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心里做学生的知心人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2948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学生心里做学生的知心人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走进学生心里做学生的知心人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走进学生心里做学生的知心人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走进学生心里做学生的知心人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走进学生心里做学生的知心人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进学生心里做学生的知心人Word格式.docx

《走进学生心里做学生的知心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学生心里做学生的知心人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走进学生心里做学生的知心人Word格式.docx

他们的心里健康出了问题,再谈其他的教育,都是白搭。

所以,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开发心理健康的校本课程迫在眉睫。

教师也不是单纯的教书匠,他们也不知不觉的成为孩子们的心里医生,学生们的知心朋友。

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动学生身心健康,人不但要有身体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

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只有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到了提升,才能算是真正健康;

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丰富德育的内容,扩展德育的方法,增加德育的途径,进一步增强了德育的地位和功能;

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动学生全面发展,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全面,尤其是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力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二、《走进学生心里做学生的知心人》课程活动原则

1、平等性原则

心理辅导课要体现平等性原则,辅导老师不能以一个管理者--班主任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要做好教师与辅导老师的转换,辅导老师与学生在人格和权利上是同等的。

心理辅导老师对学生来说是朋友,而且是一个能够信赖的朋友,作为朋友只能是民主的、平等的。

没有平等性原则,辅导课也会因学生的排斥而没有生命力。

2、尊重的原则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是理解学生的前提、辅导的基础。

尊重是把学生当作一个人而去重视、欣赏,倾听每一个学生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

在辅导课中辅导老师应向学生表示一种尊重的意向,让学生开放一切感觉,感觉彼此接近,辅导老师才能引出合理的辅导措施、达到辅导课的效果,才能通过辅导课使学生获得建议、获得感悟。

3、主体参与的原则

辅导课的主体是学生,辅导课的内容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要让全体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辅导课中来。

要创设辅导课的氛围,使学生能在辅导课中倾诉心声、宣泄情感、发表意见。

老师要平等地参与于辅导课,与学生情感融合在一起。

辅导课源于教师的点拨、诱导,学生的主动、积极地参与。

通过充分的讨论,能够使学生在课上获得的体验更加深刻,从而能用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作出明确的抉择,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4、渐进性原则

心理辅导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辅导课在一节课的内容上不要安排太多,不要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

一节课上让学生思考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学生关心的问题,有利于对问题或现象的深入挖掘,达到辅导的目的。

同时辅导老师要理解到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应循序渐进,对于学生不良品质的克服与消除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走进学生心里做学生的知心人》目标及内容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定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的,不在于心理的诊疗,而在于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生存、适合水平,促动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一句话,在于促动学生的健康发展。

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智能训练、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各个方面。

(二)总体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动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提升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合力,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

 

(三)《走进学生心里做学生的知心人》具体目标与教育内容

1、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不同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既有相似的连续性,又表现出不同特点,按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分成低、中、高三个年龄段,辅导内容相对于年龄段,对应地分为低、中、高三段,“快乐学习”,“快乐交往”,”快乐生活”这三个模块的内容在不同的年段反复出现,螺旋上升。

每个模块各设置20课时,三段共计开发60个课时。

2、低段课程内容(括号内数字为课时数)

第一模块:

快乐学习

学习习惯辅导

(2)

智能训练

(2)

学习方法辅导

(2)

第二模块:

快乐交往

处理同伴关系辅导

(2)

与老师交往辅导

(1)

与父母的关系辅导

(1)

第三模块:

快乐生活

理解自己的学校

(1)

适合学校的环境

(1)

准确面对挫折

(2)

生活习惯辅导

(2)

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

游戏辅导

(2)

3、中段课程内容

学习方法辅导

(2)

智能训练

(2)

在家的学习辅导

(1)

与同学相处:

竞争、沟通、拒绝

(2)

和老师交朋友

(1)

面对挫折辅导

(1)

理解自己的身体

(1)

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1)

考试辅导

(1)

安排好学习和生活

(1)

自我保护

(2)

消费辅导

(1)

有益的游戏或活动

(1)

坚持不懈的意志辅导

(1)

4、高段课程内容

学习方法辅导

(1)

学习习惯辅导

(1)

智能训练

(2)

理解别人的优点

(1)

宽容是一种美德

(1)

请你原谅我

(1)

心怀感恩

(1)

学会和父母沟通

(1)

我长大了(青春期心理辅导)

(2)

让自己快乐(2

意志力辅导

(2)

自信心辅导

(2)

有益的活动或游戏

(2)

四、实施办法

(一)、课时安排:

我校当前一至六年级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课时量为每周一节课。

以学校自编教材为主,其他心里讲座为辅,利用典型案例,具体分析,结合生活故事,引导领悟,展开心理游戏,启发体悟等展开心理健康的教育。

(二)、通过课堂教学,分类展开。

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教学,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

(1)、利用典型案例,具体分析

利用学生熟悉的一些人物和案例,对其实行具体分析,找出他们心理上存有的原因,让学生从中得到警示。

这些人物和案例具有典型性,学生易于理解,印象也比较深刻。

(2)、结合生活故事,引导领悟

生活中充满了故事,故事中处处有哲理,在课堂上讲一些随处可见的小故事,引导学生领悟,能够持续地开启学生的心灵智慧。

(3)、引用理论知识,指导解释

学生对心理学知识大都缺乏了解,常常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慌,对学生讲述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自己。

比如,人的正常的“不正常”心理、少年期的心理特点等等。

通过这些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能学会积极面对自身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掌握了一些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

(4)、使用心理测验,面向全体

通过对全体学生实行心理测验,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更加有目的的实施教学,还能够发现个别学生所存有的典型的心理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三)、展开心理游戏,启发体悟

心理游戏活动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启发性,学生都愿意参加,通过心理游戏活动,不但让每个学生从中表现了自我,更让他们从中体悟到一些有益身心的体会。

(四)、使用咨询门诊,个别处理

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实行心理咨询是解决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利用合适的方法或途径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实行疏导和治疗。

(五)、开设咨询信箱,书信交流

让学生通过心理信箱咨询,也通过写信回答他们的问题,这种方式学生更喜欢利用,效果也很好。

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实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而且学生又能够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能够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六)、开设读书活动,净化心灵

这里是指通过读书促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读书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美化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青少年精神空虚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真正的阅读。

因为学生在上学的年代里智力兴趣很贫乏,所以造成他们毕业后的精神生活的狭窄和内心的空虚,而这些正是青少年当中发生很多不健康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

有针对性的选择了一些文章让学生阅读,通过阅读文章,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老师,懂得感恩,学会承担责任。

(七)、实施家校联合,共同注重。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增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能够增进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了解,实现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更有效的解决。

五、资源开发与师资培训

课时为每周1课时,需要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1人。

课程资源:

1、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

2、心理活动课案例(搜集)

3、心理测量量表(编制)

4、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信箱)

5、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成长档案共同存放)

培训内容:

1、儿童发展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

3、人格心理学

4、咨询心理学

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培训方式:

专家授课和自学相结合

六、课程实施建议:

课程实施按照规定的课程方案严格实施,教学教案、活动案例即时整理收集,并持续总结完善,心理档案按时填写和评价,发现特别的个案即时处理,总结有效的实施方法和途径,为以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七、课程评价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但不能把它当作一门学科,所以,不应将学生的心理素质折算成分数实行定量的评定。

在成绩单上,没有心理状况评价一栏。

但作为一个课程,对教师实施辅导活动的成效应有一个评价。

1、通过和学生的访谈、问卷对教师辅导实行评价。

2、通过对班级档案袋的记录情况对教师辅导实行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

1、通过学生心理日记来观测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

2、通过一般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素质实行定性评定。

3、通过专题的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素质实行评定。

(评定的结果只作为教师教育的一种参考,不向任何学生公开,包括被评价者本人。

课程评价采用平时考察和学期末调查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评价,找出教育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即时实行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