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事故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0314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事故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事故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事故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事故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事故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事故文档格式.docx

《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事故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事故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事故文档格式.docx

4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

4.1液化石油气的性质

4.2罐车安全状况

4.3危险源的分析和灾害后果预测

4.4危险因子的确定

4.5典型危险源的筛选

5预警和预防机制

5.1预警机制

5.2预防机制

6应急响应

6.1事故发生后的内部报告程序

6.2事故确认、分析和救援程序

6.3事故外部报告程序

6.4启动应急救援后的各组织工作程序

6.5事故监控措施

6.6人员疏散与安置原则、措施及启动条件

6.7事故现场的警戒要求

6.8应急救援中的医疗、卫生服务措施和程序

6.9保护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准备和规定

6.10处理公共关系和求助程序

7应急技术和现场处置措施

7.1装备和器材

7.2处置的一般要求

7.3堵漏应急技术

7.4紧急处置

7.5安全防护

8现场恢复

8.1撤离救援程序

8.2重新进入和人群返回程序

8.3对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要求

8.4后期处置

9保障措施

9.1通信与信息保障

9.2应急队伍保障

9.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9.4经费保障

9.5培训与演练

9.6所执行的法律规范目录

9.7其他保障

10预案编制、管理和更新

10.1预案编制一般步骤

10.2预案编制的格式要求

10.3应急预制的制订与发布

10.4预案的演练和更新

10.5预案上报

10.6监督检查

11事故调查

11.1事故现场的保护

11.2事故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

11.3情况调查

11.4资料调查

11.5现场调查

12附则

12.1名词术语

12.2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

12.3制定与解释

13附件

13.1相关的图表

13.2外部机构通信联络方式(可用表格)

13.3重点设备事故救援方案

附录A液化石油气物性特性

附录B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可能造成的后果

附录C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威力估算

附录D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燃烧安全距离(推荐)

1总则

为了规范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促进企业提升应对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事故的能力,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企业编制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也适用于基层技术人员进行应急工作时借鉴和参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南。

1.4.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认真做好预防事故工作,切实加强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1.4.2积极应对,立足自救。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努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准备充分的应急资,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做到人人清楚事故特征、类型、原因和危害程度,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立足自救。

1.4.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组长统一领导下,负责指挥、协调处理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和各班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1.4.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1.4.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

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总指挥、应急办公(值班)室、现场指挥部、专家技术组组成。

指挥部下设抢险救灾组、通信联络组、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等,其中总指挥应由单位的主要责任人担任。

发生紧急事件时,现场指挥部在总指挥的领导下,有序开展应急救援。

组织机构见图1。

图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2.2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岗位职责

(1)组织制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备,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一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事故状态下设立的现场指挥机构的工作职责及各级人员的职责。

可分为警戒保卫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分析调查组、通信联络组、善后工作组等。

(7)特种设备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物证、资料。

(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10)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2.3.1应急救援办公室须有专人负责和24小时值守,其主要职责

(1)负责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2)监督和检查各应急救援组的资源配备和装备状态。

(3)事故报告记录。

(4)在事故状态下接受现场总指挥的指令。

2.3.2现场指挥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事故现场工作。

(2)组织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抢险救灾和救援的行动。

(3)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4)向事故发生地的有关部门,事故现场周边单位报告事故情况,必要时向当地政府、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5)保护事故现场。

2.3.3警戒保卫组主要职责

(1)根据应急救援预案有关设立警戒区域的要求和规定,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保卫。

(2)疏散警戒区内无关人员。

(3)维持治安、交通秩序。

(4)协助医疗救护组转移中毒、烧伤等受伤人员。

2.3.4抢险救灾组主要职责

(1)及时判断事故的性质、影响范围及可能继续造成的后果。

(2)负责现场抢险救灾和环境动态检测。

(3)根据事故情况,制定堵漏、灭火、导液等抢险技术方案。

(4)实施经现场总指挥批准的抢险技术方案,以排除险情。

(5)实施事故现场的受伤人员救援和物资转移。

2.3.5医疗救护组主要职责

(1)制定液化石油气中毒、烧伤的医疗救治方案。

(2)负责现场中毒、烧伤等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

2.3.6通信联络组主要职责

(1)建立有效的通信网络,危险区域内提供防爆型通信器材,禁止使用手机等非防爆型通信器材。

(2)保障救援通信联络和对外通信联络的畅通。

2.3.7后勤保障组主要职责

(1)提供如隔离式防毒面具和正压式呼吸器、消防器材、防化服、堵漏用专用工具等抢险救援用物资及装备。

(2)应急救援用车辆。

(3)应急救援用资金。

(4)应急救援用物质来源明细表和联系人、联系方式。

2.3.8善后工作组主要职责

(1)负责现场恢复工作,在指挥部确定现场已无人身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修人员对现场其他危险设施、损坏设备进行排险抢险或抢修,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2)负责事故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安抚、抚恤和理赔等工作。

(3)罐车、设备、厂房以及周围建筑物等损坏后的保险和赔偿处理等。

3.1.1性质、隶属关系、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周边人口密度与数量,纵、横距离及周边交通环境状况。

3.1.2生产规模、人员数量、相关技术人员情况和有关生产工艺状况。

3.1.3周围建筑物性质(民居、工矿企业、易燃易爆场所、有毒有害环境、重要基础设施),与周围建筑物的位置(距离)。

3.1.4罐车所在地的气象、环境资料。

铁路罐车总图、罐体图、管路图、罐车参数(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材质、内径、长度、容积、载重、生产单位等)、安全附件(安全阀、紧急切断阀、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阀门)等型号、厂家、状况、定检、自检和隐患情况等罐车的安全状况和底架的状况等。

3.3.1本单位应急救援的人力、装备、资金和物资情况,具体数量以及保障措施。

临近同类企业应急救援资源情况、通信联络方式等。

3.3.2对照现有资源,提出资源补充、合理利用和资源整合的建议方案。

4危险源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

见附录A。

4.2.1罐车检验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4.2.2罐车及其安全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状况。

4.2.3罐车投用以来出现问题的记载。

4.3.1根据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的特点,其危险是因为装载的介质,安全就是要控制液化石油气的外泄、着火和爆炸。

其危险源有:

(1)罐体自身缺陷引起罐体和安全附件的损坏及密封泄漏。

(2)外部因素如交通事故、静电或遭雷击等引发罐体和安全附件损坏及密封泄漏。

(3)操作等因素引发罐体和安全附件损坏及密封泄漏。

具体可参考附录B。

4.3.2健康危害

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的液化石油气蒸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也就是当空气中含有1%时,使人呕吐、头痛,10%时2min使人麻醉,时间稍长即可死亡;

液化石油气中含有硫化氢(H2S),对人的神经系统危害极大。

另外,由于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

4.3.3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4.3.4爆炸危害

液化石油气从罐车中泄漏出来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

若在短时间内大量泄漏,可以在现场很大范围内形成液化石油气蒸气云,遇明火、静电或处置不慎打出火星,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4.3.5爆炸威力

罐车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罐车发生物理爆炸,又称蒸气爆炸,破坏性很大,其主要危害因素为火球、冲击波、抛射物三种。

罐车泄漏、破裂时,喷出的液化石油气绝大部分以雾状液滴形式迅速与周围的空气混合而着火燃烧,火球的高温热辐射危害和持续时间与其大小有关。

罐车装载液化石油气量越大,发生蒸气爆炸喷出燃烧的量越多,形成的火球半径越大,火球持续时间越长,周围受到热辐射危害程度越大。

爆炸威力估算可参见附录C。

液化石油气外泄,对人的健康和环境均有一定的危害,但只要不发生燃烧和爆炸事故,就不会出现灾难性后果。

从燃烧和爆炸角度来说,氧为助燃物,存在于空气中是无法控制的,因此要控制燃烧物和火源。

对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其危险因子为液化石油气和火源。

在轻微泄漏阶段,其主要危险因子为液化石油气。

此时抢险救援工作主要是堵漏,并控制周围的火源。

一旦出现泄漏无法控其主要危险因子就转为火源。

此时抢险救援工作主要为控制火源,并设法堵漏或控制液化石油气的扩散。

从引起罐车事故的外部因素、罐体和附件故障、操作失误等三大因素中,最易出现问题的是罐车附件及密封泄漏。

这也是从罐车事故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所以典型危险源应是罐车附件及其密封。

根据罐车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可控制性,其预警等级可划分为以下3个等级。

5.1.1一级预警

LPG罐车罐体的管路、紧急切断阀、装卸阀门等安全附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液化石油气介质轻微和少量泄漏,并且采取措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消除的,定为一级预警。

5.1.2二级预警

因各种原因,导致罐体、管路、紧急切断阀、装卸阀门等安全附件等设备的破损或失灵,引发液化石油气介质大量泄漏或燃烧,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后能得到控制的,定为二级预警。

5.1.3三级预警

因各种原因,导致罐体、管路、紧急切断阀、装卸阀门等安全附件破损或失效,引发液化石油气介质大量大面积泄漏,现场人员无法处置,对周围人群极易造成重大伤害的事故或可能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定为三级预警。

5.2.1建立完善以下重点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1)铁路罐车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2)设专门机构或者设专(兼)职人员。

(3)定期分析铁路罐车安全状况,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4)使用登记、定期检验制度。

(5)罐车行驶路线动态联络措施。

(6)企业日常检查制度。

(7)消除事故隐患制度,尤其要注重隐患的发现、消除、监督。

(8)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

(9)事件突发时与其相关的措施。

(10)如何确定启动预案、由谁确定进入预警程序。

注意事态发展超出控制能力时的处理程序。

5.2.2铁路罐车事故预防措施

6.1.1铁路罐车发生事故后,车辆的作业人员(安全员、押运员等)应立即穿带好防毒服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关紧罐体进出口阀门。

其中一人应立即向企业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另一人应在事故现场进行监控。

6.1.2报告至少应有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地点。

(2)事故类型(如泄漏、燃烧、脱轨、翻车等)

(3)装运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的总吨位、装运介质的吨位。

(4)有无人员伤亡情况。

(5)周围环境情况(如建筑物性质、交通、人流等)

(6)影响范围。

(7)报告人姓名。

事故确认的内容包括事故地点、影响范围、事故类型等技术要求;

分析程序的内容包括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初步分析事故趋势,确定应急迅速启动的程序。

事故确认后,在自身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铁路部门、110、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及相应应急指挥中心等有关部门报告。

6.4启动应急救援后的各组织工作程序(总指挥、应急办公室、警戒保卫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分析调查组、通信联络组、善后工作组等)

包括监控和分析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有扩大危险趋势。

注意人员应向事故现场上风区转移。

包括救援现场的警戒区域,设置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程序,救援队伍、物资供应、人员疏散以及警戒开始和撤消步骤。

6.7.1罐车一旦出现泄漏,首先以罐车为中心方圆1600米内为危险区域。

其中:

100m内为重危害区;

(100~800)m内属危害区;

(800~1600)m内属过渡区;

1600m外属安全区。

需要封锁相关交通路口;

设立相关警示标志。

6.7.2救援抢险组到达后,根据地形、风向、风速、事故LPG罐车内LPG储量、泄漏程度、以及周边道路、重要设施、建筑情况和人员密集程度等,以及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对警戒区域的要求和规定,对泄漏影响范围进行评估。

在专家的指导下设迅速标出事故现场危险区和安全区,并根据现场情况和事故发展趋势,随时扩大警戒区域。

6.7.3现场总指挥下达设立警戒指令后,有警戒保卫组设置警戒范围和实施交通管制。

危险区应有明显警戒标志,并有毒、爆炸等警示标志等。

警戒区内必须消除一切引起火灾的隐患。

6.7.4警戒保卫人员应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和接近警戒区,应急救援行动人员,宜有标明其身份的明显标志。

6.7.5当罐车在运输中发生事故,警戒区周边必须实行交通管制。

6.7.6救援指挥部应设置在上风处,救援物资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

6.7.7当事故完全消除,事故现场勘查完毕,由现场总指挥下达取消警戒区的指令后,方可取消警戒区。

6.8应急救援中医疗、卫生服务措施和程序

6.8.1当事故现场有中毒、冻伤等受伤人员,救援人员首先应将受伤人员移至上风处的安全区内,由医护等专业人员进行救治。

6.8.2受伤人员经现场医护等专业人员救护后,应尽快转入医院进行治疗。

6.8.3当发现有呼吸困难、休克及中毒者,救援抢险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后进入现场,迅速将其转移至空气新鲜的安全区静卧,且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当发现有呼吸困难、休克及中毒者,将受伤者的衣扣及裤带松开,保持其呼吸通畅;

(2)呼吸停止者,实施人工呼吸;

(3)对冻伤者,首先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冻伤部位,至少15min以上,且在24h内在患处涂上药膏,然后用医用纱布包扎。

6.9.1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程序。

6.9.2根据事故性质,确保选配和使用正确、合理的个人防护设备。

6.9.3应急救援人员在各种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措施。

6.10.1应急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发布程序和原则。

6.10.2请求有关部门或救援队伍帮助程序(要包含罐车经过线路的政府、质监、安监、铁路部门的应急救援通信联系一览表)。

6.10.3一旦发生泄漏,应立即视情况设置安全距离,并立即报告铁路部门和当地政府,启动铁路部门或当地政府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应急救援预案。

7.1.1灭火剂选择

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发泡剂。

7.1.2防护器材

空气呼吸器、防静电工作服、防护隔热服、避火服、防冻衬纱、橡胶手套。

7.1.3设备物资储备

干粉、可燃气体浓度测试仪、风向仪、不同规格带压堵漏卡具、夹具、高压注胶枪、手动高压油泵、防火花的专业施工工具、防爆电筒、适用石油液化气介质的密封胶若干。

7.1.4通信设备

应采用无线电通信设备。

危险区内须使用防爆型通信器材,禁止使用移动电话等非防爆型通信工具

7.1.5常用救护药品

7.2.1罐车发生泄漏,应立即切断或关闭液体石油气来源的各相关阀门。

7.2.2切断事故现场电源(防爆电器除外),关闭常用通信工具(灾区电话除外),消除所有火种。

7.2.3使用防爆抢险工具,穿戴专用救援服装,防止撞击、摩擦、静电起火。

7.2.4在未切断泄漏源的情况下,严禁熄灭已稳定燃烧的火焰。

7.2.5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应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7.2.6通常含氧量10%是人体不出现永久性损伤的最低限。

因此,警告大家不要进入液体石油气蒸气中。

7.2.7设定区域和疏散。

建立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

根据站区储量、泄露程度、地形、气象等,对泄漏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在距离泄漏点至少半径800m范围内实行全面警戒,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

疏散无关人员,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内的周边人员向上风向迅速撤离,对以上区域内的幼儿园、学校、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应重点组织有序疏散。

实施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缓冲区域。

着火隔离至少1600m(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1600m的隔离区)。

液化石油气爆炸燃烧安全距离推荐表见附录B。

7.2.8消除火种。

立即在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

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

7.2.9控制蒸气云,如有可能用蒸汽带对准泄漏点送气,或开启消防喷淋系统以喷雾形式或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对准泄漏处喷射并形成水幕,用来冲散可燃气体;

用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减少液化气蒸发;

用喷雾水(或强制通风)转移蒸气云飘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

7.3.1器具堵漏

(1)当泄漏处为圆形小孔,可采用木锲堵漏法。

(2)当管道壁发生泄漏,且不能关闭阀门止漏时,可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胶、堵漏带等器具实施封堵;

或采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随后可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法暂时封堵。

(3)当罐体焊缝微量泄漏,可采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进行堵漏。

(4)当罐壁撕裂泄漏可以用充气袋、充气垫等专用器具从外部包裹堵漏。

(5)带压管道泄漏可用捆绑式充气堵漏袋,或使用金属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施行堵漏。

7.3.2当罐体开裂尺寸较大而又无法止漏时

7.3.2.1当泄漏处在液面以上的,从气相管路充入氮气等惰性气体将事故罐体内液化石油气置换至备用空液化石油气储罐或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内。

7.3.2.2当泄漏点在液面以下的,从液相管注入清水将事故罐体内,也就是采用注水升浮法,将液化石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使水从破裂口流出,再进行堵漏。

为了防止液化气从顶部安全阀排出,可以采取先倒液、再注水修复或边导液边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