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0800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

2、1948年信息论奠基人Shannon发表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信息是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并且可以用Shannon熵公式计算。

3、控制论奠基人N.Wiener从控制系统的角度研究了信息。

从本体论客观意义上看,信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或自我显示”。

从认识论主观意义上看,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关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包括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含义和效用”。

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三者在一起构成了认识论层次的全部信息,即全信息。

在全信息的基础上,引入认识主体与事物客体之间的关系,则可以衍生出另外三类信息的概念:

实在信息是事物实际具有的信息,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一个特征量,与认识主体因素无关;

先验信息是主体感知事物前已经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它既与事物本身有关,也与主体的主观因素相关;

实得信息是主体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净信息。

它与事物、主体的主观因素和观察环境条件相关。

语法信息又可细分为三类:

随机信息、模糊信息和偶发信息。

消除这类不确定性的信息被称为随机信息

信息的性质P24-25(重点)

1、信息是普遍的和无限的2、信息依附于媒体并可以独立于源事物3、信息可以共享4、信息可以变换5、信息可以传递但不增值6、信息是动态的而且有实效7、信息是具体并可以被感知和处理的

共享性是信息不同于一般物质的本质特性。

信息的分类P25-27

1、按照存储介质划分:

书写介质信息、磁介质信息、电介质信息、光介质信息、声介质信息、实体介质信息

2、按照表现形式划分:

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气味信息、形态信息

3、按照信息记录方式划分:

实物型信息、记录型信息、智力型信息(详见课本P26)

4、按照信息源顺序或信息效用层次划分:

原始信息、再生信息(详见课本P26)

5、按照信息生成范围分类:

宇宙空间信息、自然信息、社会信息、人脑信息。

(详见课本P27)

6、按照应用领域分类:

政府信息、企业信息、工业信息、农业信息、军事信息、商业信息、科教信息、文化信息等。

把信息按影响不同,分为迹象、事实、知识和智能四个层次。

P26(详见课本P26)

说明信息与物质、能量的相互关系。

P23-24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组成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三者中物质是基础,能量和信息都源于物质。

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既相关联又有区别。

信息来源的于物质,又不是物质本身;

它从物质的运动中道理出来,又可以脱离源物质而寄生于另外的物质中,相对独立地存在。

信息与能量息息相关,获取、传输、处理信息总需要一定的能量来支持,而控制和利用能量总需要信息来引导。

但信息与能量又有本质的区别,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状态变化方式,能量是事物做功的本领,提供的是动力。

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物质、能量、时间和其它。

简述消息、情报、数据、经验、知识与信息之不同P27

消息和信息无大区别,消息只在定性描述,而信息有定量计量。

情报是对主体有特殊意义的信息,并不是所有信息都具有情报价值。

数据通常指未被加工的原始资料,只有加工以后才能起到“消除不确定性”作用,所以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而数据不见得是信息。

经验是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形成的成功的操作程序,被实践证实行之有效,但没有经过严格证明。

知识是由经验总结升华出来的结晶,即上升到理性的规律性认识,是高级、抽象的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信息。

智能即智力能力,是指有针对性地获取问题-环境的信息,并适当进行处理提炼出的知识,最终结合目标信息产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达到主体目的的能力。

信息、知识、智能三者的关系:

信息经过加工提炼成知识,知识被目的激活成为智能。

智能是信息最高层次。

信息的测度方法P28

1、基于数据量的信息测度

常用的信息测度方法是按反映信息内容数量的数据所占计算机存储装置空间大小来衡量信息量的大小。

2、基于Shannon熵的信息量测度

基于Shannon熵的信息测度方法主要用于随机型语法信息量计算。

信息的功能、过程P30-31

1、信息的功能:

首先信息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资源。

其次信息是知识、智能的源泉。

P30

2、信息过程:

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加工、信息再生和信息施效等各个环节。

(参考P31的表1-3)

资源及其经济属性P32

1、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

2、经济学赋予资源的三个内在属性:

(1)需求性资源有用体现在它可以满足人类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求,具有开发和利用的价值,所以需求性也被称作有效性或效应性。

(2)稀缺性稀缺性是指资源是有限的,使用资源是受到限制的,它是最基本的经济学特征。

(3)可选择性资源有数量和质量之分,不同资源的组合将产生不同的效果,故资源是可选择的。

从人类生存发展角度看,资源可分为物质、能量和信息三类。

从社会属性角度,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从循环使用角度看,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详见课本P33)

狭义和广义信息资源的概念P34

1、狭义信息资源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P34

2、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集合,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集合。

信息资源的特性(详见课本P33-35)

(1)不可分性

生产一个与多个同样的信息产品所付出的努力几乎没有差别。

(2)积累性或非消耗性

它不会在使用中被消耗,可以不断积累,甚至是可再生的,即利用越多,产生的新信息越多,效用发挥越充分。

(3)认知相对性

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或组织在不同的时间下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4)不同一性

对于既定的信息资源而言,它必定是不同内容的信息的集合,集合中每一信息都具有独特的性质。

(5)驾驭性

信息资源具有开发和驾驭其他资源的能力,不论是物质资源还是能量资源,其开发和利用都需要依靠信息的支持。

信息资源分类P35(详见课本P35)

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划分:

政府信息资源:

是指政府生产和收集的信息,它包括政府业务流程产生的大量的文书记录和报表数据、调查统计得到的信息等。

企业信息资源:

属于商业性信息组员,它是商业性机构或其他机构以市场化的方式收集和生产的,一盈利为目的的各种信息。

公共信息资源:

属于公益性信息资源,通常是由事业性机构产生、向公众提供并进入公共流通领域的信息。

它包括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卫生、娱乐、生活等各方面信息。

按增值状况划分:

信息资源被分为基础性资源和增值性资源。

基础性信息资源:

指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中产生的,为经过加工或加工程度较低的,保证组织运作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

增值性信息资源:

是基础性信息资源经过增值处理,或加工程度较高的信息资源。

按可利用范围的不同划分:

公有信息资源:

即公众可拥有和利用的信息资源,它表现为一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为公众享用的信息。

专有信息资源:

指组织机构专门拥有且独立使用的信息资源。

个人信息资源:

指各种形式记载的、有关某个可识别的个人的信息,原则上属于个人所有。

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及其多角度认识P36(重点)

信息资源管理(IRM):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控制和利用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

从管理对象看,信息资源管理对信息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要素——信息、人员、信息技术进行管理。

从管理过程内容看,信息资源管理对信息资源的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

从管理手段看,信息资源管理手段包括技术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四大类。

从管理层次看,信息资源管理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从管理应用领域看,信息资源管理被分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等。

信息资源管理产生与发展历程P37-39(重点)

促进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主要因素有:

信息爆炸、三个应用学科的发展、信息资源地位提高。

P37-39

三个应用学科是数据库管理、记录或文献管理和数据处理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经历四个阶段:

物的控制(1900年-1960年)、自动化技术(1960年-1970年中期)、

信息资源管理(1970年-1990年)、知识管理(1990年以后)P39

第二章信息化规划与组织

浙江省新华书店的成功说明:

任何组织面对多变的环境——新经济或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日趋激烈的竞争,必须制定正确的组织战略。

信息化战略是组织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信息化的指导方针,信息化战略必须服从组织战略的核心思想,在组织战略的框架下确定。

组织战略与信息化P45-48

1、组织战略是组织为了在外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总结经验、调查现状和预测未来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

2、组织战略的结构一般包括三类:

总战略、经营战略、职能战略。

P46

3、组织战略制定的过程:

1、环境分析2、战略决策3、战略规划的形成和完善。

4、组织战略的规划方法:

(1)SWOT矩阵法也称波士顿矩阵,是全面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寻找满意战略组合的分析工具。

SWOT矩阵分析包括组合分析和综合分析两步P47

(2)波特五力模型又叫五力竞争模型,包括同行业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供应商的竞价能力、客户的竞争能力、替代商品。

适用于企业进行新业务的战略分析。

P47

(3)价值链分析法:

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有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构成的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称为价值链。

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

价值链分析法就是通过系统地分析企业价值生成环节中存在问题及其影响的关键因素,提出整体解决的方略即企业经营管理战略。

一般地,价值链分析法较适合于进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战略分析。

P48

信息化是组织战略制定的工具。

P19

信息化战略的内涵P51

信息化战略:

描述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方向、重点、步骤和措施等的策略。

它是组织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整体思路与指导体系。

组织战略与信息化战略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信息化战略是组织职能战略的一部分,是为组织总体发展目标服务的,是以组织战略为依据而制订的。

信息化规划的内涵、意义(作用)和层次P50-51

1、信息化规划是信息化工作的前瞻性的全局安排,是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建设重点、步骤、人员技术资金等要素进行统筹规划。

它通过识别组织信息化的关键需求,设计组织信息化体系架构,建立组织信息化管理机制,实现组织信息化的全局优化。

P50

2、信息化规划的作用:

有效管理组织的信息资产,对组织的信息资源进行统筹安排,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孤岛”出现;

降低信息化建设的整体风险和投资成本;

使信息技术与组织战略保持一致,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改善业务部门与信息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信息化工作有序进行;

3、现代的信息化规划主要包括:

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资源规划和信息化项目规划等三个层次工作。

分别由上到下对应战略管理层次、管理业务层次、技术实现层次,其中信息化战略规划是纲。

是组织信息化规划的总体设想与安排,是其它规划工作的指导。

信息化战略规划最重要的成果是提出信息化体系架构。

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内涵、步骤和主要方法P52-54

1、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以组织战略为指导,以各个部门的业务需求为基础,结合信息化方面的实践和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掌握,定义出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远景、使命、目标和战略,规划出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未来架构。

2、信息化战略规划步骤:

(1)基础信息调研

(2)现状评估与问题分析(3)信息化战略目标设计和制定。

3、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主要方法:

(详见课本P54)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StrategySetTransformation)SST规划过程是把组织战略目标转变为信息化战略目标的过程。

优点在于:

它反映了各类群体的要求,而且给出了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的结构化方法,全面认识目标,缺点:

重点不够突出。

价值链分析法(VCA,Value-ChainAnalysis)是从波特价值链分析演变而来的,这种方法认为信息技术在组织的战略牵引方面能起关键作用。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CirticalSuccessFactors)。

优点:

能够直观地引导高级管理者纵观整个企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但在进行较低层次的信息需求分析是效率不高。

信息资源规划的产生、内涵和主要任务P56-57

1、信息资源规划(IRP)是对组织管理或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信息,从生产、获取,到处理、存储、传输及利用进行全面的规划。

P57

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是信息化的基础性和奠基性的工作。

2、信息资源规划的步骤:

(1)建立负责信息资源规划的工作组;

(2)分析职能域及其业务;

(3)对职能域数据进行标准化。

信息资源规划的重点工作是业务分析、主题数据库与数据标准化P57

主题数据库是一种集约化的数据库环境,构成组织独立于具体应用的数据资源。

特征:

经过严格的系统分析,建立数据模型,存储结构与其处理程序相对独立,共享关联性强,维护成本很低。

P56

信息化项目规划的内涵和主要工作内容P59-60

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需要精心地安排和科学地计划,以便项目能够在预算内按时、优质地完成,这就是信息化项目规划。

科学的信息化项目规划指利用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如MSProject),在项目实施前,对其所做的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等进行的全面计划。

1、范围计划:

是针对信息化项目得分最终交付及工作范围的说明。

用WBS工具来做出范围计划。

2、进度计划:

常用的进度计划工具是甘特图。

3、成本计划:

项目成本计划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估算的管理活动。

4、质量计划

信息化组织机构P61-64

广义的信息化组织机构是指整个组织机构

狭义的信息化组织机构是指组织中专门负责信息化管理的机构,也称信息部门(或IT部门)P62

信息化组织机构的类型:

(1)隶属业务部门的信息部门;

(2)与业务部门平级的信息部门;

(3)由CEO直接领导的信息部;

(4)由信息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的部门。

信息化组织机构的职能:

(1)信息化战略制定及管理工作的组织;

(2)信息系统研发与管理;

(3)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

(4)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

信息化组织机构包括三个部门:

(1)系统研发与管理部

系统研发与管理是信息部门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岗位包括系统分析和设计人员、程序员和测试人员。

系统分析人员的户主要任务是通过现行系统的运行环境、作业流程、用户需求情况的详细调查分析,确定目标系统的功能结构、性能指标、资源配置和编码体系、逻辑模型,以便为系统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系统设计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分析阶段提供的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和功能要求,在用户提供的环境下,采用恰当的设计方法进行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设计确定实施方案。

程序员是根据系统设计员编写的程序设计说明书和系统测试说明书,专门负责编写程序和调试。

测试员是根据程序员编写的程序进行各种测试,以便将程序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程序正式运行后对业务造成严重损失。

(2)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部是信息部门正常运行的保障。

(3)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部主要岗位有资源管理员、信息员、信息服务与技术支持人员。

CIO机制P65-67

CIO即ChiefInformationOfficer的缩写,中文译为首席信息官,通常也称为信息主管,即专门负责组织信息化建设、实施和运作的管理者,他通常是组织决策层的成员。

P65

CIO机制是以组织CIO为核心,以信息技术部门为支撑,以业务部门为信息化实施主体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由四大部分组成:

CIO

信息化管理委员会

信息部门

业务部门的信息人员P65-66

CIO的职能:

(1)战略的参谋者

(2)战略的执行者(3)信息的传播中介

CIO的能力:

(1)技术知识

(2)管理知识(3)沟通能力(4)协调能力(5)项目管理能力

第三章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P70-71

信息系统(InformationSystem,简称IS)是一个完成信息采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等信息处理活动的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人机系统,信息系统由五要素组成:

人、硬件、软件、数据、处理规程。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P71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五阶段:

(1)系统规划:

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然后编写系统开发计划书。

(2)系统分析:

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3)系统设计:

包括系统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这个阶段完成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4)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阶段按系统设计说明书,制定系统实施计划,系统测试之前应设计测试计划书,系统测试之后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5)系统运行与维护:

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是应用信息系统阶段。

信息系统的分类P72

组织层次

系统类型

典型功能

战略层

经理支持系统(ESS)

长期销售趋势预测、长期预算计划、长期人力资源计划

管理层

决策支持系统(DSS)

成本分析、定性分析、投资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MIS)

人力资源、财务、设备材料等业务管理系统

知识层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文字处理、电子邮件、电子日历

知识工作系统(KWS)

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现实

操作层

事务处理系统(TSP)

销售记录、收支记录、设备使用记录、库存记录、工资发放等

信息系统可以分为事务处理系统(TSP,transactionprocessingsystem)、知识工作系统(KWS,knowledgeworksystem)、办公自动系统(OAS,officeautomaticsystem)、经理支持系统(ESS,executivesupportsystem)、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supportsystem)。

P72

信息系统的资源观P73

资源观:

人们对资源的认知或看法,它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进化的。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新的资源观主要包括资源系统观、资源辩证观、资源层次观、资源开放观。

信息系统的资源观的核心思想是把信息系统作为组织以一种重要战略资源来认识。

P73

信息系统的资源观主要体现在

(1)信息系统资源系统观是信息系统资源中最核心的观点。

包含以下三点含义:

信息系统是组织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是组织的神经系统。

信息系统资源是由各种组成要素或者子系统资源构成的。

信息系统资源是动态发展的,有产生、发展和消灭的生命周期。

(2)信息系统辩证观是信息系统资源观中非常重要的内涵。

(3)信息系统层次观信息资源是人类认识到的最高层次的资源。

信息资源处于灵魂和统帅地位,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信息系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在任何组织中都处于最高层次的地位。

(4)信息系统开放观资源开放观是指从地区到全球,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在不同层次上都要形成一种统一资源观:

打破地域或层次封锁,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结构动态化。

“云计算”成为一种信息系统资源共享的新理念,“泛在网络”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的内涵和意义P74-75

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为完成信息系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保证优质的信息系统上线,并能发挥信息系统在企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意义:

为了实现信息系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就必须充分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五大管理职能,对信息系统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实现信息系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信息系统资源管理可分为两阶段: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P74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的目的是保证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序、经济和优质。

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的目的是保证信息系统运行的优质、安全和高效。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P75(考点)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是为了使开发的信息系统项目可行并且目标明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和质量顺利完成开发任务,对需求、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管理及控制,保证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的有序、经济和优质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化的活动。

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如何按所选择的研制方法,对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

重要性:

可以进行系统的思考,进行切合实际的全局性安排;

可为项目人力资源的需求提供确切的依据;

通过合理的计划安排对项目进行最优化控制;

能够提供准确、一致、标准的文档数据。

内容:

(1)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人员组织;

(2)开发过程管理;

(3)开发管理的质量控制。

P75

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人员管理、过程管理、质量控制(详见课本)P75-76

对于全组织的信息系统项的开发,需成立有“一把手”参与的项目委员会,“一把手原则”是信息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