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0640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Word下载.docx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Word下载.docx

第三个“一”是一个指标评价体系:

在2006年上半年,北京市政府要出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指标评价体系。

过去评价农业发展状况主要看农业增加值,但单有农业增加值不足以体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为此,修改完善后的指标评价体系,把都市型农业的评价分为

11个方面的内容。

第四个“一”是一批重点项

目:

面对“十一五”规划,从2006年开始,培育一批都市型特征非常明显,带动性很强,示范性很好的项目。

目前正在编制筛选中。

总的来讲,抓“四个一”是为了适应两个转变:

一是适应北京农业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变。

由城郊型向都市型的转型是历史性的,标志着北京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与新农村建设是紧密关联的。

二是采取一系列措施,都市型农业从前几年的理论的研究,转向开展实践活动。

都市型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

不同国家,包括国内不同地区都在研究。

在北京每年都有一次都市型现代农业研讨会,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已经从理论上的扎扎实实研究开始转向实际,在实践中探索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具体模式和基本规律。

作为都市型现代农业概念,通俗地讲,就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应用现代化手段,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

都市农业就是城市周边的农业,北京郊区都市型农业

7—

的特征非常明显。

在北京都市型农业发展过程中,要逐步形成以下五大特征:

11要充分体现城乡一体、城乡互动。

北京的都市农业一定要跟首都城市形成互动格局。

如果北京的都市型农业远离城市,跟城市分割,那么这个都市型农业没有实际意义。

在互动过程中,一要体现城市和郊区农业的互动。

从城里人投资农业的情况看,一部分人有钱后,比如原来搞房地产的,搞股票的,搞建筑的,搞艺术的,都把钱投向郊区的农业,这就是城市与郊区农业的互动过程。

初步统计,由城里人投资的农业项目,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聚集在京郊区县的有480个,投资20多个亿。

有的投资人在投资农业的过程中对农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怕农民,到现在的亲近农民,来了一个180°

的大转变。

二要体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互动。

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巨大消费。

北京前几年每年仅食品的消费是600多亿,现已经增长到800多亿,没有巨大的城市消费水平,特别是多元化的消费水平,农业也不会有生机和活力。

反之,作为京城的消费者,如果没有郊区都市型农业的基本条件,也很难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城市人的消费不仅是吃喝的消费,吃喝只是基本的物质的需要,关键是体验农家一种环境,提供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生存空间,是一种精神的消费。

都市型农业为满足城市人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同时这种互动也是首都的大市场和郊区的都市型现代化农业基地的互动,形成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所以,北京发展都市型农业,应在以后推进过程中,体现城乡一体、城乡互动。

推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从客观上讲也就是部门联动。

2006年市委市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主题,涉及到政府的各个部门和方方面面,应该说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产业支撑,市里已经形成部门联动的格局,通过政策集成来推动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其中城乡互动、部门联动是最明显特征。

21“三生”功能要高度的融合和统一。

市型现代农业主要是体现在生产、生活、生态三

大功能。

在三大功能中,农业的生产功能作为基本功能,要给予高度重视。

过去只强调生产功能,现在仍要重视其基本功能。

因为农业的生产功能,关系到相当一部分农民的基本收入。

农业虽然比重不大,作为北京来讲占GDP的比重还不到2%,但是涉及到几十万劳动力、几十万农民,与他们的生活、增收息息相关。

80个试点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还有17359户,占总农户的56%,涉及面还很大。

这80个试点村大约50个都涉及到农业,在村中占较大比重,所以生产功能这一基本功能,也是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仍然不能忽视。

当前要积极深度开发农业的生活功能。

生活功能主要体现在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要使农业体现出一种内在的文化品味,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

如郊区出现的观光农业,各种农产品、工艺品的出现。

如果是传统农业,如产粮大省,上茬小麦,下茬玉米,追求粮食高产量,就不合适开发观光农业了。

一些产品的深度开发,如花生都要种成七彩花生,红薯开发出若干产品,除了其自身营养价值外,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生活功能的深度开发。

北京在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过程中,突出注重农业的生态功能是工作的一个重点。

就80个试点村来看,已经有各类养殖厂186个,但是真正按照环保要求,养殖厂粪污处理达标的只有23个,占12%。

都市型农业,最重要的是生态功能的体现。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要突出强化其生态功能,也是一项工作重点。

在开发生态功能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要围绕着生态环境进行建设。

北京都市型农业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一定要发展循环经济,走节约型农业的道路,要发展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的五节农业。

31推进方式要有北京特色。

北京发展都市型农业就是要把“221”行动计划抓实,“221”行动计划就是摸清市场需求和自然资源这两张底牌。

全市的,山区的、平原的资源底牌现在已经摸查完毕,土壤重金属含量、海拔高度、土壤类型等都摸清楚了,基本回答了哪些地方适合干什么的问题。

当然还需要进一步摸清

8—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 第4期

楚。

现在关键是应用。

特别是市场需求这张底牌,我们还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深度开发和调研,真正通过市场底牌的摸查,能给农民准确的市场信息和信号,把握市场脉搏,组织农民有序进入市场,难度比较大。

摸这张牌不能只靠专家,要专门组织一批真正能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人,可以把市场说的比较清楚。

如企业老板,最大的优势就是了解市场,从而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收益。

有一批真正在市场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经营者每周都要拿出时间上北京的各类市场观查和了解,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市场行情,测算出推新产品的市场周期比教授专家研究的都准,一种食品再好,以好奇带动销售量,到一定时期后,市场需求就会下降,什么时候消费者又需要一种新东西出来了,哪怕和原来的差一点,因为新,换了一个角度,就倍受消费者青睐,所以他们根据这个周期来不断调整产品模式。

所以市场调研结果必须让农民看,这是市场信息,是一种启发,一种趋势。

这对于农民有效进入市场意义确实很大。

两个支撑就是科技支撑和资金支撑,要找准支点,落在实处。

2006年,在推进都市型农业的过程中,我们加大了对科技支撑的力度,确立了一批科技攻关项目、示范试验项目、全面推广项目三个不同层次的项目,同时,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解决公益性科技问题。

从都市型农业资金支撑上,从市里各个部门,包括各个区县,都加大了力度。

信息平台的建设今年将有新的进展,关键是给生产者看。

这些都体现一个重要信号,今年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就是要深度实施“221”行动计划,把它抓实。

41要充分体现四个附加值。

(1科技附加值。

北京的科技优势是很突出的,但北京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还不相称,科技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科技兴农还有很大的空间。

(2文化附加值。

我们的农业不是一般农业,都市型农业一定要体现出文化的内涵和品味。

(3加工附加值。

要尽量减少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要不同层次通过初加工、深加工、精加工,来提升它的附加值。

(4绿色附加值。

通过大力提升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来抢占高端市场。

51要展示良好的对外开放的形象。

凡是适合搞都市型农业的地区,相对来讲,一般农业资源相对有限,城市比重大,资源的有限是弱势。

优势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和科技优势,劣势是资源的有限。

有很多地方资源广阔,但是不适合搞都市农业。

象内蒙古,那么大的面积,但是他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

客观上要求北京的都市型农业要走对外开放和合作路径,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同各个产业及周围地区,各个方面有效进行合作和整合。

在开放的过程中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水平。

在整合资源中充分发挥我们首都的优势,使我们都市型农业做的更好。

二、北京市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

通过政策引导,结合村实际搞都市型农业更加有所遵循。

一是政策意见,不是短期的一年,起码是“十一五”期间的;

二是体现部门联动,凝聚了十几个部门的心血。

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1市场引导、主体积极。

政策中最大的一个变化是,过去我们只鼓励在生产环节、基地建设进行扶持和鼓励,按都市型农业的要求,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市场的定位、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锁定在中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在政策的扶持过程中鼓励开拓和抢占市场,注意引导,同时提升主体的积极性。

主体是指农民和企业为投资主体,农民不愿干的事决不勉强,而是在主体积极的情况下政府做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21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搞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真正目的就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1创新机制,集成推进。

政策主要是体现了各个部门联动和政策集成,同时干一件事,各部门往一个重点突出。

在机制上,有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搭建政策平台等多种方式。

41优化结构,扶大扶强。

重点扶持示范性强,带动力大,辐射力强的重点项目,对于一般项目,顺其自然发展,政策导向要突出重点。

9

张贵忠: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51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

对任何项目都

要考虑是否符合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要符

合资源节约型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

以政策本身为突出重点,从四个方面给予引导:

11鼓励推进市场开拓。

往年是基地建设和资金支持,今年是鼓励高端市场摸查及营销渠道的构建。

21鼓励农产品出口创汇,抢占国际市场。

能出口的产品政府给予支持与奖励。

31农产品品牌培育。

试点村起点要高,无品牌不行,作为北京要抓品牌的培育。

品牌培育这次明确提出来了,凡是达到北京市著名商标的,市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达到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50万。

41鼓励农产品营销推进。

这两年郊区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势头开始显现。

前几年北京一个有机食品基地都没有,2005年底,正式拿到有机食品转换期证书的已经达到30家。

但是有了有机食品后,如果在地头上或集贸市场上卖也不行,体现不了优质优价。

北京今年建立两家有机食品专店,以后逐渐形成连锁。

如密云互润集团准备在北京建立若干家优质绿色农产品的连锁营销店。

政策重点:

11市场开拓。

80个试点村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过程中如何带领农民进入高端市场,这要很好地研究打造这个品牌。

21培育优势主导产业。

鼓励发展优势主导产业。

优势主导产业重点分成三个方面。

(1区域优势特色产业。

扶持条件:

一是市场定位准;

二是带动能力强;

三是资源禀赋优;

四是集约程度高;

五是生产基础实。

要按这几个条件筛选一批能够代表北京优势的主导产业,市、区两级联合扶持。

在都市型农业发展过程中确实把北京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如房山的红小豆和食用菌,昌平的富士苹果,平谷的大桃,大兴的新甜瓜,通州的观赏鱼等,已经有相当规模,涉及农户比较多,是很好的绿色主导产业。

把这些大的产业组织起来,我们这80个试点村,要看看与这些大的产业有没有联系,有一

点关系,就要积极参与,靠优势主导产业带动产业发展,为村域经济提供产业支撑。

(2优势种业。

北京的农业不管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优势不在总量,优势种业将来要作为北京的优势主导产业来发展。

比如:

顺义的种猪产业,一些地区的种羊、种鸡、种牛等等,“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对优势种业的扶持力度。

(3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80个试点村有相当一部分以种植业为主,设施农业有相当潜力。

设施农业作为市里搭建的一个集成政策的平台,市里八个部门联合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包括农委、发改委、财政局、科委、水务局、农业局、园林绿化局、农村商业银行准备联合发文。

设施农业的发展本身就体现了都市型农业的特征,实际上是把北京农业通过设施农业的发展来提高工厂化的水平。

另外,设施农业的发展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006年将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从基础设施到节水、品种引进、标准化的实施等,扶持力度是比较大的。

80个试点村如有适合发展设施农业的,要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发展。

要讲求实效,不要贪大求强,提倡节俭、节约、投入低、高效益的设施农业。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关键是要研究在产前如何给农民提供好的品种、市场信息,产后如何进入高端市场,抓住了产前和产后的服务,也就抓住了关键。

3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政策。

(1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

80个试点村有参与或有不同的协会、合作组织大体占79%。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条件,所以在政策方面要给与扶持,要培育一批示范典型在全市推广。

结合北京的实际,围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合作经济组织上重点扶持四种类型:

以农民为主体的以专业合作为主的专业合作模式;

不同形式的带有股份制性质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以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和农民建立紧密联系的合作组织;

近年北京郊区出现的农村经纪人,联系农户,带的农户不多但很实在,也要进行扶持。

0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 第4期

(2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

对农产品加工业要实现农业附加值的增加。

目前北京市以农业部命名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有10家,如大兴的榆垡,通州的潞城等。

北京有19家被农业部命名为示范企业,有16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作为北京市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现在是74家。

最近有12家市政府相关部门包括税务、金融、发改委、科委、商务局、工业促进局等,提出了一项鼓励北京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扶持农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政策意见。

不一定要村村有,但是按照这个政策如何使本村的这种都市型农业的产品和加工龙头贸易龙头对接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

(3产业中的标准化基地建设。

2006年新建100家种养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已经列入市政府的折子工程,也是市政府实事任务。

现在北京市已经按标准化操作的农产品基地有800家。

这就要求80个试点村的实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从2006年开始要全面达到标准化生产操作。

同时,在相关方面我们有扶持和鼓励政策。

(4鼓励扶持优质特色唯一性农产品。

以此打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是大力推进农产品的“三品”建设。

一是无公害农产品。

北京市生产的农产品在“十一五”期间,要全面通过国家无公害食品的认证标准,对80个试点村要求必须通过。

二是绿色食品。

在无公害基础上加大绿色食品的发展力度。

从政策上,凡是从2006年开始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的,认证费用的50%由市政府直接给予奖励和补贴。

三是有机食品。

凡是拿到转换证的,认证费用市政府百分百的给予奖励,各区县也有奖励政策。

二是要发展唯一性特色农产品。

2005年全市评了九个,凡是列为北京市唯一特色农产品的给予专项奖励。

这个“特”有四方面:

区域特、产品特、市场特、创意特。

奥运食品基地的建设要抓紧进行。

经和奥组委多次沟通协商,他们已经看准北京郊区的农业。

这次明确提出奥运会期间的食品供应,只要北京能有的符合标准的,优先由北京提供。

从2006年6月对奥运食品的供应基地开始初选,再经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准备,确保奥运食品的供应。

所以,凡是被确认为绿色奥运食品供应基地的,不仅有经济意义,更重要的是政治意义,同时对基地来讲也是最大的机遇,所以政策应该扶持。

“三品”建设,特色农产品,包括奥运食品,80个试点村要在这方面下点功夫,加上市里区县的相关政策,希望能干出点成绩来。

(5鼓励发展资源友好型农业。

第一,2006年继续新增加30万亩节水型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从市里的各种方案,包括政策资金,建设地点都非常明确。

一些村也要涉及到。

在节水农业中首先考虑到的设施农业的节水。

第二,鼓励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的推广。

既节能又节肥,对生态还有好处,这在市区两级都要有相关政策。

第三,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的专项攻关力度,提高综合能力。

第四,在粪污处理上,特别是大型规模养殖场,特别是猪、牛的粪便处理上,要加大力度,做到无害化处理。

全市186个规模养殖场,有粪污处理设置的只占12%。

继续扶持观光农业,重点是观光农业的推介活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如何科学设计,都有具体的扶持政策。

(6重点扶持农业科技开发和应用。

对于农业的科技开发和应用,要真正体现科技支撑,发挥首都优势,2006年要有大的举措。

首先,随着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确立了一批提前攻关的项目。

如设施农业中的节水。

现行的滴灌对果类菜是没问题,但是对于一畦小白菜,有的小白菜滴上了,有的滴不上,还只能大水浇灌。

但是设施农业的节水,如果全是暗管输水过来的,到大棚里则大水浇灌,就不能称为都市型农业,不是节水农业。

如何有一种装置,既适合于果类菜的节水,又能满足叶类菜的节水,那就能满足了生产要求。

这些项目都要提前攻关。

再如南果北种,象木瓜,北京种了就是20元一个,但是整个技术的研究需要提前攻关,确立一批新型技术。

其次,政府加大了购买服务的力度。

有些技术农民最需要,政府做不了,农民也干不了,政府就将这些农民最需要的技术和品种买过来,再用于郊区农民。

1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 4期第三、对80个试点村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几点建议11科学规划。

北京建设都市型农业本身就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产业支撑。

新农村一定要有新产业,新产业中都市型农业就是一个重要的新产业,80个试点村要按照北京都市型农业的建设要求,结合本村的实际,对农业做出规划。

首先要把对本村农业的资源现状进行一次详细的摸查,找出自己本区域、本村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

虽然当村长书记多少年了,但是你对本村的资源情况不一定真正摸的清楚,按照新的都市型农业的要求,如重金属含量多少,包括生态的稀缺度是多少,建设80个试点村的农业的底牌的摸查中,看哪些村有积极性,我们派专人帮助你摸清你的底儿。

另外,请专业部门做好都市农业的产业规划,这个规划要与市里的相吻合,做的长远些。

找准自己的定位,确立优势主导产业。

科学规划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

21优化结构。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升级。

这个产业结构的优化要注意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及渗透和延伸。

为什么说跳出农业抓农业,仅仅就在种养环节上没有太大的出路和发展,如何向二、三产业渗透和延伸,这是都市型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结合本村的实际,要很好的应用。

第二,搞好产品结构调整,由大路产品朝精品,朝着“三品”方面发展。

以产品的质量的提升来提高都市型农业的水平,这是产品结构。

第三,技术结构调整。

通过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来提升本村都市型农业的水平,使农业能够得到提档升级,大大提高竞争能力。

第四,调整市场结构。

这个市场结构是农产品的销路,由狭隘的地方市场、低层次市场向高端市场、向更广阔的市场来介入。

—12—觉得到了试点村以后应该很干净、很整洁,不管是平房、楼房,还是其他产业,如三产、教育等都不错,但是一看这村的农业,破破烂烂的果园,势必影响我们的印象。

有的村主导产业是春播玉米,这都不能叫主导产业,要大力压缩调减,当然不能行政干预,但是一片玉米地,与试点村的形象不是很适合。

所以80个试点村,涉及到农业,一定在它的多功能开发、提升农业的文化品位和档次上多做文章,都要结合本村的实际,尽量很好的进行。

这样才和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看得出是新农村的试点。

41加强创新组织化的程度。

先进的都市型农业的系统,一定有较好的组织形式,绝不是一家一户分散,无组织无秩序的状态,在培育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方面,结合本村实际,进行很好研究。

其中包括抓党的建设、支部加协会等等都是一些很好的形式。

能够有效地在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当中,把农民很好地组织起来进入市场。

51加大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交流。

现在来看,作为试点村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学习和指导的人都会增加,这本身就是一个资源,要很好的利用。

要是真把试点村的农业搞出点名堂来,新农村建设是试点,其中都市农业也能起到示范,这个就太好了,但是都市农业各具特色,模式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

多向外走走,多加强对外开放和交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别人的经验,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  胡鑫31功能开发,提升品位。

设想一下,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