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试验文档格式.docx
《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试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试验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ll/var--查询/var下面日志文件及用户数据文件。
三、目录与路径
了解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的概念。
掌握cd,pwd,mkdir,rmdir命令的使用。
了解环境变量PATH的作用。
1.#cd/--进入根目录
2.#mkdirtestdir--在根目录下建立子目录
3.#mkdir/root/testdir--在/root下建立子目录
4.#cd~--进入root用户的主目录(或者使用cd~用户名)
5.#pwd--显示当前目录
6.#cdtestdir--使用相对路径
7.#pwd--确认当前路径
8.#cd/testdir--使用绝对路径
9.#pwd--确认当前路径
10.#cd.--使用当前路径
11.#pwd--确认路径
12.#cd..--返回上层目录
13.#pwd--确认路径
14.#rmdirtestdir--删除空目录/testdir
15.#rmdir/root/testdir--删除/root下空目录
16.#cd--返回root的主目录
17.#echo$PATH--显示当前路径信息,确认不包含用户的主目录。
18.#./a.out--执行用户目录下的可执行文件时要加上路径信息。
19.#PATH=”$PATH”:
/root--添加路径信息
20.#a.out--添加路径信息后,执行主目录下的文件时不再需要路径信息。
四、文件与目录的管理
掌握ls,cp,rm,mv命令的使用。
1.#manls--查询ls命令的帮助
2.#cd~--返回root用户的主目录
3.#ls--ls标准格式
4.#ll--ls的扩展格式
5.#ll-a--显示所有文件(包括隐含文件)
6.#LANG=enll--显示英文日期格式(适用于字符终端不支持中文时使用),也可编辑/etc/sysconfig/i18n文件,LC_TIME=en
7.#touchtestfile--生成空文件
8.mancp--查询帮助
9.#cptestfiletestcopy1--复制文件
10.#cptestfile../testcopy2--在不同路径下复制文件
11.#mkdirtestdir
12.#cptestfiletestdir--复制testfile至testdir目录下
13.#cp-rtestdir..--复制目录
14.#ll-d../testdir--确认复制成功
15.#ll../testdir
16.#mvtestfiletestrename--修改文件名(移动)
17.#mvtestrename..--移动文件
18.#rm/testrename--删除文件
19.#rm-ftestcopy1
20.#rm-f../testcopy2
21.#rm-rftestdir--删除目录
22.#rm-rf../testdir
五、查看文件内容
掌握cat,tac,more,less,head,tail,nl,od命令的使用。
1.#cd~
2.#cat./.bashrc--显示文件内容
3.#cat-n./.bashrc--显示行号
4.#tac./.bashrc--反向显示文件
5.#more./.bashrc--分页显示文件
6.#ll-al|more--分页显示命令输出
7.#less./.bashrc--less可以向前或向后查看
8.#head./.bashrc--默认显示前10行
9.#head-n20./.bashrc--显示前20行
10.#tail./.bashrc--默认显示最后10行
11.#tail-n5./.bashrc--显示最后5行
12.#tail-f/var/log/messages--显示最后10行,并继续监控那个文件,并输出新的行。
13.#nl./.bashrc--附加行号显示文件
14.#od./.bashrc--显示文件的ASCII编码
六、链接文件
了解inode节点的概念。
了解硬链接与软链接的区别。
掌握ln命令的使用。
2.#touchtestfile
3.#lntestfiletesthardlink--创建硬链接文件
4.#lltest*--注意2个文件的inode数量变为2
5.#ln-stestfiletestsoftlink--创建软链接
6.#lltest*--对比3个文件的文件属性
7.#cat>
testfile--在原始文件中输入信息
8.#lltest*--比较3个文件大小的变化
9.#moretest*--显示3个文件的内容
10.#chmod755testfile--修改源文件的文件属性。
11.#lltest*--硬链接的属性随之改变,符号连接不变。
12.#rm-ftestfile--删除原始文件
13.#moretestsoftlink--软链接失效
14.#moretesthardlink--硬链接依然有效
15.#rm-ftest*
16.#mkdirtestdir
17.#ln-stestdirtestdirlink--创建目录软链接
18.#ll-dtest*--显示目录信息
19.#rm-rftest*
七、文件与目录权限的变更
掌握chown,chgrp,chmod命令的使用。
1.#cd/
2.#mkdirtestdir
3.#touch/testdir/testfile
4.#ll-dtestdir--确认目录的拥有者及群组
5.#lltestdir--确认文件的拥有者及群组
6.#useraddtestuser--添加测试用户
7.#passwdtestuser--修改口令
8.#sutestuser--切换到测试用户
9.$cd/testdir--可以进入root用户的目录
10.$cat>
testfile--但是没有写入权限
11.$ctrl+d--切换到root
12.#chowntestuser/testdir--修改目录拥有者
13.#chown-Rtestuser:
testuser/testdir--使用“-R”递归修改拥有者和群组
14.#sutestuser
15.$cd/testdir
16.$cat>
testfile--确认修改成功
17.$ctrl+d
18.#chmod-R777/testdir--使用“-R”递归修改权限(数字方式)
19.#ll-d/testdir--确认修改成功
20.#chmodu=rw,og-rwx/testdir/testfile--修改文件权限(符号方式)
21.#rm-rftestdir
八、文件与目录权限的变更
掌握umask,chattr,lsattr命令的使用。
2.#umask--确认umask的默认值。
3.#umask-S
4.#touchtestfile
5.#mkdirtestdir
6.#ll-dtest*--查看由umask默认值生成的文件及目录的权限。
7.#umask0044--修改umask。
8.#touchtestfile1
9.#mkdirtestdir1
10.#ll-dtest*--查看文件权限位的变化。
11.#umask0066--再次修改umask。
12.#touchtestfile2
13.#mkdirtestdir2
14.#ll-dtest*--查看文件权限位的变化。
15.#rm-rftest*
1.#touchtestfile
2.#lsattrtestfile--查询隐含属性。
3.#chattr+itestfile--设置“不可修改”位。
4.#rm-ftestfile--无法删除,即使是root本人。
5.#cat>
testfile--无法修改数据。
6.#chattr-i+atestfile--去掉“不可修改”位,设置“只能追加”位。
7.#rm-ftestfile--无法删除。
8.#cat>
testfile--无法修改(覆盖)数据。
9.#cat>
>
testfile--只能追加数据。
10.#chattr-atestfile
11.#rm-ftestfile
九、文件特殊权限
了解SUID/SGID/StickyBit
对文件设置SUID/SGID
1.#ls–ld/tmp;
ls–l/usr/bin/passwd--确认特殊权限位的设置
2.#ll/sbin/fdisk;
ll/dev/sda--确认权限
3.#sutestuser
4.$fdisk/dev/sda--普通用户可以使用fdisk但无法访问设备文件,调用失败
5.$ctrl+d
6.#chmod4755/sbin/fdisk--设置SUID
7.#sutestuser
8.#fdisk/dev/sda--普通用户以root身份使用fdisk访问设备文件
对目录设置StickyBit
9.#ll–d/tmp--确认目录权限的设置
10.#cd/tmp
11.#touchtestfile
12.#chmod777testfile--放开权限
13.#sutestuser
14.$rmtestfile--StickyBit保证用户不能删除不属于自己的文件
备注:
SUID/SGID只针对二进制文件,对普通shell脚本不起作用(perl等脚本可以)。
StickyBit只针对目录,对文件无效。
一十、搜寻文件或目录
掌握which,whereis,locate,find命令的使用。
1.#whichpasswd--通过环境变量PATH查看可执行文件的位置。
2.#whereispasswd--通过数据库文件快速查找文件
3.#touch~/testfile
4.#locatetestfile--locate无法在未更新的数据库中寻找新创建的文件。
5.#updatedb--更新数据库。
6.#locatetestfile--再次寻找。
7.#more/etc/updatedb.conf--更新数据库的配置文件。
8.#find/-nametestfile--使用find命令在文件系统中搜索。
9.#find/home-usertest
10.#find/dev-typeb
11.#find/etc-name‘httpd*’
12.#rm-f~/testfile
一十一、磁盘操作
掌握df,du命令的使用。
掌握fsck,fdisk,mke2fs,mount命令的使用。
1.#df--显示磁盘空间信息(以KB为单位)。
2.#df-m--以MB为单位显示(-h:
自动调整单位)。
3.#du/home--显示目录容量(以KB为单位,-a:
显示所有文件和目录,.所对应的数字是目录的总容量)。
4.#du-m/home--以MB为单位显示(-b:
bytes,-s:
列出总和,-h:
自动调整)。
5.#fsck-a/dev/hda1--检查分区并自动修复(-r选项在修复时需要用户确认)。
6.#fdisk-l--检查分区情况。
7.#fdisk/dev/hda--对磁盘操作。
a):
n--新建分区
b):
w--保存
c):
q--不保存退出
8.#mke2fs/dev/hda5--格式化新分区。
(-j:
ext3文件系统)
9.#mount/dev/hda5/home--挂载新分区。
(以上3步可在安装新分区或硬盘时使用)
10.#vi/etc/fstab--编辑fstab文件实现自动挂载。
11.#mount-a--自动挂载所有分区。
一十二、建立虚拟内存文件
掌握如何建立虚拟内存文件
1.#ddif=/dev/zeroof=/tmp/swapbs=4kcount=16382--dd用于转换文件和复制,16382*4k=64M
2.#mkswap/tmp/swap--格式化虚拟内存文件
3.#free--确认当前swap大小
4.#swapon/tmp/swap--启用虚拟内存
5.#free
6.#swapoff/tmp/swap
7.#free
一十三、Linux下使用光盘
掌握Linux下光盘的使用方法。
掌握mount,umount命令的使用。
了解Linux下iso文件的制作和使用。
了解Linux下光盘刻录工具的使用。
1.#ll/dev/cdrom--确认光驱对应的设备文件。
2.#mount/dev/cdrom--挂载光盘(mount-tiso9660/dev/cdromtestdir)。
3.#ll/media/cdrom--查询挂载后的目录。
4.#umount/dev/cdrom--卸载光盘(umounttestdir)。
5.#eject--弹出默认设备。
6.#eject-t--关闭默认设备。
7.#grepcdrom/etc/fstab--查看fstab文件中光盘的设置。
8.#mount/dev/cdrom
9.#cp/dev/cdrommycd.iso--使用cp命令创建光盘的镜像文件。
10.#cd~
11.#mkisofs-r-omyhome.iso/home--将目录或文件制作为iso文件。
12.#mkdirtestdir
13.#mount-oloopmyhome.isotestdir--装载iso文件
14.#lltestdir
15.#umounttestdir
16.#cdrecord-scanbus--检测光盘刻录机,获得设备号。
17.#cdrecord-vspeed=8dev=0,0myhome.iso--刻录(也可以使用图形界面)。
18.#rm-rftestdir
19.#rm-f*.iso
一十四、Linux下USB设备的使用与文件系统的自动装载
掌握Linux下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方法。
掌握使用/etc/fstab文件自动装载文件系统。
1.#cat/proc/partitions--挂载U盘,看看系统认出的盘(或者使用#fdisk-l)。
2.#mkdir/mnt/usb--建立挂载点
3.#mount-tvfat-ocodepage=936,iocharset=gb2312/dev/sdb1/mnt/usb--挂载U盘
4.#umount/mnt/usb--卸载U盘
一十五、使用/proc文件系统
了解/proc文件系统的作用。
掌握/proc文件系统的使用方法。
1.#cat/proc/cpuinfo--cpu的信息。
2.#cat/proc/meminfo--内存使用情况。
3.#cat/proc/filesystems--系统挂载的文件系统。
4.#cat/proc/modules--内核加载的模块。
(也可使用lsmod命令)
5.#ll/proc/<
PID>
/--进程信息。
一十六、linux下的LVM
掌握linux下的LVM管理
1.系统中增加两块硬盘--假设设备名称为/dev/sdb,/dev/sdc
2.#fdisk/dev/sdb
a)n--新建主分区
b)p
c)1
d)default
e)p
f)t--修改分区类型
g)8e--linuxLVM
h)p
i)w--保存退出(对/dev/sdc做同样操作)
3.pvdisplay/dev/sdb1
4.pvcreate/dev/sdb1--创建pv
5.pvdisplay/dev/sdb1
6.vgcreatetestvg01/dev/sdb1--创建vg
7.lvcreate–L12M–ntestlv01testvg01--创建lv
8.ll–d/dev/testvg01--确认系统生成对应的设备目录和文件
9.ll/dev/testvg01
10.#mkfs.ext3/dev/testvg01/testlv01--格式化新分区(不要针对/dev/sdb1格式化,否则会丢失lvm信息)
11.#mount/dev/testvg01/testlv01/testdir--挂载新分区
12.#vi/etc/fstab--编辑fstab文件实现自动挂载。
13.#mount-a--自动挂载所有分区。
14.pvcreate/dev/sdc1--创建pv
15.vgextendtestvg01/dev/sdc1--将第三块硬盘添加到vg中,扩展vg容量。
16.lvextend–L+4M/dev/testvg01/testlv01--增加lv容量
17.lvdisplay/dev/testvg01/testlv01--lv容量已增加
18.df–h--文件系统容量没有增加
19.umount/testdir
20.e2fsck–f/dev/testvg01/testlv01--检查完整性
21.resize2fs/dev/testvg01/testlv0116M--增加文件系统的容量
22.mount/testdir
23.lvscan--查看相关信息
24.vgscan
25.pvscan
26.vgreducetestvg01/dev/sdc1--删除硬盘
27.umount/testdir
28.lvremove/dev/testvg01/testlv01--删除lv
29.vgchange–antestvg01--更改vg的活动状态
30.vgremovetestvg01--删除vg
以上步骤都可以在redhat的system-config-lvm和webmin下通过图形界面完成。
一十七、LVM的卷组合并
了解LVM的卷组合并
2.在两块磁盘上分别创建vg:
testvg01,testvg02(参考前面试验步骤)
3.vgchange–antestvg02--设置非活动状态
4.vgmergetestvg01testvg02--合并
5.vgchange–aytestvg01
一十八、使用dd命令
了解如何使用dd命令复制磁盘
了解如何使用dd命令自建存储设备
复制磁盘
1.添加2块磁盘/dev/sdb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