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30830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韩—申不害;

齐—邹忌

商鞅变法:

(1)时间: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

(2)目的:

富国强兵 

(3)内容:

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2.奖励生产;

3.奖励军功;

4.承认土地私有(对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关键作用);

5.推行县制(对后代乃至当代都产生重要影响的行政管理制度);

6.统一度量衡;

(其中1、5、6属加强中央集权;

富国:

2、4;

强兵:

3)

(4)意义: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败:

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商鞅最后被处死了,但变法取得了成功。

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

第九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甲骨文:

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青铜器:

铜、锡、铅的合金。

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1、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3、殷墟出土的商朝青铜器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

4、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与商周同期的我国成都平原盛行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5、你认为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商朝时期,王室贵族遇事无论大小,都要占卜问吉凶,将占卜结果刻在龟甲、兽骨上,甲骨文就是刻在上面的文字,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因此,这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第十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孔子:

(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家:

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

政治方面提倡为政以德。

教育家:

创办私学;

主张“有教无类”;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因材施教。

老子:

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顺应自然,以柔克刚。

思想被弟子整理成《道德经》。

百家争鸣:

儒家:

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民贵”“君轻”。

墨家: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道家:

庄子,主张“道法自然”。

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子,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出现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

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损害公物/治理班级:

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能及时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方法;

说服教育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惩罚不是万能的,只是解决问题的辅助手段。

三者都有合理的成分,但都不是绝对有效的,不应该互相排斥、互相对立。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对象,不同阶段不同方法发挥的作用不同。

韩非的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有用:

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和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

在这种形势下,韩非子提出的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法治”等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

秦统一前后的许多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1、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他还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言论主要收集在《论语》一书,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

2、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3、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墨子(墨翟)、孟子(孟轲)、庄子(庄周)、韩非子(韩非),代表作分别是:

《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

4、春秋时期,兵家的创始人孙武写了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5、孔子作为教育家,有哪些贡献?

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

②主张“有教无类”,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贫富贵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③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

④注意“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

6、列举孔子的思想内容?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有“仁”和“礼”两部分。

“仁”就是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

“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7、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诸家代表人物情况表。

时期

姓名

称谓

代表作

主要思想

春秋晚期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春秋末期

老子

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主张以柔克刚

战国时期

孟子

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孟子》

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

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

主张遵循时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墨子

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庄子

思想家,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

《庄子》

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韩非

思想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孙武

军事家,兵家鼻祖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岷江流域。

由“分水鱼嘴”(分为内江、外江两部分,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

编钟: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战国编钟

1、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代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音乐艺术水平的是大型组合乐器神奇的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

3、湖北随州出土了战国时期珍贵的整套编钟。

4、被历代工匠尊奉为祖师爷的是战国著名的工匠公输班(鲁班)。

5、为什么都江堰能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都江堰防洪、灌溉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2)都江堰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

(3)都江堰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

(4)都江堰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敢,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

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秦统一背景:

⑴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⑵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⑶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

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

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秦的统一:

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都城(咸阳。

秦统一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秦的灭亡:

(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秦末农民战争: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夏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经过:

建立张楚政权

(4)意义: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取咸阳,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202年,楚汉之争。

(刘邦)建立(汉朝),都城(长安)。

西汉开始。

列举:

秦的暴政:

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领导了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了。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反抗残暴统治的斗争。

3、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民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

随后,刘邦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经四年楚汉战争,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是为西汉。

5、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1)秦国地理位置优越,进则能攻,退则能守;

(2)人们苦于战争,渴望和平;

(3)秦国君主贤明节俭,积极从各国引进人才;

(4)商鞅变化比较彻底,土地私有,奖励军功,使中央集权,经济,政治,军事体系分明;

(5)外交上采用远交近攻的方针,各个击破,削弱六国实力。

而六国,联合了也不诚实团结,你争我斗,相互间隙,政治体系不明,人才不尽其用,等等天时地利人和角度,都让人觉得纠结,最终被灭,明摆着的事情。

6、说一说秦始皇的历史作用?

在你原先的印象中,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在影视剧中了解的秦始皇与历史上的秦始皇有没有差别?

历史作用: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他建立了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电视剧中的秦始皇是艺术形象,带有“戏说”甚至虚构的成分。

历史上的秦始皇是历史的真实,两者差别很大。

7、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有什么看法?

请说明理由。

秦始皇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国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暴君:

制定残酷的刑罚制度,实行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摧残了文化。

功过相比,秦始皇还是功大于过,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8、如何评价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9、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有:

①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②徭役繁重;

③赋税沉重;

④刑法残酷和秦二世统治的逾加残暴。

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⑴政治上:

废分封,立郡县:

创立中央集权制,自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协

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措施:

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⑵经济文化上;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⑶思想方面:

焚书坑儒

⑷军事上:

御匈奴,筑长城

统一文字:

小篆—后推广(隶书);

货币标准样式:

圆形方孔钱

长城的起至点: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1、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首次采用“皇帝”称号,史称秦始皇。

同时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除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来加强中央集权。

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

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全国货币。

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制度。

3、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修建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里长城,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4、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

①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

以圆形方孔铜钱为全国统一货币;

并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③“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④派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予以抵抗。

⑤派兵统一了南越各部,修筑灵渠,开发南疆。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背景(了解):

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带来了经济繁荣,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客观条件;

武帝的雄才大略是主观条件;

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其实现大一统的政治基础。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西汉,刘邦是汉高祖

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治方面:

①削弱封国势力(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②强化监察制度: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派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影响:

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1、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在长安设太学,推行儒学教育,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3、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

4、汉文帝、景帝时期推行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景象。

5、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

①在政治上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

②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

③在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④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⑤在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6、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交称?

因为秦皇和汉武都是封建时代最重要的王,们们都采取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重大,对封建社会历史起到推动作用。

秦皇和汉武都是中国大一统的象征。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第一次:

公元前138年,目的: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第二次:

公元前119年。

作用:

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丝绸之路: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1、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国家夹击匈奴,曾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2、秦汉之际,匈奴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3、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经漠北一役大败匈奴。

4、东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嫁于呼韩邪单于,使汉匈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

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5、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开始,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30年,进一步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7、166年,大秦派使臣安敦访问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第一次直接交往。

8、西汉时期开通的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是“丝绸之路”。

它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至欧洲。

10、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作用?

张骞出使西域,正式与西域各国开始了友好往来,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造纸术:

西汉前期发明纸。

(积漂絮成絮片)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成为“蔡侯纸”。

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

医学:

“医圣”张仲景:

东汉时期人,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神医”华佗: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数学:

东汉成书的《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书中记载了田亩面积和谷仓容积的计算方法,还总结出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1、早在西汉前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纸。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人们把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

2、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我国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比欧洲早一千二百年。

3、东汉时期,有“医圣”之称的医学家是张仲景,他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4、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擅长外科手术,研制成了全身麻醉的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药史上的创举,被人们称为“神医”。

5、东汉时数学专著《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数学体系的形成。

6、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与传说对人类文化发展有什么贡献?

①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②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

③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宗教:

佛教:

起源于古印度。

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

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东汉末年在民间流传开来。

道教:

东汉后期,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

宣扬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

东汉后在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史学:

《史记》:

作者:

司马迁;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雕塑: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临潼以东)展现了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1、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西汉末年时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东汉时,汉明帝派人去天竺取经。

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洛阳的白马寺。

2、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它形成于东汉后期,它的思想来源于民间流传的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

3、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为儒家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4、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历史。

被誉为纪传体史书的开山之作。

5、秦汉时期,我国雕刻艺术最杰出的代表是举世闻名的、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6、当今世界的三在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7、“二十四史”包括: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

《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写成,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衔接,完整地记述了自上古到明末的历史。

其它资料:

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是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食。

2、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有确切时期的记载。

3、一年有24个节气始于战国时期。

4、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总结了望、闻、问、切四珍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5、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的代表作抒情长诗《离骚》被译成多国文字处理;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6、秦朝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7、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就是汉光武帝,在他统治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光武中兴”。

8、西汉的耕犁装有犁壁,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

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

新型播种工具耧车也出现在西汉。

9、东汉明帝时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黄河,使黄河在以后的八百年里没有改道。

10、我国汉代的冶铁技术处于世界先列。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11、张衡发明和制造了历史上第一台观测地震的科学仪器—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12、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写了《论衡》一书,阐明世上根本就没有鬼神存在。

13、南朝的思想家范缜撰写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战役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