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0855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宋代经学以发明义理为主要特点。

而理学是当时诸多义理之学的一个主要流派。

从汉唐经学到宋明理学的演变有其内在的逻辑。

  儒家经学正式确立于汉武帝时期,这是适应大一统政治的一次重大的文化选择。

当时董仲舒建言:

"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注: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汉武帝接受了这一建议,《汉书•武帝纪》赞曰: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在"

六艺"

或"

六经"

中,《诗》、《书》、《礼》、《乐》、《易》,乃是西周以来的公共文本,非儒家所独有,《春秋》虽为孔子所修,然他所依据的乃是鲁国《春秋》,也可以说是一种公共文本。

汉武帝"

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即意味回归先圣的公共文本,孔子之后的诸子百家包括孟子、荀子的儒家都在罢黜之列。

关于这一观点,我们采纳了钱穆先生的意见,钱穆先生曾说:

汉武帝表彰的是战国以前的五经,而非表彰战国以后的儒家。

汉武帝表章五经的另一句,是罢黜百家。

儒家只能算百家中的一家,则也在汉武帝罢黜之列。

我们读《汉书•艺文志》,这是汉代皇家图书馆藏书的目录分类,把一切书籍编目,分归七类。

第一类为六艺,便是经。

第二类为诸子,便是百家。

百家中第一家,便是儒家。

可见罢黜百家,儒家亦在内。

六艺与诸子,这是当时学术上的一个大分野。

讲汉代史,这点不能不知。

……汉武帝以前,文帝时《孟子》、《老子》皆曾立博士。

到了武帝,只许五经立博士,其他百家博士都一起罢免。

《孟子》、《老子》博士也罢黜了,这就是罢黜百家的事实证明。

可见当时汉武帝表章五经,并非表章儒家。

(《钱宾四先生全集》卷五十四,联经出版社版,第294页.))这就是说经学高于百家之学,也高于一般儒学。

这是一种学术导向,它标示今后儒学的发展必须走经学的路线,而不能走子学的路线。

  但汉武帝实行"

的政策,上距秦始皇"

焚书坑儒"

已经八十年,五经重现于秦火劫余,简编残阙,传本不一,因而经典文本及文义的确定须依据经师的"

师法"

与"

家法"

,这种情况决定了此后经学缓慢而曲折的发展。

  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汉代今文经学家讲"

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

说尧典二字三万言"

的烦琐流弊。

到了东汉,古文经学兴起,以笺注原典字词的方法解经,当时一种好的注经著作,大体符合"

简当无浮义"

的标准,即注文简洁恰当,而无浮诞之语。

郑玄的《三礼注》和《毛诗笺》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但笺注形式并非字皆加注,后人读经,仍不能通晓经旨,因此南北朝以后经学家创造了一种"

义疏"

形式,对经注作进一步串讲和疏解,而一种好的义疏著作,则应大体符合"

详正无剩义"

的标准,即对经注文义的解说周详明正,而能通贯其大义。

唐代孔颖达所领衔修纂的《五经正义》作为官修经典,是对南北朝以来义疏之学的规范和统一。

唐至宋初数百年,士子大多谨守官书,莫敢异义。

总体说来,汉唐经学是章句训诂之学。

  然而,章句训诂不过是理解经典文本的一种手段,即以理解经典文本的目的而言,这种手段也还是不够的。

因为经典所记叙的是古人行事之迹及其价值选择,每一种记叙都有其历史事件的原型,古人之所以如此行事,如此做出他们的价值选择,自有他们的一番大道理。

但古人由于当时书写条件和社会政治条件的种种限制,反映在经典中的文字,无论记事和记言,都相当简略。

后人依据这些简略的文字,如何再现历史事件的原型,如何体会寄寓经典中的"

圣人之意"

呢?

显然,要达到这样的认识,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经典文字的注疏之上。

更何况经典所记叙的并不单纯是"

历史事件"

,还有许多"

思想观念"

,如"

太极"

、"

道"

天命"

阴阳"

性"

理"

仁"

义"

诚"

等概念反复出现在各经书之中,这些思想概念与一般日常用语不同,一般日常用语是公众性的、往往是直接指陈某种具体事物的,而思想概念则明显带有思想家个性化的特征,它反映为思想家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抽象认识,而每一个概念背后都有一套理论。

这种概念及其理论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才能转化为公众的语言。

因此如何熟读经典,会通其精神,体悟其境界,使经典义理得以阐发出来,这是经学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要。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学习经典并不仅仅以理解经典文本为最终目的,还要将经典思想运用于社会实践。

五经之被称为"

经典"

,乃在于强调其对于社会的思想指导作用。

但五经所承载的毕竟是先秦的文化信息,虽然荀子曾盛赞五经"

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认为这些经典涵盖了当时的所有学问,但千百年之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实已超过前人,而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也大为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经学如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呢?

五经中的许多思想观念本来具有进一步发挥哲理的潜质,只是为传统的依经注疏的形式所束缚,使它很难演绎出丰富的义理来。

因此,儒家学者要想继续担负"

师道"

的责任,就必须突破传统的经典章句之学的狭隘局限,广泛融汇吸收历史上各家各派的思想养料,发展儒家经典的义理之学,以增强经典解释世界、主导社会的理论力度。

  宋代中期以后,"

学统四起"

,义理之学勃兴,经学从此走上开新之路。

这时,义理之学的概念是广义的,王安石、王雱父子所代表的新学,程颢、程颐兄弟所代表的洛学,张载、张戬兄弟所代表的关学,苏轼、苏辙兄弟所代表的蜀学,等等,都属于义理之学。

  各家义理之学的内容、观点不同,究竟哪一家更适应学术史的发展要求呢?

我们知道,在诸家义理之学的争鸣中,最后是二程的洛学占了上风,这其中有什么必然性吗?

我们以为是有的。

首先,唐迄宋初,儒、释、道三家思想交流互渗,相反相成,其中面临一个"

谁主沉浮"

的问题。

从儒家思想的角度来看,对佛、道思想的态度很重要。

由于原始儒学理论思辨性差等自身缺陷,需要佛、道思想作为补充,而不能绝对排斥它。

但儒家又不能与佛、道思想平分秋色或和光同尘。

恰当的态度是,坚持儒学为主导,反对佛、老的宗教思想,而又改造、吸收它的合理因素。

相比之下,洛学较之其他各家更符合这样的条件。

  另一方面,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其功利主义的思想主张到后来发生蜕变,被吕惠卿、蔡京之流利用为党同伐异、谋取私利的工具;

而以"

道德性命"

之学作为安身立命根本的理学,在逆境中崛起,成为此后儒家义理之学的中流砥柱。

  综上所述,宋明理学乃是历史上经学演变的合逻辑产物。

(二)"

道学"

的产生及其名称的转换

  从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背景看,唐代以来佛老之学鼎盛,由此构成对儒学的深刻刺激,使得儒学精英感受到莫大的屈辱,因而提出要接续和弘扬儒家"

圣人之道"

,这种情结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韩愈。

韩愈在其名文《原道》中说:

  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韩昌黎文集》卷一)

  佛老之学对儒学的刺激,可以说是一种外部机缘,但它在儒学精英那里,实际已转化为一种弘扬儒家"

的内在诉求,这种诉求持续而强烈,它一直激励北宋的儒学精英发愤重建儒家人文精神,以抵制佛老之学。

  理学最初的名称是"

北宋儒者最先提出"

概念的是王开祖。

王开祖,字景山,于宋仁宗皇祜癸巳(公元1053年)中进士第,试秘书省校书郎,后退居讲学,听者常数百人,著作有《儒志编》,其末章有云:

由孟子以来,道学不明,吾欲述尧、舜之道,论文、武之治,杜淫邪之路,辟皇极之门。

王开祖享年不永,三十二岁就辞世了。

在南宋时有两位朝臣出来证明"

概念的发明权应归于王开祖,一位是宝谟阁待制陈乾于宋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作《儒志先生学业传》说:

  当庆历、皇祜间,宋兴未百年,经术道微,伊洛先生未作,景山独能研精覃思,发明经蕴,倡鸣"

二字,著之话言。

……后四十余年,伊洛儒宗始出。

(《儒志编•附录》)

  另一位是枢密院参知政事许及之在宋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作《儒志先生像赞》说:

公讳开祖,字景山,登皇祜癸巳郑獬榜进士第,……退居郡城东山设塾,倡鸣理学于濂洛未作之先。

(《儒志编•附录》)两位儒者都认为王开祖提出"

(南宋时"

理学"

已成为"

的同义语)概念要比二程早许多年。

但发明了"

概念并不意味提出了道学的思想。

王开祖当时虽有发明经蕴、倡鸣"

的意愿,但因其英年早逝,并未能提出道学的思想,更遑论建构起道学的思想体系。

  真正提出道学思想,并建构起道学思想体系从而成为道学奠基人的是程颢、程颐兄弟。

  二程早年曾问学于周敦颐,周敦颐在当时并没有多大名气,但却是一位能"

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

的旷世高人。

受到周敦颐的启迪,二程兄弟慨然立志求道,此后曾出入佛、老之学几十年,受到了佛道理论思维的锻炼,而后返求儒家六经,对儒家之"

颇有体悟,由此建构起"

的思想体系。

程颐在《明道先生行状》中讲到程颢早年的求道阅历时说:

先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周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

未知其要,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

(《二程文集》卷十一)在程颢去世后,程颐用"

概念概括其兄弟二人的学术,如其文集中《祭李端伯文》说:

自予兄弟倡明道学,世方惊疑。

(《二程文集》卷十一)到了南宋,道学发展成为主流学术。

南宋叶适曾分析道学思潮兴起的原因,比较准确而客观,他说:

本朝承平时,禅说尤炽,豪杰之士有欲修明吾说以胜之者,而周、张、二程出焉,自谓出入于老、佛甚久,已而曰:

吾道固有之矣……及其启教后学,于子思、孟子新说奇论,皆特发明之,大抵欲抑浮屠之锋锐,而示吾所有之道若此。

(《习学记言》卷四十九)

  这里,我们捎带讨论一下"

和"

的名称转换问题。

自二程以后无论朱子一派,还是陆王一派都以"

天理"

为最高范畴,但在二程之时,不名其学为"

而称其学为"

,盖与当时韩愈《原道》的持续影响有关,而程颐当时特别强调他们直接孔孟"

道统"

,有"

当仁不让"

舍我其谁"

之意。

程颢死后,程颐表彰其兄"

孟子之后,传圣人之道者,一人而已"

《二程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39页.)。

到了南宋之时,朱熹同样也有自居"

的心理。

由于此派骄矜过甚,引起其他学者的反感与抵制,甚至被目为"

道学之党"

叶适当时曾批评说:

道学之名,起于近世儒者。

其意曰:

举天下之学皆不足以致其道,独我能致之,故云尔。

(《水心文集》卷二十七《答吴明辅书》)叶适的分析是非常中肯的。

陈亮的批评则极尽描摹挖苦之能事:

以为得不传之学,三三两两,附耳而语,有同告密,画界而立,一似结坛,尽绝一世之人于门外。

他表示自己"

本非闭眉合眼,朦瞳精神以自附于道学者也"

(《陈亮集》卷二十)。

最值得注意的是陆九渊的态度,陆九渊本是道学中人,但他对道学中过事标榜的作风十分警惕,他曾告诫学生说:

此道本日用常行。

近日学者却把作一事,张大虚声,名过于实,起人不平之心,是以为道学之说者,必为人深排力诋。

此风一长,岂不可惧?

(《陆九渊集》卷三十五)又说:

世之人所以攻道学者,亦未可全责他,盖自家骄其声色,立门户与之为敌,哓哓腾口实,有所未孚,自然起人不平之心,某平日未尝为流俗所攻,攻者却是读语录精义者。

程士南最攻道学,人或语之以某,程云:

道学如陆某,无可攻者。

(《陆九渊集》卷三十五)陆九渊默认自己在学问取向上是道学中人,但他却反对以"

自诩的虚骄作风,甚至在日常论学中刻意回避使用"

一词,而改用不甚突显"

意义的"

概念,如他说:

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始复有师道。

(《陆九渊集》卷一《与李省干》)他所说的"

实质就是"

,只不过他不认为此学自宋儒始有。

在当时,大概不只陆九渊持这种态度,凡在学术取向上认同二程之学,而在学风上反对一般道学人物虚骄之气者,大都持这种态度,因此他们在述学之时宁愿选用"

的称谓。

明末孙奇逢著《理学宗传》,选用"

的称谓,而弃用"

《理学宗传》对后世治学术史者影响很大,现代学者也多以"

概括程、朱、陆、王所代表的学术。

  如果今天我们再次反省,在"

两个称谓之间重新选择,到底用哪一个称谓来概括这一特定的学术思潮和流派更好呢?

我们以为,"

一词虽然出现较早,但它包含有"

的虚骄成分,有"

话语霸权"

之嫌,并且在学术史上容易与道家之学相混;

一词出现较晚,但它包容性较大,语义平实且平等,并且已为今日学术界所习用。

两者相权衡,还是以"

称之为好。

但在研究北宋二程等人的学术思想史时,因当时尚无"

的称谓,我们也不妨使用"

二 宋明理学是经学史上的一种特殊形态

(一)没有超越于经典之上的所谓"

  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今日学者写宋明理学史,按照"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的原则,大都以唐代韩愈为远源,以周敦颐为理学开山,以张载、二程兄弟为开创者和奠基人,但他们几位的学问,与同时代其他学者的学问区别究竟有多大呢?

其实,他们只是当时儒家众多讲经论道的学者中的一部分,没有什么所谓"

,也很难说是一个流派,所谓"

流派"

云云,是南宋时期的学界领袖朱熹、张栻、吕祖谦等人虚构出来的。

由于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太极图说》、《通书》、《西铭》、《近思录》以及各种语录类著作开始陆续编纂、刊行出来,到了这时,"

的理论形态渐渐清晰,标志"

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元代对"

的看法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突出表现在以脱脱领衔修纂的《宋史》之中,《宋史》于《儒林传》之前更立《道学传》,以为"

高出于"

儒林"

其《儒林传》入传者有邢昺、孙奭、李之才、孙复、石介、胡瑗、李觏、邵伯温、杨万里、吕祖谦、陆九渊、陈傅良、叶适、朱震、胡安国、陈亮、真德秀、魏了翁、王柏、王应麟、黄震等人。

而其《道学传》入传者则是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二程门人、朱熹、张栻、朱熹门人等。

这一修史体例是前所未有的。

按《宋史•道学传》的说法,圣人之道至孟子没而无传,直至宋代周、张、二程、朱熹一脉始得古圣"

传心之奥"

,因而得以称为"

而汉唐及宋代的一般传经之儒和事功之儒,则不得称之为"

这正如江藩《宋学渊源记序》所说:

自宋儒道统之说起,谓二程心传直接邹鲁,从此心性、事功分为二道,儒林、道学判为两途。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宋明时期的"

(或曰"

)与传统经学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学问。

  但是,到了清代,经学考据学兴起,学者对宋明学者的所谓"

颇不以为然。

清人顾炎武说:

  "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

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非数十年不能通也。

故曰:

君子之于《春秋》,没身而已矣。

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不取之五经而但资之语录,校诸帖括之文而尤易也。

《亭林文集》卷三《与施愚山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版,第五十八页.)

  顾炎武此语中有一个很有价值的思想,即认为经学即是理学,舍经学,无所谓理学。

他首先指出,"

的名称,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这话是很正确的。

但他接着指出,古代虽无"

之名,却有理学之实。

显然,顾炎武对"

非数十年不能通"

古之所谓理学"

即经学是持肯定态度的,这一点是与《宋史•道学传》的态度很不相同的。

反之,他对那种"

不取之五经而但资之语录"

今之所谓理学"

,则表达了一种不予承认的态度。

但顾炎武此语也有模糊之处,即他对宋元经学是持肯定态度呢,还是持批评的态度?

他所说的"

,范围到底有多大,它是指明末以来的阳明后学呢,还是整个明朝的理学呢,或者也包括宋元时代的理学在内呢?

这里未作明确的交待。

钱穆先生说他从写《近三百年学术史》开始,曾反复体会顾炎武这段话,过了四十年,对顾氏此语才算讲清楚了,他认为顾炎武这段话的意思是:

经学就是理学,要读经才有理学,舍掉经学就没有理学了。

粗看这话好像只要讲经学不要讲理学,顾亭林是处在反理学的态度。

这样说最多讲对了一半。

因为顾亭林《日知录》里讲得很详细,宋朝、元朝都有经学,所以那个时候也有理学。

明朝人没有经学了,有什么理学呢?

不讲经学的理学,只有明朝,王学不能叫理学。

顾亭林是这样的意思。

他是反王学,不是反理学。

(《钱宾四先生全集》卷五十四,联经出版社版,第八五○~八五一页)钱穆先生认为,顾炎武对于宋元时期的理学是持肯定态度的,理由是宋元时期的理学没有脱离经学。

假如这是顾炎武本人的见解,当然不失为一种真知灼见。

而实际上顾炎武对于二程的语录之学却多有批评,因此顾炎武对宋代理学究竟持一种什么态度,尚需进一步探讨。

另外,顾炎武所说的"

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不取之五经而但资之语录"

,只符合晚明社会的思想实际,顾氏是否反对整个明朝的理学,也需进一步探讨.)

  《宋史•道学传》将"

凌驾于"

(包括传经之儒)之上,而顾炎武则以经学为学问的根本,并指出"

("

)后来的发展已经脱离了经学。

两者观点看似对立,却也有相通之处,即它给我们造成这样一种印象,似乎宋明理学家是轻视经学的。

《亭林文集》卷六《下学指南序》,《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版,第一三一页.)

  我们必须指出,宋明时期的大多数理学家是重视经学的,他们并没有超越于经典之上的所谓"

,在他们那里,理学与经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两者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

理学家中即使像陆九渊、王阳明等人没有注经专著,但他们的思想大体根柢于儒家经典,这是没有疑义的。

  但我们又必须承认,宋明理学家的经学确实又与汉唐儒者的经学有很大的区别,从思维方法来看,汉唐儒者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偏重历史学的、语言学的方法;

而宋明理学家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则偏重哲学的、心理学的方法。

从一种广义的经学观点来看,我们可以把宋明理学看作经学发展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形态。

  从经典解释学的观点看,宋明理学家的解经方法未可厚非。

当人们学习经典的时候,固然有追问经典本意的诉求,但经典一旦作为经典,它便开始了一个不断被理解和诠释的过程。

客观地说,若无宋明时期经学方法论的革新,那传统经学早已寿终正寝了。

由经穷理"

的语录之学

  以今天的学术分类的观点看,宋明时期的思想资料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经学家的经注类著作;

一类是理学家的语录类著作。

从经学史角度而言,只有经注类著作称得上"

经学"

,而语录类著作只能名之为"

,而称不上"

  理学的传播形式主要是"

讲学"

,语录是理学家讲学的内容和师生问答之语,由当时学生记录下来,经后人整理成书。

理学语录之学由二程开其端,二程语录所记多为"

之语。

程颐称其兄弟"

得不传之学于遗经"

,所谓"

遗经"

是指传世的儒家经典,并非于传世儒家经典之外,别有秘传。

这也就是说,二程兄弟所称之"

是从传世儒家经典中体悟出来的。

  理学家的语录,有很多是就儒家经典的某句话提出新的见解,今人读之,会觉得其中多为无用之言。

然而在当时传统经注长期占支配地位的时代,这些语录却使人耳目一新,它渐渐使当时的儒者形成一种共识:

经典确有重新理解的必要。

语录之学是经典文化语境下的产物,它反映了对经典文化的一种深度理解。

  明末阳明后学渐染"

狂禅"

之风,以所谓"

悟道"

相标尚,这时的语录类著作多反映他们的心境。

顾炎武将这类语录与禅僧语录相类比,狠批语录之学,认为语录之学即意味染于禅学。

他说:

今之言学者必求诸语录,语录之书,始于二程,前此未有也。

今之语录几于充栋矣,而淫于禅学者实多,然其说盖出于程门。

顾炎武是一位学术权威,他的话对后人影响很大。

但他所批评的现象衡之于明末阳明后学则可,以此衡之于程朱之学,则有欠公允。

实际上宋明时期多数理学家的语录还是以讲儒家经学为主的,以《朱子语类》为例,该书为南宋黎靖德所编,编得极有条理。

该书共一百四十卷,有七十九卷是纯粹讨论儒家经学的,其中四书类:

《大学》五卷,《论语》三十二卷,《孟子》十一卷,《中庸》三卷,共五十一卷;

六经类:

《周易》十三卷,《尚书》二卷,《诗经》三卷,《春秋》一卷,《仪礼》、《周礼》和大、小戴《礼记》八卷,论乐一卷,共二十八卷。

我们研究宋明时期的"

,应该清楚地了解,不仅经注类著作中有经学思想,语录类著作也有经学思想。

而且许多有思想闪光的经学观点恰恰在语录类的著作中,如朱熹关于《周易》曾提出很多重要观点,如"

易本卜筮之书"

易只是个空底物事"

易只是一阴一阳"

推其本则太极生阴阳"

等,而有关的思想资料则主要见于《朱子语类》。

就程朱理学而言,不仅从他们的著作的数量上看是以讨论儒家经学为主的,即从他们的思想倾向而言,他们对佛老之学也是持批判态度的,不能说他们"

淫于禅学"

  在宋明儒者中,许多人既是理学家,又是经学家,一身而二任。

如程颐、朱熹等人既有重要的语录类著作,又有重要的经注类著作。

宋明理学家在其一生的讲学和著书的实践中,思想经常会发生变化,这反映在其经注类著作与语录类著作中有时思想不一致,即使同在一部语录类著作中前后思想也可能不一致。

因此语录类著作往往成为考察理学家思想形成过程的重要文献。

由于经注类著作受到体裁限制,理学家不能在其中更充分地发挥其思想,因此要对某位理学家的经学思想取得完整认识,其语录类著作尤显珍贵。

  总而言之,我们研究宋明理学家的经学思想,不能只看其经注类著作,还要仔细研究与之密切相关的语录类著作,乃至作者的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