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思路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0644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9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委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思路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区委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思路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区委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思路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区委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思路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区委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思路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委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思路docWord格式.docx

《区委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思路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委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思路doc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委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思路docWord格式.docx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以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为核心,以项目推进为抓手、以创业创新为动力、以节能减排为方向,整合提升传统产业,做优做强支柱产业,做精做特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我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13年的工业经济发展工作中,需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持续增长与转型升级的关系。

要在保持全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产业调整转型升级。

同时,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要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维护好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面。

二是机制倒逼与政策扶持的关系。

要充分利用宏观形势的倒逼作用,促使企业加快转型发展。

同时,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政府也要加大力度“扶一把”,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三是优化增量与改造存量的关系。

要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和优质项目,通过优化增量来优化产业结构。

同时,要加大存量的改造提升力度,积极使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四是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的关系。

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规划、政策、服务等各种途径,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同时,企业要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加快调整步伐。

(二)主要目标

13年是我区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13年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保稳定,促调整,增后劲。

保稳定,即全区规模工业销售收入确保28%的增长,力争30%;

利润、利税确保23%,力争25%。

促调整,即纺织服装业占比下调5个百分点,金属制品业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机械制造业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

增后劲,即全区工业性投入增长稳定在23%以上,力争26%以上。

——产业结构更优化。

严格产业导向、严控产业准入,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13年,金属制品业占比提高到42%以上;

纺织服装业占比调整到33%以下;

机械制造业占比提高到10%左右;

绿色食品业占比提高到4%;

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业,增长50%以上,在项目引进上实现新突破。

——发展后劲更增强。

扎实开展工业项目推进,加大工业的有效投入,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13年确保全年工业性投入增长23%,力争26%,总投资超亿元或千万美元大项目达到40个以上,其中总投资10亿元或1亿美元的项目3个以上。

——创新能力更提升。

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群。

13年,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8家,新增省级新产品40项,创省市技术(研发)中心3家以上,实施完成市级以上科技及技术创新项目60项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达到40%以上。

——培大育强更加快。

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加大企业扶持、培育力度。

13年新增规模企业40家,力争营业收入超1亿元以上企业60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其中超30亿元企业4家,超60亿元企业1家;

力争1—2家企业上市,创建国家级品牌4只。

——节能减排更深入。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率5%,化学需氧量削减率3.13%,二氧化硫削减率确保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6家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省级审核,创建省市绿色企业3家以上。

三、全力推进五大工程

13年,为全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转型提升发展,建议区委、区政府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年”和“工业项目推进深化年”活动,贯穿全年工作的始终。

全区工业经济发展以“2个年”活动为载体,全力推进产业升级、工业投入、节能减排、培大扶小以及要素保障五大工程。

(一)抓科技创新,全力推进产业升级工程

工作重点: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工业产业升级,全力破解产业“低、小、散”难题,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工作措施:

1、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为目标,排定“五个一批”企业和项目,大力推进工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一是集中资源,扶持培育,做大做强一批。

集中资源全力培大育强,进一步引导优强企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激发企业创业创新活力,积极开展与大企业、优势企业联姻合作,加快股改上市步伐,培育金洲集团、栋梁新材等20家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领军大企业团队,打造大企业、优质企业板块。

二是科技创新、品牌打造,做精做特一批。

积极引导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发展愿望强烈的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大品牌创建力度,不断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实施德马铃木、湖锻液压等30项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培育一批特色型、专业型行业龙头企业和“单打冠军”。

三是全力支持、加快转型,梯队培育一批。

针对我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当前面临困难,积极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全力支持企业走出困境,重点扶持镭宝机械、西比通信等20家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梯队。

四是选商择资、项目推进,增量发展一批。

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加大优质项目引进力度。

同时坚持一手抓“大好高”项目引进,一手抓项目竣工达产,通过增量带动促进工业经济扩量提质。

13重点加快已引进的三一重工、多媒体产业园等20项优质新建项目建设,促使早日竣工投产。

五是痛下决心、节约集约,淘汰落后一批。

以凤凰涅磐、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对产业层次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要素利用率低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淘汰落后,为长远发展腾出空间。

13年关停并转自强水泥、久久印染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或落后生产线10家(条)以上。

2、优化工业创新能力。

继续深入实施“科技人才四百工程”,以解决我区相关产业中的一些重大难点问题和技术“瓶颈”为切入点,不断探索建立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合作共赢的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鼓励产学研基地共建,积极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为我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3年新增企业与高校联姻30家以上,企业与高校合作项目50项以上。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以重点企业为示范,推广运用ERP、CAD等方法,提升我区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工艺信息化整体水平。

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快新产品研发试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档次。

13年,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8家,新增省级新产品40项,创省市技术(研发)中心5家以上,实施完成市级以上科技及技术创新项目60项以上。

3、优化工业经济布局。

严格执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按照工业空间布局和城市建设有机组合的原则,集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进行工业经济合理布局。

特别东部新区的产业布局,要严格按照东部新区产业规划,合理布局,严禁产业插花。

各个乡镇要根据本乡镇产业基础和产业特点,结合现有区域产业规划,严控产业准入。

织里镇要加快推进好运来铝合金和汇大机械汽车零部件等重大项目建设,做优做强金属制品和机械电器产业,大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

八里店镇要积极推动三一重工、久立超超临界电站锅炉耐压件等重大项目的建设,着力提升发展金属制品和机械电器产业,大力培育和引进电子、电器、电机等高新技术企业,形成新兴产业集聚平台;

环渚乡要以美欣达、金泰等企业为重点,加快提升纺织服装产业和引进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产业。

埭溪镇要依托工业功能区,重点发展机械电器业;

东林镇加快誉华整体搬迁进度,加快改造提升传统纺织业和引进培育机械电器业为主。

道场乡要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方路茶业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业;

妙西镇要发挥丰富生态资源优势,发展饮用水等绿色环保产业,同时控制采矿业。

(二)抓项目推进,全力推进工业投入工程

继续开展工业项目推进年活动,落实重点项目季度考核责任制,着重考核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和达产率。

通过建立完善部门助推项目保证金制,周一例会制等制度,全程跟踪服务,及时抽调力量,帮助企业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全年确保完成工业性投入增长23%,力争26%。

1、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利用增值税转型契机,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在确保全年工业性投入达到68亿元,力争70亿元的基础上,重点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具体抓项目开工、项目竣工,倒排计划加快进度,对项目质量严格审核评估。

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00项,其中新开工项目53项。

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目前已排定的97个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中,纺织业项目由08年的28个减少到19个,金属制品业项目保持08年水平,机械制造业项目由08年的20个增加到30个,电子信息项目由08年的6个增加到12个。

同时,认真抓好20项存量提升技术改造和20项增量引进项目,确保完成投入22.7亿元以上。

特别是要加快三一重工、新长宁多媒体产业园等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加快建设步伐,确保三一重工及早形成产能。

2、加强平台配套建设。

牢牢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出的机遇,快速度拓展发展空间,推进工业发展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以东部新区建设为中心,埭溪、东林两大市重点工业功能区为两翼,道场、妙西两个小企业创业平台为补充,通过规范、整合、扩容、提升,提高各个工业平台建设管理水平和承载大项目的能力。

积极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工业平台建设,13年平台建设投入要达到6亿元以上。

紧紧抓住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契机,加大低丘缓坡开发力度,力争13年开发3平方公里,进一步拓展平台空间。

3、严格项目准入管理。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按项目投资规模(注册资本、投资总额)、技术含量(生产设备先进性、生产工艺科学性)、投资效益(销售利润率、单位面积税收)等主要指标,由领导和专家组成项目评审小组,对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全面评审,并结合投资业主实力、信用情况考察,得出综合得分并由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签字认可。

项目按综合得分优先供应紧缺的土地指标,以此促进引进项目质量档次和限期开工,并对乡镇领导实行项目跟踪负责制。

4、深化项目前期工作。

对97个3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中的前期工作不到位的27个项目,进一步加大新开工项目的手续办理和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力度,提高开工项目的成熟性,为项目的顺利开工提供保障。

在土地供应方面,对涉及土地721亩的10个已农转未供地项目和涉及土地603亩的14个无指标项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加快供地手续办理,促使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同时,积极排定三个一批即机械装备、电子电机、新能源产业的16个推动转型提升的项目,争取列入国家省资金支持的重点范围之内。

(三)抓责任落实,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工程

按照“责任明确到领导、任务分解到乡镇、目标排定到企业、措施落实到项目”的要求,继续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紧盯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各项措施,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加大推进力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实施100项以上节能减排项目,确保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7%以上,COD削减率和SO2削减率确保完成市下达任务。

1、加快重点项目实施。

以重点用能企业为主体,以节能技术为重点,推进100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加快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金冶不锈钢煤气发生炉技术改造、南太湖热电6MW背压汽轮机组技术改造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

以4家污水处理厂和2家热电联产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COD和SO2减排项目实施。

13年,全年实施节能减排项目100项以上。

2、着力淘汰落后产能。

在08年关停并转十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力度。

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装备,13年关停并转高能耗高污染企业10家(条)以上。

同时,根据省、市关停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统一部署,全面淘汰我区范围内2.2米以下水泥粉磨站。

继续深入开展织里砂洗行业及漾西小铝合金行业的整治工作,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力。

3、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的有利机会,排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建设、污染治理等四个一批共22个项目,全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着力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重点推动印染、热电等高能耗、重污染行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13年,在全区印染行业全部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确保全年6家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省级审核验收,创建省市绿色企业3家以上。

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开展ISO14000认证工作,着力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4、加大企业监管力度。

抓好节能减排监察和监控。

重点抓好年耗能3000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重点燃煤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的监管。

强化对重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加强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督促力度,加快推进企业排污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建设。

同时,今年由于经济不景气,企业压缩产能被动形成了一定的节能减排量,需要加大对企业用能和排污情况的监控,严格控制原煤使用量。

确保13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率、化学需氧量削减率,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率等主要指标顺利完成。

(四)抓企业培育,全力推进培大扶小工程

进一步加大扶持服务力度,特别是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共度难关,引导企业转型发展,重点扶持20家科技型成长型优质中小企业。

同时,以品牌创建和股改上市为主要载体,加快培育步伐,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区龙头企业,力争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60家以上,1-2家企业上市,3家企业股改。

1、加快推进培大育强。

引导企业通过资本经营、企业重组、嫁接合资等途径,进一步做强做大,真正形成产业和区域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水平,做强大企业板块。

力争营业收入超1亿元以上企业60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其中超30亿元企业4家,超60亿元企业1家。

2、着力扶持中小企业。

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扶持力度,切实为企业做好协调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指导企业加快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积极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排出100家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重点骨干和优强企业以及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与10家金融机构对接,以“十家金融机构服务百家企业创业创新”专项行动为载体,促进银企深层次合作,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资金困难问题,拓展融资渠道。

13年通过扶持服务,全区中小企业销售收入保持30%以上的增长,确保40家企业新进入规模企业队伍。

3、加快股改上市步伐。

积极推动上市一批、前期辅导一批、启动股改一批、储备培育一批。

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跟踪服务。

通过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企业股改上市扶持政策,加快企业股改步伐。

同时加强市区联动,加大协调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力争13年在金洲集团等企业中上市1—2家,德马物流、中味酿造等企业中股改3家。

4、加大品牌创建力度。

着力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打造知名品牌,争创国家级品牌和省级品牌,借助提高企业影响力。

加强各类品牌产品的推介,进一步做大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的企业和产品,推动更多的企业和产品进入全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行列。

培育一批品牌后备企业,形成品牌创建梯队。

13年新增国家级品牌4只,省级品牌12只。

(五)抓协调服务,全力推进要素保障工程

以发展空间、资金、人才等要素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服务、沟通、协调力度,有效缓解要素制约,促进企业发展。

1、强化土地保障。

通过向上争取、优化配置、盘活存量等各种渠道保障工业建设项目用地。

向上争取一批,积极向省、市争取土地指标,缓解土地指标压力。

存量盘活一批,大力挖掘土地潜力,抓好存量土地盘活。

整理复耕一批,通过整治废弃矿山,开发低丘缓坡,开展土地整理、复耕等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拓展用地空间。

2、强化资金保障。

加强政银企三方交流对接,努力增加信贷资金供应,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同时多种形式运作,引导小额贷款公司、信用担保机构在良性运行前提下做大业务规模,积极引进风险投资公司,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初创型企业提供发展资金。

3、强化人才保障。

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和技术工人,为重大项目建设和生产提供人才支撑。

以“南太湖精英计划”为契机,加快引进培育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三位一体”的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

加大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力度,培养、提升一批创新型企业家,企业家进入高校深造40人以上。

四、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再加强。

工业经济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工业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事关大局。

13年,成立区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转型升级工作组织领导体系。

同时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考核,将产业转型升级纳入季度考核内容。

加快制定13年开始实施的区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纲要。

区级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13年工业经济工作。

要切实加强对本部门本乡镇(街道)工业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一把手要牵头每月召开工业经济分析会议,专题研究工业经济发展中特别是自主创新、项目推进、节能减排等方面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同时,进一步配优配强工业经济相关部门的工作力量,为我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2、政策体系再完善。

建立企业转型发展基金,集中财力,支持转型发展。

同时进一步完善现有政策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特别是加快制定完善我区产业发展目录。

二是进一步完善鼓励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

三是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的政策,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推动项目建设进度,着力缩短项目建设周期,促使项目早竣工早投产。

四是进一步完善扶优扶强的政策,在企业做大做强、股改上市、品牌创建等方面,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扶持力度。

五是进一步完善关停并转政策、节能减排的激励、奖惩办法和措施,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3、政府服务再优化。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

严格执行产业准入和“三评三控”制度,鼓励发展高效低耗和高新技术项目,限批小规模、低水平的纺织项目,严禁新建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项目,促使资源配置优化。

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加快转变工作作风。

三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坚决查处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行为,进一步形成合力扶工的浓厚氛围。

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