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击时代革特架子鼓教程十讲Word格式.docx
《敲击时代革特架子鼓教程十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敲击时代革特架子鼓教程十讲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体与大腿成基本基本九十度角。
身体重心落于两臀。
1.小腿与大腿的角度一定要把握正确。
(在任何情况下小腿都不可能和大腿成小于90度角,那样会从根本上压迫踝关节的使用发力。
也不能太过于90度角,这样会使踝关节的运动幅度受到限制)。
注:
踝关节的使用基本以脚后跟的灵活运动作为标准。
2.大腿与小腿的角度,上身与大腿的角度都要正确把握。
无论是大腿还是上身的角度过于脱离这个角度都会把部分体重压迫给换关节,这样会造成踝关节的负重发力。
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以后的双踩练习会更加凸显发力的困难)
3.重心落于两臀之间。
不能落于左脚或者右脚,不管是重心放置任何一只脚都会导致其不能灵活击打。
▲.大家可以慢慢的体会一下上述内容。
▲.很多爱好者由于没有重视这方面的要求,导致到达一个技术层面的无法提高。
架子鼓教程之--第二讲:
单击定点关键词:
单击定点的要求与细节如果说,持鼓棒是所有打击乐手的开始。
那么,单击定点就是所有打击乐手们的全部。
单击定点,是建立在基本坐姿与正确持鼓棒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单击和定点又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解动作,单击是腕子运动的过程,定点是腕子运动之后手对
鼓棒的控制力。
所以单击定点就是运用腕子和掌握控制的全部。
使我们的腕子具有爆发力。
▲我们以槌头,手腕和胳膊肘这三个点看做为一条线,槌头和胳膊肘这两个点不动,
只动手腕这一个点(注意是上下运动),尽可能向上抬起腕子,抬到头扬起你的腕子用力向
下击打鼓垫,
击落后的瞬间用食指的第二关节和拇指内侧,控制鼓棒,定在打击面上,这样就完成了单击
定点的一个全过程。
▲注意事项(也是解析定点的过程):
1.当手腕上下运动的时候,其他两点(槌头和胳膊肘)保持不动,只要随着腕子的上下运动而运动即可。
(胳膊肘千万别左右晃动)
2.抬手腕的过程中,手与鼓棒一直是保持向下的,千万不要上扬(上翘),不然就违背了只
动手腕这一个点的要求。
3.尽可能向上抬起,是为了让手腕的运动幅度,得到充分的利用,迫使腕子主动发力。
是为了以后的高速打基础,损失距离提高速度,腕子的运动幅度小了,既距离小了,速度得以提高。
4•上述划线的”用力"
两个字,是在没有速度的情况下(既分解的慢动作)。
是要用力气的,我们都知道,速度等于力度,
当我们下落速度快的时候,力度自然而然的就有了。
5.击打后我们要控制住颤抖的手,并且将槌头控制及掌握在离打击面近的地方(不能贴在上
面)。
练手对鼓棒的控制力(要先学会控制力量,再去利用力量)。
6.定好后要注意,鼓棒要与打击面形成一个小于30°
勺夹角,是为了让槌头低,而不是整个
鼓棒。
7.两鼓棒的槌头一定要齐平(一高一低,一前一后,都会造成力度的不均匀)。
▲大家可以慢慢体会上述内容,加油~!
架子鼓教程之--第三讲:
节拍感
(节拍器)嘀嗒之间的平均速率在音乐的海洋里,每个乐手不可或缺的一个设备,我想应该就是节拍器了。
节拍器,是对我们自身加强节拍感很好的一个工具。
既能增强我们对时值的掌握,又能提高我们对拍子的准确性。
每个人对音乐的热衷程度,和对音乐的认知与理解不同,所以对节拍感的强弱也是有一点关系的。
但节拍感,绝非是天生的。
而是通过我们后天不断的积累,一次次的强调,练出来的。
那么节拍器,就是帮助给我们的肢体传递信号,强调节拍的,从而加强自身的节拍感。
我们第二讲讲的是定点,其实练定点的同时,就是我们对节拍感的潜意识训练。
当我们在同一个速度下,手形成了"
自我运动"
的时候,有没有节拍器对我们来说就都是一样
的,
因为我们已经对节拍的稳定有了一定的掌握(同时起到了加强节拍感)。
▲.鼓手在乐队中,可谓是控制节奏的主要灵魂人物,
所以对节奏(节拍)的要求是严的,对节奏(节拍)的敏感性也是要强的。
▲.节拍感这一讲,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对节拍(节拍感)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体会
架子鼓教程之--第四讲:
单击
十六分
我们说的单击,是在各种速度下以十六分音符形式击打完成的。
提倡初学者,最初的练习速度,是要从慢到快,速度要慢慢的叠加,击打毕竟是靠一点一点累积的,切记不要急于求成。
我们长时间在一个速度下完成击打,能让我们熟悉并且准确的完成时值击打。
完成手上击打的同时,还要想着脚下的四分音符的演奏。
注意,我们说的是演奏,而非"
打拍子"
(切记)。
这样在无形中就培养了我们的四肢协调运动。
从而脚的调动也是对自身节拍感的进一步加强。
脚下的内容,我们会在后面涉及到,现在只要记着,脚要演奏四分(音符),就可以了。
▲.{三个一}:
同学们要了解的
①•每一个内容的进行,都是在前一个内容很好的完成之后,再来进行的。
O.每一个内容的展开,也同样是要在一个内容的很强熟知度下来完成的。
①•每一个我们讲到,提到的内容,或多或少的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告知大家,那些要求与细节,就是在为我们以后的击打技术,埋下的伏笔。
击打好与坏,高与低的评价标准,也就体现在于我们的要求与细节上的处理了。
▲.一个速度或者一个击打内容很好的完成的标准,
则是,我们的手达到了,"
的时候,这个速度或者这个内容我们就基本掌握了。
(掌握的定义在于,可以轻松很好的运用,怎么变化都能驾驭的了)
▲.击打的东西可谓是,博大精深,一定要细细品味。
有趣好玩儿的还在后面呢~!
*▲强调:
每一讲的内容都是建立在前一讲的基础上进行的。
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心思去练习,加油吧~!
A0A..
架子鼓教程之--第五讲:
单击练习篇之-我们的思想
动作
那就真是数不过
单击,简单的两个字,实际上涵盖了击打的全部内容,要说练习内容的话,
来了,成千上百万的组合关系,难道真的要一条一条的练习么?
其实,不然。
一切的击打就在于我们的四肢协调关系和运动上,并且这个运动,还得是平均匀速的运动。
那么练习的内容,无可非议,自然就是我们来熟悉四肢的协调关系和运动。
这
些四肢运动的组合,正是支撑我们练习所有音符组合的根本。
看谱子练习,就会自觉的找手脚对位关系,然而找对位关系给我们带来的弊端,不能准确的
把握时值这个是其一,其二则是,我们要把成千上百万的练习一条一条通过,记不记得住还
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们记住的是四肢的协调关系和运动,那么我只要调换音符
的位置,那么成千上百万的练习,对我们来说,岂不是太简单不过了么!
因为我的动作没有改变,不过把音符调换了位置。
试想,一篇谱子调换了一个音符,那对于谱子来说,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但是我们只要用我们的思维来控制我们音符的位置,那么我们能练得内容,
可就太多太多了。
太多的架子鼓鼓手或者爱好者,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击打的真正要领,只是对照谱子完成所
谓的音乐。
试想想,一个完全对照谱子来完成音乐的鼓手,能称得上能真正的鼓手么?
我想
答案不公,也便知晓了。
就算玩儿,也得玩儿的有意思,玩儿的有水平吧!
我们要告诉大家的就是,不要谱子,只要有音乐,我们就能随心所欲的击打音符。
架子鼓教程之--第六讲:
单击练习篇之-四肢协调运动
平均匀速的运动
在之前的几讲中,提到过四肢协调运动和平均匀速运动这样的字眼。
这一讲,就强调一下四肢的协调运动,它也是平均匀速的运动。
协调运动,分别有,上下肢同侧运动和上下肢异侧运动。
同侧又分:
左肢的同侧和右侧的同侧运动。
异侧又分:
左右侧的运动和右左侧的运动。
但不论是同侧还是异侧,其中都存在着协调关系。
都是上下肢同起同落。
找到了内在的协调关系,我们的重心才能够平稳,身体才不会左右摇摆。
在此我总结了几个字,叫做协调平衡
点。
就是要在均衡的位置上做各种四肢的协调运动,也就是平稳的控制所有的四肢协调运动。
说到运动,就还要说到击打,四肢的击打,都是独立完成的,我们要把每一个肢体都看作是
一个单独的个体,当每个个体都能很好的完成击打的时候,再把这些个单独的个体,两两组
合,两三组合,三三组合,和谐个组合,又还都分别有上下肢各种两两组合,两三组合,三三组合的运动协调关系。
这些又都还有同侧的两两组合,异侧的两两组合。
这些个所有的组
合,全是建立在四肢的击打,能够完完全的剥离开来,彻底的形成"
自我运动”的过程后,才
能运用自如的。
所以训练我们的四肢协调运动,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所有的击打,所有的运动,都脱离不
了协调,和匀速这两个词。
童鞋们,加油~!
架子鼓教程之~第七讲:
音乐基础知识
常见音符
但凡是和音乐挂钩的,就一定要掌握音乐的基本基础知识,这一讲,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
音符。
▲.常见单纯间符的种类与时值比例
(时值:
都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名称形状时值比例
全音符
四拍1
二分音符
二拍1/2
四分音符
一拍1/4
八分音符
半拍1/8
十六分音符
四分之一拍1/16
三十二分音符
八分之一拍1/32
六十四分音符
十六分之一拍1/64
▲.常见附点音符的种类与时值比例
(附点音符的时值=它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例:
附点全音符=全音符四拍+附点音符2拍=6拍。
)
名称形状时值比例
附点全音符
.六拍1
附点二分音符
.三拍1/2
附点四分音符
.一拍半1/4
附点八分音符
.四分之三拍1/8
附点十六分音符
.八分之三拍1/16
▲.常见单纯休止符的种类与时值比例
名称形状停顿时值比例全休止符
四拍(或全小节)1
二分休止符
四分休止符
八分休止符
半拍1/8
十六分休止符四分之一拍1/16
三十二分休止符
架子鼓教程之--第八讲:
击打率的重要性
▲.我们所有击打的的练习思路,都围绕着"
率"
进行展开
▲.套鼓上,音色的不同,会改变我们对击打的整体认识。
看似枯燥乏味的哑鼓垫儿上的练习,运用到套鼓上,其实呈现出来的就是不同音色的不同视听效果。
就是枯燥乏味的击打,所体现出的另一种"
看似华丽"
的击打运用而已。
归根究底,还是击打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但视听效果,哑鼓和套鼓,是截然不同的。
很多鼓手可能都遇到过,拿到谱子不会打,但听别人一打,才恍然大悟,噢,原来就是这个啊~,我也会的。
这个就是我们本身对率的潜意识运用。
但是为什么我们起初我们看谱子,就不会打呢?
因为我们先映入眼帘的标记复杂的谱子,所以往往就会不自觉地去找肢体的对位关系,给自己设了"
假想敌"
似的,意识告诉自己这个难,复杂不会打,从而蒙蔽了对率的主动分析和运用。
把原本简单的击打,复杂化了。
这个就是为什么要强调率的重要性和率的基本击打的原因所在。
▲.从击打率的角度出发,也是进行提高我们脑思维的各种转换过程。
击打率是代表连音关系的改变而已,试想想,小三连和六连音,是不是一样的关系呢?
答:
是一模一样的。
只要从率的角度出发,我们的各种击打,不过就是完成脑思维的小转变罢了。
▲.所以,要从击打率去分析,而非谱子。
注意:
击打率和四肢协调运动也是相辅相成的,率有了,运动不协调也没有办法完成时值击打。
运动协调有了,率没了,也没有办法完成时值击打,所以二者缺一不可。
架子鼓教程之--第九讲:
单击的重音移位
四肢协调运动
单击的重音移位,一共有十五种,分别是:
1.十六分的第一个音为重音
2.十六分的第二个音为重音
3.十六分的第三个音为重音
4.十六分的第四个音为重音
5.十六分的第一和第二个音为重音
6.十六分的第二和第三个音为重音
7.十六分的第三和第四的音为重音
8.十六分的第一和第四个音为重音
9.十六分的第一和第三个音为重音
10.十六分的第二和第四个音为重音
11.十六分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个音为重音
12.十六分的第一第二和第四个音为重音
13.十六分的第一第三和第四个音为重音
14.十六分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个音为重音
15.十六分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个音全为重音
这十五种单击的重音移位,击打练习的同时,脚同步四分音符的演奏,手与脚的运动关系都是由同侧肢体同落同抬和异侧肢体手落脚抬(手脚同步一个落一个抬)的两组协调运动,相继展开的重音组合关系。
说白了就是两组协调运动的各种组合罢了。
这十五种单机的重音移位,整体分为四大类,第一类:
1.2.3.4.(序号)为一下重音的。
第二类:
5.6.7.8.9.10.为两下重音的。
第三类:
11.12.13.14.为三个重音的。
第四大类,就是
15.全是重音的。
这一讲,把单击十六分的重音移位,用文字的形式概述了一遍,我们更强调的是,这十五种的重音变化,都没有脱离开上述的两组协调运动,鼓手们不要盲目的去击打,要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我们的击打不光是超高的技术,灵活的思维也是不可缺的可贵资源。
架子鼓教程之--第十讲:
休止符
休止符,是休止音符的简称。
顾名思义就是让音符休止。
休止符的练习有十五种,与重音移位的十五种是一样的,休止的先后顺序,和标记重音的先后顺序也是一样的,也可以直接把十五种重音移位的重音直接看做是休止。
那么下面,就要把十五种休止告诉大家:
1.十六分的第一个音为休止音符
2.十六分的第二个音为休止音符
3.十六分的第三个音为休止音符
4.十六分的第四个音为休止音符
5.十六分的第一和第二个音为休止音符
6.十六分的第二和第三个音为休止音符
7.十六分的第三和第四的音为休止音符
8.十六分的第一和第四个音为休止音符
9.十六分的第一和第三个音为休止音符
10.十六分的第二和第四个音为休止音符
11.十六分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个音为休止音符
12.十六分的第一第二和第四个音为休止音符
13.十六分的第一第三和第四个音为休止音符
14.十六分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个音为休止音符
▲.第15种休止是没有休止的全重音的练习,因为全休止(即无击打)是不需要我们练习的。
▲.第2种休止第二个音符和第3种休止第三个音符还有第4种休止第四个音符的练习,分别是演奏法当中的前八后十六,切分还有前十六后八的练习,但是我们不要去想这些,我们只需要想着,休止的这些音符,不过是我把没休止之前的内个音符击打的着力点抬高了,就可以了,因为,不论是重音移位的练习还是休止符的练习,都是以运动练习为基础的。
▲.之前的几讲中,协调与运动也都是在强调的,当运动协调了,成为了我们无意识的"
自我
运动"
的时候,休止符的练习,我们就尽管想的是击打的着力点放高了,就ok了,因为运动
是没有改变的。
这样不但时值准确,我们还省掉了大脑要想着是某某节奏型的特指节奏的费劲事情了,把我们的大脑腾出来,就尽管想成千上百万的组合变化当中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