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004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课文1种树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的绿色音符、绿色歌谱批的是什么。

让学生感受到美丽的大自然绿的气息,使他们热爱大自然,从而萌生出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为绿化祖国作出贡献的良好意识。

4、认识数量词,读中感情量叠词的作用。

多读,培养语感。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的绿色音符、绿色歌谱批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

到了植树节这天,人们又开始种树了——你看(引导孩子们看插图)

2.引出课题:

种树。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小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戴红帽子的词语,不会读的拼读几遍。

2.小组合作学习:

(1)拼读汉字通道里的生字,人读词语。

(2)小组合作读课文。

3.分组朗读课文,师生评价。

三、检查反馈,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学生评议后齐读。

2.引导学生用相应的生字进行扩词练习。

3.开火车认读。

4.小朋友在小组内认读生字,讨论交流识记方法。

5.集体反馈。

6.找朋友游戏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四、深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渎1、2句,理解“音符”——乐谱中表示音长音高的符号;“歌谱”——歌曲的曲子。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读出高兴的心情呢?

请自读体会。

抽生读,生评价,齐读。

3、这两句中一棵、一行、一串是数量词,小朋友读读下面的词你发现了什么?

(数量越来越多)出示词语:

一棵小树一棵棵小树

一行小树一行行小树

一个音符一个个音符

一串珍珠一串串珍珠

4、说说种下的小树还像什么?

5、听老师读第三四句思考,种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是什么?

抽生答。

6、是啊,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幸福的生活。

那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来呢?

自渎,抽生读,师生共评议,齐读。

7、小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事物,为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多植树,多造林。

那你想为小树做点什么呢?

四人小组讨论,抽答。

五、指导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行、串、声、树、音、跳,书空笔顺,记忆生字。

2、书写指导:

“行和跳”是左右结构的字,写得左窄右宽;“树”是左中右结构,各站三分之一的位置。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七、安全教育一分钟

教学后记:

 

2、顽皮的阳光

教学目标:

1、会读13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内容,联系自己平时的观察,感受阳光的美丽和顽皮,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阳光的顽皮,大自然的美丽。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设疑

1、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顽皮的阳光

2、齐读课题,找出关键词“阳光”,然后质疑:

“顽皮”是什么意思?

这里说谁顽皮?

3、设疑:

调皮的阳光都去了哪些地方呢?

二、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标出课文的段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想想调皮的阳光都去了哪些地方呢?

3、分组读课文,注意指导长句子的读法,指导学生读正确、通顺。

4、全班交流。

三、学习部分生字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边读课文边用笔勾出生词,把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不理解的字词做上记号。

2、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互相提醒,读准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识字记形,认识常用偏旁。

.

4、学生先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大小,找出字相近或相似的字进行比较记忆。

5、教师示范书写,着重指导“进、哥”这两个字的书写。

6、学生描红、临写,展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开火车读生词,生字扩词。

3、分组读课文,比一比哪个组的字音读得最准确。

二、学习课文,体会情感

1、全班齐读课文,注意断句。

2、出示:

清晨,它爬上树梢,跳上窗台,探着脑袋看看谁家的孩子在睡懒觉。

3.读一读,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反馈。

om

5.全班小朋友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演一演,然后学生配上动作有感情地朗读。

7.太阳干什么去了?

8.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

太阳会和睡懒学觉的小朋友说什么呢?

9.再次带感情朗读这句话,体会文中动词使用的准确性。

10.引导学生总结刚才的学习方法,照样子学习后面的内容。

11、结合板书小结。

12.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

三、总结,整体感悟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家为什么称阳光为顽皮的小哥哥了吗?

2.说说阳光还会去哪里?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背诵课文。

五、安全教育一分钟

板书设计:

3.顽皮的阳光

爬上树梢跳上窗台

溜进花园钻进小河

教学反思:

 

3、老人与苹果树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认识本课13个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人的美好心灵。

3、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用重点词口头造句。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生字。

2、学会用“高兴”口头造句。

教学准备:

本课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解题质疑

1、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齐读课题。

2、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透过题目可以知道今天我们要读的这个小故事写得是——老人、苹果树。

指导书写“果”字,中间一竖不能断。

用“果”扩词。

3、老人和苹果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让我们走进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写的这个小故事里吧!

二、自主识字,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语。

2、把自己觉得容易读错的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们。

3、同桌交流检查,说说自己已经认识的字,夸夸自己和同桌。

4、利用苹果图形的生字卡片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三、读课文,感悟情感

1、朗读课文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谁在干什么。

“许多”还可以用哪些词来表达(意在让学生了解老人付出的劳动多)。

再读这一句,读出自己的体会。

2、自读第二段,想想人家问了老人哪些问题,老人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同桌交流学习,集体反馈,练习读好人家的问话,读出人们对老人的不解与担心。

3、学习第三段

1)齐读老人说的话。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引导学生讨论“口语交际”的问题,体会老人为自己的付出而快乐、幸福的心情,体会老人有一颗充满阳光的心。

3)学习用“高兴”进行口头表达。

4)怀着对老人的崇敬心情朗读课文。

四、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抽读本课的生字,书空笔顺。

2、观察要求写的字,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一看宽窄、二看高矮、三看穿插避让、四看压线。

)。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学生书写,互动评价。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用“高兴”写一句话。

六、安全教育一分钟

板书设计:

3、老人和苹果树

老人→苹果树→吃不着

别人吃→高兴

教学后记:

4、夏天的夜晚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13个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6个字。

2、学习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天夜晚的自然美,情感得到陶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

板书:

夏天

2、与学生聊聊夏天。

二、自读课文,知大意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你有哪些生字不认识,哪些词句不理解?

请用“——”画出来。

三、再读课文,自主识读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比较识记生字的形,了解生字的字义。

2、同桌互相抽读,正音;互相抽写,记形。

3、开火车,用生字卡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巩固识字效果。

4、展示试写汉字,教师点拨关键部位,让学生对照范字反思,再在“学学写写”中练习书写。

四、美读课文,欣赏感悟积累

1、试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2、看挂图,学习第一段。

(1)夏夜的天空那么美,该怎样读才能展示出这美景?

(2)在朗读中,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你能把头脑中的美景通过读让同学们感受到吗?

(3)你们想把文中写夏夜美景的句子背下来,放进自己的语言仓库吗?

(4)学生试背,并让背得快的学生讲讲是用什么方法背的(抓关键词背;想画面背;抓景物特点背)。

(5)放音乐,自己背,同桌抽背。

3、夏夜天空的景色多美啊!

仔细观察,夏夜还有哪些有趣的事儿呢?

请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看看又有什么新发现、新感受。

(引导学生用类似的方法美读、美背、美想第二段。

)咱们一起来演演这情景好吗?

请选择你喜欢的动物,想像它们在夏夜的表演,并尽情地展示。

4、读了一、二段,你觉得夏夜的景色怎样?

(迷人)

一个“真”字,就把作者对夏夜的喜爱之心、赞美之情以及自己的陶醉之意全融入其中。

让我们一起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总结,完成课后第二题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能把夏天的夜晚描写得这么美吗?

教师小结,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

2、完成课后第二题。

(1)出示句子:

大地像热闹的舞台,让学生读一读。

(2)引导用“……像……”说话。

六、作业

1、抄写生字,并用生字练习扩词。

2、用“……像……”写话。

3、选择练习册上的作业完成。

七、安全教育一分钟

教学后记:

 

5、白居易诗两首

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诗歌与词体裁的不同特点。

3.读中感知古诗词所表达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背诵古诗的浓厚兴趣。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了解诗歌与词的不同特点。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介绍诗人白居易。

2、介绍《草》的写作背景:

是唐朝诗人白居易16岁应考的习作;介绍《忆江南》的写作背景: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今天只学习其中一首。

3、这两首诗各自描写了什么景物呢?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拼读汉字通道里的生字,相互正音。

3、小组合作读课文。

4、汇报交流: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指明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分组读,齐读。

三、理解课文,了解古诗与词的不同特点

1、理解《草》的意思,感悟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1)看图,自己读诗歌,说说这首描写了什么景物?

讲的是什么意思?

(2)理解“枯荣、尽”的意思。

诠释诗意:

那原野上的小草每年都会长得很茂盛,后来都会枯萎死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