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三单元小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3365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三单元小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第三单元小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第三单元小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第三单元小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第三单元小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第三单元小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

《历史第三单元小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三单元小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第三单元小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

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鸦片战前中国的经济结构,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地位,洋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昙花一现,夹缝中求生,逐渐加强,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仍占主导地位,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知识结构:

初步发展,短暂春天,曲折发展,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民国初年一战期间,19271949年,

(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先天不足。

缺乏资本、人才、技术等2、后天畸形。

工业结构不平衡,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主要因素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1、西方列强的侵略:

冲击瓦解2、历届政府的扶植:

都鼓励兴办实业。

3、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源泉和力量),二、练习:

1我国工业化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我国工业革命最早始于A19世纪60年代B19世纪末C20世纪初D20世纪50年代2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A,B,3李鸿章说:

“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洋务派的哪一活动符合上述思想()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成立三支海军C创办轮船招商局D创办福州船政局4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是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筹划海防D培养人才,C,A,519世纪七十年代,纽约时报有一篇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的图片报道。

与选派这批留学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A,6洋务运动最大的历史局限是A一心“曲全邻好”,不敢轻言战事B“中体西用”限制了西学东渐向政治领域的扩展C没有通过长期努力,争取修改和废除不平等条约D热衷于“以夷制夷”,缺乏将中国融入世界的远大目光,B,7“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以上言论应出自A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民族资本家D资产阶级革命派10下列各类企业中,与市场没有联系的是A明朝的机房B洋务派的军事工业C洋务派的民用工业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B,8“公和永怡和与公平洋行接踵而兴,各建一厂,每厂亦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

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三厂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三厂资本耗损殆尽。

”这段材料表明“公和永”等三厂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C,9以下是19201936年中外企业资本产值增长及比重变化的数据。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B国民政府的推动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

亿元,B,10下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D曲线代表的是何种经济形式()A封建经济B官僚资本主义经济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D,111901190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数显著增加。

其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B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12、张之洞说: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C,C,13、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A.洋布外观漂亮B.洋布广告充斥C.洋布引领时尚D.洋布价格低廉,14、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表2反映出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D,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