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图学案鲁教版041644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1329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8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图学案鲁教版041644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图学案鲁教版041644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图学案鲁教版041644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图学案鲁教版041644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图学案鲁教版041644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图学案鲁教版0416442Word下载.docx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图学案鲁教版041644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图学案鲁教版0416442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图学案鲁教版0416442Word下载.docx

①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

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②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

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3.比例尺的应用

(1)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

比例尺最常用的应用形式是量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一般有三步:

①看比例尺;

②准确量出图上距离;

③根据公式“实地距离=图上距离÷

比例尺”进行计算。

计算出的实地距离应换算成千米或米表示。

(2)计算面积

实地面积=图上面积÷

比例尺的平方。

(3)比例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应用

①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比例尺所表示的两点间实地距离是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它不考虑两点之间地势的高低。

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大小的判断:

等高距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反之坡度越小。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地图中的方向和比例尺

1.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

读图,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C.③D.④

B [从指示牌上的信息看,校训碑位于指示牌的正前方80m处,气象站位于指示牌右侧150m处,老校门位于指示牌左侧200m处,地理园位于指示牌前方350m处,再结合图中的比例尺,即可反推得出指示牌位于图中②处。

]

(2018·

平顶山模拟)土地下陷速度是指土层平均每年下陷的深度,下图是某城市土地下陷速度等值线图。

据此回答2~3题。

【导学号:

98510007】

2.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到原图的4倍,同时保持实际范围不变,则(  )

A.新图比例尺为1∶800000

B.同一地点,土地下陷速度变大

C.新图面积变为原图面积的16倍

D.相邻两条等值线间差值比原图扩大

3.甲区域的面积接近(  )

A.1平方千米B.2平方千米

C.4平方千米D.8平方千米

2.C 3.C [第2题,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到原图的4倍,新图的长和宽都变为原来的4倍,因而面积变为原来的16倍。

第3题,结合图例可知图中甲区域的面积与一个边长为2千米的正方形面积相近,由此甲区域的面积接近4平方千米。

◎考向2 图例信息的判读及应用

4.(2018·

湖南娄底高中名校联考)读世界某区域图,其中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面积依次减少四分之三。

若①图比例尺为1∶N,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

A.2∶N 3∶NB.1∶2N 1∶3N

C.2∶N 4∶ND.1∶2N 1∶4N

D [②图的图幅面积为①图的1/4,则②图的比例尺为①图的1/2,即1∶2N;

③图的图幅面积为①图的1/16,则③图的比例尺为①图的1/4,即1∶4N。

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

m2;

高度单位:

m)。

读图,完成5~6题。

98510008】

5.若该图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

A.①B.②

C.③D.④

6.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cm×

21cm)

B.B4纸(36.4cm×

25.7cm)

C.A3纸(42cm×

29.7cm)

D.B3纸(51.5cm×

36.4cm)

5.D 6.B [第5题,从图中右侧浏览窗口可以看出,选中的对象是喷水池,其建筑面积最小,所以对应建筑分布窗口中面积最小的④,D项正确。

第6题,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由题干可知,比例尺为1∶1000。

用地长为300m,则其在图上距离为30cm;

用地宽为220m,则图上距离为22cm。

结合选项可知,A4纸长度和宽度均不够,B4纸、A3纸、B3纸都能画出完整的平面图,其中B4纸幅面最小,B项正确。

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对应学生用书第7页)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海拔(绝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形图

(1)基本地形部位

部位

地形

等高线图中的表现特点

A

山峰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

B

山谷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

C

山脊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

D

陡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中均用“

”符号表示

E

鞍部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F

缓坡

等高线分布比较稀疏

G

陡坡

等高线分布较为稠密

(2)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①同线等高。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特别说明的除外)。

③等高线闭合但不相交。

同一幅图上不一定闭合,重合处成陡崖。

[图文助记]

1.山脊和山谷的区分

“凸高为谷,凸低为脊”,即山脊处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2.鞍部和山峰的区分

相邻两个山峰之间最低的位置叫鞍部;

山峰的最高点叫山顶。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从某条等高线开始,继续往高海拔,等高线呈同心环形,即表示山峰;

两组同心环形等高线之间的部分则是鞍部。

1.等高线地形图与区域自然特征

(1)呈现地形地势特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关键看海拔高度和等高线形态。

海拔高度低于200米的大范围地区为平原地形。

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线较密集的为山地地形;

海拔在5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的为丘陵。

海拔高(1000米以上),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的为高原。

海拔高度四周高、中间低的为盆地地形。

(2)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判断

水系

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③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分水线);

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⑤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可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水文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②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③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3)比较气候要素差异

气温

差异

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约6℃,已知某地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计算另一地气温;

阳坡热量条件好,阴坡相反

降水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光照

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2.等高线地形图与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

(1)选点

点的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水库建设

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依据坝高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宜选在河谷地区或洼地、小盆地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港湾地区,保证陆域平坦、港阔水深

航空港

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

②地质条件好;

③注意盛行风向且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宿营地

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预防突降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

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

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气象站

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

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2)选线

线的类型

公路、铁路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间穿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

(如图中公路选线为EHF)

引水路线

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

输油、输

气管道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3)选面

面的类型

农业生

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

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

居民区

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考向1 等高线的特点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

m)图。

读图,回答1~2题。

98510009】

1.图中两条400m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2.图中310m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图流程] 

[尝试答案] 1.D 2.A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完成3~4题。

3.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B.230米

C.340米D.420米

4.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B.310米

C.360米D.410米

3.D 4.C [第3题,由于图中等高距是100米,由此推理山峰相邻第一条等高线的海拔是500米,向东依次是400米、300米,河流东岸自西向东依次是300米、400米,Q地高于400米,本题选D。

第4题,根据前面的分析,图中河谷的海拔在200~300米,由于瀑布的落差为72米,又因为桥梁位于瀑布下游,因此桥梁处河面海拔最高是300-72=228米,最低可能无限接近200米,由此推断,此处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360米。

[解题技巧]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方法

(1)两点间的相对高度的计算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相=H高-H低。

(2)陡崖高度的相关计算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是:

(n-1)d≤ΔH<

(n+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大≤H顶<

H大+d。

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小-d<

H底≤H小。

(注:

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3)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的估算

①估算方法:

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

(n-1)d米<

H<

(n+1)d米。

②例证:

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

400米。

(4)闭合等高线的判读

当闭合曲线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

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

即“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

米)200<

A<

300、100<

B<

200。

◎考向2 等高线地形图与区域自然特征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

98510010】

5.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D.滨海沙滩

6.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5.B 6.C [第5题,读图可知,图示绝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1200米以上,不可能是海拔较低的三角洲平原和滨海沙滩,故排除C、D项。

图示地区的等高线分布不符合新月形沙丘的特点,故A项错误。

图示地区是海拔较高的山地,且等高线比较稀疏,故B项正确。

第6题,图中无指向标,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定位。

从图中河流、水渠和等高线的组合情况可知,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自西向东汇入河流,故C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某地理小组在甲处测该地的正午影子,如果以晴天计算,一年中有10个月朝北,2个月朝南。

读图,回答7~9题。

7.据此推算该地影长为零的日期可能是(  )

A.5月2日B.5月21日

C.6月18日D.10月21日

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地以丘陵、平原为主

B.甲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乙处适合建观光索道

D.丙处最适合夏季野外露营

9.国庆黄金周期间,某游客因某种原因被困图中陡崖崖底,救援队员在山崖上方想将其成功解救上来,需要准备的绳索的长度至少为(  )

A.400mB.500m

C.600mD.700m

7.B 8.A 9.B [第7题,若以晴天计算,一年中正午的影子有10个月朝北,2个月朝南,则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约8°

/月),可知该地大致在16°

N,影长为零表明该地有太阳直射,直射日期可能是5月21日或7月21日。

第8题,从等高线的分布和数值上分析,该地以丘陵、平原为主,中部高,东北、西南低;

甲处地处热带,不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乙处为山脊,观光索道最好是建在山谷处;

丙处位于河谷处,夏季容易遭遇山洪,故不是最佳露营地点。

第9题,根据陡崖的高度公式可得该地陡崖的相对高度为300≤H<

500,即陡崖最高接近500m,故救援队员要想将其成功解救上来,至少需要准备500m的绳索。

◎考向3 等高线地形图与人类活动

(2017·

江苏高考)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

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0题。

98510011】

10.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A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盆地的出口处,两侧等高线海拔数值为60米,建设水库大坝工程量小,成本最低。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

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

读图,回答11~12题。

1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2.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A.③B.④C.⑤D.⑥

11.B 12.D [第11题,读图可知,①地过于靠近河流,易受水患的影响,不适合宿营;

②地地形平坦开阔,与河流的距离适中,取水方便,适合宿营;

③地位于陡崖下,易受到落石等的威胁,不适合宿营;

④地接近山顶,海拔高,气温较低,地形不平坦,且离水源地较远,不适合宿营。

故选B项。

第12题,观日出需要选择海拔较高、视野开阔且不受阻挡的地方。

该地位于我国东南部,5月初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③地海拔较低,且日出时东北方向视线受阻;

④⑤两地海拔较高,但东北方向视线受阻;

⑥地海拔高,视野开阔且东北方向视线不受阻挡,适合观日出。

故选D项。

考点三|地形剖面图判读

(对应学生用书第10页)

1.地形剖面图

(1)绘制:

用等高线地形图转绘。

(2)意义:

可以直观反映出沿剖面线的地势高低的变化状况和坡度的大小状况。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步骤

具体内容

定剖面线

根据要求在需绘制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出一条直线

定比例尺

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用原图的比例尺(有特殊要求时除外);

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都要适当放大

建坐

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相等。

纵轴的高程应根据垂直比例尺确定,图上的高程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等

描点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尤其是特殊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连线

用平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

1.地形剖面图中剖面线的判定方法

对于已绘出的剖面图,如何确定在原等高线地形图上是沿哪条剖面线绘制的。

主要抓住以下“三看”:

2.通视问题的分析方法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

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

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如图1)

(2)是否穿越沟谷。

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

(如图2)

图1          图2

◎考向1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辨识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

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上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

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

A.a处  B.b处

C.c处D.d处

[尝试答案] 1.C 2.A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

m),回答3~4题。

3.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A.①和③B.②和③

C.①和④D.②和④

4.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m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

A.一个岛B.两个岛

C.三个岛D.无岛

3.D 4.D [第3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知,AB剖面线与MN剖面线的交点海拔为200~250m,对应于②点;

MN剖面线与AB剖面线的交点对应于④点。

第4题,若该区位于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m时,图示范围内海拔低于150m的地区将会被水淹没;

由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知,该地的中部将被淹没,中间的水体将该地分成南北两部分,但没有岛屿出现。

◎考向2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5.下面等高线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

【解析】 仔细观察图中等高线分布状况,依次将①、②、③、④四地分别与丙村进行直线相连,仔细观察每条线上的地势起伏状况,可以发现④地与丙村之间山脊阻挡,故不能看到丙村。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