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耳鸣的方法及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0351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治疗耳鸣的方法及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药治疗耳鸣的方法及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药治疗耳鸣的方法及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医药治疗耳鸣的方法及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医药治疗耳鸣的方法及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耳鸣的方法及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医药治疗耳鸣的方法及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治疗耳鸣的方法及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药治疗耳鸣的方法及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证治准绳》谓“此是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为鸣。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使脾胃受伤,或思虑过度,伤及脾胃,致水湿不运,聚而生痰,久则痰郁化火,痰火郁于耳中,壅闭清窍,可导致耳鸣。

《灵枢·

口问篇》指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

”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之源匾乏,或气虚下陷,清阳不升,不能濡养耳窍,则病发耳鸣。

又《灵枢·

海论篇》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肾精生髓,脑为髓海,肾主骨,开窍于耳,若禀赋不足,阴精素亏,或劳伤纵欲折损肾精,阴精虚损,生髓不足,继之髓海空虚,耳失充润,则病发耳鸣。

综上所述,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皆可导致耳鸣。

3.现代医家对耳鸣发病机制的认识 

现代医家对于耳鸣的发病机制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象程康明【3】认为耳鸣为风邪挟痰上扰,肝胆火郁,风旋于上水不涵木,虚风内扰所致。

而刘让等【4】,根据中医肾属耳、肾主耳的理论,将所有耳鸣责之于肾虚。

还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如周芳城【5】认为耳鸣分虚实,实证多由肝火上逆或痰火所致,虚证多属肾阴亏损或中气下陷。

谭凌翔【6】认为耳鸣均为血脉癖阻,经脉失养所致。

李巧英【7】]认为耳鸣是心火亢盛、心血癖阻、心血亏耗、心阳不足造成的。

著名中医耳鼻喉科专家王德鉴教授认为耳鸣系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火郁结、肾精亏损、气血亏虚所致,目前已被广大中医学者接受。

二.耳鸣程度分级标准

耳鸣程度分级标准(根据刘蓬教授经验【8】耳鸣程度分级,共分为6级):

1级:

耳鸣响度极微,似有似无;

2级:

耳鸣响度轻微,但肯定能听到,仅在安静环境中出现,不影响正常活(如睡眠)和工作;

3级:

耳鸣较响,一般环境中均能听到,但对正常生活和工作无明显干扰;

4级:

任何环境中均能听到耳鸣,并且影响睡眠,注意力不集中,对工作有轻度干扰;

5级:

耳鸣很响,有吵闹的感觉,严重影响睡眠和工作,并开始出现轻度烦躁、焦虑、忧郁等精神症状;

6级:

耳鸣极响,相当于患者体验过的最响的环境声(如飞机起飞时的声音等),终日被耳鸣所困扰,无法睡眠,完全不能工作,并出现明显的烦躁不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三.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

参照新世纪(第二版)王士贞教授主编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耳鸣耳聋的辨证标准【9】,按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火郁结、气滞血癖、脾胃虚弱、肾精亏损六个证型辨证分型:

(1)风热侵袭:

治以疏风清热,宣肺通窍为主

临床表现:

①突起耳鸣,病程不超过两周,起病前两周内有感冒史;

②鼻塞,流涕,头痛,耳胀闷,恶寒发热;

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2)肝火上扰:

治以疏肝清热,开郁通窍为主

临床表现:

①耳鸣如闻潮声或风雷声,多在情志抑郁或恼怒之后耳鸣加重;

②口苦咽干,面红目赤,便秘漫黄,夜寐不宁,胸胁胀痛,头痛眩晕;

③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3)痰火郁结:

治以清气化痰,散结通窍为主

①耳鸣,耳中胀闷;

②头痛头昏,胸闷院满,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二便不畅;

③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气滞血癖:

治以活血化癖,行气通窍为主

①耳鸣耳聋,病程一般较长;

②或有爆震史,余无他症;

③舌质暗红或有癖点,脉细涩。

(5)脾胃虚弱:

治以益气升阳,聪耳通窍为主

①耳鸣,劳累后加重,或在下蹲站起来时加重;

②倦怠乏力,面色无华,纳呆,腹胀,便澹;

③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6)肾精亏损:

治以补肾填精,滋阴潜阳为主

①耳鸣如蝉,病程较长;

②腰膝酸软,头昏眼花,发脱齿摇,夜尿频多,性功能减退;

③舌质淡或嫩红,脉虚弱或细数。

四.耳鸣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1. 内服中药治疗

芮其根【10】报道以耳聋左慈丸为基本方(熟地黄30g,山药15g,山茱萸10g,白茯苓10g,泽泻15g,丹皮6g,磁石30g,五味子10g)配合证加减治疗肾虚性耳鸣耳聋总有效率97.6%。

熊霖【11】等运用疏肝通窍法治疗肝气郁结、风痰上扰型耳鸣45例,中药组成:

柴胡10g,石菖蒲10g,葛根30g,法半夏10g,天麻20g,钩藤15g,全蝎5g,牛膝30g,白芍药30g。

胸闷痰多加枳壳、瓜蒌;

睡眠欠佳加酸枣仁、柏子仁;

双耳鼓膜见钙化斑加丹参、桃仁、红花。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治疗结果:

治愈11例,有效3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8%。

陈小宁【12】用养血熄风汤治疗老年性耳鸣耳聋60例,养血熄风汤组成:

五味子10g,制首乌10g,枸杞子10g,熟地10g,当归10g,黄精10g,天麻15g,菊花10g,牛膝6g,知母10g,兼有眩晕者加钩藤10g,少寐多梦者加远志10g,酸枣仁10g,大便干结者加草决明10g,火麻仁10g,郁李仁10g,汗多者加龙骨30g,牡蛎30g,耳闷者加石菖蒲6g,路路通10g,痰多者加陈皮6g,法半夏10g,天竺黄6g,血压高加龙胆草3g,夏枯草10g。

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

总有效率为75%。

孙津舒【13】报道用聪耳止鸣汤治疗耳鸣,主要药物有熟地、黄芪、首乌、杞子、女贞子、远志、菖蒲、柴胡。

15天为1个疗程。

总有效率为91.67%。

胡乃宏【14】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耳鸣,基本方组成为川芎10g,赤芍10g,丹参20g,郁金10g,地龙10g,桃仁10g,红花10g,石菖蒲10g,远志10g,茴香(冲服)0.1g,葱白2寸。

若痰瘀互结加贝母、半夏、海藻、昆布等;

如气滞血瘀加香附、郁金;

若气虚血瘀加党参、黄芪等;

若瘀血兼寒象,加桂枝、吴茱萸等。

每日1剂,水煎服。

10日为1个疗程。

经治2个疗程,21例伴有耳鸣的患者中,5例耳鸣消失(23.8%),12例耳鸣减轻(57.1%),总有效率为81%。

丁晓勇等【15】用益气聪明丸[党参、黄芪、葛根、升麻、黄柏(炒)、白芍、蔓荆子、炙甘草]治疗耳鸣30例(48耳),总有效率79.17%。

张运锋【16】运用龙胆泻肝汤为基本方(龙胆草18g,泽泻12g,木通12g,车前子30g,当归12g,柴胡12g,生地黄12g,黄芩15g,栀子12g,甘草9g)配合辨证加减治疗耳鸣43例,有效率为95.3%。

彭顺林等【17】应用葛芪通窍汤治疗耳鸣46耳,痊愈11耳,显效13耳,有效12耳,无效10耳,有效率78.3%。

张燕【18】采用通窍聪明汤为主综合治疗耳鸣,药用黄芪、党参、当归各15g,熟地、丹参、怀牛膝各20g,葛根、煅牡蛎各30g,川芎、石菖蒲、远志各10g,磁石40g。

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14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

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耳鸣46例(54耳),总有效率87.04%。

钟渠等【19】用耳鸣消口服液,该口服液由柴胡、丹参、香附、赤芍、石菖蒲、苍术等l0味药组成,治疗耳鸣,总有效率86.49%。

沈年洪【20】用芪蓉汤治疗耳鸣,芪蓉汤组成:

生黄芪30g,肉苁蓉20g,女贞子、石菖蒲、蔓荆子、枸杞子、五味子、熟地、白术、党参、川芍各10g。

总有效率92.3%。

陈忠伟【21】报道用四逆散加味(柴胡、白芍、枳壳、郁金各10g,五味子9g,三棱、莪术各12g,山萸肉15g,磁石20g,炙甘草6g)配合辨证加减,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40例,总有效率为92.5%。

江桂贞【22】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耳鸣、耳聋30例,30例中治愈21例占70%,显效9例占30%。

有效率为100%。

华刚应用吴茱萸汤加味治疗耳鸣18例,痊愈14例,显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94.44%。

袁书伟等【23】认为耳鸣大多与肾虚有关,因此运用杞菊地黄汤加味治疗,26例患者痊愈16例,显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84.6%。

夏仁慧【24】采用李叔良教授自创消鸣聪耳汤治疗耳鸣耳聋30例,其中21例伴有耳鸣的耳聋患者中,5例耳鸣症状消失(23.8%),12例耳鸣症状减轻(57.1%),有效率81%。

沈年洪[17]应用自创芪蓉汤治疗52例,其中治愈34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有效率92.3%。

华刚【25】应用吴茱萸汤加味治疗耳鸣18例,痊愈14例,显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94.44%,方剂组成为:

吴茱萸9g,党参30g,生姜5片,大枣12枚,苍白术各10g,白芷10g,细辛6g,山药15g,半夏10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王海芹等【26】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神经性耳鸣,如面部烘热,头痛,头晕,加白芷、蝉蜕各10g,菊花,女贞子各15g,生地黄20g,牛膝、磁石各30g;

如耳鸣兼少寐、多梦,加酸枣仁30g,柏子仁10g,龙骨50g,磁石30g。

治疗33例,有效率93.9%。

2. 针灸及穴位注射

王海荣【27】用毫针直刺颈椎夹脊穴配合局部取穴治疗耳鸣35例,有效率100%,治愈率74.3%。

鄢路洲【28】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80例,主穴为百会、人中、听宫、下关、翳风。

肾虚者配肾俞,肝胆火旺者配太冲、外关,外感风热者配合谷。

80例病人中痊愈16例,占20%,显效32例,占40%,有效24例,占30%,无效8例,占10%,总有效率90%。

周钢【29】报道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耳鸣56例,治愈45例,占80.4%;

好转7例,占12.5%;

无效4例,占7.1%。

总有效率达92.9%。

基本方法:

针刺取翳风、听会、侠溪、中渚、太冲、丘墟、涌泉穴。

一侧耳鸣者取患侧穴,双侧耳鸣者取双侧穴;

穴位注射选听宫、翳风、完骨、瘼脉穴,用维生素B12注射液500μg,维生素B1注射液50mg,各2mL,或者用654-2注射液2mL,每次选2~3穴,每穴013~015mL,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与针刺同步进行。

杜建华【30】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41例,电针取翳风、听宫、听会、中渚穴为主,肝火上炎配太冲;

痰火者配丰隆;

肾虚配太溪、肾俞。

翳风、听宫、听会进针后,患者自觉酸、胀、麻感为得气,得气后用电针治疗仪,连续波,中度电刺激。

留针30min。

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穴位注射取翳风、听宫穴,药物选用维生素B1注射液和维生素B12注射液,结果痊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

陈具堂等【31】取耳门、听宫和听会穴治疗耳鸣67例,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经两个疗程治疗后,痊愈21例,显效26例好转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05%。

程江虹等【32】使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耳聋耳鸣60例,结果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

周敬佐【33】采取针刺听宫、完骨、养老、中渚为主,配合谷、中脘、百会、足三里、太溪穴,头针晕听区,耳穴取内耳、神门、皮质下。

上述穴位交替使用,并同时用自制耳聪散合白酒调成糊状,贴敷于神阙穴及双涌泉穴;

另外以油纱条裹耳聪散塞耳。

治疗耳鸣618例,痊愈88例,显效330例,有效120例,无效80例,总有效率87.1%。

3. 中药外用

主要选用有通窍作用的药物,可以研末用绵裹,或制成,药丸塞耳。

如塞耳方、塞耳菖蒲丸;

或者将某些具有温性的中药研成粉末并调成糊状敷在一定的穴位上。

如蔡钗等【34】报道用当归、续断、细辛、防风、桂枝、红花、丹参各20g,五加皮、刘寄奴、骨碎补、川芎、鸡血藤、威灵仙、葛根、补骨脂、狗脊各30g。

将上药装入布袋中,放凉水中稍浸泡,以半湿为度,取出放锅中,隔水蒸半小时后于颈部热敷,每日2次,治疗颈性耳鸣,总有效率100%。

刘桂然【35】用加味磁朱膏(磁石30g,朱砂2"

3g,吴茱萸15"

20g,食用醋适量,将前3味药共研细末,用食醋调为膏状)外敷涌泉穴治疗耳鸣,将患者双足用温水洗净擦干,用双手掌交叉搓摩两足心,待两足心发热后迅速将备好的加味磁朱膏敷于双足涌泉穴上,外用绷带固定。

每晚治疗1次,每次敷药6"

8h,总有效率87%。

4. 按摩导引法

防治耳鸣的按摩方法有鸣天鼓、鼓膜按摩术、咽鼓管自行吹胀法等。

如《内功图说·

十二段锦总诀》云: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景岳全书》有载:

“凡耳窍或损、或塞、或震伤,以致暴聋或鸣不止者,即宜以手中指于耳窍中,轻轻按捺,随捺随放,或轻轻摇动以引其气,按之数次,其气必至,气至则窍自通矣。

”《保生秘要·

卷三》云:

“定息以坐,塞兑,咬紧牙关,以脾肠二指捏紧鼻孔,睁二目,使气窜耳通窍内,觉哄哄有声,行至二三日,窍通为度。

”按摩导引法大多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而被采用,往往可以使部分患者精神放松下来,从而减轻耳鸣所引起的心理烦恼。

5. 中西医结合治疗

周少珺等【36】采用西比灵10mg,每晚睡前服,沐舒坦60mg,每天3次,口服,ATP20mg,每天3次,口服,连服20天;

中药以化痰清热,散结通窍为法,予清气化痰汤加减:

陈皮3g,法夏12g,瓜蒌仁12g,枳实15g,黄芩10g,柴胡15g,石菖蒲15g,路路通12g,云苓20g,浙贝12g,郁金12g,丹参15g。

每日1剂,水煎服。

10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

共治痰火郁结型耳鸣58例,痊愈20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2.8%。

夏华等【37】采用解痉药,血管扩张药及神经营养药,如西比灵、地巴唑、都可喜、ATP、地黄丸等,10天为1个疗程;

同时加用针灸(含耳针)治疗,对于实证为主型的耳鸣,针灸取穴:

完骨,大冲,丘墟,风池,耳门,商丘,侠溪;

耳针穴:

内分泌,肝,内耳脑点,三焦,胰胆,神门,脑子。

虚证为主型耳鸣,针灸取穴:

契脉,听会,太溪,关元,百会,翳风,耳门,肾俞,中诸,天柱;

神门,脑干,阳维,内耳,心,脑点,皮质下。

针灸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用6805治疗仪,间断波,小剂量通电5~10min,每次留针30min。

耳针用王不留行子贴压耳穴,中等刺激,每次贴压48h,并嘱患者常自按压耳穴3~5min,10天1个疗程。

李海燕等【38】用盐酸丁咯地尔01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使用14天为1疗程;

虚证耳鸣患者同时用生麦注射液40mL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日1次;

气虚甚者加用黄芪注射液(每毫升含黄芪2g)20mL加入生理盐水200mL加静脉滴注,日1次;

实证耳鸣患者用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日1次,同时口服一清胶囊,每次2粒,日3次,14天为1疗程。

共治38例,痊愈9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

何颖【39】报道内服中药黄芪20g,党参20g,炙甘草9g,当归10g,白术10g,升麻6g,橘皮6g,柴胡6g,蔓荆子9g,心烦加用知母、淡竹叶,失眠多梦加炒枣仁、夜交藤,心悸加朱砂、五味子,脾胃虚弱者加茯苓、白术、升麻。

每日1剂,每日分3次口服,10天为1个疗程。

气血亏虚型加熟地,肾阴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肾阳虚者加补骨脂、巴戟天;

同时采用5%GS250mL加丹参注射液20g静脉滴注,每日1次。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ATP40mg和维生素B6200mg加辅酶A200mg和胞二磷胆碱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

维生素B1100mg肌注,每日1次维生素B12500μg肌注,每日1次。

10天为1个疗程。

共治疗神经性耳鸣56例,痊愈24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

3%。

五.思考与展望

耳是五官九窍之一,是人体的一部分;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会聚于耳,构成耳与五脏六腑及全身各部广泛的联系。

《内经》中有许多论述,如:

肾开窍于耳,耳为心之客窍,耳者宗脉之所聚等等。

观历代医家,也都是从注重整体调节、强调辨证论治出发进行探索,才形成了中医治疗耳鸣的独特优势。

临床上也是这样,除了说的最多的肾虚耳鸣,心、肝、胆、脾、胃、肺脏的病理改变都可以导致耳鸣出现,这从目前繁多的辨证分型中可以得到验证。

这也正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

中医治疗耳鸣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强调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

祖国医学认为,中医治疗耳鸣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耳鸣有虚实之分,实证者风邪外侵,肝火上扰,痰火雍滞,证见耳鸣、耳内胀感,失眠易怒,多由气滞血瘀或肝火上炎所致,治则行气活血,通窍,或清泻肝胆实火;

虚证者以肾虚或气血亏虚为主,证见耳鸣如蝉、如风声,头昏,腰酸,舌红苔少,治则应补肝肾,通耳窍,或补气血。

本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耳窍闭塞,除先天失聪外,多因风邪外袭、肝火上扰、痰火郁结、气滞血癖、脾胃虚弱、肾精亏损等发病。

将病因病机分为虚实两大类:

实证多因外邪或脏腑实火上扰耳窍,经气闭阻、痰饮蒙蔽清窍;

虚证多为脏腑虚损、经气不利、清窍失养所致。

关于采用中医方法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依据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施治的随证处方或经验方治疗、以活血化疲为原则的中成药针剂治疗,以及针灸穴位治疗等等。

综上所述,中药(内服或外用)、针灸、穴位注射、埋线、按摩等各种中医方法治疗耳鸣,具有简单、方便、价廉等优点,易于为患者所接受,且均有一定的疗效。

耳鸣作为一种疑难病,目前尚无肯定疗法。

从以上许多文献报导中却展示了用中医药疗法治疗耳鸣的良好前景。

六.参考文献

【1】.王士贞主编.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0.

【2】.王德鉴,王士贞.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5-26.

【3】 程康明.耳鸣治风[J].江苏中医,1997,22:

10.

【4】 刘让,孙晓红,陈太平,等.“益肾开窍”法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

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鼻咽喉科杂志,1997,5:

192.

【5】 周芳城.加味通气汤治疗耳鸣[J].山东中医杂志,1994,13:

560.

【6】 谭凌翔.益气活血法治疗神经性耳鸣238例[J].现代中西医

结合杂志,2001,10:

2272.

【7】 李巧英.耳鸣耳聋从心论治四法[J].陕西中医函授,1995,5:

1.

(2008-02-11收稿)

【8】..刘蓬.耳鸣程度分级与疗效评定标准的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4,12(4):

181一183.

刘蓬.对耳鸣疗效评价的思考.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杂志,2008,7

(2):

10-13.

【9】..王士贞主编.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0-87.

【10】 芮其根.耳聋左慈丸加减治疗肾虚性耳鸣86例[J].中医药

临床杂志,2007,19(3):

280-281.

【11】 熊霖.疏肝通窍法治疗耳鸣45例[J].河北中医,2006,28

(11):

823.

【12】 陈小宁.养血熄风汤治疗老年性耳鸣耳聋60例[J].现代中

西医结合杂志,2004,13(6):

797-798.

【13】 孙津舒.聪耳止鸣汤治疗耳鸣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城乡

企业卫生,2008,4

(2):

90-91.

【114】 胡乃宏.活血化瘀法治疗耳鸣耳聋[J].民族医药报,2008,3

3.

【15】 丁晓勇.益气聪明丸治疗耳鸣60例[J].现代中医药,2007,

27(4):

7-8.

【16】 张运锋.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耳鸣43例[J].河南中医,

2006,26(3):

69.

【17】 彭顺林.通窍汤治疗耳鸣42例临床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

学学报,2004,27

(1):

39-40.

【18】 张燕.通窍聪明汤为主治疗耳鸣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

杂志,2005,27(9):

41-42.

【198】钟渠,张长富,吴荣忠,等.耳鸣消口服液治疗耳鸣临床观察

[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

(2):

8—9.

【20】沈年洪.芪蓉汤治疗耳鸣5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3):

141.

【21】陈忠伟.四逆散加味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40例[J].浙江实用医学,2002,7

(2):

126.

【22】江桂贞.温胆汤加减治疗耳鸣、耳聋30例[J].贵阳中医学院学

报,2001,23

(1):

25-26.

【23】袁书伟,孙东风,李卫华.杞菊地黄汤加味治疗耳鸣26例[J].

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16,

(1):

64.

【24】夏仁慧.消鸣聪耳汤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30例[J].中国中西医

结合杂志,2000,20(8):

633.

【25】华刚.吴茱萸汤加味治疗耳鸣18例[J].四川中医,2003,21(9):

95.

【26】王海芹,张兴潮,冀进才,等.补中益气汤治疗神经性耳鸣33例

[J].陕西中医,1996,17

(2):

77.

【27】 王海荣.针刺颈椎夹脊穴治疗耳鸣35例[J].四川中医,

2008,26(3):

123.

【28】 鄢路洲.针刺辨证治疗神经性耳鸣80例[J].针灸临床杂

志,2005,21(9):

15.

【29】 周钢.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耳鸣56例[J].上海针

灸杂志,2005,24(12):

24.

【30】 杜建华.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41例疗效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