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子类型总复习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1210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句子类型总复习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句子类型总复习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句子类型总复习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句子类型总复习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句子类型总复习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句子类型总复习1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学语文句子类型总复习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句子类型总复习1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句子类型总复习1Word文档格式.docx

王亮说:

“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分析)该题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那么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

(答案)

王亮说,他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专项突破】

一、依照样子写句子。

例:

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这个书包怎能不是王强的呢?

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1、那辆自行车是小丽的。

2、这件漂亮的风衣是李萌的。

二、仿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

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

“我不要皮鞋穿了。

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她不要皮鞋穿了。

1、鲁迅给颜黎明的回信中说: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2、老师告诉小明:

“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

”(让)

3、中队长对张铭说:

“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赛。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5、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

“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6、蔺相如说: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例2:

下课了,老师叫我到办公室去。

下课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去。

下课了,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

7、困难没有吓倒他。

8、凡卡将信放在邮筒里。

9、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撕破了网。

10、狼牙山五壮士引敌人上了绝路。

11、汹涌的洪水冲毁了古老的大堤。

三、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种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

3、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上的浪花。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5、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6、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7、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8、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能不帮助他。

【三】修改病句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

常见的病句有:

成份残缺;

搭配不当;

重复罗嗦;

语序颠倒;

前后矛盾;

用词不当;

指代不明;

分类不当;

不合事理;

含糊不清等。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

(1)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成份残缺,整个句子缺少了主动者,谁学习这一课?

谁受到了教育?

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当。

根据常识知道,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

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秦始皇兵马俑等名胜古迹。

(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语序不合理。

“秋天”和“北京”两个词没有按要求表达的意思排列,使意思表达不清楚。

(答案)北京的秋天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丽同学没有到。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前后自相矛盾,“全班同学”中包括王娟同学。

既然都到了,怎么王娟同学没有到呢?

全班同学除了王娟没到之外,其余的都到齐了。

(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重复罗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赞叹不已”是不停地称赞。

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赞叹不已。

(6)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分析)这个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现象,怎么能闻到声音呢?

(答案)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和听到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附:

常用病句修改符号

修改下列病句,在括号里注明病因。

(在原句上修改)

1、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 

2、爷爷经常想起许多过去的往事。

3、《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改善。

5、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扁豆、茄子等各种蔬菜。

6、参加会议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7、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8、春天的街心花园飘着醉人的桂花香。

(秋)

1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四)扩句和缩句

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

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1、 

妈妈买来了桔子。

(扩句)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

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

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

在哪儿买桔子?

买来什么样的桔子?

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参考答案)小林的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的桔子。

2、 

歌声打破了沉寂。

(扩写句子)

(分析)什么样的歌声?

什么地方的沉寂?

根据自己的提问填下适当的修饰、限制词语。

(参考答案)

悦耳的歌声顿时打破了原野的沉寂。

3、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

(缩句)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我思念启蒙老师们。

4、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提问“谁干什么”,自己回答便是缩句。

老科学家思考着问题。

一、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

他是一名少先队员。

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四、缩句。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3、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4、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5、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五】修辞手法

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

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1、共产党像太阳。

(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共产党”是本体,“太阳”是喻体,“像”是比喻词。

这是典型的比喻句,把“共产党”比作“太阳”。

(答案)比喻。

2、千万颗雨点落在水面上,好像一群小女孩在跳芭蕾舞。

(分析)这句话是把“雨点”比喻成“小女孩”,而且还在“跳芭蕾舞”,所以运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答案)比喻、拟人。

3、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

(分析)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马跑得越快离楚国越远。

(答案)反问。

4、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了大海的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一齐跳?

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

(分析)这句是明知故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紧接着作了回答,故是设问。

另外,大海是没有脉搏的,这儿把大海当作人写,故又运用了拟人。

(答案)设问、拟人。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分析)这个句子中故意把“五岭”说成是“细浪”、“五岭”当作“泥丸”,把事物往小处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扩大、缩小、超前)

(答案)夸张

6、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分析)这个句子中连用了三个结构相同、意思密切联系的词组,并且有一个共同的提示语“互相”,所以是排比句。

(答案)排比

【六】排列句子

会把错误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整理错乱的句子的关键在于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应按什么结构排列。

1、把要排列的几句话默读一两遍,看看主要意思是什么。

2、用“排除法”找出首句。

3、再读剩下的句子,思考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写作顺序:

时间先后、事情发展、地点空间转换等)

【七】标点符号

根据标点符号的作用与性质,能正确地使用它,附表为几种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体会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

(把番号填在括号里)

①、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②、表示语音的断断续续;

③、表示话没说完。

⑴、呷一口茶,他们娓娓地说起了小镇的历史、变迁……()

⑵、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

“不要管我!

大家要沉着,不要……”()

⑶张指导员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

“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分析)第一句省略号前是“说起了小镇的历史、变迁”,表示不止说了这些,文中省略了。

所以选第①种;

第二句是周恩来话没有说完,故选第③种;

第三句指导员临牺牲前已无力说话了,语音是断断续续的,故选第②种。

(答案)

(1)①;

(2)③;

(3)②

二、古诗词部分

1、按原文填空。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诗题目是《示儿》,作者是

宋朝的陆游。

“元”的意思是本来,“但”的意思是只是、,令作者悲伤的原因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由此可以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泊船瓜洲》是宋朝的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成为了思乡名句。

3、先读古诗,再填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其中诗中的“故人”是孟浩然。

我们曾经学过这位作者的诗有《望庐山瀑布》和《赠汪伦》;

这个故人的诗有《宿建德江》。

4、古诗《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虽然内容不同,但是都表达了一个相同的主题爱国。

只是在表达主题的时候,表达的角度不一样,《示儿》是通过作者的悲

来表现的,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是通过作者的喜来表现的。

5、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诗词名篇。

请试试你积累了多少。

(1)写出描写送别的诗(词)两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写出描写春景的诗(词)两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两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4)表达思念家乡的诗(词)两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5)写出描写亲情的诗(词)两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附表1:

标点符号用法表

名称

符号

用 

举 

句号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陈述句。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问号

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疑问、反问、设问句。

 

1、你游览过长城吗?

2、你们不是要卖十三块吗?

叹号

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用于感叹句、祈使句。

1、啊,好个光明的世界!

2、你给我滚出去!

顿号,

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间的停顿。

西红柿、茄子、南瓜都是蔬菜。

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分号

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问间的停顿。

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

冒号

1、用来提示下文。

是有人偷了它们罢:

哪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2、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

妈妈说:

“应该起床了。

引号

“”

1、表示引用的部分。

爸爸说:

“你们爱吃花生吗?

2、表示反问或否定的意思。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3、表示特定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线路。

破折号

——

1、表示解释说明。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27年4月28日。

2、表示语音停顿。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3、表示意思转折或递进。

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装有很多东西——现在不见了。

书名号

《》

表示文章、书籍、报刊、文件等名称。

《草船借箭》选自罗贯中的历史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省略号

……

1、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平顶的白色楼,一座挨着一座,门窗上装饰着漂亮的短皱帘……古城民居的建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他用微弱的声音说:

“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附表2:

古诗词目录

类 

诗题、作者及朝代

写景类

《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 

《游园不值》【宋】

(叶绍翁) 

《忆江南》【唐】

(白居易) 

《春夜喜雨》【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唐】

(杜甫) 

《咏柳》【唐】

(贺知章)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

《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望洞庭》【唐】

(刘禹锡) 

《枫桥夜泊》【唐】

(张继)

《江雪》(柳宗元)

其它景物类

《宿建德江》【唐】

(孟浩然) 

《绝句》【唐】

《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渔歌子》(张志和)

思乡类

《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静夜思》(李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借物喻人

《黑 

梅》【明】

(王冕) 

《竹石》【清】郑燮

《石灰吟》【明】

(于谦) 

《梅花》(王安石)

爱国类

《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

(陆游)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杜甫)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

(辛弃疾)

边塞风光

《凉州词》(王之涣) 

《出塞》(王昌龄)

亲情类

《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游子吟》【唐】孟郊

友情类

《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别董大》【唐】

(高适)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其它类别

《长歌行》【汉乐府】《登鹳雀楼》(王之涣)《题西林壁》(苏轼) 

《卜算子咏梅》、《菩萨蛮大柏地》、《长征》(毛泽东)

1、审题。

只有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起来才能保证不偏题,不致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这里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方法:

(1)分析法:

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的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比较法:

根据所给题目,自已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写作范围和要求。

如写《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3)设问法:

先提出几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目对假设的问题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

如《她变了》,可提问:

变之前她是怎样的?

她变的原因是什么?

她变后是怎样的?

有哪些人说她变了?

另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

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气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2、确定中心

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

教给大家确定中心的方法;

第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

如《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确题目的重点是“尊敬”。

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要紧扣这个中心。

第二、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来确定中心。

如写《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现王小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3、选择材料

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

常犯的毛病有:

(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

(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

(3)选材平淡,不典型。

因此,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

材料。

第二、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

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4、组织材料

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对材料的安排。

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

二是对材料的处理。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

方法有:

(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2)按时间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4)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

(5)层层加深中心思想,由浅入深地安排材料。

5、编写提纲

提纲包括:

中心思想和段落。

一篇文章分几个层次,几个段落,哪个先写,哪个后写,哪个略写,哪个详写,在提纲里要反映出来。

但又不能写得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要写得简明扼要,切实具体。

作文题目:

有趣的蜗牛比赛

中心:

通过对蜗牛比赛的记叙,反映少年儿童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

材料安排:

(1)我和表弟捉到几只蜗牛,想举行一次比赛。

(略)

(2)为参赛蜗牛命名,做好比赛前准备。

(3)比赛中蜗牛各自的表现。

(详)

(4)比赛结果。

(5)结尾。

6、开头与结尾

常见的开头方法有:

(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2)说明情况,交代背景。

(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4)提出问题,引人入胜。

(5)巧讲故事,引人注意。

(5)先说结果,倒叙开头。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事情完整,自然结尾。

(2)总结主题,抒发感受。

(3)照应开头,留有余味。

(4)含蓄结尾,引人入胜。

7、过渡与照应

过渡要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言连贯、彼此衔接。

办法一般有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三种。

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应,就是照应。

照应方法一般有三种:

前后照应、首尾照应和正文与标题照应。

8、修改作文

修改文章包括:

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词;

修改有毛病的句子;

修改用错的标点符号;

理清个别颠倒的句子和段落;

看看开头是否吸引人,结尾是否有力;

看看是否有内容表达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

检查并修改中心不明确,不集中的毛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