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上册Word格式.docx
《五年级音乐上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音乐上册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
复习
16
17
复习
18-20
西港小学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唱歌《拉萨谣》第一课时
学
目
标
1、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
《拉萨谣》。
2、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重点难点
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
教具准备
风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走进西藏》
二、学习歌曲《拉萨谣》
(一)学唱曲谱
1、播放歌曲《拉萨谣》学生静听,并谈一谈听后的感觉,及歌曲的特点。
2、教师出示曲谱,并播放乐曲旋律,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组成旋律的各音:
1236
3、教师引导学生随琴演唱以上各音,随教师琴声轻声演唱歌谱(用啦的演唱方式进行练习、哼鸣演唱等)。
(二)学唱歌词
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介绍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2、教师范唱(伴奏),在理解了歌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歌曲创编
1、西藏有一座世界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它的最高峰是什么峰?
2、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在哪里?
歌曲中唱到的什么是青稞酒?
什么是酥油灯?
四、舞蹈创编
同学们,西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的歌声我们已经领略,下面老师就教同学们几个简单的动作,看谁的模仿力最强。
(做几个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要求全员参与)
五、教师总结
板
书
设
计
走进西藏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不仅感受了西部音乐的粗犷朴实,还了解了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通过学唱歌曲增加了对藏族音乐的体验,但演唱歌曲时气息控制的不够好,没有做到声断气连。
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第一课时
1、能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2、能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
3、初步了解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能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录音机、音乐磁带
一、为乐曲命名
阶段目标:
通过为乐曲命名,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教师播放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
学生聆听音乐。
为音乐命名(可能出现的答案如《欢腾的节日》《欢腾的苗寨》)
二、分辨乐曲的音乐特点
能初步分辨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现在你们再听一听这首乐曲的几个主题,分辨一下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教师播放乐曲第三主题和第四主题。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三、分辨乐曲的结构
能分辨乐曲的音乐结构。
>
1、这是一首多乐段的乐曲,由三部分构成,下面我们逐段欣赏。
2、教师播放全曲,学生聆听音乐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乐曲的三个部分。
四、表现音乐
通过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巩固对音乐结构的分辨。
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并指导学生的表演。
2、学生分组讨论并排练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五、学生表达感想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达能力。
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
或是你记住了哪一段旋律,唱一唱。
学生发言或演唱。
北京喜讯到边寨
这首乐曲虽然篇幅比较长,但由于在教学时使用了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整堂课自始至终都能集中注意力听课,并能听辨出苗族和彝族的音乐主题,这一点令人感到很欣慰。
唱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第一课时
1、能用自豪的感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
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了解三峡及三峡工程。
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
一、介绍三峡
1、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三峡。
2、当你穿行在这险峻的峡谷中间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
听一首《川江号子》。
今天我们也来学唱一首具有这种号子风格的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二、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1、示范: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请你们想一想,这首歌具有什么样的音乐风格?
2、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哼唱一遍。
3、这是一首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所以节奏感要强,这首歌是四四拍,要注意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第一拍和第三拍上要强一些,一个音一个字,要唱得有力,好像驾驶着小船在波浪中前进。
4、学生演唱。
三、展示有关三峡的音乐
1、学生相互交流介绍三峡工程。
2、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学生演唱。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号子——中速稍快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这首歌旋律优美,音域跨度不大,学生学习效果比较好。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到了祖国江河的美丽,唤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及作为华夏子孙的自豪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而且还了解了三峡工程的重大意义,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唱歌《梅花》第一课时
1、能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制作一本有关梅花的艺术手册。
学唱歌曲《梅花》,制作一本有关梅花的艺术手册。
课件、音乐磁带
一、组织教学
听有关于古诗的歌曲进教室。
二、导入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梅花
三、聆听歌曲
1、生初听:
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
2、生复听:
用拍手和捻指为歌曲伴奏。
3、生再听:
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四、学唱歌曲
1、听唱法教学,生反复听歌曲,小声学唱歌曲。
2、生随琴慢唱。
3、师指导、纠正:
提示学生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4、生完整演唱歌曲部分。
5、设计念白的节奏
6、生使用不同的念白完整演唱歌曲。
五、小结:
生谈谈本课的收获。
六、作业:
收集有关梅花的的歌曲、诗歌、绘画等作品编辑一本小册子。
在学生汇报的时候,让他们采用了拍手的方式,既能让学生有一定的节奏意识,又能使歌曲具有童趣,很受学生的喜爱。
唱歌《静夜思》第一课时
1.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静夜思》,感受美。
2.在优美的旋律上填上富有意境的唐代诗歌,体验美。
3.随着四拍子来进行指挥,能充分地投入到歌曲的韵律中,表现美。
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静夜思》。
音乐磁带、录音机、风琴
一、律动进教室
在欢快、节奏感很强的歌曲中走进教室,使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保持着高涨的情绪来上课。
和声练习,虽然只是三度和声,却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合唱能力、创作和感悟和声美的一种方式。
出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歌曲,谜底是一个人物,让同学们说出谜底。
唐朝诗人李白。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根据李白的《静夜思》而谱曲的同名歌曲《静夜思》。
三、新授
1、初听,感受音乐。
我们首先来聆听一次,感受它的抑扬顿挫。
2、带动作、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歌曲处理:
教唱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唱能力,并嘱咐学生装饰音的唱法与作用,使歌曲更加委婉动听,为歌曲增添了色彩。
四、巩固歌曲
再次聆听,反复演唱,体验音乐。
五、拓展
1、开一个“古诗朗诵音乐会”,也就是把古诗新唱。
2、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歌曲或喜欢的、学过的歌曲与古诗结合起来,创编成自己作的古诗新唱呢?
静夜思
古诗歌曲
教学时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如师生接力唱、男女接力唱、领唱等来复习演唱就不会有乏味的感觉。
欣赏歌曲《读唐诗》第一课时
1、欣赏歌曲时能联想到自己学过的古诗,并回忆演唱以前学过的古诗歌曲,欣赏美。
2、通过朗诵演唱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知道诗与歌的联系。
演唱以前学过的古诗歌曲,欣赏美。
音乐磁带、录音机
一、创设情境
1、随音乐《读唐诗》走进教室,(出示读唐诗——课件)
2、导入:
这部古诗画卷向我们展示了我国远远流畅的古诗文化。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唐诗。
首先老师请你们听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读唐诗》,它的曲调非常富有特点,你听了以后一定会有惊奇的发现。
二、新授
1、出示《读唐诗》的歌曲(课件
(2))播放完整歌曲,师生随音乐听唱一遍。
2、学生活动。
三、学习唱读
1、师:
问你知道唐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表达诗人喜怒哀乐、喜爱古诗、表达诗人对唐诗的赞美。
2、师轻声唱词。
课件与2相同
3、歌曲处理与演唱课件与2相同
4、节奏型:
附点四分音符有多长:
指读×
?
×
×
,按节奏读歌词。
指导:
4/4拍旋律567124?
|43221|1-||全体完整演唱强调高潮处,MP—Mf-mp
四、展示延伸:
让学生借古人的情怀开一个古诗演唱会。
形式:
合唱、表演、吹奏、朗诵……
古诗新唱演唱会
读唐诗
学生看到歌词的时候,能联想到许多唐诗,老师通过考考你们,分组进行比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欣赏《天堂》、《牧民的一天》第一课时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
(简单的旋律)
1=F2/4
1 12┃(32 3)┃5653┃2 —┃
(2532)┃(12 3)┃2161┃5 -║
方法:
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
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1)X XX┃XXX┃XXX XX┃X -║
(2)X?
X XX┃XX X┃XXXX XX┃X -║
五、欣赏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讨论:
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2、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
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3、第三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用曲线画,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
4、完成17页填空练习,并练习唱一唱。
六、欣赏歌曲《牧民的一天》。
方法同上。
七、小结。
天堂
牧民的一天
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
唱歌《美丽的夏牧场》第一课时
1、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
2、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
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手风琴、音乐磁带、录音机
一、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风情
1、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第二遍听赏,同时出示歌词师:
我们一起看看这首歌曲的歌词,唱到了什么山,什么河,哪些景色,你觉得这是哪个地方?
结合这些景致,你觉得是哪个民族?
3、介绍新疆哈萨克族师:
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手鼓(出示图片)
二、新歌教学
1、师: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
2、师:
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优美,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抒情了。
3、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
4、师:
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的一句吗?
为什么?
讲述音乐知识“⌒”6、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
三、分析处理歌曲
1、总结旋律结构特点,出示图谱。
(1)师:
我们完整的把歌曲演唱一遍,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你能用自己的图谱来表示吗?
(2)老师出示图谱○○
2、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3、放歌曲《玛依拉》(课件)师:
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哈萨克民歌《玛依拉》,与《美丽的夏牧场》作一下比较。
四、总结。
阿肯—哈萨克民间歌手的通称。
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视听结合,使学生产生好奇。
结合民族音乐文化,让学生走进哈萨克族的神奇土地,使学生在了解歌曲的同时培养了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欣赏大河之舞第一课时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音乐磁带、音像资料
一、播放歌曲。
二、讨论:
三、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四、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五、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六、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
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大河之舞
学生通过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活动:
稍息立正站好第一课时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一、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二、听赏范晓萱翻唱的歌曲《稍息立正站好》。
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三、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四、跟着录音学唱歌曲第二段。
五、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六、各组表演。
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八、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九、小结。
稍息立正站好
韵律操
学生及参与活动,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欣赏大家一起来第一课时
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二、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
四、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大家一起来
学生及参与活动,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唱歌《手拉手,地球村》第一课时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
学会《手拉手,地球村》,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电子琴、音乐磁带、录音机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
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3、学习歌曲的曲调。
三、小结
手拉手,地球村
学会《手拉手,地球村》,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但和声唱得不够好。
唱歌《绿色的歌谣》第一课时
1、学会歌曲《绿色的歌谣》,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
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2、学习拍节奏特点,学会打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
学习拍节奏特点,学会打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
音乐磁带、录音机、手风琴
一、教师谈话导入。
二、学唱新歌《绿色的歌谣》
1、听录音
2、问:
内容情绪是什么?
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学唱曲谱,找出旋律特点。
4、听琴音,学唱歌曲。
5、分段唱:
第一乐段——男生。
第二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齐唱
6、练习齐唱歌曲。
三、展示
绿色的歌谣
中速欢快地
在演唱中运用连音、顿音的方法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
但学生掌握的不够好。
欣赏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第一课时
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A段主题。
2、通过听《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藏族、音乐风格。
3、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通过听《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藏族、音乐风格。
一、教师谈话引入:
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听音乐。
(教师简介)
2、让学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
3、教师分别用电子琴或竖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
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还是B段或C段。
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
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
(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
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
四、在口风琴或竖笛上学习吹奏“mi”,“fa”,“sol”三个音。
五、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
森林狂想曲
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复习唱好《绿色的歌谣》;
演绎《森林狂想曲》第一课时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绿色的歌谣》
一、谈话导入:
二、复习歌曲《绿色的歌谣》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三、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学会《绿色的歌谣》,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但和声唱得不够好。
欣赏乐曲《龙腾虎跃》第一课时
1、了解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兴趣。
2、欣赏鼓乐《龙腾虎跃》,体验、感受作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3、模拟激越的鼓声,为音乐伴奏。
体验、感受《龙腾虎跃》作品的情感,模拟激越的鼓声。
录音机、录音带
一、导入
师出示实物(拨浪鼓、铃鼓),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用途。
设问这些是什么?
我们能用它们做什么?
请你来演示一下。
生演示四种鼓的使用方法并回答问题。
师看来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鼓,鼓能给我们增添欢乐。
出示图片,最引人注目的是李民雄创作并亲自演奏的一首民间器乐曲----鼓乐《龙腾虎跃》。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鼓乐。
二、欣赏引子部分。
教师播放音乐的引子部分。
师你听到的鼓声是怎样的?
生由慢速到快速。
三、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部分。
师作品很长,共有三个部分,我们先听第一部分,听听这段音乐表达了什么的情绪?
教师播放音乐。
学生欣赏音乐。
师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学唱主题。
学习鼓的节奏为主体伴奏(拍手、拍脚或用铃鼓
2、欣赏第二部分
3、欣赏第三部分及尾声,你们知道是前面的第几部分吗?
4、完整欣赏全曲。
播放乐曲的录像,再次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简要介绍曲作者
小结人说鼓的敲击,体现着生命和激情的节奏,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鼓无论是其形制还是敲击方式,构成了华夏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补充欣赏《丰收锣鼓》。
龙腾虎跃
音乐的结尾节奏变得更加宽广,仿佛为人们描绘出更加美丽的前景,使人产生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唱歌《木鼓歌》第一课时
1、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熟练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
电子琴多媒体
教师播放《木鼓舞》的录象。
师:
人民在做什么?
生:
人民聚在一起边敲鼓边跳舞。
这是云南佤族人民在跳《木鼓舞》,佤族人民能歌善舞。
在西盟、沧源等佤族聚居的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或几个建在寨中高地上的竹制木鼓房。
房中放一对木鼓,左边是母木鼓,右边是公木鼓,佤族人民把制作木鼓的日子当作盛大的节日,称为“拉木鼓”,人们不仅跳木鼓舞,而且还唱木鼓歌,边歌边舞,场面非常热闹。
我们今天要学的“木鼓歌”就是表现了这种欢乐歌舞的场面。
教师播放歌曲(出示课题)录音。
二、学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