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输电线路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电线路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经理、综合部、经营部
10
工程策划
11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基础施工资料等
12
人员培训交底
工程部、安监部
13
基础材料采购、检验、加工
工程部、供应部
14
部分基础材料运输
供应部、运输队
15
基础施工人员进场
项目经理、项目总工
16
基础机具设备进场
17
提交正式开工报告
12.5.1.1施工技术准备
建立项目技术管理组织体系,项目部设项目总工程师一名,主管项目技术组织管理工作,下设工程部,工程部配技术专工一名,施工队配备技术员一名,每个施工班组配备施工技术员一名。
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是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准备工作的核心,更是工程质量、安全的保障。
因此,项目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技术资料。
1)项目法人按计划交付施工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后,由项目总工组织各级技术人员认真审阅设计图纸及有关的技术文件等,将疑问、建议、错误或遗漏进行自审记录。
2)参与项目法人组织的图纸会审,将自审记录中的问题以及对设计意图的了解提出共同探讨,统一认识,形成“图纸会审纪要”,指导施工。
(2)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由项目经理负责进行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对自然条件、交通状况、地方劳力水平、钢筋、砂石等材料供应进行调查分析,形成现场调查报告文件,为项目组织设计、管理制度、施工措施等的编制提供第一手资料。
(3)施工技术资料。
根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目标,结合项目管理特点、工程特点、采用的施工方法及现场调查情况,由公司经营副总经理负责组织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依据公司质量体系程序要求,进行工程策划并形成会签记录,由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组织技术管理人员依据策划记录及设计、现场情况等资料,按原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准备工程技术资料见表12-5-1-1-1
表12-5-1-1-1
资料名称
完成时间
责任人
备注
全套施工图纸
×
工程限额领料卡
杆塔明细表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接地施工手册
铁塔组立作业指导书
架线施工作业指导书
液压连接操作工艺
重要跨越施工方案
针对现场具体环境分别编写,包括带电跨越及障碍物拆迁、改线措施
原材料及成品保护办法
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冬季、雨季、炎热阴湿环境中施工措施
特殊施工措施
包括绿色环保施工等
(4)技术交底与培训。
执行项目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规定,建立技术交底责任制,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在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均须进行此项工作。
12.5.1.2施工现场准备
(1)内容。
协助地方供电公司办理允许施工的注册手续;
塔基占地补偿、青苗赔偿、房屋拆迁、三线改造、旧有设施的迁移、树木砍伐及施工跨越赔偿等。
(2)以综合部为主体,设置各级地方关系协调员,制定本项目的地方工作计划及措施,明确各级职责,完善监督体系。
(3)施工场地占用与清理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有关法规和项目法人对本工程的规定,线路通道的清理满足电力线路运行防护规程及安全规程的要求。
2)此项工作应在项目法人、监理项目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进行。
开工前,召开地方工作会议,听取各方的建议和意见,协助地方供电公司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补偿办法。
3)加强各级管理及施工人员的素质教育,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一致。
4)保持施工场地、材料站、生活驻地干净整齐,施工后的施工场地,临时用地,施工中损坏的道路、桥梁及其他公用设施,均应清理修复和赔偿。
5)调查线路通道两侧危及运行安全高大树木状况,向项目法人提交一份调查报告。
12.5.1.3人力、机具及材料准备
本工程的施工力量配备、材料管理及供应计划、机具设备管理及供应计划见第六章的施工资源计划部分。
12.5.2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1)基础、组塔工程施工组织。
1)基础工程投入9个基础施工组,组塔投入10个组塔施工组,工程的分坑、基础施工、组塔施工、接地工程及相应的工地运输,按确定的施工控制段分段包干,全线同时开工,为减少施工半径,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在交底运输较困难的塔位,施工队可以就地驻点施工。
2)基础分部工程计划在完成约70%的工程量后,提请业主和监理项目部进行中间验收进入转序施工;
组塔工程完成约75%后进行架线施工。
(2)架线工程施工组织。
1)架线工程按架线工艺要求,项目部将原有施工队调整组建四个专业施工队,分配各自的施工任务,一队负责前期准备、后期清理及拆迁改线工作,二队负责光缆的放线工作,三队负责导线的张力放线工作,四队负责导地线紧线及平衡挂线、附件安装施工。
2)施工顺序:
架线施工初步确定从中间向两端依次施工。
3)线路通道的清障清理及电力线、通信线的拆迁改线工作与架线施工同期进行,由地方供电公司负责。
4)架线分部工程在完成100%的工程量后,由公司及项目部自行组织进行内部竣工验收,达到工程质量标准并将竣工移交资料备齐后,提请项目法人和监理项目部进行竣工验收。
(3)各工序的施工质量采用“样板试点”进行控制,由项目部组织施工队的相关人员共同完成首基试点,完成施工方案并统一工艺要求。
(4)从中心材料站至施工队转运站或施工现场的物资材料由项目供应部负责组织运输。
(5)施工部署调整。
1)本项目工程计划投入的施工力量在控制工期内,部分基础工程在达到组塔施工条件时,待监理项目部等单位进行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可转入下道工序施工,以缩短工期,合理调派施工力量。
2)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及施工队应根据施工进度、工程量以及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对整个工程或各控制段的施工组织安排,进行合理的安排、调整,做到经济、合理、高效。
12.5.3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1)在本公司500kV线路工程施工的经验、现有技术和机具设备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及本工程沿线特殊的施工环境,通过严格的技术管理程序,选择采用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法。
(2)工地运输方法见表12-5-3-0-1.
表12-5-3-0-1
分部分项工程
施工方法简述
工地运输
大运及中运利用现有公路及土路采用汽车运输、塔材装卸采用强力尼龙吊带进行,防止塔材锌层损坏
小塔采用人力运输或拖拉机运输
(3)复测分坑见表12-5-3-0-2。
表12-5-3-0-2
施工环节
复测分坑
定位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分坑一般采用经纬仪,确保后续工序施工精度
分坑必须在全段复测结束后进行
在复测分坑或土方开挖过程中,若发现地址状况、基础形式与设计不符,应立即通知监理工程师。
(4)基础浇制见表12-5-3-0-3
表12-5-3-0-3
土方开挖
一般用机械挖掘;
对于在耕地中的塔位,采用生熟土分开放置等绿色环保施工方法
基础浇制
混凝土浇制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人工浇水养护的施工工艺;
模板采用标准钢模板或加工特殊专用模板进行组合,钢筋采用绑扎法现场安装;
当坑深超过2.0m时,用滑槽运送熟料;
按规定制作试块,并按规范检测坍落度以控制水灰比;
插入式基础采用四腿桁架固定法施工,以保证基础尺寸的精度;
转角塔、终端塔的受压基础按施工图以及施工经验对预高值进行调整,以保证架线施工完毕后不发生内倾
回填土
采用机械回填,清除杂物,沟底平整,回填土应捣碎、弄细、填紧、夯实,不得有大块水泥残渣和杂物。
地面以下回填后自然养护,地面以上部分人工浇水养护
(5)组塔和接地施工见表12-5-3-0-4
表12-5-3-0-4
铁塔工程
自立塔组立施工一般采用内悬浮抱杆外拉线组塔方法;
当条件受限制时采用内悬浮抱杆内拉线组塔方法
塔材的运输装卸采用强力尼龙吊带进行,防止塔材锌层损坏
保护帽浇筑采用人工搅拌的施工方法
接地工程
土方施工和基坑开挖方法相同;
一般接地沟开挖尽量沿等高线开挖,忌顺坡向下,以免雨水将土冲走
接地引下线的安装用安装模板定型,逐基接地;
接地电阻用接地摇表逐基测量
接地沟回填,土坑同基础一样
地下管道两侧杆塔接地沟辐射,应远离管道,接地线应向管道反方向埋设
(6)架线施工见表12-5-3-0-5。
表12-5-3-0-5
导线展放
导线采用一牵四张力展放,导线接续采用集中液压,钢护套保护的工艺
导引绳展放
采用飞艇展放迪尼玛绳,再用迪尼玛绳牵引导引绳
地线牵引绳展放
用小牵引机、小张力机带张力牵放
OPGW施工
采用一牵一张力放线工艺,施工方案见附录《OPGW光缆施工方案》
导线紧线
耐张塔紧挂线,减小紧线范围
弛度观测
用“平行四边形法”或用角度法观测
压接管接续
直线管接续集中压接;
耐张管接续采用空中开断,空中压接方式
线路跨越
10kV及以下电力线(通信线)一般考虑带电搭设单排或双排封顶跨越架,条件允许时短时停电施工
跨越35kV及以上电力线采用组合式铝合金带电跨越架短时停电搭设,施工时带电运行
跨越等级公路或非等级公路时,搭设钢桁架双排或三排跨越架;
一般土路搭设单排架,车辆及行人少的土路不搭设跨越架但设专人监护
(7)其他施工措施见表12-5-3-0-6。
表12-5-3-0-6
措施名称
措施要点简述
绿色环保施工
砂石料堆放上铺下盖,实行生熟土分开堆放和回填,废弃物清除和掩埋、绿色植被恢复、水土保护
感应电/雷击防护
机械设备接地,组塔过程临时接地,出线端导线安装接地滑车等
本工程在工程施工收尾阶段,根据项目法人对塔号牌、相序标志的统一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加工、安装或涂刷。
12.5.4地方协调组织管理
协助×
供电公司协调好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关系,是营建良好施工外部环境的保证,项目部各职能部室在施工全过程中将遵循如下原则:
(1)进入施工驻地后,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汇报工程情况,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
(2)与有关单位或地方政府联系达成协议、合同。
(3)与地方公安部门联系办理临时户口及安全保卫事宜。
(4)积极配合×
供电公司与公路、铁路、河务、林业、电力、邮电等部门联系,协调施工中有关跨越、防护、树木砍伐等事宜。
12.15.3冬期施工方案
1.冬期施工概述
混凝土工程的冬期施工和常温施工不同,由于自然气温已降至0℃以下,从整个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采取相应的保温防冻、防风、防失水等措施,尽量给混凝土创造正温养护环境,使混凝土能不断凝结、硬化、增长强度。
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由于气温影响,有以下特点:
(1)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取决于水泥水化反应的结果。
水泥的水化反应和水及温度有关,当温度降低时,水的活性减弱,水化反应减慢,特别是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水结冰,水泥的水化反应停止,因此如何保证水泥的水化反应是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关键。
(2)当温度低于5℃时,与常温相比,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在5℃条件下养护28d,其强度增长仅能达到28d的60%左右。
这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要比15℃条件下延长近3倍,因此为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必须采取措施使混凝土强度能够较快增长。
(3)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特别是温度下降到混凝土中液相冰点(新浇筑的普通混凝土内部液相冰点温度为﹣0.3~﹣0.5℃)以下时,混凝土中的水开始结冰,其体积膨胀约9%,此时混凝土内部结构可能遭到破坏,成为混凝土冻害。
其宏观表现为混凝土的强度有损失,其他物理、力学性能亦遭到损害。
因此冬期施工的混凝土,使其冻前能尽快达到混凝土抵抗冻害的临界强度是至关重要的。
(4)我国气候属大陆性气候,冬季除了经常有寒流袭击,气候变化较多,注意防护外,由于风速较大,还要注意防风。
因为风速不仅对混凝土的冷却有明显影响,还会使混凝土结构裸露面的水分蒸发加速。
所以冬季浇筑的混凝土还要注意防风避免混凝土养护期间的失水。
(5)冬季是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而且有明显的滞后性。
即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时,多在春融期或后期显现,由于事故发现较晚,所以处理难度也较大。
(6)为了给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创造一个正温养护环境,所以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材料加热、保温、养护期间供热等,施工技术较复杂,费用较高。
所以冬期施工必须周密计划,一旦计划不周,措施不当,施工不力,管理不善都会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因此,冬期施工制定好技术措施,组织好材料选购,安排好施工进度计划,严格管理制度比常温施工更为重要。
2.冬期施工的期限
按冬期施工定义,混凝土的冬期施工期限是根据自然气温变化来确定的。
自然气温是随季节而变。
我国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经常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气温变化较大且频繁。
但根据气象部门对我国气候特点研究认为,在秋冬气温变化季节,当气温连续降到日平均气温低于5℃,并连续5天尚未高出5℃时,则以后气温再回升的可能性较小。
这时可以连续5d气温稳定低于5℃的第一天即为冬期施工的初始日。
同样,当气温回升时,取连续5d稳定高于5℃的末日,即为冬期施工的终止日。
因此,混凝土的冬期施工期限可定为:
根据历史的气候资料确定,在秋冬季节,当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的初始日至翌年的春季气温连续5d稳定高于5℃的终止日即为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具体日期。
但也应注意,在上述期限以外,有时由于寒流袭来,气温可能暂时突然降到0℃以下,但寒流过后有出现太阳天气,气温又回升,因而在这个突然降温期也应注意防止混凝土遭到冻害。
为便于随时观测温度,现场应配温度表,随时测量温度的变化。
3.冬季施工措施
(1)基坑开挖。
挖坑后若不立即浇制,挖坑尺寸应留有一定余额,原则是不准在冻土上施工基础,等浇制前将冻土挖除修坑至设计尺寸。
(2)混凝土的搅拌。
1)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
①原材料加热的原则。
由于当地冬季气温不是太低,冬期施工混凝土原材料一般不需要加热,如遇到寒流需要加热时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
在自然气温不低于-8℃时,为减少加热工作量,只加热拌合水,就能满足拌合物的温度要求。
水加热的最高允许温度是以水与水泥接触后不致引起水泥假凝为依据的。
在砂、石不加热时,采取适当的投料顺序,使水在搅拌机内先与骨料接触,将热量传递给骨料,在混凝土不超过40℃的条件下可以将水温加热到100℃。
对拌合水加热的要求是水温准确,供应及时,保持先后用水温度一致。
为此,应有足够的热水量,以免拌合物前后在湿度过大差异,甚至造成混凝土坍落度不一致,以致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施工中要保持拌合物的温度一致,应当经常调节水温的办法来实现。
混凝土浇筑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采用下铺上盖编织布等措施存放骨料。
这些雪团冻块如果事先没有融化,就会加大混凝土的用水量;
若有大到7~8㎝的冻块,还往往会在搅拌中残余下来,甚至浇筑时留在混凝土中,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骨料中夹杂的冰雪团块会消耗大量的热量,降低混凝土的初始温度。
水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加热,但在使用前应存放在棚内预温,这对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温度是有利的。
混凝土拌合投料的顺序应事先投入骨料和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
以确保混凝土入模>5℃。
2加热方法应因地制宜,其主要方法如下:
a.水加热的方法有直接和间接加热两种。
直接加热就是用铁桶、大锅或热水锅炉直接用燃料提高水的温度。
这种方法在施工场地狭窄、零星分散的工程中,或没有汽源的情况下是很实用的,也是常用的简便加热方法,非常适合送电线路工程施工。
间接加热又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直接向储水箱内通蒸汽,利用蒸汽提高水的温度;
另一种是水箱内装置蒸汽加热器、电加热器或汽水热交换罐提高水的温度。
间接加热比直接加热安全,节省人力,但需要设置相应设备。
无论采用何种加热方式,沙堆均应以帆布覆盖,有条件时可将热空气吹入帆布内,并避免表面形成冰冻壳。
石堆也应以帆布覆盖保湿。
b.当外界气温不很低时,结构尺寸较厚大,混凝土浇筑时可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温度,加之水泥初期水化时利用水泥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在入模后有一定的温度,加上模板外面用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储热,不需在养护期间额外加热,即可使混凝土在短期内,或混凝土内温度降低到0℃以前即可获得必要的允许受冻临界强度的施工方法。
2)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灌。
①冬季施工为了减少混凝土热量损伤,要正确选择混凝土搅拌设备的地点,尽量减少搅拌后的混凝土的运输距离。
②冬季施工不得在冻胀地基上浇注混凝土,地基浇注时事先应对地基进行保温,用稻草或塑料薄膜(架空)等材料覆盖在基坑地面,以免地基受冻。
③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清楚坑内的积雪和冰块,排除坑内的积水。
④拌好的混凝土应马上灌入基础模盒内,及时捣固,尽量缩短浇筑时间,使浇完后的混凝土内温度保持在0℃以上;
并立刻盖好保温材料储热养护,每个基础应一次浇完。
⑤冬季混凝土浇制施工应在一个腿的全部模板支完后进行,不宜采取如先浇底盘后支立柱等其他办法施工,以免由于支模时间延长,而使已灌注的混凝土受冻。
⑥冬季施工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比常温下搅拌时间延长50%,如砂、石以加热,搅拌时为防止水泥的假凝现象,应先使水和砂石搅拌一定时间,然后再加入水泥。
⑦为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抗冻能力,在搅拌混凝土时可掺入早强防冻剂。
其使用方法与说明如下:
本剂适用与各种硅酸盐、普通、矿渣水泥。
本剂在适用时掺量为:
-5~-10℃时,掺量为:
水泥用量的4%。
-10~-15℃时,掺量为:
水泥用量的5%。
防冻剂有显著的减水作用,搅拌时应注意控制加水量,保证坍落度不大于30mm。
主要技术性能:
抗压强度R28≥100%,R-7+8>95%;
R-7>30%。
上述防冻剂为粉末状,使用方便,可以直接加入到搅拌机中使用,或溶解在水中使用(必须保证其用量),投料顺序与正常施工相同;
掺了防冻剂的振捣方法与普通混凝土施工的振捣方法相同。
在使用中,防冻剂的掺量必须正确,混凝土搅拌要均匀;
混凝土拌和用水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水的要求;
并要严格控制拌和用水量和混凝土的坍落度;
该防冻剂长期存放不变质。
运输与储存时应尽量避免受潮,如受潮出现结块时,可打碎按原比例使用。
⑧混凝土掺防冻剂及骨料加热的规定。
当平均气温在0~-5℃时,可掺入防冻剂4%,水、砂不比加热,基础必须保温。
当平均气温在-5~-10℃时,可掺入防冻剂4%,同时水应加热,如拌和后温度达不到10℃以上,应停止施工。
当平均气温在-10~-15℃时,可掺入防冻剂5%,同时水必须加热,基础必须保温,混凝土在搅拌机中出料时,温度应在10℃左右,而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如拌和后温度达不到10℃以上,应停止施工。
3)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期间不加热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储热法。
混凝土拌和前原材料进行加热,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或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或者地下工程利用土壤的热量使混凝土冷却到0℃以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使用与体积较大的普通混凝土结构工程或地下结构工程。
②综合储热法。
掺化学外加剂的混凝土在配制过程中掺入适量的早强剂或早强防冻剂,搅拌时原材料加热,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的水化热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温度降到0℃或防冻剂规定的设计温度前,达到预期要求的强度的一种施工方法。
③负温养护法。
负温养护法也称外加剂法。
是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防冻外加剂,拌制混凝土时原材料也要适当加热,浇筑后的混凝土不加热也不做保温储热进行自然养护,使混凝土中水分在负温条件下仍然保持液相存在,水泥能够不断进行水化反应而使混凝土不断增长强度的一种施工方法。
混凝土不得采用浇水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覆盖,先用一层塑料布将整个基础覆盖,在塑料布上严密覆盖草垫,防止冷风进入坑内,防止其表面受冻,维持混凝土不受冻结。
冬季施工时采取储热法对施工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当空气温度低于0℃高于-3℃时,可在坑口上方覆盖单层塑料膜保温;
当空气温度低于-3℃时,可在坑口搪上木杆铺上草帘、草、或草垫等保温材料,再盖上棚布或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压严,使坑内温度达到+5℃以上,也可以采用在坑口木架上盖两层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压严的方法保温;
当空气温度低于-15℃时,可采取蒸汽养护。
基础保温应经常检测坑内温度,当空气温度突降,坑内温度保证不了正温时,应立即采取补加保温层等措施以放混凝土早期受冻。
混凝土冬季施工每日要听取天气预报,每日要测量三次保温层内的温度,并做好测量记录,以掌握养护情况。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上方可拆模,拆模时必须能保证混凝土棱角不被损坏。
混凝土严格保证养护时间,不得过早拆模(根据规范规定2~4天),拆模时报监理检查认可。
拆模后及时回填,如不能回填仍需采取措施保温,以防混凝土受冻。
基坑回填时,冻结土不得不得与混凝土表面直接接触,应将冻结土与基础表面用稻草等物隔离,以免冻土直接接触基础使基础受冻,也可回填非冻结土。
冬季施工混凝土属特殊施工,应对施工过程重要因素进行监控,并形成记录。
(3)混凝土的质量检测。
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检测除正常施工检测配合比、坍落度、水灰比外,还应检查以下几项:
检查外加剂的用量。
测量水和骨料的加热温度。
测量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出料的温度和建筑的温度,每一个工作班中至少要测量四次。
混凝土采用储热法养护时至少每6个小时检查一次基坑温度。
冬季施工掺加防冻剂后每基基础应作一次试块,用以检查28天后混凝土的强度,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相同。
冬季施工的基础应填写常规基础浇制记录。
冬季施工时适当提高水泥用量,水灰比不大于0.6。
并可以采取加热水的方法。
搅拌前应用热水冲搅拌机,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加水泥。
混凝土搅拌时间比通常情况下延长50%,不得低于3分钟。
混凝土搅拌出罐后运输浇捣速度要快,以减少热量损失。
防冻剂运往各施工驻点,要求专人负责管理,按比例使用,防止与混凝土混淆。
具体使用时间另行通知。
(4)回填。
基础拆模后经自检合格和监理签证后立即回填土,按级配回填同时要将现场所余少量砂石混凝土等填入坑内。
石坑回填应掺入30%以上的黏性土,先用土覆盖基础表面,以免石块碰伤基础。
依次填土、铺石直到满足回填要求。
所填石块粒径不得过大,现场配手锤对粒径过大的石块进行破碎。
回填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为300mm。
回填土超出基础边缘300mm,并要有高度为3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