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2406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

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

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

   

     第2题图          第3题图

3.(黄冈中考)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

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B)

A.“冰花“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B.“冰花”是由喷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

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

4.(枣庄中考)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B)

A.给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5.(苏州中考)舞台表演常会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白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B)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6.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

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

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

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

7.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8.(遵义中考)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B)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9.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

两支分别放在室内和室外的温度计,它们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乙图是室外的温度计,其示数是-4℃。

10.如图1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其读数是__37.8__℃。

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

如图2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

一天,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降低(选填“升高”或“降低”)。

11.夏天在卖海鲜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熔化(填一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2.下表提供了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3410℃

232℃

1064℃

1535℃

660℃

固态水银

-39℃

(1)一般火焰的温度可达800℃左右,因此炒菜的锅应选择表中材料铁制作;

(2)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的熔点比火焰的温度高;

(3)白炽灯的灯丝发光时温度高达2000℃,选择钨作为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13.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

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汽化(或蒸发)吸热所致;

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熔化吸热所致。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4.(毕节中考)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为60℃,当温度达到60℃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

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不会(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当醋汽化完(醋蒸发完)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

15.(河南中考)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

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汽化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液化成小水滴或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16.如图是加热固态碘的实验。

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态碘吸热发生了升华(填物态变化名称)。

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凝华(填物态变化名称)的原因,生活中霜(选填“露”“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如图甲所示,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在第8分钟末,试管里的冰处于固液共存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题4分,共8分)

18.央视财经《是真的吗》栏目做过如下实验,在塑料袋中装入少量酒精,且把塑料袋内的气体排放干净并扎紧袋口。

在玻璃碗里倒入适量开水,玻璃碗壁变模糊了,再把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塑料袋就鼓起来了,请根据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答:

玻璃碗里倒入适量开水,开水蒸发后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碗壁液化成水,所以玻璃碗壁变模糊了;

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酒精吸热温度升高,蒸发加快,塑料袋内酒精气体增加,压强增大,使塑料袋鼓起来。

 

19.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时,小原和小艳查阅相关资料得知:

碘的熔点约为113.7℃,沸点约为184.4℃。

关于碘的加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A.用热水加热;

B.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600℃)。

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确认A方式更为科学合理,请你简述A方式的合理之处。

答:

A.用热水加热温度最高为100℃,达不到碘的熔点,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不会发生熔化现象,更容易说明碘升华现象;

B.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600℃),温度超过了碘的熔点和沸点,不能准确判断碘先熔化再汽化到碘蒸气,还是直接升华成碘蒸气。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20.小组同学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乙     丙     丁

(1)图乙中的温度计示数为-2℃。

(2)小明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所示。

由图可知:

冰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有熔点)。

(3)小明实验后,小华重新加冰、温水,也做了该实验,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丁所示,丙、丁图象的差异是因为小华在实验中加入冰的质量较大(或温水温度较低或温水质量小)(回答一点即可)。

21.物理课上,同学们分组做“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

(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热胀冷缩__的性质进行测量的。

(2)“超越组”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这样测出的温度会偏__高__(选填“高”或“低”)。

(3)“先锋组”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94__℃,根据实验数据,他们描绘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可知此时大气压_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根据水沸腾时的特点,家里煮鸡蛋时,当水沸腾时可以改用__小__(选填“大”或“小”)火继续煮较好。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A__(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22.某学习小组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

观察如图甲,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b.液体温度的高低;

c.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

①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②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积大小明显不同,如图乙所示。

③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相同。

④一段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量明显不同。

(4)分析与结论: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5)学习小组的小李同学提出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

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丙所示。

结果发现一滴水先蒸发完,于是小李得出结论:

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的数量越少,蒸发越快。

从实验设计环节看,小李的设计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积(选填“多少”或“表面积”)相同;

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不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应该比较相同时间内水蒸发量的多少,而不是剩余水量的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