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成长系列Word格式.docx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成长系列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成长系列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中记载了我国早期对文学的一些基本认识。
如原始文艺的形态、诗歌音乐的特点、文艺的社会作用等,这些认识对我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1、诗言志的观点。
2、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
3、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论语(节录)
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是研究孔子生活、思想的重要资料。
2、了解孔子的“论文”的观点:
孔子常说的“文”,一般泛指文化和学术,具体则指《诗》《书》和六艺。
其概念和后世的文学或文章的概念不尽相同,虽然也包括文学、文章在内。
孔子对这个包括文学在内的广义的文或文学是极为重视的。
不但自己熟悉,而且还把这些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3、了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他对诗乐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
孔子把诗、礼、乐相提并论,确立了文艺在礼冶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他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说在教授弟子诗、书、礼、乐的教育顺序上,应先从容易感动学生,情志的《诗经》开始,然后才是礼和乐。
4、掌握“论诗”中的“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的功能和系统总结。
孔子特别重视诗的效果,即社会作用“兴”就是说诗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对读者有启发和感染作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
“兴”-孔子已经意识到诗在感情上打动人的力量,但重点仍在理性上的启发。
“观”诗歌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因为通过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和得失,也就是说诗能起到帮助读者认识社会现实生活的作用。
“观”-孔子把握到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实质,但落脚点仍在政治教化。
“群”说明诗可以帮助人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起到提高修养,增强团结作用。
“怨”诗能起到讽刺时政,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起到表达民情的作用。
“群”“怨”-体现了孔子的礼冶思想。
“兴”“观”“群”“怨”对文艺的社会功能作了全面概括,即根据文艺的特点,指出了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5、理解“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的观点:
“尽善尽美”:
美指艺术形式,善指政治内容,说明孔子已懂得对文艺作品的评价要从政治和艺术,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衡量,是文艺批评的一大进步。
“文质彬彬”:
完整表达了孔子的质文观,强调文学既要文采,又必须以达意为主,要恰到好处,不过又无不及。
孔子这个文质并重,辞意兼顾的看法,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6、理解“思无邪”的观点:
“思无邪”:
孔子对诗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思想内容方面可以认为,孔子提出的“思无邪”的本意,未必就像汉儒、宋儒那样保守和偏狭。
相反,他的尺度还是比较宽泛的。
7、掌握“中和之美”说:
“中和之美”在诗的艺术标准方面,孔子很重视诗和乐的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是儒家追求的审美理想。
在孔子的言论中,则体现在“思无邪”一语。
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实际上就是“中和”的原则,孔子认识诗三百合乎这个标准,故立于范本,称之为“思无邪”。
孔子的美好思想把个休与社会联系起来,把内容与表现联系起来,把艺术与教化联系起来,把文体与对象联系起来,因此尽管他关于艺术的审美的观点只是只言片语的,却有着内存的逻辑性,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
一、孔子的“论文”的观点:
泛指文化和学术,具体则指《诗》《书》和文艺。
与后世文学或文章的概念不尽相同。
二、孔子的“论诗”的观点: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和“兴观群怨”。
2、“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
3、“思无邪”和“中和之美”。
“发愤著书”说,代表了古代进步创作动机的一个主要特征,“愤怒出诗人”“哀怨起骚人”。
他们对黑暗社会怨愤越深,其气就越盛,作品内容就越丰富,其艺术价值就越高。
两千年,司马迁总结的创作批评,至今仍激励着中国的进步作家在创作中与社会保持密切的关系。
一、《史记•太史公自序》的主要内容:
1、对“春秋笔法”的概括。
2、提出“成一家之言”的观点。
3、总结“发愤著书”说。
第五节
楚辞章句序[东汉]王逸
1、《楚辞章句》是现在最早的《楚辞》完整注本,其中《楚辞章句序》关于屈原及其作品的评论尤其值得重视。
2、了解历史上对屈原的不同评价:
历史上很多对屈原有不同的评价,汉代刘安,司马迁,杨雄,班固,王逸诸人对屈原的不同评价,构成我国文学批评史上一次重要的文艺论争,反映了两各不同的文艺思想。
交锋的结果,肯定了屈原作品的历史地位,肯定了屈原作品的批判现实的精神,肯定了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
但双方对屈原开拓的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都缺乏理论认识。
3、理解屈原作品的艺术性:
屈赋文采珍奇,辞藻华美,为历代所师法,“取其要妙,窃其华藻”(屈原之词,诚博远矣。
自终汉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来者矣。
)
4、掌握作者对班固的驳斥:
文章是直接对班固《离骚序》而发的,《离骚序》对屈原其人及作品进行了无端的诋毁和批评,基本否定了刘安和司马迁原来对屈原所作的崇高的评价,他所依据的是《五经》经义,作者“以子之矛,攻子这盾”引经据典,同样用《五经》经义批驳班固的错误论断。
“人臣之义,以忠正为高,以伏节为贤,古者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其标准在论语中“谋国之忠”“人臣之义”“杀身之勇”反对“怀道迷国”“逡巡避患”的可鄙。
赞美屈原“直若砥失,言若丹表,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反对班固“露才扬己”“苟欲求进”“怨刺其上,强非其人”,是完全违背《五经》经义的。
作者征引《诗•大雅•抑》中卫武公刺周厉王的诗句和伯夷叔齐“让国守分,不食周粟”的故事,驳斥了班固对屈原的诋毁和批评。
5、掌握作者对屈原的评价:
①王逸认为刘安对屈原的评价“大义粲然”,屈原的创作精神是满腔忠贞的爱国热忱,是关心国家人民命运的政治热情,是对丑恶势力至死不妥协的斗争意志,是坚持气节,杀身成仁的高贵品质。
②作者对屈原作品的题材与艺术特色作出了自己的评论:
把《离骚》的许多题材、用语同儒家经典一一对照,想以此肯定作品的价值。
结果是牵强附会、窒碍难通。
这是王逸受儒家思想局限的明显反映。
③对屈原作品的艺术性,王逸也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屈赋文采珍奇,辞藻华美,为历代所师法“取其要妙,窃其华藻”。
④最后,王逸对屈原作品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还作了极其热情的赞颂和期待。
历史的发展,已证明了王逸的预见。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文论
典论.论文
[魏]曹丕
1、《典论.论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重要的文学专论。
2、了解曹丕对“文人相轻”所持的态度:
曹丕对此是持鲜明反对和冷静分析的态度的。
作者认为,从主观方面来看“文人相轻”之病一患“善于自见”,即只见己之所长,不见人之所长;
“又患暗于自见”即不见己之所短,而只见人之所短。
作者认为还应从客观方面来分析下述两类情况:
一是“文非一体,鲜能备善”,即对于某一具体作家来说,要求他是各体兼擅的“通才”,那是很难的;
二是“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对于一些杰出的作家来说,由于矜才自负,互不服气,也就难免彼此“相轻”。
再加上“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积习,更容易影响开展公正切实的文学批评了。
作者认为,开展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应当是“审己以度人”。
3、了解“文本同而末异”:
曹丕认为“文本同而末异”,提出了文体论“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这里所说的“本”,就当指文章写作上的共同根本的原则和规律;
“末”应当是指各类具体文章的体裁和表现手法,并连带涉及到了风格问题。
4、理解“文以致用”的观点:
曹丕在文中特别强调了文章的价值和作用,提出“文以致用”的观点。
在强调文章的价值、地位和作用时称之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说作家可以“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在理论上突破了前代的传统观念,给予文学创作如此崇高的评价,是建安时代文学领域中的新倾向,也是我国文学趋于独立发展的标志。
5、掌握“文体论”:
曹丕对提出的八体文章的四种特点即所谓“四科八类”,作了综合的分析,①奏、议用于朝延公事,故重“雅”②书、论贵在辨析是非,故宜“理”③铭、诔用于记载事功,悼念亲故,故应重“实”④诗、赋以抒情赋物为主,要能感人,帮宜“丽”。
6、掌握“文气说”
曹丕以气论文的主要观点是:
“文以气为主,气有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这里所谓的“气”,是指作家的才性,所谓“体”是指作家天赋的本质。
由于作家天赋的才性、本质不同,形诸作品,便成为作品的不同风格。
“文气说”合理的方面,是他认为作品风格的形成主要决定于作家的气质和才性;
不足之处是,它过份强调了作家气质和才性的先天性和不可改变性,而忽略和抹煞了后天的生活实践和学习锻炼等等对作家的重大影响。
《典论.论文》中表现了曹丕哪些文学见解:
①曹丕反对“文人相轻”提出了文学批评应持哪种态度的问题。
②曹丕认为“文本同而末异”,提出了文体论,并对各种不同的文体作了具体分析。
③在讨论作家和作品的关系时,曹丕还非常强调气的作用,提出了有名的“文气说”④特别强调文章的价值和作用,提出“文以致用”的观点。
⑤强调作家应“贱尺璧而重寸阴云”排除饥寒和逸乐的干扰,强力著述以传于后世。
⑥曹丕的文学批评意见采取了全新的观点,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文
赋
[晋]陆机
1、陆机的《文赋》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
2、掌握作家关于创作构思和布局谋篇的过程:
①进行文学创作构思必须观察万物,钻研古籍和怀抱高洁的心情。
在现实生活中体验: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绘;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文以情生,情因物感,才是创作过程的起点。
②构思阶段: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艺术想象驰骋于穷高极远的空间,突破上下古今的限制,然后使感情更加鲜明,物象更加清晰。
③进入写作过程,在众多形象中,作者进行了选择和概括:
“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
对艺术素材进行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工作。
④最后,创造出具体而概括的形象:
“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⑤艺术创作过程实质上是形象思维过程,从而触及到艺术创作中一个带有普通规律性的问题。
3、理解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①首先要求以意为主,以辞为辅,“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要求以思想内容为根本,确立文章的主体;
以语言文字为辅助,编织文章的色彩。
②其次,在内容方面,强调情;
形式方面,强调丽。
③最后,不仅重视作品内容,而且要求有真情实感,形式方面要求构思巧妙辞妍丽。
4、了解作文之利害的几方面问题:
1、文章的层次结构。
2、突出文章中心的重要性。
3、文章意与辞贵在独创。
4、文章的协调与剪裁。
5、五种文病。
4、理解文学创作之难:
首先重申了“非知之难,能之难。
”指出要说出文学创作的规律也许并不难,难的是掌握并自如运用创作规律遣词造句。
其次,精心创作出的作品,要得到知音的赏识并不是容易的事。
再次,只有付出辛劳,才能使自己的作品“与天地乎并育”。
最后,作者指出,文学创作是学无止境的,吸取好的创作经验,写出自己的新意。
5、掌握创作中的灵感问题: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物感我应,或通或塞,其机会极其神妙莫测,不可理解,不易捕捉。
“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灵感来去突然倏忽;
“藏若景灭,行犹响起“,灵感隐现有踪有迹。
创作灵感通塞,虽属于主观内在因素,但自己却感到无能为力。
6、理解陆机论述了文学的社会作用:
①“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文学的作用在于明理。
②“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文学的作用是无限的,可以垂范后世,取法前修。
③“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起风化教育作用,维持文武之道,意义深远,无所不包。
④“配沾润于云雨,象变化乎鬼神”可以感化人心,如春风化雨。
⑤“被金石而德广,流管弦而日新”,可以被之金石,流传不朽,施之管弦,传诵四方。
总之,作用是极其巨大,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第三节
文心雕龙.神思
[梁]刘勰
1、《神思》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第一篇,具有总纲性质。
2、理解“神思”是什么:
刘勰在文中第一句就做了解释:
“古人云: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神思之谓也。
”向在此而心在彼,自然是想象的作用,所以这里说的“神思”,的指的就是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和构思。
3、理解“思理为妙,神与物流”:
这是刘勰想象论的重要纲领,一方面说明想象活动必须扎根于现实,脱离现实,想象活动就失去了依据,作者以布、麻为喻,说明了想象活动就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加工;
另一方面,“神与物流”也说明了作者的思维活动是与具体物象结合在一起的,就是形象思维。
4、掌握想象的作用和过程:
①想象的定义:
想象是身在此而心在彼,可以由此及彼,不爱身观局限的艺术思维活动,即文中的“神思”②作用:
要创造出有声有色的生动的形象,必须运用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
③想象活动的过程,志气和辞令具有重要作用,起决定作用。
志气泛指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是想象活动的动力,想象的展开是沿着思想感情的轨道进行的。
辞令则指语言或语词,刘勰把辞令作为想象活动的枢机,只有准确的语言才能构成准确的意象,强调文学必须以言达意,究尽物色,曲写纤毫。
5、了解意象的提练:
在想象飞驰以后:
“神思方运,万涂竞萌”,头脑中各种意象纷至沓来,众多而纷杂,然而“暨乎篇成,半折心始”,最后描绘成篇时只有想象的一半。
由各种纷杂的意象到构成艺术形象,其中有个提炼功夫,即形象思维过程中概括化、典型化的问题。
6、了解“虚静”说:
刘勰认为:
“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进入艺术构思过程思想一定要高度集中,排除干扰,消除头脑中的杂念;
但是他又反对劳累精神,苦思冥想,主要平时培养艺术创作的能力。
7、掌握艺术构思能力的培养:
平时培养艺术创作的能力应注意以下四种基本训练:
①“积学以储宝”强调通过学习来积累文博的学识;
②“酌理以富才”,强调培养分析批判能力;
③“研阅以穷照”,强调观察和体验生活,扩大眼界;
④“驯致以怿辞”,强调掌握和提高艺术表现能力,不断培养和提高这种能力,文思就会开通。
1、理解“神思”“神与物流”“虚静”等美学命题:
“神思”反映的就是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和构思,“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指明文学创作不能拘泥现实,专构目前所见,从事刻板摹拟,而应容许虚构的存在。
“思理为妙,神与物流”是想象论的重要纲领,①想象必须扎根现实②作者的思维活动是与具体物象结合在一起的。
“虚静”艺术构思思路开通的问题。
“陶钧文思,贵在虚境,疏瀹五脏,澡雪精神“。
2、掌握想象的作用过程及艺术构思能力的培养等观点。
答案上面笔记中有。
第四节
诗品序
[梁]钟嵘
1、《诗品序》是作者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诗品》写的序言。
2、理解“滋味说”:
钟嵘在诗歌创作问题上提出了“滋味”说。
1、钟嵘重视诗歌的群、怨,他认为好的诗歌必须是有“滋味”的。
2、“滋味”:
钟嵘认为应该是“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
详,指描写的细致;
切,指描写的深刻。
在达到这个要求,必须赋、比、兴并重,做到言近旨远,形象鲜明,有风力、有藻采,感染力强,才是“诗之至也”。
3、“滋味”说,主要强调文学作品形象性的特征。
4、诗歌形式上,不赞成采用“文约”的四言和“文繁”的骚体,而极务主张五言,因为“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5、“滋味”说对后世影响很大。
杨万里、王士祯均得益于此。
3、掌握作者反对片面追求声律的观点:
钟嵘反对声病,主张自然和谐的音律,追求自然真美。
有力的抨击了“永明体”,他认为“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如果一味追求声律,反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
作者虽反对“伤其真美”的八病等的矫揉造作,但对诗歌自然的音乐美并不排斥。
4、掌握作者反对作诗大量用典的观点:
作者反对作诗用典。
认为诗歌是用来“呤咏情性”的,指出作诗一味引经据典,流弊其广,幽默的讽刺了一些诗人卖弄学问,但写作时援古证今,钟嵘也不一概排斥,认为“经国文符”“撰德驳秦”等适于用典,但作诗,就不适用了。
5、掌握作者关于写作动机被激发的观点:
钟嵘认为写作动机的激发,有赖于客观事物的感召: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有利于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继“四候之感诸诗”之后,又阐述了社会环境对诗人的感召,突出了“群”和“思”特别是“怨”的作用,主张人们通过诗歌来反映社会现实,并根据诗歌抒情的特征,通过个人的抒情以表达遭遇相同者的情绪,从而使诗者认识社会的面貌。
一、《诗品序》全面阐述了作者与诗歌理论观点:
对南朝诗风的批评①反对声病,主张自然和谐的音律,追求自然真美。
②反对作诗用典,钟嵘主张自然真美,对弥漫南朝诗坛的雾气,有廓清作用。
③钏嵘认为写作动机的激发,有赖于客观事物的感召。
④在诗歌创作问题上,提出了“滋味”说。
(这章我看的不是很懂,希望大家还是多读几遍课本,弄懂文章的含意!
)
第三章
唐宋文论
戏为六绝句
[唐]杜甫
1、杜甫最著名、最集中最能反映他的诗歌理论见解的是《戏为六绝句》,是杜甫诗歌创作的理论总结,第一个以诗论诗的文学批评形式,具有广泛影响。
《戏为六绝句》主要阐述诗歌遗产的学习和继承问题。
2、了解作者评价庾信的诗歌创作的观点:
“庾信文章更老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指出了庾信晚年诗的艺术成就和纵横的才思。
他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评论一个人,必须纵观他的全文和全文,看到文章的长处。
庾信虽然前期文章无可取之处,但晚年的创作意气昂扬刚健,文笔纵横开阖,和今人相比,毫不逊色,看不出有什么地方可废弃,对当时讥责庾信的人给予极大讽刺。
3、理解作者正确评价初唐四杰的观点:
作者认为四杰的作品是那个时代风尚的表现,初唐作家受到六朝绮丽铺张文风的影响,这很正常。
王勃、杨炯等的作品都突破了旧宫体诗的狭窄内容,大体上洗去了齐梁的不良风气,提高了诗的风格,对当时诗歌及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很大,不可忽视。
作者肯定了初唐四杰的成就,讽刺了轻薄为文之人的渺小。
他说,尽管四杰的创作不能像汉魏时创作那样接近于风骚,但他们才能超群,有高超的艺术创作技艺,能够驾驭瑰丽的辞采,创作上的成就,讥笑之人永远望尘莫及。
4、掌握作者如何对待古今诗歌的问题:
作者认为评价诗歌不能贵古贱今,只要有清词丽句都应汲取。
而古代诗歌作品中,尤其是屈原、宋玉的作品清词丽句很多,应该学习,今诗也应如此。
否则将还会写出浓弱纤小的文章,步齐梁尘。
杜甫肯定了屈原、宋玉以至六朝、唐初诗歌的语言艺术成就。
5、掌握作者对待文学遗产的态度: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认为今人的才力不及前贤不容怀疑。
但前人的作品也不应都一概吸收,那些与风雅相悖的作品就应被抛弃。
所以学习应有所选择,兼取众长,转益为师,只要近风骚之作,尽管有不足之处。
也应该给予肯定。
一、《戏为六绝句》中杜甫对前人诗歌遗产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
第一首是杜甫对六朝庾信的评价,指出了庾信晚年诗的艺术成就和纵横的才思。
第二、三首是对初唐四杰的评价以及对妄加评价四杰的狂妄之人的批评和讽刺。
第四首是对今人的评价。
第五首中杜甫指出如何对待评价古今诗歌的问题。
第六首表达了对待文学遗产的态度。
二、《戏为六绝句》的理论价值:
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对前代文学遗产的继承,唐代文学的发展吸收了汉魏、六朝文学创作的营养。
杜甫文艺思想的核心是转益多师,熔铸古今,作品充实的内容要和完美的形式统一,力求反映现实,广泛地吸收创作精神,作品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1、白居易在《与元九书》《新乐府诗》《秦中呤》《读张籍古乐府》中对现实主义诗歌作了充分阐述,提出了诗歌的作用、写作的原则,建立了现实主义诗歌理论。
最系统完整、集中地体现他的诗歌理论的著作是《与元九书》。
2、掌握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原则。
在文与现实的关系上,白居易坚持生活是诗歌的源泉,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的疾苦和政治斗争,干预生活,因而提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原则: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为事”就是要反映人民的疾苦;
“为时”就是要反映时代,揭露政教的弊端,以补救时弊。
“事”与“时”都是指现实性。
白居易推崇元稹的诗文,就是因为他的思想深刻,贯穿了古人“六义”的精神。
①战国到汉魏时期,屈原、宋玉的辞,苏武、李陵的五言诗,虽然也是真情实感的抒发,但六义已不全了。
②晋宋两代,真正反映政治生活,人民疾苦的内容基本没有。
③梁陈期间,诗歌形式艳丽,内容空洞没有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