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木模在砼浇灌后吸水膨胀,事先未留有空隙。
3、预防措施
(1)支梁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浇灌后不致嵌入柱内。
(2)梁底间距应能保证在砼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
(3)梁侧模及底模用料厚与宽度根据设计尺寸进行配制,必须具有足够的拼条。
(4)梁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条木钉紧钉在支柱上,以保证砼浇灌的过程中,侧模下口不致鼓模。
2.1.3板模板工程
板中间下沉,板底砼面不平,板边模嵌入梁内不易拆除。
2、原因分析
(1)板搁棚用料较小造成挠度过大。
(2)板下支撑底部不牢,砼浇灌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板模下挠。
(3)板模底不平,砼接触面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
(4)将模板钉在梁侧模上面,甚至略伸入梁内,浇灌砼后,板模板吸水膨胀,梁模略有外胀,造成边缘一块模板嵌牢在砼内。
(1)模板厚度一致,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支撑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结。
(3)模板与梁模搭结处,板模应拼铺到梁侧模外口平齐,避免模板嵌入梁砼内,以便于拆除。
2.2
钢筋工程
2.2.1竖向钢筋偏位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在立柱模板支撑系统前,宜在现浇混凝土楼面上预埋φ12的钢筋头或φ48的短钢管作为支点,间距不大于1m,并使斜支撑能与支点有牢固的连接,起到撑顶、反拉和调节垂直度的作用。
(2)图纸会审与钢筋放样时注意梁、柱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
(3)在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处,在柱与梁顶交界处,扎筋时给柱增加一个限位箍筋,用电焊将它与梁的箍筋点焊固定,再将柱主筋逐一绑扎牢固,并沿柱高临时绑扎间距不大于@500的箍筋,确保节点处柱筋在浇筑时不会发生偏位。
(4)加强混凝土的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禁将整车或整料斗的混凝土直接灌注到柱、墙内,不得随意冲撞构件的钢筋骨架,应先将混凝土卸在盘板上。
再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这样既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又可防止撞偏钢筋骨架。
(5)在进行竖向钢筋的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前应先搭好脚手架,在上部通过吊线,用钢管固定出上部的托筋位置,使接长的钢筋能准确地套在箍筋范围内,这样在脚手架上安装柱的钢筋,绑扎箍筋,既安全,又能保证框架柱骨架不扭曲、不倾斜,还能提高工效。
2.2.2钢筋加工
(1)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
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2)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
对于I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2.2.3钢筋绑扎与安装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
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2)保护层砂浆垫块应准确,垫块步距取800×
800㎜,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3)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
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4)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
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立即纠正。
(5)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就及时调整。
2.2.4钢筋弯曲
沿钢筋全长有一处或数处“慢弯”。
运输时装车不注意,运输车辆较短,条状钢筋弯折过度,用吊车卸车时,挂钩或堆放不慎,压垛过重。
但每批料或多或少都有“慢弯”。
3、预防措施及治理办法:
直径为14mm和14mm以下的钢丝绳的工作案子,将弯折处放在卡盘上板柱间,用平头横口扳子将钢筋弯折处板直,必要时用大锤配合调直,将钢筋进行冷拉以伸直。
2.2.5绑扎间距不符合要求,有缺扣、松扣现象
搬移钢筋骨架时,绑扎节点松扣或浇捣砼时绑扎松扣。
绑扎铁丝太硬或粗细不当,绑扎形式不正确。
绑扎Φ12以下的钢筋用22号铁丝绑扎,直径12~16毫米的钢筋用20号铁丝绑扎,绑扎梁柱等直径较粗的钢筋可用双根22号铁丝。
绑扎时要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扎形式,如绑平板钢筋网时,除了用一面顺扣外,还应加一些十字花扣,钢筋转角处要采用兜扣并加缠。
对竖立的钢筋网,除了十字花扣以外,也要适当加缠。
4、治理方法:
将节点扣处重新绑扎。
2.2.6钢筋生锈
钢筋套丝生锈。
2、预防措施:
钢筋轧丝后马上套上塑料保护帽。
2.3砼工程
2.3.1钢筋砼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现浇板的砼应采用中粗砂。
(2)砼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好、对砼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3)预拌砼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
(4)预拌砼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mm,其他住宅不应大于150mm。
(5)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砼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6)在剪力区一般不宜设置接线盒,如设置应征求设计同意并应有设计加固措施。
(7)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线管应设置在板中,并有可靠的支撑固定措施。
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线管密集处或管径大于1/3楼板厚度的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ф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
(8)现浇板浇筑时,在砼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砼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
(9)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砼,不得少于14d。
(10)现浇板养护期间,当砼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当砼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11)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
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12)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砼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3.2、现象:
浇筑砼工程前,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清除不净,砼振捣不密实,蜂窝、麻面、露筋、露石及轴线位移,断面尺寸不符合要求,砼墙体定部高低不平。
1、原因分析
(1)由于职工的粗心及随意性造成。
(2)麻面由于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模板漏刷,拼缝不严密,浇捣砼时缝隙漏浆,砼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
振捣不密实,有气泡排出,木模板浇筑砼前未浇水湿润。
(3)板搁栅用料较小造成挠度过大。
(4)板下支撑底部不牢,砼浇灌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板模下挠。
(5)板模底不平,砼接触面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
(6)将模板钉在梁侧模上面,甚至略伸入梁内,浇灌砼后,板模板吸水膨胀,梁模略有外胀,造成边缘一块模板嵌牢在砼内。
(7)墙砼浇注时,没有按交底标高。
(4)墙砼浇注时要比设计标高高出3cm,拆模后按设计标高弹线凿掉。
2.3.3蜂窝
1、产生原因:
振捣不实或漏振;
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
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
模板安装前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
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予以填封,梁筋过密时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3.4露筋
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
振捣不实。
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
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部距宜密些,使钢筋自重挠度减少;
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能移动。
2.3.5麻面
模板表面不光滑;
模板湿润不够;
漏涂隔离剂。
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2.3.6孔洞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高度;
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2.3.7缝隙及夹渣
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2.3.8柱底部缺陷(烂脚)
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
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
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厚的水泥砂浆。
2.3.9梁柱节点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2.3.10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
梯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
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梯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
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2.3.11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
基础混凝土是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
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
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
必要时二次浇筑。
2.3.12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
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
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2.3.13缺棱掉角
1、产生的原因:
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
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方法不当。
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
搅拌时间要足够;
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在拆除模板不受损坏时方能拆除。
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2.3.14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
沉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
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
当承托较大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
执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