事业。

以下是知三世。

(十六)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

(十七)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

(十八)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现在世所有的一切皆知,没有佛所不知的。

这叫十八不共法。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

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

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质,谓之色蕴。

色者,质碍之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

质碍者,有形质之互起障碍是也。

变坏者,转变破坏也。

变碍者,变坏质碍也。

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极微所成物之总名。

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者,以有质碍义与示现义之两义,色之义转为胜故也。

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也。

一、五根谓眼、耳、鼻、舌、身根。

二、五境谓色、声、香、味、触境。

一、色境谓显色、形色二种,或总说有二十种。

一、显色谓青、黄、赤、白等四种。

二、形色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三、总说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云、烟、尘、雾、

影、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种。

二、声境谓可意、不可意之二。

此二复各差别有四,共为八种。

一、有执受无执受言手等所发音声,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前者谓有执受,后者谓无执

受。

二、有情名非有情名言有情名者谓语表业,余声则是非有情名。

三、香境香谓好香、恶香、平等香等三种。

四、味境味谓甘、酸、碱、辛、苦、淡等六种。

五、触境触谓四大种地、水、火、风及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

三、无表色无表谓无形表,谓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

乱心者,谓此余心。

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

有心相似相续,说名随流。

善与不善,名净不

净。

二、受蕴对境领纳事物,为心之作用。

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

此复分别,成六受身。

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三、想蕴对境想像事物,为心之作用。

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也。

又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

四、行蕴对其他之境,关贪嗔等之善恶,为一切心之作用。

即除色受想识,余一切行,名为行蕴。

行者身口意之造作曰行;

又内心涉境,说名为行;

又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

三世,亦曰行。

造作有为法之因缘而迁流于三世,谓之行蕴。

五、识蕴对境了别、识知事物,为心之本体。

谓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

盖识者心之异名,为了别之义,对心境而了别曰识。

心王有种种差别,集于一所,则曰识蕴。

何等六念?

谓圣弟子念如来事:

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圣弟子如是念时,不起贪欲缠,不起瞋恚、愚痴心,其心正直。

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

随喜心已,欢悦;

欢悦已,身猗息;

身猗息已,觉受乐;

觉受乐已,其心定;

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凶险众生中,无诸罣礙,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复次,圣弟子念于法事:

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

圣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法所熏,升进涅槃。

复次,圣弟子念于僧事:

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诚向,行随顺法,有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此是四双八辈贤圣,是名世尊弟子僧,净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

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所应奉迎,承事供养,为良福田。

圣弟子如是念僧事

时,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僧所熏,升进涅槃。

复次,圣弟子自念净戒:

不坏戒、不缺戒、不污戒、不杂戒、不他取戒、善护戒、明者称誉戒、智者不厌戒。

圣弟子如是念戒时,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戒所熏,升进涅槃。

复次,圣弟子自念施事:

我得善利,于悭垢众生中而得离悭垢处,于非家行解脱施,常自手施,乐行舍法,具足等施。

’圣弟子如是念施时,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施所熏,升进涅槃。

复次,圣弟子念诸天事:

有四大天王、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若有正信心者,于此命终,生彼诸天,我亦当行此正信。

彼得净戒、施、闻、舍、慧,于此命终,生彼诸天,我今亦当行此戒、施、闻、慧。

圣弟

子如是念天事者,不起贪欲、瞋恚、愚痴,其心正直,缘彼诸天。

彼圣弟子如是直心者,得深法利、得深义利、得彼诸天饶益随喜;

随喜已,生欣悦;

欣悦已,身猗息;

觉受乐已,得心定;

心定已,彼圣弟子处凶险众生中,无诸罣礙,入法水流。

念天所熏故,升进涅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