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鸦片战争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91732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鸦片战争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鸦片战争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鸦片战争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鸦片战争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鸦片战争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鸦片战争下Word格式.docx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鸦片战争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鸦片战争下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鸦片战争下Word格式.docx

并结合中国政局的变化理解鸦片战争的双重影响。

教学重点

鸦片战争的结果如何以及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学难点

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以及从中得出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对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合,使学生对于近代西方政治制度有了一个全面整体的掌握,并学会了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着重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为日后解决材料分析题打下良好基础。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内容。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重点诠释

1.关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②清朝封建统治腐朽落后,皇帝和多数大臣愚昧无知,不了解外部和时代的变化,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

③战争爆发后,腐朽的清政府战和不定,指挥混乱,用人不当,抵抗派屡屡受压,妥协派日益得势,终于导致战争的节节失利。

④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实力雄厚,武器先进,并且蓄谋已久。

2、协定关税:

又称协定税率,是关税税则制度的一种。

它是一国根据与他国缔结的条约或贸易协定,对进出口商品所规定的税率,有双边、多边和片面协定关税数种。

前两种一般是平等互利的,是为了相互发展经济。

片面协定关税,则是帝国主义强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

在这种税则制度下,强国依靠强权或武力,强迫弱国或落后国家在条约和关税税则中订立适合强国要求的片面的低税率,以便达到他们侵略的目的。

缔约国双方权利是不平等的:

一方有权利而无义务,另一方却有义务而无权利。

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被迫同列强订立了片面的协定关税。

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是中国被迫接受协定税则的开始。

此后,在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海关税则》中又规定,一般货物应纳税额,皆按值百抽五核计,如欲变更,则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

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

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

3.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也被称为“治外法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

1843年英国通过《五口通商章程》首先在中国攫取到该项非法特权,据此特权,英国在华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和法院审判,在中国犯了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受英国领事依照英国法律审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

随后,美、法、俄等国也取得了此种特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4.片面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及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

它的取得必须有条约(通常为商务条约)根据,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

这种待遇一般是相互给予的,其享受范围可由缔约国双方协议确定。

这是发展国际间正常贸易和消除贸易歧视的一种手段。

但鸦片战争后中国与外国所订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外国才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

5.关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危害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使香港岛从此远离祖国怀抱达百余年之久。

②赔款2100万银元,使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加紧搜刮人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同时巨额赔款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加了资本。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加紧对华进行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

6.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和战争后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①《天津条约》增开的10个商埠沿中国海岸线南北展开,又沿长江向内地延伸,比《南京条约》仅限于东南沿海的五个通商口岸是个明显的突破;

《北京条约》则把商埠开到了清政府统治的心脏地区,这样,外国的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

②《天津条约》准许外国公使进入北京,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列强取得了期望已久的侵略权益,中国的主权进一步丧失。

③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趁火打劫,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被侵犯。

④《北京条约》首次允许华工出国,使得列强掠夺中国的劳动力合法化,中国劳工大批地输往国外,中国劳动人民遭受到更多的苦难。

⑤总之,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7.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发生了全方位剧变,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过渡;

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革命任务由反封建转变为反封建反侵略;

中国革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被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②中国政局发生变化。

满洲贵族势力减弱,汉族官僚地主势力增强,清政府被迫启用汉族官僚。

清政府对西方侵略者的态度由排斥到抵抗,再到妥协投降,继而“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分化,以奕訢、曾国藩为代表的新官僚集团势力膨胀。

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的起步。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冲击了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的起步创造了条件。

④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劳动人民的负担加重,清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落后进一步暴露,社会矛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⑤促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重新认识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鸦片战争后,在中国某通商口岸一个美国商人赤裸裸地对他的英国同行讲:

“我们不反对你们,你们只管去捞取好处,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分享这个好处。

”美国商人这么说的重要依据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C.关税则例

D.外舰进泊通商口岸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历史概念的解读。

材料强调美国可以享有英国在华获取的特权,结合所学可知这与片面最惠国待遇有关,故选A项。

【例题2】

【题干】某史学家说:

“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分析能力。

根据信息“19世纪中叶……内部事务万分火急”可知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严重威胁了清朝统治,同时英国提出修约要求,企图扩大中国市场,故D项正确。

A项发生于鸦片战争前,B项1900年,C项19世纪末,时间均不符。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虽然现在这一事件已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当时清朝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条约规定的严重性。

”这一事件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并且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并没有觉醒,故选A项。

2.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 

①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③为英国的殖民侵略辩护 ④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经济需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通商战争”模糊了英国发动战争的实质,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是在为英国的殖民侵略辩护。

因此排除②,故正确答案为B项。

【巩固】

1.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是广西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

鸦片战争后失业回到家乡,做烧炭工人。

杨秀清的“失业”,与某城市的开港有关。

该城市应是

A.广州

B.上海

C.天津

D.南京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根据“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鸦片战争后”等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前杨秀清在广州护送洋货,再根据材料信息“某城市的开港有关”并结合所学《南京条约》内容,排除C、D两项,并得出是上海的开港逐渐取代广州对外贸易中心地位,使传统护送洋货工人失业,故选B项。

2.从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开始,下列最能代表近代中国人民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救亡图存 

 

B.工业化 

C.民主化

D.近代化

【解析】题干前半部分讲的是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性质,后半部分是讲中国人民探索的历史主题,答案B是对经济的探索,C是对政治体制的探索,D是对历史发展进程,因此只能选A,面对国破家亡的史实,只能以救亡图存为主题。

【拔高】

1.历史学家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

“(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从材料中的“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贫民失望”与“行为的凶暴”,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是一场代表贫民利益的暴力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次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

所以答案选B。

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解析】“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这三个是时间段发生的著名的事情就是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再到维新变法,其共同的主题都是在反抗西方的侵略同时又在学习西方的文明,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学习。

其本质都在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因而既无反抗封建专制也无建立民主共和,同样也无批判传统。

所以选D。

课程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熟悉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了中国战败的原因。

认识到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中西历史比较中把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结合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明确其顺应人民要求、积极应对列强侵略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和开明、开放的进取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